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珊 《中外医疗》2006,(8):13-14
用甲醛作为交联剂,通过悬浮交联法制备粒径不同的壳聚糖微球.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单分散性的微米级微球.通过光学显微镜及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所得的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5-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报道了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5-Fu壳聚糖微球,微球A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B是首先制备成白蛋白微球,然后在其表面固定壳聚糖。研究了微球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微球大小、形态与表面状态,结果表明微球A及微球B粒径主要分布于3.5~6.5μm和0.6~2.8μm范围内,药物含量分别为10.86%和8.52%,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在pH7.1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微球B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其释放特征符合H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微球释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壳聚糖缓释微球的释药机制,制备了碳铂壳聚糖缓释微球,并对制备的微球进行了释药机制的研究。结果:制备10%碳铂壳聚缓释微球的释药80%的时间为14d,形态学的观察显示初期壳聚糖缓微球球面光整,表面无结晶,在释药14d后98%的球形仍保持完整,证明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刚性良好,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发现,微球的外壳首先脱落出现“脱皮现象”,然后药物晶体过溶渗作用在微球表面形成众多微孔,将包封在微球内部的药物逐渐释放。结论:壳聚糖缓释微球的控释能力极强,其包封的碳铂药物晶体是通过溶渗作用逐渐释放出微球的,在90%的药物释出后,微球仍保持完整,显示了微球具有更大的包封药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适用于水体系的紫杉醇的负载载体。方法:壳聚糖经烷基改性制得烷基取代的壳聚糖衍生物。该衍生物在水中可自动形成粒径分布在100nm左右的纳米微球,并在磷酸缓冲液(pH=7.4)中对负载紫杉醇的纳米微球进行了体外释放研究。结果:随着烷基取代度的增加,紫杉醇的体外释放平衡浓度降低,体外释放的半释放时间延长。结论:十六烷基壳聚糖纳米微球是一个优良的紫杉醇的水分散体系。  相似文献   

5.
牛血清白蛋白壳聚糖微球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壳聚糖微球用于运载生物大分子药物的新方法。方法:采用Berthold方法制备了壳聚糖微球,并用此微球包封牛清白蛋白(BSA),对BSA壳聚糖微球的大小、形态、含量和体外释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微球粒径主要分布在3.2~7.5μm范围内,药物含量为11.57%,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结论:本实验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可用于运载生物大分子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6.
碳铂壳聚糖缓解释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碳铂由于其水溶性高、半衰期短极大地限制了它在颅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使用,为此我们选用了壳聚糖作为载体制备了碳铂壳聚糖缓么微球用于颅脑恶性肿瘤瘤内化疗。方法:我们参照了Cupta PK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引入“理想函数”全面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得到的微球载药量大,粒径分布适宜,工艺重现性好。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我们发现聚糖的浓度、固化时间、壳聚糖材料的类型及搅拌速度可能对粒径分布影响较大(P〈0  相似文献   

