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老年晚期肝癌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终心理护理是为患者提供一种身心及社会需求的全面照护,它须以临终患者的心理需求为基础进行心理护理,尽可能地缓解症状、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使其在生命最后阶段生活舒适、有尊严、有意义.2007年1~12月我疗区对11例晚期肝癌临终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以减轻其死亡的痛苦,缓和其心理上对死亡的恐惧不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帮助临终患者安详、舒适、有尊严而无憾地走到生命的终点,同时为临终患者的家属提供心理、社会及精神支持,使他们以健康的方式应对和适应,本科对66例临终患者从入院到死亡均给予全方位的舒适护理,使其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情绪稳定,平静地对待和接受死亡,均在医院安详地离开人世,家属随访满意度为100%.本文将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病人临终护理,提高肿瘤病人生命质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一线城市三所三甲级医院临终护理肿瘤病人1 288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接受常规临终护理组,另一组为针对肿瘤病人病情制定护理干预的临终护理组,接受临终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终护理质量.结果 肿瘤病人常规临终护理质量满意度较低,接受针对肿瘤病人需求制定护理干预的临终护理组的肿瘤病人临终护理质量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 常规的临终护理已不能满足肿瘤病人的需求,改进后的临终护理干预使肿瘤病人临终护理满意度提高,提升了他们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临终患者的心理过程及临终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终患者护理的目的是减轻临终患者心理及身体上的痛苦,使患者在有生之日过得舒适和更有意义,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临终患者的心理过程主要分为5个阶段,针对不同的心理过程予以相应的临终护理。  相似文献   

5.
行业动态     
正NICE首次发布提高临终患者护理质量指南近日,英国国家卫生健康保健所(NICE)发布了全球首个提高临终期患者护理质量的临床指南。此指南旨在让医护人员更关注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在生命末期能遵循自己的意愿,有尊严地选择活着或死去。该指南通过文献回顾,给出建议包括:准确识别患者是否已到生命最后阶段;确保良好沟通,协作制定治疗计划;如果患者条件允许,鼓励其自己饮水;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等。为临终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服务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相信此次发布的最新临床指南会帮助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士为每位患者尽可能提供最为优质的临终期照护。指南原文网址:http://www.nice.org.uk/guidance/ng31。  相似文献   

6.
黄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4109-4109
目前,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手段尚难攻克.我们致力于为癌症患者服务,积极改善生命各个阶段的生活质量,尤其是提高临终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现谈谈我们对56例癌症临终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使晚期肿瘤患者达到最高可能的生命质量。方法对60例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疼痛护理等。结果本组患者从入院到死亡为34~139 d,均平稳渡过临终期,家属的悲伤程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临终关怀可增强患者对临终生理、心理的适应能力,减少临终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对患者家属予以精神上的支持,帮助晚期肿瘤患者安宁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临终护理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终护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由医学、伦理学、护理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所组成;是向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顾,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本文通过从临终护理的起源、临终护理的意义、我国临终护理的模式、临终护理的内容、临终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临终护理的教育、我国临终护理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我国临终护理前景展望8个方面综合论述了我国临终护理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终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措施。方法 对20例临终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家庭护理、疼痛护理。 结果 让临终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安详、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 结论 做好临终关怀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病人生命质量,维护病人的尊严,同时也是对患者家属予以精神上的支柱。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舒适关怀在临终患者的应用.让临终患者舒适地、有庄严地走到生命的终点,并对家属提供心理、精神上的支持.方法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临终关怀的意识,制定舒适护理在临终关怀的服务宗旨,按临终护理的特点完善临终关怀的服务规程.从2000年起选择62例肿瘤患者临终前1~3个月实施此研究.结果62例肿瘤患者临终前能减少疼痛,生存期的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家属的心理压力明显减小,真正让临终期的患者达到优死.结论舒适护理在临终服务的应用是新型护理模式所必须的、是临终者和家属所期待的一种服务措施,舒适护理在临终关怀的应用是为不同需求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全方位地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同时也体现社会文明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临终护理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临终护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由医学、伦理学、护理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所组成;是向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顾,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本文通过从临终护理的起源、临终护理的意义、我国临终护理的模式、临终护理的内容、临终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临终护理的教育、我国临终护理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我国临终护理前景展望8个方面综合论述了我国临终护理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2.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测,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1 500万的癌症患者,而且每年将有1 000万患者死于癌症[1].我国每年新发生的癌症患者约有220万,死亡病例约160万[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的人口流动有8 000多万[3].这些流动着的人口带着鲜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点,打破了传统城市原有的比较单一的文化、习俗、宗教结构.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医疗机构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临终患者数量增加迅速,护理人员越来越多的处于多元文化情境中[4].夏春香和姚启燕[5]研究表明,通过以患者为导向的优质护理模式,向肿瘤内科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工作,从而不仅使其安详舒适的到达生命终点,也丰富了护理内涵.因此运用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临终患者及家属实施临终关怀照护,已越来越被广大护理人员所重视及应用.本文旨在总结应用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临终关怀照护中的作用,为提升临终患者的护理服务及其生命质量提供参考.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辉 《中国临床护理》2010,2(5):422-423
临终护理(hospice care),又称安宁护理、姑息护理或临终关怀等,是向临终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全面照料,使临终患者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家属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患者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血管栓塞是血管内血液凝固栓塞管腔,血流无法通过。可继发于血管较长时间痉挛,  相似文献   

