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网站都提供了电子地图服务。基于电子地图进行的平台开发与应用也越来越多。因此,电子地图的制作技术决定了网站的访问量。本文主要概述了2维电子地图制作设计与制作方法,并用此方法概述了常用电子地图:矢量电子地图、影像电子地图和晕渲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制作。  相似文献   

2.
以自适应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电子地图自适应设计的基本思想,建立了电子地图自适应设计系统框架;探讨了基于模块化的电子地图自适应设计机制及实现该机制的几个关键问题;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电子地图自适应设计机制的可操作性和自适应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块化的电子地图自适应设计机制各模块容易编程实现,而且非常方便对各模块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电子地图在色彩一致性方面的不足将成为制约电子地图品质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了色彩在电子地图产品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了电子地图中存在的困扰电子地图设计人员的色彩不一致问题及其根本原因,并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解决电子地图出版中颜色不一致问题的根本方法.同时针对电子地图本身的特点对标准色彩管理模式进行了简化,提出了一种面向电子地图的预定义色彩管理方式,并基于ICM2.0技术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将大大保留了电子地图设计人员颜色设计的初衷.  相似文献   

4.
电子地图符号设计中的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地图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电子地图不仅是科学技术的集中展示,更应该是美和艺术的精彩呈现。符号是地图的语言,本文分析了电子地图符号设计中的美学因素,提出了改善电子地图美感的主要方向,最后从地图符号设计技术与色彩素材采集方面,针对电子地图符号设计中的美学运用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GIS的多媒体电子地图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简述了WebGIS的概念和特点,并以网上长株潭多媒体电子地图信息系统为例,详细论述了实现基于WebGIS的多媒体电子地图网上发布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法,以及引入ODBC与ASP技术实现电子地图的在线管理与维护更新。  相似文献   

6.
网络电子地图表示方法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比较分析当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网络电子地图的特点、表示方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地图认知的角度提出网络电子地图的设计与表示方法的技术要求,为今后网络电子地图的设计和制作提供指导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时空数据模型分析提出一种导航电子地图增量更新技术。首先根据传统的导航电子地图格式设计基本的导航电子地图的交换格式和分层分块的物理格式;然后使用增量包设计对实时导航信息的属性关系和空间关系进行增量存储,并根据导航电子地图增量更新服务框架设计了增量模式的数据编辑与检查;最后针对更新后的分块数据采用局部拓扑构建的方法,在编辑导航数据的同时维护导航数据的拓扑关系。增量更新技术平台的实现进一步验证了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电子地图逐渐扮演起主导地图产品的角色.电子地图有众多的产品形式,以面向多用户为主要任务的通用型大区域矢量电子地图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其数据表现为电子地图数据库,其功能则表现为对数据库的快速浏览、检索、维护、更新以及分发.通用型矢量电子地图的设计原理及方法同传统地图和其他电子地图的设计有较大差别,具体表现为在地图符号系统的逻辑设计,空间数据可视化的表现手段,地图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化设计及地图数据的应用设计等方面的不同.本文以沪苏浙电子地图的开发实践为基础,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地图设计的角度总结了通用型矢量电子地图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科普电子地图作为电子地图的一种新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用户传达丰富的信息。《霞客行》电子地图将以时间为序的游记和体现游历过程的地图相结合,配以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资料,达到了全面介绍徐霞客旅行探险一生,体现徐霞客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目的。本文通过对《霞客行》电子地图设计的讨论,提出了科普电子地图的设计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案,凝练了时空索引技术,给电子地图这一媒介赋予更多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电子地图成为地图的网络化产品,与传统的纸质地图相比有其更为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拓展了电子地图认知的研究领域.介绍网络电子地图的概念和特点,阐明网络电子地图空间认知的必要性,对网络电子地图空间认知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电子地图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1.
运用连续统去除法和波深归一化方法对构成植物叶片碳氮比的基本因素——总碳和总氮浓度进行深入研究,对其组成物质的浓度差异在2030—2220nm区间内光谱响应的物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在对多组典型叶片的对比分析后发现,经连续统去除后的相对反射率光谱中可以明显观察到碳、氮浓度差异造成的影响,而其影响与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在此范围的吸收特征密切相关。其中,以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代表的碳浓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030—2050nm区间,而以蛋白质为代表的氮浓度的影响则体现在2054nm和2172nm附近存在的斜率突变上。另外利用波深归一化方法再次证明了氮浓度对2054nm和2172nm处光谱特征的影响,进一步证实蛋白质双峰特征在光谱上的响应,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了相对反射率光谱与碳氮比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利用机裁定位定向系统(POS)数据辅助航空影像进行影像匹配和变化检测的方法。首先利用带POS数据的老影像解求新影像的外方位元素,然后在老立体影像上提取特征点,根据前方交会和共线条件方程得到新影像上同名点的近似位置,再与新影像进行匹配,寻找匹配不好的点作为变化区域的初始位置。以此为基础选择精检测窗口,进行边缘提取和跟踪,并进行链码匹配,最终确定发生变化的区域。试验证实,本文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胡亚轩 《测绘工程》2001,10(3):44-46
接收机天线相位偏差是GPS定位中一项重要的误差源,其影响值可达数毫米至数厘米,为了解接收机天线性能及稳定性等方面的情况,在出测前后一般对相位中心的稳定性进行检验。目前已采用两种方法对Ashtech扼流圈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进行了测试,证明了AshtechZ-12型接收机天线满足限差要求及试验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将就此作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4.
针对超宽带定位系统中存在多种误差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本文全面分析了超宽带室内定位的误差源,给出了超宽带室内定位基本函数模型,提出了将电子元件延迟这一系统差与三维坐标同时作为参数进行估计,并通过高斯-牛顿迭代算法得到定位结果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位置系统偏差,两组静态试验均以全站仪测量结果作为真值,点位误差分别为4.1、2.3 cm,相较于已有方法分别提高了64%和87%,而动态试验结果更接近于参考轨迹,最大误差小于10 cm。  相似文献   

