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江南水乡城镇空间的当代价值 近20多年来,江南小桥流水的古镇民居成为旅游热点,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游客都似乎在这里找到了一些家园的概念,这其中既因为水乡市镇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典型代表,也反映出现代中国城镇生活中某些价值要素的普遍缺失,才会令人更加珍视古镇中弥漫的亲情与温情.  相似文献   

2.
王颖 《城市规划学刊》2000,(1):52-57,44
本文针对在上海市城市化的进程中兴起和快速发展的上海市郊区小城镇中所存在的种种割裂城镇形态.阻碍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在对传统水乡城镇结构形态和现代城镇结构形态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探寻构成传统水乡城镇结构形态特征的原型要素,尝试从促进城镇形态田园化和原型要素回归等方面提出修复城镇割裂关系的对策.以期对上海市郊区小城镇的建设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古镇型景区历史文脉传承与发展要素基础上,通过时间里景区历史文脉的梳理、评析,从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2大方面尝试性地总结出历史文脉在同里景区中传承与发展的6大途径:培育自然环境;优化用地结构;保持空间视廊通畅;协调建筑风貌;保护与提升景区风景资源;营造景区氛围、激发活力.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历史文脉在古镇型景区传承与发展的三大思路,旨在使景区文脉得以发扬,中华文明得以彰显,促进我国古镇型景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遗产推陈出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同里古镇以其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随着时间推移和岁月流逝,其住宅和设施已出现物质性老化和功能性衰退。尤其是近年来古镇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使古镇结构形态保护延续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十分有必要在新的背景条件下,对其保护和发展进行整体思考和研究,以保证古镇空间的整体性和艺术性,实现其价值的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5.
同里古镇以其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 ,随着时间推移和岁月流逝 ,其住宅和设施已出现物质性老化和功能性衰退。尤其是近年来古镇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 ,使古镇结构形态保护延续面临严峻挑战。因此 ,十分有必要在新的背景条件下 ,对其保护和发展进行整体思考和研究 ,以保证古镇空间的整体性和艺术性 ,实现其价值的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6.
同里古镇以基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随着时间推移和岁月流逝,其住宅和设施已出现物质性老化和功能性衰退。尤其是近年来古镇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使古镇结构形态保护延续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十分有必要在新的背景条件下,对其保护和发展进行整体思考和研究,以保证古镇空间的整体性和艺术性,实现其价值的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的地域建筑与传统聚落正以蓬勃的姿态不断更新发展,江南水乡城镇作为其中的重要板块更是走在前沿。我国当前的江南水乡城镇,最主要的发展策略为旅游开发,因此对这一类型地域城镇空间文化进行综合考究,科学性的分析其空间特点,将更有利于引导古镇可持续的发展。本次研究将结合国内现有水乡城镇空间文化特点及案例,以笔者实际调研过的朱家角古镇为研究对象,浅谈这类水乡城镇的空间文化及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鲍莉 《建筑师》2008,(2):5-12
传统聚落的营建反映出一系列朴素的从指导思想、规划建筑到房屋营造的生态应对策略,体现出人居环境营建的地域性生态应对的独特经验和价值。本文拟以同里古镇为例,分析江南传统城镇建筑针对本地地理与气候条件,形成独特的城镇建筑形态,营造建筑内外舒适的风环境、热环境以及建筑防潮防水和安全防火等方面的传统营造经验和技术策略,以期对当下生态技术的地域性特点和适宜性运用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形象建设的内涵及作用 一想到城镇,人们往往首先记起的是城镇的外观特征。这些物质要素如建筑物、街道、绿地、空间等以不同的方式聚集赋予城镇不同的面貌特征。城镇的形象建设狭义理解为城镇的表面形象,即上述物质要素,本文中所指的“形象”除含有以上意义外,还包括我们经常用到的“形象设计”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0.
桥与同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里,是江苏省吴江县境内的一座水乡古镇,地处太湖之滨、大运河畔,有“梦里水乡”、“旧时江南”的美称。1995年12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历史悠久,文物众多,环境幽静,民居古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家家临水,户户垂杨,尤其是那姿态各异、形形色色的古桥,成为古镇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也构成了古镇富有魅力的桥文化。一、桥与同里的环境同里具有独特的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水是同里的命脉、同里的根本。同里东临同里湖,南濒叶泽湖、南星湖,西接庞山湖,北枕九里湖,宛如五湖环抱中的一朵睡莲,可谓“五湖环抱其外,一镇包涵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从文化传承视角探讨总体城市设计对保护古镇、传承地方文脉、构建城镇特色的作用与方法.通过苏州角直总体城市设计实践,探索在古镇保护的前提下从建立水乡生态格局,构建水乡特色,合理布局产业功能,构建交通体系,营造特色公共空间等方面的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江南水乡城镇是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生活特性和地方文化 ,是“天人合一”传统思想下塑造的理想居住环境 ,具有优秀的历史文化和规划建筑艺术价值。江南六镇保存了完好的古镇风貌 ,是中国优秀的历史遗产。科学的规划 ,合理的发展 ,使这些古镇在保护与旅游上取得了良性循环 ,但也面临着新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大理市双廊镇空间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城镇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类型及构成要素出发,借鉴国内外对城镇空间形态研究的理论及方法,从空间形态构成要素方面对双廊镇空间形态进行概括总结,同时提炼出城镇特色,为今后的双廊镇景观规划及空间发展提供参考,也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认识江南水乡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总结历史古镇与周边水乡环境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因水而生—相互依存—逐步分离—严重剥离"四个阶段,反思当今江南水乡地区所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江南水乡"的规划理念,即城镇关注重点由"历史古镇"走向"全域水乡",通过城镇与外围乡村郊野的一体化保护与发展,激发整个江南水乡的活力与魅力。文章以上海朱家角镇的规划实践为案例,探索新江南水乡时代背景下"全域水乡"的规划路径。  相似文献   