14.
余庆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88-4888
临终护理是对治愈无望的患者采取生活照顾、心理疏导、姑息治疗、缓解痛苦,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维护患者尊严,消除患者及家属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帮助临终者安宁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里程,以及对临终家属提供包括居丧期在内的生理、心理关怀咨询等其他项目服务。然而,如何让护理道德应用于临终护理中,本文将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临终关怀的不断发展,许多晚期恶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改善. 临床护理路径在临终关怀中的开展和应用规范了文本记录、明确的护理计划,使患者在生命末期得到了高质量的护理. 本文综述了临终患者护理路径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临终关怀是对临终阶段的患者包括其家属的一种“特殊服务”,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临终患者死亡的态度与方式。临终关怀主要是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照护,使临终患者的症状得到控制,痛苦得以缓解,生命质量得以体现,生命受到尊重,同时,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也能得到关照,最终使患者能够无痛苦、无遗憾、安详舒适地告别亲友,走完人生的最后路程。  相似文献   

17.
张孟娟 《家庭护士》2008,6(1):245-246
临终护理的兴起与发展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产物,是中医学、护理学、伦理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 所组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临终护理可对现代医学治疗无望的病人实施缓解其症状和减轻痛苦 ,维护其尊严,增强其对临终生理、心理状态适应能力,并帮助临终者安宁地走完生命的最后历 程,并对临终病人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关怀的立体化社会卫生服务.在癌症病人晚期的临终 护理工作中.笔者体会到最基本的工作,就是了解病人的需要,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不论精 神和物质.每位病人的需求不尽相同,根据个人需求尽量满足,尽可能的减轻病人的精 神痛苦,使晚期癌症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生活的舒适、欣慰、有尊严、有意义[1].现就癌症病人的临终生理、心理、非语言行为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魏琳  刘燕飞  李旬 《上海护理》2010,10(1):13-17
目的探讨宗教特性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癌症临终患者152例,其中有宗教信仰给予宗教特性临终护理的设为A组(50例),有宗教信仰但仍予一般临终护理的设为B组(29例),无宗教信仰实施一般临终护理的设为C组(73例),对他们临终不同阶段的生命质量采用良好适应状态质量评估量表(Quality of Well—being Scale,QWB)进行评估。结果3组患者中,A组QWB量表5期评分均高于B组和C组;B组各期分值最低,3组患者的协议分值较其他4期高,抑郁期分值普遍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有宗教信仰的临终患者采取有宗教特性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正确调适情绪,能有效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临终护理是为满足晚期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全面照顾。在多年临床护理工作中,面对患者不幸死亡,护理人员也经历由恐惧、悲哀到能以护士高度职业责任感、同情心满足病人使其无憾离开人世的心理历程。为提高尚存生命的质量,维护其人格生命的尊严,切实做到让患者在最后生命历程中,面对死亡,保持安详。[1]本文就临终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及临床中取得较好效果的护理方法作如下介绍。1 临终患者生理需求及护理经验临终患者因其所患疾病不同而表现出不同行为反应。护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病情,主动了解和帮助解决其生理上痛苦,满…  相似文献   

20.
临终护理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丽霜 《现代护理》1998,4(10):46-48
临终关怀学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1]。是新的医学模式的体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临终护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让患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生活得更有意义、更有尊严,已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同和重视[2]。1临终护理的概述临终护理是指对那些在医学上已经判明无法治疗,将在3~6个月死亡的患者的护理[3]。其目的是以整个人为对象从生理上解除肉体痛苦,心理上缓和对死亡的恐惧不安,社会上使其具有社会成员的自觉协助其完成社会义务,社会伦理方面则使其提高尚存的生命质量[4]。临终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