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腹部淋巴结使用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2014年我院接收了80例腹部淋巴结肿大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CT检查,实验组患者使用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炎性淋巴结肿大诊断准确率是93.55%,转移瘤准确率是94.74%,淋巴瘤准确率是100%,淋巴结结核准确率是90.91%,对照组的炎性淋巴结肿大诊断准确率是80.60%,转移瘤准确率是84.21%,淋巴瘤准确率是84.21%,淋巴结结核准确率是72.73%,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腹部淋巴结疾病患者接受超声诊断具有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中误诊、漏诊的几率比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部创伤中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行腹部创伤治疗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诊断,对比分析CT诊断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结果通过CT诊断后,47例患者表现出肾脏损伤、肝损伤、脾损伤、肠道损伤及腹膜后出血,例数分别为7、13、16、6、5。与手术结果对比,45例患者CT诊断结果与之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5.74%(45/47),2例误诊,误诊率为4.26%,主要因为血管损伤或多发性损伤而导致误诊。结论在腹部创伤中采取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地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X线平片与CT在肠梗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X先平片与CT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腹部X线平片的诊断准确率为80%,CT诊断的准确率为90%,仅13.3%的患者可通过腹部X线平片诊断出发病原因,74.4%的患者可通过CT检查确定病因。CT诊断效果优于腹部X线平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肠梗阻临床诊断中,相较于腹部X线平片而言,CT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尤其是在病因诊断中,CT的应用效果远超于腹部X线平片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B超检查方法和CT检查方法运用在急诊腹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中,分析以及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本医院收入且予以临床治疗的30例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0例患者均实施B超检查和CT检查,统计并关注30例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30例患者经由手术病理探查确诊率为93.33%,腹内脏器损伤的部位共检出34处。B超与CT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超与CT检查脾损伤检出数目、肝损伤检出数目、肾脏损伤检出数目、小肠或是十二指肠损伤检出数目、胰腺损伤检出数目、腹膜血肿检出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诊腹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中采取B超检查方法和CT检查方法均呈现良好效果,展示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临床中腹部创伤患者的CT影像进行较深入地分析,研究临床中腹部创伤患者的CT影像诊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临床中的60例腹部创伤患者的CT影像资料开展相关分析研究,其中手术治疗的有40例患者,保守治疗的有20例患者,比较CT影像诊断对于治疗结果的重要作用。结果比较40例手术患者及其CT影像诊断的差异,结果相符的患者有38例,CT影像诊断具有95%的准确率。结论临床中采用CT影像检查方法,对于加深对腹部创伤患者的了解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阑尾炎应用不同剂量腹部增强CT的临床诊断。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给予低剂量腹部增强CT扫描,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腹部增强CT扫描,对比两组患者诊断效果与受照射剂量。结果观察组扫描剂量(9.1±3.1)m Gy,有效毫安秒(79±24)m As,对照组扫描剂量(23.5±6.3)m Gy,有效毫安秒(195±45)m As,观察组扫描剂量与有效毫安秒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CT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应用低剂量腹部增强CT扫描不会影响诊断价值,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受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CT灌注和X线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86例乳腺疾病患者分别采用CT灌注和X线摄影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CT灌注对于诊断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90.70%)与X线摄影诊断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79.0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和X线摄影检查对于诊断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均较高,但CT灌注具有一定优势,临床中可将两种检查方式结合进行乳腺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采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35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给予其B超与CT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CT组的脾脏损伤诊断符合率75.0%明显不及B超检查的93.8%,但其对肠系膜、肾脏损伤以及胃穿孔的诊断符合率高于B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胰腺与肝脏损伤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与CT检查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均较高,但CT较之于B超检查其肠系膜与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肠梗阻采用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均为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经临床诊断并接受治疗的急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进行分组,给予腹部B超诊断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螺旋CT诊断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肠梗阻的临床定位、定性和诊断程度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诊断单纯性肠梗阻的准确率(47.73%)、狭窄性肠梗阻的准确率(50.00%),显著高于对照组诊断单纯性肠梗阻的准确率(29.55%)、狭窄性肠梗阻的准确率(3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定位诊断低位肠梗阻准确率为50.00%、高位肠梗阻准确率为45.45%,与对照组定位诊断低位肠梗阻准确率为34.09%、高位肠梗阻准确率为29.5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定性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准确率为52.27%和动力性肠梗阻的准确率为52.27%,对照组定性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准确率为36.36%和动力性肠梗阻的准确率为31.82%,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在临床上用于诊断急性肠梗阻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可以更加准确地对肠梗阻进行定位、定性及发病程度进行诊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早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检查均给予CT扫描。对照组给予常规CT扫描,实验组给予低剂量CT扫描。对比相关数据。