7.
碳铂壳聚糖微球对胶质瘤细胞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在体外培养C6胶质细胞时加入自制的碳铂壳聚糖缓释微球,通过形态学观察确定肿瘤细胞与药物的互动关系。方法:利用相差显微镜进行动态观察,并辅以扫描电镜进行形态学的观察。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药物微球球面光整,表面无结晶,释药2周后球体坍塌率小于2%;而在扫描电镜下微球的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微球的外壳首先脱落出现“脱皮现象”,然后药物晶体通过溶渗作用在微球表面形成众多的微孔,而在此后的过程中药物球体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壳聚糖微球对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拮抗剂类似物(TX46)的吸附与释放,考察了影响吸附与释放的因素,得到了各种不同微球对TX46的吸附与释放平衡曲线,为LHRH拮抗剂用于生育控制及其它临床应用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鼻用天麻素壳聚糖微球,并考察微球的特性.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天麻素壳聚糖微球;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以进风温度、蠕动泵速度、壳聚糖质量分数和天麻素∶壳聚糖的质量比为影响因素,以微球的收率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收率、粒径及释放行为进行考察.结果 优化后的制备工艺和处方为:压缩空气流量(Q-flow)为40 m3/h,吸气机参数(Aspiration)为100%,壳聚糖质量分数为1%,蠕动泵速度(pump)为15%,天麻素∶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3,进风温度为ll0℃.用优化工艺制得的天麻素微球光滑圆整,载药量为(23.10±0.38)%,包封率为(92.41±0.96)%,收率为(71.32±0.93)%,微球平均粒径为(5.38±1.09) μm;体外释放具有缓释特性.结论 喷雾干燥法制备天麻素壳聚糖微球简单快速,所得微球包封率高,粒径均匀,符合鼻腔给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尼莫地平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以壳聚糖为载体,液体石蜡为油相,戊二醛为交联剂,span80为乳化剂,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尼莫地平壳聚糖微球。模拟人体肠液的环境进行体外释药研究。结果 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筛选出尼莫地平壳聚糖微球的优化制备工艺和处方,所得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9.56 μm,载药量为17.82%,包封率为52%。体外释药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的对其进行拟合。结论 尼莫地平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所得壳聚糖微球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1.
鼻用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 制备鼻腔给药脑靶向微球.方法: 以液体石蜡为油相,span-80为乳化剂,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氟尿嘧啶鼻用微球.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动态透析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用微球吸水能力表示微球的溶胀度.测定纤毛输送速率来评价微球的黏膜粘附力.结果:所得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43±4) μm,载药量38.5%±1.0%,包封率79.0%±1.8%.体外释放符合Higuichi方程Q=0.103 5t1/2 0.028 4 (r=0.996 5).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粘附性,可显著降低纤毛输送速率(P<0.01),有效地延长微球在鼻腔的滞留时间.结论:所优化的制备工艺稳定,包封率较高,适于鼻黏膜用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壳聚糖是良好的鼻用制剂的载体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乳液交联法合成壳聚糖微球并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再将其复合于脱细胞基质的小牛松质骨支架,制备壳聚糖微球/小牛松质骨支架复合缓释体系。方法: 使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对合成的复合缓释系统进行结构表征和形貌观察,并对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检测。用动态浸泡的方法来检测BMP-2的体外释放特征,通过体外检测复合体系的细胞毒性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壳聚糖发生了交联并成功包载了BMP-2,微球平均直径为5.982 μm,表面光滑,且成功负载于小牛松质骨支架,形成了新型的微球/支架药物缓释体系。缓释数据表明,5 mg微球在体外释放21 d,BMP-2逐渐释放,第21天时浓度仍达到(239.1±20.0) mg/L。体外测试表明,该缓释体系有利于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的生长,促进向成骨方向分化。结论: 壳聚糖微球/小牛松质骨支架复合缓释体系实现了BMP 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骨修复部位的持续、缓慢释放,为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治疗及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紫杉醇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化试验条件,制备合适的壳聚糖纳米微球(CM),并负载紫杉醇(PTX),研究负载紫杉醇壳聚糖微球(PTX-CM)的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离子凝聚法和透析法制备CM及PTX-CM,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微球粒径大小和分布,透射电镜观测微球形态学特征,并在磷酸盐缓冲液(PBS,pH 7.4)中对PTX-CM进行体外释药研究。结果:制备CM的最佳条件是壳聚糖(CTS)与多聚磷酸钠(TPP)投量比在3∶1~6∶1间。制备的PTX-CM形态规则均质,无粘连,平均粒径179.3 nm,包封率80.0%,载药量20.6%,在8 d内累积释药率接近80.0%。结论:PTX-CM性能良好,制备工艺简单,有望成为理想的紫杉醇缓释系统。  相似文献   

14.
新型壳聚糖微球/磷酸钙骨水泥的动物体内植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分析新型的、可注射壳聚糖微球/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成骨特性及其临床可操作性.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股骨髁部钻取直径4 mm、深6 mm的洞造成骨缺损,每只大白兔左右两侧股骨分别注入实验材料壳聚糖微球/磷酸三钙骨水泥和对照材料--α-磷酸三钙骨水泥(α-tricalcium phosphate cement,α-TCP),术后第3天摄X线片观察骨水泥充填情况.实验动物分成3个时点组,每组4只,分别在术后第8、16、24周取实验侧壳聚糖微球/磷酸三钙骨水泥和对照侧α-磷酸三钙骨水泥的植入处标本.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骨水泥在骨内的降解及新骨再生情况.扫描电镜观察骨-骨水泥界面的超微结构.结果:壳聚糖微球/磷酸三钙骨水泥第8周时有少量降解,第16周时降解吸收较多,壳聚糖微球降解后在骨水泥内部原位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孔隙.24周时材料大量降解,仅存少量大粒径壳聚糖微球,降解同时有大量新骨生成.α-TCP骨水泥较壳聚糖微球/磷酸三钙骨水泥降解较少,骨水泥内部致密少孔.结论:壳聚糖微球/磷酸三钙骨水泥在骨组织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结合能力.在骨修复过程中,较对照材料α-TCP骨水泥降解速度快,并可引导新骨生成.  相似文献   

