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广西高峰林场短周期用材林基地相同的立地条件下,林龄为4a、经营措施基本相同的5种相思树林和5个品系桉树林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数量分布和群落组成、土壤养分、含水量、pH值,林下植被状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思树林的微生物总数、细菌和固氮菌数量显著大于桉树林的,放线菌和真菌数量的平均值是桉树林的1.5倍以上,土壤含水量平均值(21.7%)大于桉树林的(18.4%)3.3个百分点,各林地土壤养分和pH值无显著差异;各类微生物数量分布与土壤含水量成正相关,而土壤含水量与林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人工林林下植被及桉树林生态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较全面地评述了国内外开展人工林植被及桉树林生态问题的研究概况,对林下植被与人工林经营管理的关系、植物多样性及桉树林经营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了扼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桉树林林下生物量变化规律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桉树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大小与种植年限有较大的关系,幼林的林下生物量远大于中龄林,2个幼林样地的生物量分别为1887.429g/m2和1470.883g/m2,明显比中龄林的要大的多;同中龄林林下生物量大小变化的规律是随着年降雨量的减少,生物量减少,特别是在儋州林场的林下植物生物量仅有3.227g/m2,远比琼海和定安的要少得多,后两者分别为626.988g/m2和512.894g/m2.研究结果还表明,桉树林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分配方面存在的规律是草本植物的生物量要大过木本植物的生物量,而且随着地区降雨量的增大,年降雨量大的地区木本植物的生物量所占的比例会增大一些,而且表现出随地区年降雨量的增大,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海南桉林林下植被木本多样性的复合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样方样地调查,在比较分析海南岛年降水量、土壤水分含量及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的基础上,试图寻找影响桉树林下植被木本多样性的关键因子.复合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林下木本多样性主导因子的主成分分析中发现,年降水量成了木本多样性最主要因子即限制因子,第2因子为土壤水分含量,第3因子为土壤速效氮含量.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海南年降雨量小于1000 mm的干旱地区不宜发展速生桉树林.  相似文献   

5.
琼海市五园农村周边石墨矿区植被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琼海市五园农村周边石墨矿区植被资源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 ,结果表明 ,琼海市五园农村周边植被类型多样 ,结构和组成复杂 .在 2km2 的范围内 ,维管束植物多达4 18种 ,隶属 99科 ,311属 .其中蕨类植物有 8科 ,8属 ,11种 ;裸子植物有 2科 ,2属 ,2种 ;被子植物有 89科 ,30 1属 ,4 0 5种 .在这 4 18种植物中草本植物有 15 6种 ,藤本植物 70种 ,灌木植物 94种 ,乔木植物 98种 .生物多样性指数 (Shannon wiener指数 )较高 ,各植被类型分别为农村周边残次林(4 97)、橡胶林林下植被 (3 72 )、农田周边灌丛 (3 5 6 )、橡胶林周边灌丛 (4 2 6 )、桉树林林下植被(3 17)、桉树林周边灌丛 (4 78) .因此 ,无论从护村、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 ,还是从农村未来采矿后的生态环境恢复建设方面 ,对现有的植被资源都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  相似文献   

6.
安宁河流域人工桉树林分水分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桉树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现成为世界各国引种和推广的材种。但因其速生性消耗大量水分,因而有人对其在中国推广种植持相反意见。本试验通过对安宁河流域人工桉树林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蒸腾速率进行定期测定,研究其水分特性。结果表明该人工桉树林保持土壤水分能力较低,指出在人工桉树林发展中确实出现了一些经营和技术上的问题,因而必须科学规划,合理经营。  相似文献   

7.
利用可见光无人机遥感数据,通过分析不同地物在像元和对象尺度上的光谱信息,建立一种利用归一化红绿差异指数NGRDI特征并结合面向对象思想的林下植被覆盖识别方法,并对试验区和验证区开展方法应用与适应性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NGRDI在像元尺度可以很好地区分乔木、 草地和裸土,在对象尺度也能较好地区分林下有植被覆盖区域和林下无植被覆盖区域,同时该指数能较好地消除地形因素等影响. 试验区林下植被识别的总体精度为85.9%,Kappa系数为0.78;验证区林下无植被覆盖区域和林下有植被覆盖区域提取的正确率分别为82.9%和95.1%. 故利用可见光无人机影像的NGRDI指数进行林下植被覆盖识别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间伐强度对油松中龄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物多样性角度探讨了不同间伐强度对人工油松中龄林的影响,分析了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相似地力条件下,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林下植被科、属、种的数量增加,植物多样性增加,尤其是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逐渐上升,层次结构更加明显;间伐强度的增加改变了林下植被的生活型谱,阳生、喜暖植物的比例增加,同时有利于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增加.对相似立地条件下45年生初植密度为3500株/hm2的油松中龄林选择44%的间伐强度处理,3年后林下植被发育及乔木生长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9.
会同林区林下植被与乔木层树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MS排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离乔木层变量成林分结构和林冠物种组成2个主成分,并以其作为林下植被的环境因子,检查了上层乔木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物种组成和集群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林冠的物种组成与林下植被的Shannon多样性显著相关,而林分结构跟多样性没有直接的联系;林分结构和林冠组成均显著地影响了林下植被的物种分布,...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10年生不同造林密度福建柏人工林林下植被生长状况调查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福建柏人工林造林密度增大,林下植被高度、覆盖度和生物量减少,土壤物理性质不良,土壤养分含量降低.福建柏人工林生长过程中要经常调整密度以促进林下植被生长,从而改善土壤理化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