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戒毒人群AIDS/STD流行病学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河南省戒毒人群艾滋病/性病(AIDS/STD)感染流行状况。方法对戒毒人员进行个人访谈及填写行为监测问卷,分别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1997~2004年间共监测强制戒毒人员2362例,HIV抗体阳性者8例,感染率0.34%;梅毒抗体阳性43例(均为女性),感染率1.82%。8例HIV阳性者中,6例为本省的吸毒者(其中4例有既往供血史),其中1例合并梅毒抗体阳性。2004年对16个省辖市的86190名劳改劳教人员的专题调查中,确认HIV感染者275例,感染率0.32%。其中发现由静脉吸毒感染7例,占检出HIV感染人数的2.55%。结论提示河南省HIV感染人群不再限于有偿供血和受血人群,已出现吸毒和经性行为感染的人群。吸毒人员主要以口吸毒品为主,在艾滋病高流行区,防止HIV传人吸毒人群,切实加强对吸毒人群的教育及行为干预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张掖市吸毒人员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自古为交通要道,现有人口127万,迄今尚无完整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监测资料分析。为了解吸毒人群的HIV感染情况,2004年对辖区内一所劳教所内的吸毒人群进行了艾滋病(AIDS)性病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及危险行为分布特征,为吸毒人群有效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统一的国家哨点监测吸毒者监测调查表,对每名吸毒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IV抗体初筛,初筛阳性者再用ELISA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等多种方法进行复核。复核阳性血样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采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被调查的403例吸毒者中查出HIV感染者92例,感染率为22.8%。403例吸毒人员中,有静脉吸毒史者382例,占94.8%(382/403),在静脉吸毒者中有91例HIV阳性,感染率为23.8%(91/382);非注射吸毒者(口吸)21例,HIV阳性1例,感染率为4.8%(1/21);注射吸毒与非注射吸毒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5)。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史者感染率为39%(62/159);未共用注射器史者感染率为13%(29/223)。共用注射器史者与未共用注射吸毒史者HI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5,P〈0.05)。结论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是阿克苏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的主要途径,今后应加强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危险行为发生比例,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玉溪市吸毒人群艾滋病行为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溪市自1994年在吸毒人员中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至2005年底,因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占全市HIV感染者监测总数的76%,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玉溪市目前主要的传播途径。为了解近年来该人群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水平和变化趋势,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对玉溪市静脉吸毒人员(IDU)相关行为学特征进行横断面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黄夏声  谭伟明  黄军林 《内科》2013,(5):520-521
目的了解陆川县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2年陆川县部分吸毒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分析。结果2007~2012年共筛查吸毒人群546例,男性518例,女性28例;共检出HIV阳性19例,均为男性,HIV阳性率为3.48%。546例吸毒者中,静脉吸毒466例,HIV抗体阳性18例(3.86%),有口吸行为80例,HIV抗体阳性1例(1.25%);有性乱行为271例,HIV阳性9例(3.32%)。结论陆川县吸毒人群中部分已感染HIV,吸毒和不良性行为是传播HIV最主要的原因,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监测对控制艾滋病性病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绍兴县自1999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近几年HIV感染者增长幅度惊人,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吸毒人群。为进一步了解绍兴县吸毒人群的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的感染状况,吸毒方式和高危因素,于2005年对绍兴县戒毒所收容的吸毒人员开展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HIV/AIDS)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依照云南省HIV/AIDS哨点监测方案,对德宏州1992-2010年静脉吸毒人群实施哨点监测。结果 1992-2010年,艾滋病哨点累计检测静脉注射吸毒者4 534人,其中HIV抗体阳性1 802人,HIV阳性率为39.7%。男性HIV抗体阳性率为40.3%(1 749/4 345),女性为28.0%(53/189)。艾滋病哨点监测的静脉吸毒人群中HIV抗体阳性率总体水平高,自2008起似呈下降趋势。结论德宏州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艾滋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8.
绍兴县吸毒人群HIV HBV HCV和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兴县自1999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近几年HIV感染者增长幅度惊人,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吸毒人群。为进一步了解绍兴县吸毒人群的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的感染状况,吸毒方式和高危因素,于2005年对绍兴县戒毒所收容的吸毒人员开展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劳教所吸毒人员艾滋病和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主要人群仍是静脉注射吸毒人员。了解北京市劳教所吸毒人员艾滋病、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北京市劳教所吸毒人员的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病毒感染将增加静脉吸毒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员在《美国肾病学会临床杂志》(CJASN)上刊登了一项研究结果,在静脉吸毒人群中容易发生肾功能不全,尤其是那些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的吸毒者。该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医生应对感染HIV的静脉吸毒者进行肾功能的监测,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药物治疗以保护其肾脏。  相似文献   

11.
