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吞气、喷气、憋气、鼓气是四种民间简便的非药物疗法 ,总称为气疗。笔者在多年临床中应用气疗治疗疾病 ,证实其确有实效 ,现分别简介如下。吞气疗法本疗法是通过吞入一定量的气体进入消化道 ,促进胃肠蠕动 ,达到增进胃肠机能和治疗便秘的作用。适应症 :胃肠蠕动减弱、慢性结肠炎、肠结核等消化道疾病引起的便秘等病症。治疗方法 :早晨起床后 ,在空气新鲜处 ,两手下垂 ,双足稍分开而立 ,全身自然放松。张口深吸气 ,吞入胃内 ,从每日吞气 1 0口逐日增加到 5 0口 ,每日 1次 ,一般 5~ 1 0日即可使排气增多 ,自觉大便通畅 ,继续坚持 ,可致胃肠蠕…  相似文献   

2.
999参麦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的辅助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海鸥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10):462-462
为观察999参麦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全身化疗中的辅助疗效,笔者自1997年6月,对4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均为住院进行全身化疗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0例中,男9例,女11例;年龄42~80岁,平均60.5岁;其中乳腺癌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结肠癌、胰腺癌各2例,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肺癌、甲状腺癌肺转移、贲门癌、直肠癌各1例。对照组22例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34~72岁,平均42.5岁;其中乳腺癌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胃癌各4例,肺癌、直肠癌各3例,鼻咽癌2例,肾癌1例。2 治疗方法治疗前、治疗中及治…  相似文献   

3.
腹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使用腹针疗法十多年来,除治疗腹部疾病外,还对脑血管病后遗症,腹型癫痫颈椎综合征、肩周炎、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扭伤、腰肌劳损等30多种疾病进行治疗,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仅择数法简介如下: 一、天地针的组成及适应证天地针是一组腹针的常用穴,由中脘、关元组成。腹针以神阀为中,中脘为天、关元为地。中脘是胃之募穴,胃与脾相表里,有水谷之海之称;关元是小肠的募穴,别名丹田,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之功,故两穴合用具有补脾肾之功能。  相似文献   

4.
痹证为风寒湿邪侵犯人体而致周身关节疼痛、筋脉挛急、肌肉酸楚、皮肤麻木之证。究其病因,或劳损过度,或汗多伤卫,或房劳耗精,或诸病致虚,此乃发病之本;涉水冒寒,久卧湿地,汗出当风,邪乘虚而入,此为病患之标。其病针药虽可获效,但收效迟缓,且时有罔效;又有人畏惧药苦针痛而难于坚持配合。笔者临床多年,受梅花针、三棱针点刺的启发,遂创毫针散点刺法配合以拔火罐,疗效满意,颇有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补充疗法通常被认为是绝对安全的,但某种疗法或药品的安全性不能只凭相信,而必须有证据来判明。本文的目的是概述研究补充疗法安全性的可选方案。其中包括历史应用评估(时间检验法),受控临床试验,系统性和叙述性评论,自发报告方案,流行病学调查,如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登记、普查以及结果研究。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最好的方法要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和被调查的具体情况而定。补充医学安全性的问题尚处于初步研究之中,鼓励应用这些方法来判明补充疗法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刘继红 《河南中医》2002,22(3):53-54
小儿麻痹是脊髓灰质炎所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感染性疾病 ,中医称之为痿症。如果治疗不及时 ,往往会给患儿及家庭带来终生痛苦。近年来 ,虽经推广口服疫苗预防 ,发病率明显下降 ,但个别地区特别边远山区仍有发病 ,而且过去的儿麻后遗残疾者也相当多。笔者把传统的针刺、推拿配合现代的康复技术治疗该病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2 5例患儿中 ,男 12例 ,女 13例 ;年龄 9月~ 8岁 ;肢体功能活动完全丧失者 8例 ,走路拖、跛、点脚等活动受限者 ,19例 ;病程最短 1月 ,最长 18月。2 治疗方法全部患儿均采用针刺、推拿配合康复的综…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临床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自1992年以来,运用中药离子导入法配合针刺,治疗颈椎病患者55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50例患者中男性218例,女性332例;年龄23~82岁;病程11天~6年;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且经物理检查及X线摄片确诊。其中神经根型298例,椎动脉型147例,交感神经型13例,混合型92例,无脊髓型患者。治疗方法中药离子导入法:药液采用我科自拟方煎制:葛根45g、威灵仙30g、赤芍20g、防已15g、生草乌20g、马钱子10g、杜仲20g、羌活15g、透骨草30g、白芷15g、淫羊藿15g、川芎2…  相似文献   

8.
李旭明  魏争 《新中医》2000,32(5):42-43
我院于1996年引进宁波三环自然疗法研究所的三环疗法,开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并与齐墩果酸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55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均符合1990年5月上海全国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与分型标准[1]。全部病例均有轻重不同的乏力、纳差、腹胀、胁痛等症状;肝功能ALT 1083.55~12669.2 nmol·s~-1/L;全部病例HBV血清标志物HBsAg和HBcAb均为阳性。随机分为三环疗法治疗组(简称治疗组)、齐墩果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治疗组30例中,…  相似文献   

9.
肩关节周围炎(下称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也是针灸治疗有较好疗效的疾病之一。属于祖国医学中的“痹症”,亦称“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对于“痹症”的治疗有很多方法。近4年来,本人应用针刺加拨火罐治疗肩周炎70例,并用常规针刺组76例为对照,观察表明,加拔火罐有效率优于针刺组,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综合方法治疗颈椎病113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几年来本科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采用针灸、推拿按摩、牵引、直流电离子导入、TDP等方法治疗本病113例,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3例患者均来至门诊,其中男67例,女46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8年,颈型45例,神经根型37例,椎动脉型23例,其它型8例。  诊断依据:以1984年桂林“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订的颈椎病诊断标准试行方案为准。  主要症状:主诉颈、肩、头部疼痛:肢体麻木疼痛;脊髓受压表现;颈性眩晕、或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  相似文献   

