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组织通风是指通过门窗以及开口侵入建筑物内、未经控制的室外空气,以及由门窗缝隙进入室内的渗透风。无组织通风在空调及采暖季造成的能耗所占比例不容忽视。此外,空气渗透对室内环境品质有较大影响,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气流分布规律等都与无组织通风有关。然而在客站这类作为人员集散场所的特殊建筑中,通过门窗等开口侵入的无组织通风总是无法避免。如何准确预测无组织通风量及其对空调系统负荷的影响,是保证此类建筑室内环境的重要基础。故首先总结了现有无组织通风计算方法;然后,以苏州火车站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无组织通风量计算的具体模型,根据表面风压系数,利用多区域网络软件CONTAMW确定空调季、采暖季客站无组织通风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现场测试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分析了室外风速、室外温度及外门开口情况对无组织通风量以及客站空调及采暖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铁路客站暖通空调系统控制技术特征的研究和对既有铁路客站控制技术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并结合暖通空调设计运行经验,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铁路客站控制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给出了不同建筑气候区和客站规模下的铁路客站暖通空调控制技术适用性区划,可为铁路客站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和选取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铁路客站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3.
针对铁路客站的建筑形式和功能,在调研和实测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客站客流、室内环境、自然采光及照明、通风及用能的现状及特点,为客站的节能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铁路客站的商业开发已是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对多个建成铁路客站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现场调研,结合铁路商业项目的需求,根据铁路的管理特点,提出若干铁路客站设计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高铁客站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及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重点关注了室内热湿环境状况、影响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的渗透风及室内末端方式等因素。从车站室内热湿环境状况来看,仍需结合高铁客站人员活动特点进一步研究适宜的热舒适需求参数;从渗透风影响情况来看,仍需对高铁客站的渗透风量与人员需求新风量之间的关系及调控方法等进行研究;从室内末端方式来看,喷口送风方式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可借助辐射末端等改善高大空间的室内冬夏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6.
沈莹梅 《四川建筑》2012,32(4):90-91
文章从狭义、微观的角度出发,以广州南站为例,对我国大型铁路客站公共设施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引入使用后评价的方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初步了解新型客站公共设施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铁路客站规划对其功能的实现非常重要。基于对铁路客站的先导性调研和规划理论问题剖析,构建了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从交通功能协调性、运输需求适应性、城市功能协调性3个方面,对我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0个铁路客站进行了规划后评价,并通过多维尺度分析研判客站评价结果的分布。最后,给出了我国新型铁路客站规划及更新建议。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铁路客站的建设成绩和必要性,针对铁路客站建设中的不足,从前期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现场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精品客站建设的具体措施,并介绍了精品客站组织推进的方法,从而为旅客出行提供舒适、宽敞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文强 《新建筑》2012,(1):97-99
通过对我国铁路客站中无障碍设计的实地检视以及对残障人士的访问调研,从不同类型的障碍者(行动障碍者、视觉障碍者、听觉障碍者)实际使用的角度探讨铁路客站无障碍设计的缺失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高铁建设的如火如荼,国内许多城市新建和改建了一批火车站并更新了站前广场区域。近年我们承接了唐山北站站前广场片区城市设计和交通组织横向研究项目,并对客站步行广场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文研究重点是客站步行广场的空间使用和品质问题,在借鉴行为心理学理论和调研归纳的基础上,分析了铁路客站步行广场的职能和问题,探讨了步行广场的设计理念和广场的空间构成和形态,客站步行广场设计要从人的需要出发,解决便利可达性的同时满足人的多样性活动需要和信息交流的需要,提升公众的参与性、互动性才能增添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