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总结微创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转流过程管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微创心内直视手术89例的体外循环管理相关资料。结果89例患者手术顺利,体外循环过程平稳,术中组织灌注良好,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微创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转流技术对手术顺利进行可提供良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视微创无痛胆囊切除手术的可行性,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分析直视微创无痛胆囊切除术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病人均行直视微创无痛胆囊切除术,其中1例因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无手术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5d。结论直视微创无痛胆囊切除术其创伤轻,痛苦小,疗效好,安全可行。符合现代微创外科的发展要求,适用于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疾病的治疗,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及全面详细的术前检查,配合胆道镜可完成胆管手术。  相似文献   

3.
直视微创胆道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视微创胆道手术,是经直视下微小切口,胆囊三角区和胆囊床微创分离胆囊管、胆囊动脉和胆道微创操作的直视微创外科高新技术。是结合内镜微创外科代表手术——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的优点,克服了两者不可解决的缺点,术后无痛或微痛,使患者免除了术前置胃管、尿管的痛苦,特别适合于合并有心肺疾病的老年体弱等高危因素患者。我科自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采用该技术手术方法治疗212例胆道疾病患者.经随访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术前和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胆囊疾病是普外科常见疾病,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疾病的最有效方法。近年来以胆囊切除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它包括直视下和腹腔镜下两种方法。2001年12月至2004年3月间,我科进行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8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比较经胸微创封堵及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 165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80例行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直视组),85例行经胸微创封堵术(微创组),比较2组治疗成功率、残余分流、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感染、手术时间、输血量、医疗费用、住院天数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直视组室间隔缺损修补均获成功;微创组封堵成功83例,其中探条辅助封堵44例,直接输送封堵39例,2例封堵失败者转行体外外循环直视修补术;直视组1例术后出现心功能不全,3例感染;2组手术时间、输血量、医疗费用、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及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均为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有效术式,但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对符合适应证者采用该方法治疗优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直视微创胆道手术系列器械在微小切口下完成胆囊切除52例,后处理同传统手术。结果:成功52例,切口长度约2.5~3.0cm,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结论:此术式是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采用微创器械完成,具有适应证广、创伤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且设备投资和医疗费用低,符合基层医院特点,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7.
直视微创手术技术在复杂肝外胆道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直视微创手术技术应用于复杂肝外胆道手术,降低生理干扰、减少并发症。方法采用直视微创胆道外科手术器械,相对固定的手术步骤、技巧,施行胆囊三角区和胆囊床微创分离,胆囊管、胆囊动脉和胆总管的微创操作技术。结果本组137例复杂肝外胆道手术均在直视微创下完成。胆囊切除手术切口2.5~4.0 cm(平均3.8 cm),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手术切口4.0~5.0 cm(平均4.5 cm);除1例因胆道损伤于术后第11天行剖腹探查,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以外,其余无胆道损伤、术后出血及死亡病例;术后无痛或微痛。结论直视微创肝外胆道手术技术创伤小、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8.
微创伤心内直视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从病情观察、各种管道护理、安全与活动、饮食护理、伤口护理、疼痛护理五个方面总结了先天性心脏病微创伤心内直视术术后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微创心内直视术的手术配合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创心血管外科在保证手术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损伤,加快康复,有益患者,是未来心血管外科发展方向之一。我院2003年4月至2004年6月,在体外循环下共施行右胸小切口微创心脏直视术2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外科微创封堵术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或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两种技术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方法:我科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ASD、VSD封堵术25例(A组),2001年11月至2010年6月体外循环直视ASD、VSD修补术133例(B组).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住ICU时间、切口长度等.结果: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ASD、VSD封堵术各项指标均好于传统体外循环直视手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技术均是治疗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的有效方法.经胸微创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技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优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直视微创胆道手术8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直视微创胆道手术技术(MEBS)的应用,减少肝外胆道手术的创伤,并探讨其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应用MEBS系列器材和相应的手术步骤,完成胆囊摘除87例,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8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5例。结果微小单孔状切口(2—3cm),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无术后出血、黄疸等并发症,术后迷走胆瘘1例。结论MEBS达到了LC的相同微创效果,无需全麻和二氧化碳气腹,直视下的微创操作相对安全,手术操作较容易掌握,设备投资小,医疗费用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微创心脏直视手术(MinimallyInvasiveCordiacSurgery)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目的是减少组织损伤,使心脏外科向小切口及尽量避免体外循环的方向发展。我科1996年12月-1998年3月开展微创心脏直视术60例。尽管微创手术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较快地恢复,但由于手术方法与以往有所不同,患者多有疑虑,一些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及术前配合的知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加大宣教力度,制定完善的宣教计划和内容,并采取不同形式组织实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1健康教育内容!.1手术前指导1.1.1讲解疾病的…  相似文献   

13.
岳广新 《上海护理》2012,12(2):45-46
胸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具有良好的术野显露、避免对肺的挤压和损伤、有利于术后肺功能恢复等优点,为目前心内直视手术的常规入路。但其存在纵劈胸骨,手术切口长,术中出血较多,以及胸骨或纵隔易发生感染等因素,而电视胸腔镜在微创体外循环下进行的心内直视术较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的创伤更小,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止痛时间短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上心血管手术是在全麻体外循环下,经胸骨正中切口,直视下进行手术矫治。随着外科技术不断的改进、手术经验的积累、仪器设备的完善,医师和患者对手术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心脏畸形的矫治,切口美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开展的右侧开胸和胸骨下段入路等小切口、微创心脏直视手术,满足了部分医师和患者的要求。我院2001年开展右侧胸小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23例,现将术中护理配合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利玲  马建婷 《护理研究》2006,20(2):507-508
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简单安全、高效微创、用药剂量小、药物副反应轻、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目前已应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我院自2002年3月-2005年3月,对121例早期输卵管妊娠病人进行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射MTX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手术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直视微创心脏小切口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271例患者实施直视微创心脏小切口手术,做好手术配合并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患者手术顺利,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7.3±47.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2.6±32.1)min。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6.8±2.6)d。围术期及出院后无1例死亡。结论直视微创心脏手术的近期手术效果良好,手术安全性高。术前做好患者配合手术的健康指导,术中做好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大庆市第四医院2006-03-2009-03 177例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出此类患者加强术后护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140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70例出现38℃以下的体温升高,98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无一例发生内出血、胆漏及切口感染。结论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实施严密精细、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腹腔镜与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性疾病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胆囊炎性疾病外科治疗的理想术式。方法回顾1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150例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MPC)手术治疗胆囊炎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从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各方面对比分析2者在治疗胆囊炎性疾病方面的优缺点。结果 2者比较LC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结论 2种方式均具有微创特点,但是LC是外科治疗胆囊炎性疾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镜直视联合经尿道同期微创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通过我院治疗的76例膀胱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传统膀胱切开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膀胱镜直视联合经尿道同期微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的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结石的治疗过程当中,膀胱镜直视联合经尿道同期微创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微创外科是21世纪外科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文献记载,1901年Kelling利用空气,首次使用膀胱镜进行腹腔镜动物试验;1910年Jacobaeus首先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临床,在人体应用腹腔镜诊断腹腔脏器疾病。腹腔镜技术的优势在于窥镜直视下解剖视野清晰,术者可在显露困难区域进行准确的定位操作,避免了盲目切割和粗暴分离,真正体现了微创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