15.
郭瓅 《城乡建设》2012,(4):68-71
位于江苏省吴江市东部的同里镇,是太湖流域典型的水乡古镇,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历史文化遗产类型多样、数量众多、价值突出。自然与人文融合、旅游景区与人居环境融合是同里城镇特色的集中体现。规划高标准2009年以来,同里镇党委、政府以创建国家园林城镇为目标,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为手段,把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根据《关于同里镇创建国家园林城镇的实施意见》,2009年至今,同里镇政府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先后编制完成《同里  相似文献   

16.
江南水乡古镇是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景观形态,但近20年来,以城市化的巨大影响为背景,江南水乡古镇的经济结构出现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第二产业为主导的转变。经济结构的变迁引发了其镇区结构,民居形态、交通通道等文化景观的变异和传统社会网络结构的变迁,江南水乡古镇无论是镇区结构还是社会网络结构都处在从破裂到重组的过程之中。本文以上海周边古镇金泽镇和练塘镇为例,具体分析了城市化背景下江南古镇文化景观与社会网络结构的变迁,并揭示出古镇社会网络结构变迁与文化景观变异的特定联系,总结出其变迁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与选取单个古城镇进行研究的方式不同,该研究选取了两个典型实例:地处南方山区、"有机"形态的洪江古镇和地处北方平原、遵循《考工记》规划而成的"规则"形态的平遥古城,并在城镇物质形态和深层社会学含义两个层面上比较研究二者的城镇形态特点。通过实地踏勘、文献查阅,并对基础资料加以分析、归纳,发现二者在城镇物质形态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表现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城镇平面形态、重要的建筑功能类型、建筑型制、建筑单元之间的关系、边界地带与河的关系,而这些差异来源于二者不同的深层社会学含义,包括城镇起源原因、城镇职能、城镇人口构成、城镇发展规律、文化原点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说的便是江南水乡.虽没有成都古镇的黛瓦青石,也并无汉中古城的”城廓岿然,树表分道”.却别有一番”倚河成街、街桥相连、水镇一体“的独特。江南水乡以直、同里、周庄、南浔、乌镇和西塘六大古镇为名,其中周庄是最早走上古镇开发的江南古镇之一,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得到了旅游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龚滩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山地人居环境建筑研究之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文从山地人居环境学的研究角度,对重庆市酉县龚滩古镇的保护与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古镇建成环境,古镇的规划与发展以及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整合与设计三方面的剖析与论述,将山地环境,城镇形态,建筑空间纳为一体地讨论,论文力求把握该类型山地小城镇的演变规律及其在新的经济,文化,城镇聚居形态下的建筑学构成价值和文化发 展价值,以期对古镇的保护与发展起到借鉴与指导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罗明  倪敏东  陈珍珍 《规划师》2011,27(5):50-55
城镇空间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城镇空间结构呈现出多要素特性.为了更好地引导城镇空间发展,应从可控要素和不可控要素两方面进行分析,构建适宜的空间发展结构.余姚市姚东片区的规划研究探讨了基于发展要素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通过确定片区空间发展要素,并考虑这些发展要素的时空层次,分成设施导向期、空间联动期和网络形成期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