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建筑是什么?比较趋同的看法乃是: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建筑的技术和艺术特征是密切相关和相互促进的。建筑技术包括材料,结构以及当代与建筑相关的一切门类的科学技术成果。建筑技术在建筑发展史上通常是最活跃,甚至是占主导地位的。本文谨就建筑结构在建筑造形中的表现力这一个侧面,试做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最近屡见报载我国已与某些外国公司签好合同,利用外资兴建30——50层高的高楼建筑群。外国报纸都强调这将是“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标志”。但我认为这样建起来的高楼并不能代表四个现代化的成果,而只能象征四个现代化的过渡时期的里程碑,是一个要人警惕的纪念碑。警惕什么?它告诉中国人民,“四人帮”的那一套是永世不能再履行了;它告诉中国人民要努力迎头赶上,有一天我们要由自己的建筑师,自己的钱,自己的材料来建起一个真正代表四个现代化成果的纪念碑(建筑)来。在这种形势之下,既然知道用外资外材兴建的建筑是不得已的救急措施,就应该在造价上拚命节省人民的血汗钱。我所见过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百年大计,有的建筑物要使用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设计的好坏,不仅对生产和人民生活是件大事,而且对子孙后代也有很大影响。我国本世纪末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筑的前景如何?当前建筑设计的技术经济政策怎么跟这个前景联系起来?在考虑这一问题时,必须认真总结三十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研究外国建筑业走过的道路,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这对于我们当前起步很有好处。 近几年外国朋友到中国来,提出了许多问题和看法,很值得我们注意。我这里只举几个例子。比  相似文献   

4.
1855年上海建立第一座巡捕房,至1943年,上海共有20座巡捕房。文章首先分析了近代上海巡捕房建筑在选址上与租界扩张的关系;继而分析了伴随租界的发展,巡捕房建筑在规模、功能、空间形制上的变化和特征;通过案例,对三种主要的空间组合形制做了阐释。文章指出,巡捕房这一舶来的警政建筑类型,丰富了近代上海的建筑版图,与上海城市化的进程关系密切;巡捕房建筑影响着市民现代市政观念的初步建立,是近代上海城市化、市政现代化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5.
1984年4月14日至15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东亚建筑与规划研究计划”在该院举行了第一次学术年会。 这一研究计划创设于1983年。近数十年来,以日本、朝鲜和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化体系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建筑与规划的发展。该研究计划的目的,即是推动对东亚各国当今建筑、规划的实践及其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促进 关的学术交流。辟如研究现代建筑的历史渊源;社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东亚最大和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它对亚洲建筑有何贡献和影响?中国又与多个国家接壤,历史上还通过丝绸之路和远洋航行与南亚和西亚有着密切联系,这些联系对中国建筑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亚洲建筑的历史和经验对中国建筑现代化的意义何在?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探索如何补充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实践并成为世界建筑史的独特篇章?文章提倡在亚洲视野下进行中国建筑研究,认为这不仅关系到理解中国建筑的过去,而且关系到它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安徽建筑》2015,22(1):13-14
<正>1什么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产业现代化是指采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等方式来建造和管理建筑,将建筑的建造和管理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就现阶段而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最终产品绿色化、建筑生产工业化、建造过程精益化、全产业链集成化、项目管理国际化、管理人才职业化、产业工人技能化。2安徽省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是什么?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核心,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预制构配件和部品部件、全装修等为重点,通过推动建筑  相似文献   

8.
目前,正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的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工作已进入自查自纠和重点抽查的攻坚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执法监察工作进展如何?合地在规范建筑市场和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上又取得了哪些成果、遇到什么困难?记者带着这些问题5月中旬随中央纪委驻建设部纪检组组长郑坤生同志带队的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湖北检查组赴湖北省采访。执法监察显功效市场秩序有好转通过一年来的执法监察,特别是近一阶段认真的自查自纠和重点抽查,湖北省建筑币场一厦出现的混乱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变,执法监察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已初步显示出来。这种改变到…  相似文献   

9.
本刊为了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擬于今年组织一些关于建筑创作和建筑艺术方面的学术讨论,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理论和创作水平。下面先发表衰镜身同志的“关于创造新的建筑风格问题”一文,算是一个开头吧!欢迎大家热烈地参加讨论。 为了便于有重点地深入地进行讨论,我们初步擬出下列几个问题供作讨论和写稿时的参改: 1.解放以来建筑创作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有那些新建筑在体现“实用、经济、美观”原则上较成功的实例? 2.对创造中而新的建筑风格有何看法? 3.如何在创作实践中批判地吸取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傅统?解放后那些新建筑物在这方面处理得比较成功的? 4.如何正确认识建筑物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怎样表现法? 我们希望讨论文章尽量写得短小精悍些,用实际例子来说明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杭州清河坊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秀敏  丁承朴  王竹 《华中建筑》2004,22(5):133-136
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正在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内容也在不断的增添和丰富。中国近20年来,城市更新进程正逐步加大力度,新与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总结了国内外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作中的经验成果,在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修缮工作的基础上,对目前及今后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的原则和内容。  相似文献   

