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松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之一 ,为高大乔木。油松根系发达 ,抗早性强 ,喜光 ,耐寒 ,我国北方干旱山区多用其造林或美化城镇道路、环境。油松造林常采用植苗方法 ,包括穴植、缝植和容器苗造林等多种方式。现将常用的几种栽植方法介绍如下 :1 穴植法油松喜簇生 ,每穴可植 2~ 3株 ,植苗位置靠穴内壁或穴中心均可 ,然后分层填土踩实 ,覆土略高于原土印 ,做到根系舒展 ,不窝根 ,不露根。干旱地区均采用此方法栽植。2 缝植法与穴植法不同的是 ,缝植法多用于雨水充足、土壤湿润的地区 ,方法是用植树锹垂直或倾斜插入土中15~ 2 0cm ,稍加摆动取出 ,…  相似文献   

2.
穴植方式对油松造林成活率与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幼苗采用单株、双株两栽植点、3株丛植3种不同穴植方式进行栽植,运用标准地调查法,调查并分析了其造林成活率与投入成本。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穴植的成活率主要与栽植技术和造林地有关,单株、双株两栽植点、3株丛植成活率都达到95%以上,三者基本没有差异。从造林成本来看,单株费用最少,效果较好。建议在今后大面积造林中,大力提倡每穴单株造林。  相似文献   

3.
对桐棉松进行芽苗切根移栽和直播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芽苗切根移栽并适当深栽,当年11月中、下旬栽植,桐棉松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4.
小黑杨苗木裸根时间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苗造林前裸根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造林成活率。研究表明正常阳光照射下,杨苗持续裸根4小时左右时,栽植后成活率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仍能保持在95%以上,持续裸根6 ̄8小时,造林成活率只能达到80%左右,当裸根超过9小时,造林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以苗木持续裸根4小时作为裸根的极限时间,超过这一时间必须对苗木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维持苗木的水分平衡。  相似文献   

5.
山杨最佳造林季节为4月中旬和9月上旬,其成活率分别为82%和89%,山杨造林密度为株距1m,行距2m,每穴栽植2株。采用营养杯苗和综合性杀菌剂营养液处理过的裸根苗造林,其成活率达84%-85%。山杨小老树改造采用平茬生理复壮方法,平茬年龄为3年,平茬季节为冬季和春季,平茬部分为根际下部。  相似文献   

6.
丹阳市自70年代初期引种栽植池杉以来,实践证明,该树种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干形直,树冠小,病虫害少,是平原地区营造农田林网较理想的速生用材树种。以前,由于育苗方法不当,致使池杉造林成活率不高,尤其是用留床大苗造林成活率更低,一般只有20%左右,较高的也只有30%~40%左右。为了提高池杉造林成活率,本市从1988年以来,将1年生池杉实生苗截根移植培育1~2年后,随起随栽,造林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林木种子丸直播造林成本低,质量好,进度快,避免了植苗造林过程中发生的窝根、露根、悬空、歪苗等问题造成的危害,相对提高了造林质量。同时在种子成苗和幼苗保存率方面均优于裸体种子直播造林。  相似文献   

8.
立新林场位于太岳山麓,海拔高1460米,全年降雨量500亳米左右,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春季直播造林容易遭受早害。为此,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初步掌握了提高油松栽植成活率的方法。一、春季油松栽植造林油松春季栽植,要求土壤稍解冻就进行,幼苗要随栽随取,苗根全,带母土,每穴放2~3株,苗靠坑的直壁放置,根系要舒展,填入湿土,用脚踩实。从一九六七年以来,在各种立地条件下,采用相同技术措施,油松栽植成活率均达90%以上(见表一)。我们认为早春顶浆造林,土壤含水率  相似文献   

9.
选择不同造林季节、造林密度、苗木处理措施和平茬抚育措施进行平榛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裸根苗造林的最佳季节是春季,营养杯苗造林的最佳季节为春季和雨季;栽植方式为穴状双株分植,最佳初植密度为1~1.5 m×2 m;裸根苗采用泥浆蘸根、ABT6号生根粉50 mg·L~(-1)浸根和保水剂浸根,可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连续3年的平茬抚育措施,可使榛林快速郁闭达产。  相似文献   