15.
聚乳酸微球的体外降解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聚乳酸微球降解的规律及机制.方法:用5种方法研究聚乳酸微球降解过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测定失重;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pH;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含量.结果:聚乳酸的降解过程有两个阶段,初期主要发生聚合物分子链断裂,后期主要发生聚合物片段溶蚀.其降解速度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减慢.结论:聚乳酸是可生物降解材料,降解有规律,是优良的药物控释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具有优良成型性的壳聚糖(CS)为载体,选用阿苯达唑(ABZ)为模型药物,先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再进一步制备阿苯达唑壳聚糖微球(ABZ-LSD-CS),考察微球载药量、包封率、表面形态及理化特性,并考察微球在不同介质中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液体石蜡为油相,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制备ABZ-LSD-CS。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微球的表面形态,光学显微镜测量粒径大小及分布;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法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法表征微球特性,体外动态透析法测定微球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释药性能。结果制备出的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153±7)μm,载药量(20.92±0.15)%,包封率(25.37±0.22)%。微球在0.1mol/LHCl、pH3.5和7.4的PBS及生理盐水4种介质中的释放缓慢,其中在pH3.5的PBS中释放效果最好,符合Weibull释放模型。结论该实验制备的ABZ.CS-MS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药物载药量和包封率,微球形态圆整,并且药物的释放时间延长,达到缓释的目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7.
王斌  朱婉萍 《浙江医学》2014,(5):389-393
目的探讨壳聚糖人TN液(LCH)治疗干眼病的疗效、量效及时效。方法将42只家兔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12眼),分别为阴性对照组:滴用0.9g%氯化钠溶液28d;阳性对照组:滴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28d;LCH低浓度组:滴用0.15%LCH28d;LCH中浓度短时效组:滴用0.3%LCH14d;LCH中浓度中时效组:滴用03%LCH21d;LCH中浓度长时效组:滴用0.3%LCH28d;LCH高浓度组:滴用0,6%LCH28d。用药结束后以荧光素及琥红染色并计分比较,同时光镜及投射电镜观察角结膜的损伤及恢复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用药后各时点荧光染色及琥红染色评分(除阳性对照组用药后14d)均发生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用药前比较,阳性对照组及LCH低、中、高浓度组用药后各时点荧光染色及琥红染色评分(除阳性对照组用药后14d)均发生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CH终浓度短时效、中时效、长时效组用药后荧光素染色和琥红染色评分均明显低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3组间用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工泪液,不仅可以改善干眼症状且可以修复角膜上皮损。  相似文献   

18.
韦莉萍  陈燕 《安徽医学》2016,37(10):1201-1203
目的 探讨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南京市浦口医院因分娩前诊断为胎儿窘迫而行产科干预分娩,新生儿Apgar评分<8分的产妇198例,将全部样本按奇偶数分为两组(训练组99例,验证组99例)。选择11个输入参数,羊水性状:清、Ⅰ度、Ⅱ度、Ⅲ度,胎心监护:正常、基线变异减弱或消失、基线>160次/min、基线<110次/min、早期减速、变异减速、晚期减速。将训练组用数值法构建网络,然后以验证组来测试诊断符合率。另取同期因分娩前诊断胎儿窘迫而行产科干预,分娩后未发现胎儿宫内窘迫依据的产妇220例为临床假阳性组,输入参数测试假阳性率。结果 验证组诊断符合率87.88%,假阴性率12.12%;假阳性组假阳性率20.53%,诊断符合率79.47%。结论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胎儿窘迫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增加临床检测指标及样本量的输入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网络精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栓塞用明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并评价优化微球的理化性质。方法:采用乳化 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以交联剂浓度、交联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微球的体外降解时间和弹性为响应值,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微球的制备条件。按优化条件制备明胶微球,并测定明胶微球的弹性、降解时间、粒径、吸水率和溶胀率。结果:优化后的明胶微球弹性较好,体外降解时间在2~3周之间;干燥微球的平均粒径为377.6 μm;微球20 min可达到吸水平衡,湿球的平均粒径为535.6 μm;微球的平均溶胀率为41.9 %。结论:使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出了适用于栓塞的明胶微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喷雾干燥法制备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条件,考察氨茶碱在β-环糊精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产率、含水率和外观形态等特性。结果氨茶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和β-环糊精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载药量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1 B3 C1 D3,即进口温度为150℃,进料速度为8ml/min,空气流量为400L/h,壳聚糖分子量为130万;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产率和含水率分别为19.3%±0.5%,77.4%±0.6%,39.5%±1.0%,9.7%±0.7%;扫描电镜显示微球外观圆整,表面光滑或有少许皱褶;喷嘴直径为0.7mm时制得的微球粒径更小且较均一。结论采用正交设计优选了最佳制备工艺,其制得的氨茶碱/壳聚糖/β-环糊精微球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包封率、产率和较低的含水率,微球圆整,带少许皱褶,有望成为肺部吸入的理想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