结果实验组图像优良率92.0%,对照组优良率94.0%,两组图像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有效放射剂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扫描征象对比,各表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早期肺癌诊断符合率90.0%,对照组的早期肺癌诊断符合率为92.0%,两组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肺癌诊断中,低剂量CT扫描诊断价值明显,且对患者所造成的辐射伤害和辐射剂量比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检查在输尿管中段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7例疑似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给予腹部超声诊断,然后给予经直肠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直肠超声组的诊断准确率与腹部超声组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部超声比较,经直肠超声诊断输尿管中段结石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的4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应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进行检查,根据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两种方法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42例患者通过临床病理检查结果证实,手术前经腹部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79.5%;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从为95.24%,对比两组诊断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正确率更高,减少误诊率,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放射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进行分组研究,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冠脉造影组、CT组以及X线组,对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造影组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CT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6.67%,X线组的诊断准确率为63.33%,冠脉造影组与CT组以及X线组之间均存在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放射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诊断价值较高,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所以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妇科急腹症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的随机分为三组。其中腹部超声组40例,给予腹部超声诊断,阴道超声组40例,给予阴道超声诊断,联合组40例,采用腹部超声联用阴道超声的模式进行诊断。就三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联合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妇科急腹症时,运用经腹部和阴道超声诊断检查,能够明显增强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螺旋CT在胸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诊断为胸部创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CT和DR检查,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并对其影像表现做出对比。结果:螺旋CT诊断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纵隔血肿、肺挫伤的准确率均为100%,诊断肺撕裂伤的准确率为75.00%;而胸部DR诊断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纵隔血肿、肺挫伤的准确率分别为81.58%、88.89%、82.86%、40.00%、84.78%,诊断肺撕裂伤的准确率为25.00%。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诊断皮下、纵隔气肿的准确率为100%,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率为94.87%;胸部DR诊断皮下、纵隔气肿的准确率为94.74%,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率为92.31%。DR和螺旋CT诊断皮下、纵隔气肿、肋骨骨折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具有分辨率高和多种后处理功能,可以精确的诊断出创伤类型,提高了诊断率,有效降低患者的漏诊率,为患者的诊治赢取时间,而DR经济适用,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有一定的漏诊率,因此螺旋CT在临床诊断中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3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175例患者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实验组175例患者采用联合检测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诊断符合率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腹部超声检查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100例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从2016年5—12月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经腹部彩超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常规组符合率为68%,观察组符合率为94%,两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阴道超声对患者异位妊娠进行诊断,提高了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患者及时采取治疗,恢复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胃癌患者应用双重对比造影法与CT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胃癌患者36例,均经胃镜或手术证实,按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双重对比造影法与CT联合诊断,对照组仅进行双重对比造影法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情况。结果经双重造影法诊断的36例胃癌患者,诊断早期胃癌11例,进展期胃癌18例,总准确率80.6%;观察组的大体分期、浸润程度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9%、58.3%,对照组的大体分期、浸润程度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7%、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重对比造影法与CT联合诊断,有助于临床胃癌的大体分期及浸润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院2013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52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所有患者均给予阴道B超与腹部B超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和影像学结果。结果阴道B超的诊断准确率为96.15%,腹部B超的诊断准确率为71.15%,阴道B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B超的诊断准确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P0.05);阴道B超的影像检查结果与腹部B超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B超检查结果的阳性率高于腹部B超。结论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准确率高于腹部B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处理诊断,对照组给予核磁共振(MRI)检查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显著,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