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复用软件构件表示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炜 《微机发展》2004,14(5):96-98
软件复用有利于提高软件开发的生产率和软件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使软件开发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软件构件是其核心技术和基本单位,它是将应用系统中相对稳定的成分提取出来,形成可以重复使用的软件单元。随着软件复用实践的深入,组织内部积累大量构件,对这些构件的组织、管理尤为重要。有效的构件表示和检索是实现高效复用的保证,从而大大降低复用成本。文中对构件的表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实践中的复用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软件复用作为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技术,被广大的软件开发人员所应用,而在软件复用的同时,对构件进行有效的分类是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刻面分类的方法,使用XML语言对构件进行描述,提出了软件构件的表示方法.使用该方法,在构件组装平台下给出了对构件的刻面定义,以提高软件的复用性.  相似文献   

3.
软件复用有利于提高软件开发的生产效率,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软件构件和领域工程是实现软件复用的核心技术。本文以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为例,详细阐述了领域分析、领域体系结构设计等过程,并介绍了可复用构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模式被软件开发商广泛接受,因为这种模式可以提高软件的质量、降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成本.构件描述是构件检索和复用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的、面向多领域的构件描述方法,包括构件功能、应用环境、构件关系、构件质量、其它等五个部分.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模式在大规模推广的情况下,构件流通必定成为构件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基于特征的构件描述方法解决了构件流通过程中语义理解困难,促进了领域构件标准化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刻面分类和聚类分析的构件分类检索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大昕  赵磊  王卓 《计算机应用》2004,24(Z1):89-90
软构件的检索方法研究一直是构件库研究的热点,拥有大量可复用构件的组织必须以一种易于分类管理而又方便复用者检索的机制来表示和保存构件资产.有效的构件检索机制能够降低构件查找和理解的成本,而构件的合理分类正是实现高效方便的检索的基础.本文的分类检索方法将刻面分类与聚类分析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查找的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软件复用是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基于构件的复用是软件复用的主要形式.文中以订单管理系统开发为例,研究了基于构件的企业Web开发方法,建立了订单管理系统的构件模型,并使用J2EE技术规范来实现,从而解决管理软件重复编码、开发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非成熟领域软件复用过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一个软件企业或开发团队实现有组织的软件复用分为4个阶段,针对可复用资源积累阶段的特点,提出了非成熟领域软件复用过程模型,应用系统分析设计与领域分析适当结合,经数次迭代,逐步积累领域知识,使面向提交的应用系统开发平滑过渡到基于复用地开发,使该领域尽快成熟.该过程模型还考虑了应用系统开发时效和软件开发团队运营成本问题,此阶段软件复用不强调领域工程,应用系统开发是面向提交的,但需要使用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8.
软件危机的出现制约了软件规模的进一步发展.软件复用技术成为解决软件危机的一个途径,构件复用是软件复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软件开发者来说,如何着手进行复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文中通过对可复用构件理论的研究,结合在软件开发中的实践经验,总结了识别软件可复用机会的方法和策略,提出了多领域再分析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实施步骤、相应技术及策略,建立了相应模型.  相似文献   

9.
软件复用是目前的一种能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和软件开发效率的重要方法。从软构件的编码结构模型、基于构件/构架的开发模式、软构件的分类方法设计、半层次化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以及构件的变点及其实现机制等方面,研究了软构件信息分类编码系统开发中基于软件复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构件组装的软件开发方法被认为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在软件开发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文中分析了软件开发的现状,基于信息处理领域提出了一种构件组合式软件开发方法和适合这种开发方法的构件实现模型.介绍了这种构件组合式软件开发方法的基本实现原理,和在该方法指导下的软件开发过程.通过搭建一个实际的智能文本处理系统证明了该开发方法不仅简化了软件复用,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同时基于这种方法开发的软件具有较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