11.
田宝刚 《河南中医》2005,25(9):82-84
股骨头坏死,现代医学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无菌性坏死),传统中医学将其归于骨痹症范畴,称之为“骨痹”或“骨蚀”,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病机不明而又难以治愈的疑难病症。现代医学时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多采用手术治疗,国内外专家主张早期采用缓减压术、带血管骼骨移植术、血管植入术、骨支架术等;晚期患者不可避免地要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祖国医学则多着重于活血化瘀,补肾壮骨等方面的辨证论治,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旺 《中医研究》2003,16(3):46-47
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症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自 1995年以来 ,作者采用牵引结合电针、推拿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患者 12 0例 ,并进行了随访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2 0例中 ,男 5 6例 ,女 6 4例。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76岁 ,平均 5 1 5岁。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18年 ,平均 2年 2个月。1 2 临床分型及诊断所有患者均具有颈椎病临床表现 ,X光片检查 ,发现不同程度的骨赘增生、椎间盘退变及颈椎曲度的改变。部分病人经CT、MRI确诊。按临床分型[1]颈型 (落枕型 ) 17例 ,神经根型 (痹症型 ) 4 6例 ,椎动脉型 (…  相似文献   

13.
运用经络穴位治疗痛经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经是妇科常平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治疗缺乏有效手段。本文就近年来运用氏络穴位治疗痛经的方法作一综述,皆从中医的角度阐述其治疗方法及治愈情况,并寻找疗效高、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结论 为运用经络穴位治疗痛经见效快、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医疗费用低,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同时提出应对其机理进行探求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 ,属妇科疑难重证。笔者认为其主要病机是冲任不调 ,脾失统血而成 ,故在治法上应调理冲任、统血归源。治疗先用针刺塞流救急 ,主穴为隐白、血海 ,随经刺平补平泻手法 ;病重者与养血补血药联用 ,主药是益母草、当归、白芍、甘草、木香 ,效果快且稳定。兹举例。例 1 .王某 ,女 ,36岁 ,1 990年 4月 1 5日诊。主诉 :经血淋漓不断 4月余 ,中西药治疗不效 ,后行刮宫止血 ,但第 2周期又淋漓不断。主症 :面色白、眼睑口唇淡白、头晕乏力、食少、舌淡尖红、脉细无力。辨证 :冲任失调 ,脾不统血。治法 :调理冲任 …  相似文献   

15.
蒙医药学是一门民族特色突出的传统医疗科学。蒙医外治疗法是蒙医药学的主要部分。其中 ,放血疗法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接骨术能解决开刀钉钢板之苦 ;振疗术没有脑内出血的情况下真能治愈脑震荡 ;灸疗能治疗风寒疾病 ;塔本阿尔山 (5种蒙药为主要原料的药浴 )治疗风寒病、皮肤病而被称为绿色疗法。蒙医外治疗法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学术价值较高的机理 ,虽然被认为是经验性医学 ,却为蒙医药学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蒙医外治疗法是以蒙医理论为指导 ,独特的方药为武器 ,直接作用于皮肤、黏膜、毛孔、通窍、体表、病变的部位及穴位 ,促…  相似文献   

16.
中药外用治疗黄褐斑7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褐斑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祖国医学称“面尘”、“黧黑斑”、“蝴蝶斑” ,影响人的美容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摸索出用中药外敷、内服方法 ,治疗该病 76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76例黄褐斑患者中年龄最小的 2 2岁 ,最大的 5 4岁 ;病程最短的半年 ,最长的达 2 0浕之久。2 治疗方法2 1 外用药 白杏仁 5 0 g ,麦冬 5 0 g ,白术 5 0g ,牛蒡子 10g ,桃仁 5 0g ,红花 10 g。将杏仁、桃仁用清水浸泡 2 4h ,捞出后去皮、晾干 ,用药碾碾成极细药面。另将麦冬、牛蒡子、红花碾碎 ,过 180目筛 ,两药面混合 ,放瓶内备用。…  相似文献   

17.
贴敷法治疗哮喘8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800例,运用消喘膏、复方马兜铃膏、制喘膏等选取相关穴位进行贴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2%。文中就该方法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疗程与疗效的关系、类型与疗效的关系、中医症候分类与疗效关系、病情与疗效关系,以及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学检查、肺通气功能测定等进行了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杨增慧 《陕西中医》1996,17(8):277-279
<正> 小儿厌食症,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症,属中医“食滞”“疳积”范畴。祖国医学积累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消除症状和调节患儿全身机能。现对五年来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资料做一综述。 1 中药疗法 1.1 辨证施药及实验研究 周氏分厌食症为三型:脾气虚弱用异功散,胃阴不足服养胃汤,气阴两虚用沙参、乌梅各5g,桑叶、陈皮、炒麦芽、甘草各3g。  相似文献   

19.
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髋关节急剧外旋,梨状肌猛烈收缩,或髋关节突然内收、内旋,使梨状肌受到牵拉而遭受损伤,损伤后充血、水肿、肥厚的梨状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臀腿痛.近1年来,我们综合治疗本病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针灸中药合治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凤岐 《新中医》1993,(7):28-29
精神分裂症的症候群是大脑功能紊乱的表现,它的特点是以思维混乱、感情障碍、行为离奇、感觉错误、记忆丧失、智能下降、意识不清,精力换散等为特征。属中医学癫狂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