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MBMC)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结果术中注入细胞悬液后 出现少数自限性室性早搏1例、寒战2例,术后穿刺点出血2例,尿潴留3例。认为重视术前心理护理和术中配合, 强调术后心电及动脉压监测,加强骨髓移植不良反应观察、体位护理、穿刺部位出血观察及排尿护理,有利于减少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薛晶  高娟 《护理学杂志》2007,22(9):70-71
目的探讨PTCA术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后主要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6例PTCA术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治疗过程中做好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抽取血标本;做好心理护理等。结果77例PTCA术患者未发生出血征象及并发症,9例出现不同部位出血,其中穿刺点出血4例,口腔牙龈出血2例.尿隐血测试阳性2例,大便隐血测试阴性1例,迟发性心脏压塞1例。结论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于PTCA后患者,能明显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但是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患者出血风险增大,术后应针对这一特点进行重点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3.
薛晶  高娟 《护理学杂志》2007,22(17):70-71
目的 探讨PTCA术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后主要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86例PTCA术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治疗过程中做好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抽取血标本;做好心理护理等.结果 77例PTCA术患者未发生出血征象及并发症,9例出现不同部位出血,其中穿刺点出血4例,口腔牙龈出血2例,尿隐血测试阳性2例,大便隐血测试阴性1例,迟发性心脏压塞1例.结论 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于PTCA后患者,能明显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但是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患者出血风险增大,术后应针对这一特点进行重点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实施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370例,在心脏介入术过程中进行动脉测压管的护理、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结果置管期间穿刺部位少量渗血9例,少量出血5例,肿胀2例;测压管受压扭曲12例,体位及感应器调整后波形正常;寒战、发热2例,抗生素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均不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心脏介入术中,护理人员在置管期间要严密观察,采取正确护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库欣综合征患者行岩下窦静脉取血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兰静 《护理学杂志》2012,27(15):31-32
目的 探讨库欣综合征患者行岩下窦静脉取血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16例行岩下窦静脉取血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术前与术后的宣教,穿刺点的观察,倾听患者主诉及其各并发症的相关护理.结果 16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后出血停止,血肿与皮肤瘀斑3周后逐渐消失;穿刺点出血血肿2例,5例轻度颈痛、头痛,24 h内缓解;9例出现尿潴留,其中6例可在诱导下自解小便,3例予导尿术,制动时间结束后可拔除尿管自解小便;无一例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感染.结论 术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可防治、减少、减缓岩下窦静脉取血术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23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121例支架植入成功,术后1~2d皮肤瘙痒显著好转或消失,2~4周黄疸消退,症状显著改善,患者住院7~21d,均好转出院。46例患者再次发生胆管阻塞,行2次植入支架术。术后生存时间为3~3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全面的术前准备及严密细致的术后观察与护理,针对性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介入手术的疗效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实施介入治疗的42例PMVSD惠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2例发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1例第三度房室阻滞。经积极治疗,并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加常规准备,术后加强穿刺部位出血、栓塞、心律失常、发热、机械性溶血、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的观察厦护理.结果均痊愈。提示充分的术前护理。积极的术后监护,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用于介入治疗先心痛手术压迫止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住院行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将50例患者介入治疗后使用止血敷井壳聚糖分为观察组,介入治疗后使用传统压迫止血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护士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伤口表面覆料的渗、出血情况及患者制动期间的耐受差异、全身夏穿刺肢体的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止血敷料壳聚糖组术中止血操作、术后伤口覆料的渗血及患者穿刺侧肢体的制动时间明王少于对照组(p<0.001),同时,壳聚糖组出现全身及穿刺侧肢体的并发症的几率少于对照组.结论:介入治疗先心病手术后辅助应用止血敷料壳聚糖,可明显缩短患者介入术后的穿刺点的渗血及穿刺侧肢体的被动制动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易于被患者家属所接受,也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经颈静脉肝内门一腔静脉分流术,是放射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新技术。我院成功地治疗了8例。其观察与护理要点:①术前准备及患者的心理准备充分可确保操作顺利进行。②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病房巡视,严防肝昏迷的发生。③注意腹部体征,观察有无腹痛、呕血、便血等。④抗凝治疗的观察与护理。⑤注意体温变化,严防术后感染,正确使用抗生素。⑥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⑦注意穿刺部位有无出血,保持敷料清洁干燥。⑧术后饮食及活动指导。  相似文献   

10.