15.
刘宝华  王智  宋云记 《测绘通报》2021,(6):159-162,165
在对建筑物进行三维实景数据采集时,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是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两种手段获取的数据类型不同,对空间的展示效果及精度也存在差异,特别是在获取建筑物顶部和近地部分的数据各有优劣势,将无人机获取的建筑物顶部数据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近地部分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空间多个同名公共点进行转换、匹配,将点云和模型两种数据融合。本文以一个古城门为例进行数据采集,介绍了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的方法,并对融合精度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遥感地质信息提取集成与矿物遥感地质分析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结合遥感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资源环境应用需求,从遥感地质应用出发,提出多源遥感数据分层识别集成、基于岩矿识别技术体系集成和基于岩矿识别谱系集成的基本思路与框架,强调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在遥感地质分类与识别中的重要性,初步建立矿物遥感地质分析模型,分析集成与模型在蚀变与矿化信息提取、地质环境评价等中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电子海图加密的目的及强度控制;个绍了常用加密系统的运行机理及适用场合;阐述了实现安全系统目标在管理和技术上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各种加密方案并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GPS卫星轨道数值积分与广播星历及IGS精密星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作者自编的SPPORB IT程序,对GPS卫星轨道的运动方程进行Adam s数值积分求解,同时利用广播星历计算卫星轨道坐标,然后将两者结果同IGS精密星历提供的卫星坐标进行比较,并探讨其轨道误差,计算结果显示广播星历与精密星历差值在2m左右,而数值积分与精密星历的差值在2 cm左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前者误差较大是没有考虑卫星所受的太阳光压、日月引力等影响,而后者考虑了这些影响。鉴于IGS提供的是地固系坐标,而本文数值积分是在惯性系坐标系下进行的,因此本文还举例对惯性坐标系和地固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进行了描述。最后,通过实例说明SPPORB IT程序的稳定性以及Adam s数值积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研究空间VLBI在大地测量等领域应用的意义,探讨了空间VLBI的观测量类型、观测模型及其涉及的大地测量所关心的参数;并采用1980~2004年的VLBI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对大地测量所关心的几种参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利用UPD模糊度固定技术无需顾及基线解算基站地震所带来的影响,可以进行高精度非差PPP解算,"真实"获取地震周边地区GNSS站点高精度同震位移变化。为此,本文利用"国家基准一期工程""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以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珠峰周边所观测的GNSS观测资料,基于UPD模糊度固定技术高精度非差解算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级地震对我国珠峰地区及周边地震同震位移影响。首先,本文选取全国及周边IGS均匀分布、站点稳定、远离震区的GNSS连续观测网络数据计算卫星端的宽、窄巷UPD,采用PPP网解UPD模糊度固定技术,对解算地震区域内的GNSS测站的载波相位模糊度进行固定,得到无模糊度的精确相位观测值,进行高精度非差PPP解算;通过对平静日IGS测站数据处理与ITRF2008历元坐标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精确性;最后,对2015年4月25日、5月12日地震以及地震前后数据,进行了UPD模糊度固定技术的非差PPP解算,分析了中国珠峰地区及周边GNSS站的同震位移;同时也分析了中国珠峰地区在2005—2015年10年的位移变化情况。UPD模糊度固定技术整网解算的方法也证实了能够为GNSS用于监测地震同震位移等,提供了一种精确、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