灵山县200名吸毒者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山县从1992年起发现吸毒人员,至2003年底累计在册人数达1732人。从2000年起,通过对吸毒人群连续4年的监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中位数为46.53%,远高于国家哨点监测报告的感染率。为此,应了解吸毒人群的生活现状及行为信息,掌握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感染、传播和流行等相关信息,为制定艾滋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艾滋病(AIDS)门诊自愿咨询检测(VCT)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方法对VCT人员的监测资料、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553例VCT者中共检测出37例HIV/AIDS患者。咨询者中以不洁性接触史(33.29%)、输血/血液制品(17.38%)及静脉吸毒(14.68%)的比例较高。结论静脉吸毒、输血/血液制品和性乱人群等是引起HIV传播的重要因素,在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下,实施可持续的VCT服务和综合关怀工作,可起到降低HIV传播风险及积极的预防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 艾滋病疫情概况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地区及奎屯市24县(市),总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377.5万.我州于1995年在奎屯市首次检出第1例外地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继而于1996年元月在对伊宁市吸毒人群进行肝炎监测中发现首批9例静脉吸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后,艾滋病疫情迅速扩大,每年的感染人数均成倍增长,据监测数据显示,1996年一年中,伊宁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上升了8.7倍,1998年对社区干预试点内58名吸毒者进行HIV抗体初筛,阳性率为82.76%.1999年监  相似文献   

14.
2006-2010年南充市顺庆区吸毒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6-2010年南充市顺庆区吸毒人员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的变化,为评估干预效果,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方便抽样方法招募监测对象,进行行为学(问卷调查)及血清学(HIV、梅毒、丙肝)监测。结果 5年共调查吸毒人员2003名,采血1844份。男女之比为2.69:1,年龄30 49岁占73.79%,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逐年上升(由92.75%上升至100%),共用针具比例逐年下降,安全套使用率上升。HIV感染率3.04%,梅毒感染率8.41%,丙肝感染率53.07%。结论南充市对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及行为干预是有效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高危行为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状况,为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宁夏2002-2014年在册登记的HIV感染者进行HCV抗体检测,根据HCV-IgG阳性计算合并感染率;从艾滋病防治信息网收集HIV感染者信息。结果在确证的1235例HIV感染者中,HCV抗体阳性267例,合并感染率为21.6%,合并感染人群中民族、年龄、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8-2014年宁夏HIV阳性检出率在2.67/万~3.55/万,性传播占75.0%,静脉吸毒占19.0%。合并HCV感染人群中,静脉吸毒占55.4%,性传播占32.6%。两类人群中,主要传播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吸毒人群仍是宁夏艾滋病、丙型肝炎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管控,遏制各种传染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HIV/AIDS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分析广东省1986-1999年HIV/AIDS流行情况。为广东省艾滋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全省的艾滋病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广东省1986年发现首例输入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至1999年11月10日共检出HIV抗体阳性者774例,其中艾滋病(AIDS)病人59例,1990年前发现的HIV感染者为境外人士,1990年首次发现广东省籍HIV感染者,1990-19996年期间广东省籍HIV感染者中77.1%为出境归来人员在境外通过性接触感染;1996年首次从广东省籍静脉吸毒(IDU)者中检出HIV感染者,IDU已成为目前全省HIV传播的主要途径,感染比例为73.3%,HIV-IC亚型为广东省主要流行株。结论 广东省HIV/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性乱人群将成为另一个HIV高感染率人群。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中山市1990—2000年HIV流行趋势与防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山市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 行现状与趋势,探讨该市HIV/AIDS防制对策,方法:对哨点和常规监测以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该市HIV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2)该市HIV感染模式为:从境外到境内,从省外到该市;(3)有从高危人群向其他人群扩散的趋势。结论:该市HIV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及时开展健康教育为主的行为干预活动,杜绝共用针具并做好HIV感染者追踪管理,是控制HIV流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HIV/AIDS流行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了解四川省艾滋病流行情况。方法 对艾滋病病毒(HIV)哨点监测资料、全省各地监测报表、省艾滋病监测中心的常规监测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总的HIV检出率为0.51%,局部地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达35%,四川省存在A、B、C、D和B、C重组5个亚型。感染者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75.6%的人通过静脉吸毒感染,经性途径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四川省HIV感染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结论 四川省正面临防制艾滋病(AIDS)的关键时期,应立即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吸毒人群是传播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高危人群,除了注射吸毒共用针具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以外,吸毒者的无保护性行为也非常普遍。中国针对吸毒人群已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治工作和采取多种干预措施。郴州市自2003年起开始对强制戒毒所(戒毒所)、劳动教养所(劳教所)和城区的2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员进行HIV血清学和行为学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2年7月至12月,以社区为基础,使用标准化问卷调查780名静脉吸毒人群人口学特征和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具方式、性行为情况;通过检测HIV抗体,确定是否感染HIV。结果在社区中调查的静脉吸毒人员HIV的感染率为29.1%(227/7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维吾尔族、低文化程度、与艾滋病病毒阳性者共用过注射器具和使用前后装入毒品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性别(男对女OR=2.24:95%CI,1.16~4.34)、民族(维吾尔族对汉族OR=3.89;95%CI,2.69-5.62)、海洛因静脉注射频率(OR=1.69;95%CI,1.20.2.38)、共用针头或注射器(OR=1.48;95%CI,1.02—2.15)。未见性行为对HIV感染的影响。结论性别、民族、近6个月海洛因注射频率和共用针头或注射器与HI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