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苯教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宗教,本从比较宗教学的角度探讨苯教思想的源流,认为系统化的苯教吸收了许多波斯宗教的思想,尤其是其宗教宇宙论基本参照了波斯的模式。苯教在对其神圣之地俄木隆仁的构想时,既受到波斯宗教有关影响,同时也与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宗教城市古尔有关联,因为古尔的模式与俄木隆仁的模式几乎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
神祗繁多、神话丰富是藏族苯教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苯教文化渐使整个藏族文化趋于神秘性的重要原因,也是苯教文化影响整个藏族文化内在价值的要素。文章主要从历史学和宗教学的角度透视藏族苯教神祗体系,把苯教神灵分为原始苯教神灵、雍仲苯教神灵和源自佛教的苯教神灵三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神山崇拜作为远古藏族祖先的信仰方式,经历了从原生型苯教到雍仲苯教再到藏传佛教的发展阶段。其间,佛教和苯教都采纳了神山崇拜这一信仰方式。由此,神山崇拜从、“自然宗教”过渡到了“伦理宗教”曲形态。在这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相应地衍生出了一套独特的祭祀方式,这种祭祀方式逐渐地向民间扩展并不断规范化,又使它超出了宗教信仰的范围,具有了民俗文化的性质、特色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藏族先民的原始信仰--略谈藏族苯教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教是藏族本土宗教,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尽管佛教在青藏高原的传入给苯教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它还是凭借极强的生命力一直延续至今。研究苯教文化对藏族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民风民俗的研究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文章对藏族先民的原始信仰及特征、拥仲苯教的形成及教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藏族原始苯教属自然宗教类“,万物有灵”及“以人为中心”思想是原始苯教的两大特点;拥仲苯教是由顿巴辛绕在藏族原始苯教的思想基础上,对其祭祀内容、祭祀方式、祭品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并加以理论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司巴苯教是原始苯教。司巴苯教与民间信仰融为一体,具有某些民间宗教的特色。司巴苯教作为群众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是藏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内容,对藏族文化的形成、发展起着直接作用。研究司巴苯教实际上是在追寻藏族文化的根底,探讨苯教在藏族民间社会中的发展和影响,对于研究藏族宗教、民俗、文化都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才让太教授长期从事苯教文化研究,在国际藏学界有一定的影响。文章以苯教历史为主线,着重探讨了苯教文化的渊源、内涵、特性及其发展过程,并对苯教古文献的历史和学术价值作了评析。认为,苯教是藏族本土宗教,分世续苯和雍仲苯,经历了前、中、后弘期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对藏族文化以及周边民族文化影响甚大,对研究和还原藏族远古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藏日喀则是藏族苯教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地区之一,著名的楚氏、许氏、巴氏、辛氏等母寺均在该地区境内,现全地区共有6座苯教寺庙140多名苯教僧尼。文章通过对西藏日喀则地区苯教寺庙历史概貌以及现状调查分析,认为苯教自身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原始性,致使苯教寺庙周边信教群众的信仰具有多元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由九部古老文献组成的苯教文献集,第一次把尘封已久的苯教文献公诸于众,为我们更好的了解、研究藏族神话传说和祭祀仪轨的原始的形式和内容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9.
《西藏大学学报》2014,(3):195-196
传教士视野中的川藏地区苯教 国外学者对川藏地区的考察研究始于清末民初。其中部分来华传教士对川藏地区苯教的认识独具特色,内容涉及苯教性质、源流探析、寺院与僧人的考察,以及苯教与佛教的关系。因其宗教背景与异域的视角,传教士在对苯教的考察研究中,较好地协调了“基督教传教士”与“文化人类学学者”之间的身份冲突。  相似文献   

10.
川北苟象寺垛顺节系雍仲苯教极具特色且历史悠久的宗教节日。苯教祭祀者在垛顺节中通过垛术仪轨护佑寺院与村庄,其中“替罪者”的宗教因素在其他宗教中亦有体现。垛顺节中的俗人军舞为其独有,揭示了苯教文化对藏族社会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海南地方古籍文献再生性保护研究的意义,介绍了海南地方古籍文献资源的分布与搜集情况,探讨了海南地方古籍文献再生性保护与信息开发的优化模式,提出了海南地方古籍文献再生性保护与信息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吐蕃大臣名号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代汉文史籍中记载了众多吐蕃时期的历史人物生平及名号,但汉文所载名号与藏文实际名号差异较大,给藏族历史的教学和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文章根据古代汉藏著名史籍及吐蕃语言特征、汉藏翻译规律等,对古代汉文史籍中吐蕃大臣名号的由来及变化进行考证,以利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13.
古籍上网文件的自动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20万字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上网为例,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Internet技术解决已经数字化古籍的上网问题。探讨了古籍文献上网文件的制作方法,着重讨论了利用字符串匹配技术和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自动构造古籍上网文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云南古代旅游文献是云南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学价值突出,具体表现在集纳古籍、广采博收;考证依据、相互印证;考辨异同、见解独到;按类编排、逐一记述等。能为云南古代文献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彰显古代文献的现代意义,是非常值得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界多年来对训诂学性质的认识存在分歧,对其研究状况作了概述与评说,认为:训诂是用语言对古代文献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解释,训诂学是全面研究前人对古代典籍的解释实践及相关论述,总结其解释方法,确立其解释原则、探讨其解释规律的学科.  相似文献   

16.
作为传播文明的重要载体,古籍起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如何保护、开发古籍,已成为各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以尊重历史,保护文献,传承文化为旨归,将馆藏古籍文献整理出版,进行更高层次的开发与利用,才能为弘扬民族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分析古文献里的文字假借现象,归纳得出假借字和本字古音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分析假借字和古今字产生的两种情况,梳理假借字和古今字的关系,剔除了通假字之外的假借字,形成了“古音通假”内涵的再认识:“古音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里音同或音近的本有其字的词的假借.  相似文献   

18.
传统训诂不仅要解释古代文献的语言,而且还要根据现实的需要而对古代文献中所蕴含的意旨或叉理进行新的阐释,以求通经致用,同时也使得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文化传统能够融入新的时代并得到新的发展.训诂学家在对古代文献进行阐释的过程中往往将自己的哲学思考、政治学说及价值取向等观念融入其中,从而形成自己的哲学体系.因此可以说,古代的训诂大师们,他们的终极任务在于"解释"世界.综观中国古代哲学史,似乎可以这么认为:先秦时代创造了中国的元典哲学,而汉代以降主要是通过借助对先秦元典哲学文献的阐释来创立新说,从而推动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北宋“至和”,仅存3年。但古文献屡多“至和四年”之行文,显属无稽。甚者,又频见“至和五年”、“至和六年”、“至和七年”、“至和八年”、“至和九年”之记载,更是荒谬。对此,后学相率征引不疑,实有失文献学之真精神。  相似文献   

20.
《六书通》是明末清初的一部古文字字书,前人对该书评价不一。结合古文字与古代字书研究成果,对《六书通》的成书、文献流传、字形价值进行探讨,肯定《六书通》的学术价值,同时也指出《六书通》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