对200例体部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射波刀治疗前肿瘤靶区金标植入术,术后5~7天完成射波刀治疗,术中证实金标植入定位准确。金标植入术后发生心动过速55例,高血压23例,穿刺部位出血3例,皮肤疼痛158例,肺癌患者发生气胸2例,腹部出血与腹痛1例,均未经处理或对症处理恢复。提出金标植入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讲解射波刀治疗的优势及金标植入的意义,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疼痛、穿刺部位出血等的护理,是金标植入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周静  严俊  杨家英  朱华 《护理学杂志》2012,27(14):29-30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胸腹腔镜下联合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并发心律失常2例,肺部感染、肺不张2例,吻合口瘘2例,胸部皮下气肿1例,腹腔内出血1例,腹部穿刺孔出血1例。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经对症治疗、护理,2例心律失常患者72h内均得到纠正;2例肺部感染、肺不张患者经复查胸片证实肺部感染消失,肺复张良好;2例吻合口瘘瘘口均在术后1个月左右愈合;胸部皮下气肿1例经调整胸腔闭式引流后好转,1周后皮下气肿消失;1例腹部穿刺孔出血床旁局麻下成功止血;1例内出血患者开腹行止血术成功止血。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手术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早期发现、早期预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胸腹腔镜下联合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并发心律失常2例,肺部感染、肺不张2例,吻合口瘘2例,胸部皮下气肿1例,腹腔内出血1例,腹部穿刺孔出血1例.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经对症治疗、护理,2例心律失常患者72 h内均得到纠正;2例肺部感染、肺不张患者经复查胸片证实肺部感染消失,肺复张良好;2例吻合口瘘瘘口均在术后1个月左右愈合;胸部皮下气肿1例经调整胸腔闭式引流后好转,1周后皮下气肿消失;1例腹部穿刺孔出血床旁局麻下成功止血;1例内出血患者开腹行止血术成功止血.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手术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早期发现、早期预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施介入治疗的42例PMVSD患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2例发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1例第三度房室阻滞.经积极治疗,并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加常规准备,术后加强穿刺部位出血、栓塞、心律失常、发热、机械性溶血、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均痊愈.提示充分的术前护理,积极的术后监护,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经黏膜下隧道行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内镜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例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患者于全麻下行内镜切除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充分的准备,术中默契的护理配合,同时术中、术后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16例患者均成功切除病变,术后出现气胸1例,经闭式胸腔引流5 d后好转;气腹1例,经腹腔穿刺放气及8~9 d的禁食和胃肠减压后好转;纵隔和皮下气肿6例,经保守治疗后吸收;术后发热1例,经抗生素治疗和护理后体温恢复正常.16例患者经严密的术后观察和护理,无一例出现迟发性出血、胸腔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患者早期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PTCA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6例)和观察组(154例)。对照组按PTCA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拔除动脉鞘管2h后,在不影响伤口的情况下,早期协助患者躯体平移,改变患者的体位,按摩腰背部受压部位。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穿刺处出血情况以及PTCA术前、后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失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穿刺部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心率、收缩压、呼吸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心率、收缩压、呼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PTCA术后早期改变患者卧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卧位舒适度和睡眠质量,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使患者处于较佳的身心康复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肺结节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CT引导经皮肺结节穿刺活检术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结果:16例术后均诉术前疼痛,其中气胸2例,出血4例,胸膜反应2例,通过积极有效的救治与护理,16例患者并发症均消失.结论:CT引导经皮肺结节穿刺活检术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护理应克分掌握其临床表现,采取干预性的护理措施,可降低甚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6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术后对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386例,除4例因粘连、术中出血中转开腹外,均痊愈出院。无穿刺孔感染、出血、腹腔内出血、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4 d。结论围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对17例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提示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及严密监护,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对46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合并内镜下硬化剂治疗。40例患者1次止血成功;6例再出血者中,3例行手术治疗,3例给予止血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其他并发症包括穿刺点渗血2例,胸骨后疼痛30例,穿刺点疼痛5例,排尿困难3例,高热2例,低中度热18例。分别经手术治疗,口服、静脉止血药治疗,加压止血,疼痛较剧烈时应用镇痛剂,诱导排尿,物理、药物降温及静脉滴注抗生素等处理措施均好转或消失。提出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细致、周到、有预见性的护理是早期发现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于西平县人民医院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预防桡动脉痉挛,术后加强穿刺口及并发症的观察等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96例患者均一次置管及造影成功,顺利完成手术。术后4例出现穿刺部位皮下血肿,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术中及术后未发生心室颤动、冠脉穿孔、穿刺口感染、静脉回流障碍、动脉闭塞等其他并发症。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工作,术中密切配合、预防桡动脉痉挛,术后加强穿刺口及术侧肢体的观察和护理。能提高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