11.
葛黎 《建筑》2003,(11):38-39
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加大对招投标工作的改革与管理是其重中之重。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中,如何走出一条不仅靠觉悟,更靠机制、靠制度、靠手段的防范腐败之路?青岛市有形建筑市场在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和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了防范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1998年以来,全市招标工程共5000余项,工程造价达400亿元,未发现明显违法违纪行为。其做法值得关注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空间模型这种三维设计工具应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用,而不仅仅在成果表现阶段发挥作用.在一年级建筑初步课程设计中,空间模型的全面介入也应得到足够重视.通过对建筑学专业一年级建筑初步空间重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空间模型在建筑初步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的全面介入及其对教学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在文化人的聚会中,一听说你是建筑界人士,马上有人会问:中国现在的建筑怎么这么难看? 中国现在的建筑真是那么难看吗?应当说明的是,近20年是中国建筑数量发展最快的20年,也是经济上投资最多的20年。然而种瓜不一定得瓜,这期间也生产了大量建筑垃圾。当下中国城市建筑发展盲目追求个性,原来建筑的问题是千篇一律,如今的弊病则是千奇百怪。整个城市就像满嘴镶金牙的小商人,虽然金光闪闪,实际上非常没有文化。 影响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的一个致命问题不是经济,不是金钱,而是观念。什么是城市现代化?对这个问题许多人有很深的误解,以现代化的名义来破坏城市的现象非常普遍。拆掉旧城历史建筑,是很多城市的做法,令人扼腕叹息。在城市开发热潮中,推土机的话语霸权正在进一步扩张。我们常常听到某个城市的文物建筑又在告急,甚至已被拆毁,留下永远的遗憾。 在拆毁许多历史建筑的同时,我们又建了许多很蠢的新建筑。大街上流行花枝招展、涂脂抹粉的建筑,这些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学意义,它将证明这个时代的审美意趣和文化需求。追求气派豪华、珠光宝气,创造出的却是恶俗。比如北京西客站,缺乏现代交通建筑的高效、便利、流畅的特点,戴着世界上最大的屋顶,活像个官衙门。  相似文献   

14.
事务所介绍     
COX建筑师和规划师事务所已执业35年了,35年来,事务所根据环境的可持续性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设计哲学。20世纪60年代,我们的建筑使用简单材料,如泥砖、木材、混凝土和玻璃。这种建筑反映了澳洲本土的建筑理念,一种以需要和环境为本而发展起来的建筑。  相似文献   

15.
1989年是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院35周年、新建的综合科研大楼落成,我觉得非常高兴,对于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发展和35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衷心热烈地祝贺。我受部总工程师许溶烈同志的委托,带来他的一封祝贺信,(贺信另附),向你院表示热烈祝贺。 刚才,郑道宏院长和徐正忠司长都作了较全面的讲话,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以表祝贺: 一、四川省建研院经过35年的努力,在建筑业方面已经成为我国省市中数一数二的大院,是我国建筑技术研究方面一支重要的,很有影响和权威的科研力量。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立足于四川省,同时在西南地  相似文献   

16.
梳理了西方学者认识中国建筑的历程,将整个过程划分为兴趣萌芽、初步探索、考察巅峰3个不同阶段。通过对各个时期主要成果的解读,揭示出西方研究从最初的误解和偏见逐渐趋于客观这一规律。在此基础上,与中国本土学者进行对比,指出了西方学者研究的4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建筑技术》从稿源的广泛性和读者的数量讲,早已成为我国建筑技术方面的一份全国性刊物。十年来,它在推广、交流、传播国内外建筑新技术、科研技革成果和施工、设计经验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此创刊十周年之际,谨向《建筑技术》编辑部的同志们表示祝贺,并祝《建筑技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我国的建筑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借此机会也说一点我个人的期望。我国的建筑技术是在解放前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解放前虽然在少数大城市里也建造过一些高楼大厦,但所采用的手段都是十分原始的。不说别的,连最基本的混凝土、砂浆的标号都不清楚,只是按体积比定要求、更谈不上现代化的建筑技术。虽然当时建  相似文献   

18.
《住宅产业》2008,(5):58-63
北京振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等八家单位组成的《外墙保温体系防火试验方法、防火等级评价标准及建筑应用范围的技术研究》课题组,立足于自主创新,经过几年的深入研究和试验,取得初步成果。本期《技术与部品》刊登一组文章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刘继朝  刘宇 《住宅产业》2014,(10):36-41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推进城乡建设集成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推进建筑业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得到各级政府和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组织机构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培育发展建筑产业化企业、综合试点城市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体育建筑发展历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发展体育和兴建体育建筑。50多年来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迈向现代化的进程。本文以时间为轴,结合实例,对这一发展历程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和建设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