10.
该技术可将常规造林时间延长至3个月,既避开春季气候干旱、风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又避开农忙季节,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采取幼苗插缝既减少劳动强度,加快造林速度,又避免土壤养分散失,再辅以坐水栽植,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一般当年造林成活率可达85%以上)。这项技术广泛适宜于各类沙区,对防沙治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福建省南平樟湖国有林场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木荷苗木造林对比试验林,系统研究苗木类型与规格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幼林生长及叉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基质营养袋苗、大田裸根Ⅰ级苗和大田裸根Ⅱ级苗3种类型和规格的木荷苗木造林成效差异显著,其中采用轻基质营养袋苗造林可取得95.56%的造林保存率,且叉干率只有3.47%;造林后木荷1年生幼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1.63cm、107.10cm和56.43cm;造林后2年生,其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2.61cm、224.90cm和113.07cm,均优于大田裸根Ⅱ级苗和大田裸根Ⅰ级苗的造林成效,说明采用木荷轻基质营养袋苗造林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降低林木叉干率,全面提升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12.
楠竹实生苗新法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楠竹实生苗采用常规均匀栽植与新法群状栽植,常规分株栽植与新法自然丛栽植造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自然丛栽植是提高楠竹实生苗造林成活率、发笋率的关键;群状栽植能有效提高发笋株数。因此, 自然丛群状栽植是提高楠竹实生苗造林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柳栎树形优美,且抗高温和寒冷气候,是目前国内最具前景的多用途树种。考察了立地类型、栽植方式和苗木地径规格对柳栎造林成活率及苗高、地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地径2.0 cm裸根苗,通过宽窄行栽植能有效提高柳栎造林成活率,最大造林成活率高达91.86%。在出圃幼苗地径规格相同的情况下,柳栎造林成活率宽窄行栽植行植均匀栽植。栽植方式和出圃苗木地径规格均对造林后柳栎苗高及地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95杨常规带根栽植和插干造林作为对照,对95杨不同插干深度和不同截干高度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截根插干造林技术,以80 cm的插干深度的95杨成活率最高,平均达88.5%,而不同截干高度的处理对95杨成活率影响较小。在栽植成本上,95杨截根插干造林成本明显低于常规带根栽植。  相似文献   

15.
采用拉丁方设计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根幅银中杨大苗造林成活率及当年高、径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根幅35 cm和25 cm的较15 cm的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28和21个百分点;根幅35 cm和25 cm的较15 cm的当年高生长量分别提高246%和65%,当年径生长量分别提高83%和37%;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采用二根一干或二根二干的银中杨大苗造林,根幅以35 c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6.
斜栽造林     
1982年6月,日本新县林业公司在日本柳杉造林试验地上采用斜栽造林,在减轻大雪危害方面取得了成效。他们把斜栽造林作为一项指导性技术被普遍采用。斜栽造林之所以减轻大雪危害,主要是用这种方法栽植的苗木倒伏角(沿斜坡面倒伏的角度)比普通栽植法小,可以防止根系损伤,即使在平坦地也能防止树根折损。另外,作为深栽的变形,使埋干部分变长,较多地生出不定根(二次根),防止根悬和冻拔,促进了树高生长。斜栽造林工序:(1)清除栽植点中70厘米以内的落叶、杂草以及地被物。(2)栽植穴挖掘的大小,以使根系能很舒展放入为准,深度以使幼树下端2~3枝能放入为度。切忌过浅,免使根部露出地表。(3)挖上来的土,堆在下坡方向一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母竹造林成本高,起苗、运输困难,成活率在40%-60%左右。我区于1996年2月上旬在6个乡镇试栽了楠竹一年生实生苗20公顷,下半年调查,成活串、发笋串片在95%以上,新竹高一般在40-50cm,最高达85cm;地径但一般在0.3-0.5cm,最粗达1.2cm,每丛发笋3-4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造林的技术要点是:鳖地:造林地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并呈田世、中性反应,全垦或局部块状全垦。起苗:苗木不要求高矮粗细,必须根系发达,有笋芽,尽量多带宿上轻起,轻放不碰伤笋芽,井用通气的蛇皮带包装,匣于携带和栽植。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切根苗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幼苗切根培育,春季土壤解冻15cm左右时,对1a年生苗木进行切根处理,用切根机在苗木根部15cm处切断,抑制了2a生苗的高生长,提高了径生长,缩小了苗木高径比例,促进了毛细根的发育,形成了"矮胖子,大胡子"式优质壮苗,经试验,用切根苗造林成活率比自然苗提高10%~20%。  相似文献   

19.
对楠竹实生苗采用常规均匀栽植与新法群状栽植,常规分株栽植与新法自然丛栽植造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自然丛群状栽植能提高楠竹播种苗造林成活率、发笋率.因此,自然丛群状栽植是提高楠竹播种苗造林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对荒山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荒山造林中使用TCP植物蒸腾抑制剂能显著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容器苗造林,起苗前2d~3d叶面喷洒植物蒸腾抑制剂1次,栽植后间隔10d叶面喷洒,连喷两次,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提高7.6%;裸根苗造林,栽植前用植物蒸腾抑制剂蘸根处理,栽植后间隔lOd叶面喷洒,连喷两次,成活率提高24.0%。使用TCP植物蒸腾抑制剂可降低造林成本,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