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006年辽西地区发生特大伏旱,本文根据此次旱情、灾情特点,对旱灾等级及损失进行了评估。旱灾造成农作物受旱面积94.91万hm2, 经济损失达371991万元;造成69.69万人、20.81万头牲畜饮水困难,经济损失达655.18万元。进而针对辽西地区干旱频发、水资源极度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等现状,提出:编制抗旱工程规划、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做好干旱灾害的监测、因地制宜调整生产结构、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建立抗旱应急机制等若干抗旱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2.
冯辉  王媚  郭璐 《农业工程》2019,9(7):33-36
通过分析我国干旱、洪涝和台风等主要的气象灾害在时间、空间和发生频率等方面的特点,同时就气象灾害对农业种植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在抵御干旱与洪涝灾害时所采取的应对方法,进而提出了部分有针对性的气象灾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干旱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通过通过分析梳理湖北近年来旱情发展趋势和抗旱工作情况,提出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和调度、优先实施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强化政策法规支撑、加强工程运行管护等应对干旱对策。  相似文献   

4.
多功能拌种剂对改善水稻秧苗素质及节水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针对我国南方地区频频发生的季节性干旱灾害气候,在江西省双季稻种植区,以双季晚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农业抗旱节水用多功能拌种剂与同类产品(蓝精灵、生根壮秧剂)对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影响的对比,及其节水增产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蓝精灵和生根壮秧剂相比,农业抗旱节水用多功能拌种剂能够更加有效的矮化株高、增加茎粗、提高叶龄、增加根条数和根长、提高根干物质重;使用农业抗旱节水用多功能拌种剂较未拌种处理增产8.47%,节水18.1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2.03%.  相似文献   

5.
南方季节性干旱成因及抗旱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三年在我国南方传统丰水地区发生的季节性干旱已严重危害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季节性干旱进行分析探讨,以利于更好地应对干旱及防灾减灾。分析了季节性干旱的成因及特点,对抗旱对策进行了思考。气候变化异常引起的降雨少、温度高是造成季节性干旱的主要原因,水利设施的不完善加剧了干旱的危害。今后在继续发挥已有水利设施抗旱作用的同时,必须狠抓水源工程建设,确保有水可用;严格水资源管理分配,实现用水合理;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节水灌溉装备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与建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节水灌溉装备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农民增产增收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经过近60 a 的发展,节水灌溉装备在理论研究、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生产规模基本能满足中国节水灌溉发展的需要,但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在产品质量、技术性能、可靠性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多功能、低能耗、低成本、智能化、精准化、绿色化的节水灌溉装备,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建议开展丘陵山区节水灌溉综合配套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研制多功能、智能化精确喷灌机组,开发低成本高效水肥药协同精准灌溉技术与装备,研究清洁能源节水灌溉装备与技术,促进我国节水灌溉装备行业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农业属于基础产业,农作物生产情况直接关系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生产过程中,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最为突出,不同的气象灾害会对农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气候灾害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分析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农作物产量,能使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文章主要研究了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柏秀芳 《南方农机》2017,(11):55-56
以水稻为主的粮食受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导致其产量受到严重破坏。受水分的胁迫,稻种的形态、生化、生理和产量等形状与环境结合发生的综合反应生成了抗旱性,由遗传基因所控制。利用抗旱种质资源对抗旱节水稻种子进行选育和开发,能够体现出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生产安全,使生物节水得以实现。本文对抗旱节水稻发展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加强水稻节水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干旱胁迫对茶叶生产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从干旱胁迫对茶园影响的内在机理和外在表现着手,结合我国茶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现状,从工程措施、农艺措施、抑蒸集水措施和管理节水等方面总结茶区节水灌溉技术,探讨茶园节水抗旱发展趋势,为茶区规划和茶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抗旱节水灌溉集成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水资源总量为810.33亿m3,人均占有量和耕地亩均占有量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干旱频发、作物生育期内水量分布不均等因素加剧了农业灌溉用水短缺,严重影响了旱作区作物种植面积的发展和产量的稳定与提高。分析了机械化暗式注水灌溉技术、中耕补水技术、喷滴灌技术等抗旱节水灌溉技术的特点效果,根据玉米调亏水分灌溉指标、作物受旱生态表现及土壤干旱状况分级,提出了抗旱节水灌溉集成技术模式,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了干旱带来的损失,为实现粮食持续稳产高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赵丽  秦瑞海 《农业工程》2012,(Z1):59-61
"音乐、磁疗、电净化"是对物理农业技术的简单概括,现代物理农业是现代物理技术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将电、磁、声、光、热等物理学原理和技术通过一定装备运用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特定物理方法处理农作物或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从而促进动植物生长。物理农业技术应用于种植业,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物理农业技术应用于养殖业,可使生产的畜禽产品安全营养,增加畜禽养殖业的科技含量,完善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推进绿色、环保型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以人力为主的现有生产模式与劳动力持续减少、人均农业资源匮乏与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新农民年轻化与劳动力老龄化是阻碍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主要矛盾。依赖智能装备实现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是解决以上矛盾的重要途径。农业物联网是以挖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装备精准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的新兴技术,集农业信息感知、数据传输、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并根据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以及农产品物流的重大需求,形成典型的产业应用。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农业信息感知方向在农业个体标识研究与感知机理及工艺的最新发现、农业信息传输方向在低功耗广域网的最新成果、农业智能信息处理方向的农业大数据技术与农业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提出以农业业务模型驱动农业业务控制、以设备管理设备的农业物联网架构,人的主要角色是实时数据与价值信息的消费者,农业物联网驱动的农机装备智能化作业是最主要的劳动力来源;进而对比国内外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集成现状,分析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策略,最终得出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未来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东北半干旱区是我国北方旱农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地区没有灌溉水源。降水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春风大,蒸发强,春旱已成为制约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了探索适合于东北半干旱区的农业抗旱节水技术集成模式,针对本区的资源环境和灾害特点等,选取了坐水播种和苗期补灌技术,结合盆栽试验,在坐水播种和苗期补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供水处理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提出了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供水模式。  相似文献   

14.
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传统的农业干旱监测主要是基于气象和水文数据,虽然能提供监测点上较为精确的干旱监测结果,但是在监测面上的农业干旱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目前在轨的卫星传感器感测的电磁波段涵盖了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和微波等波段,为区域尺度农业干旱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获得的丰富地表信息进行农业干旱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从遥感指数方法、土壤含水量方法和作物需水量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卫星遥感的农业干旱监测研究进展。农业干旱预测是在干旱监测的基础上进行时间轴的预测,本文在总结干旱监测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简述了以干旱指数方法和作物生长模型方法为主的农业干旱预测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4.0的到来,物联网、机器视觉、机器制造、自动化技术等新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农业生产也迎来装备化、无人化的发展阶段.针对我国设施生菜生产装备应用还处于发展阶段,总体生产装备应用不广泛的现象,阐述我国设施生菜生产及其机械化管理的必要性,全面梳理从播种、种苗培育、幼苗定植、田间管理到收...  相似文献   

16.
大田无人农场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人农场是智慧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探索。无人农场以数据、知识和智能装备为核心要素,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全过程生产所需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及个性化服务一体化。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大田无人农场的概念与总体技术架构,讨论了信息感知与智能决策、精准作业系统与装备、自动驾驶、无人化农机装备以及无人农场管控平台等五项大田无人农场的关键技术与装备,深入分析了发展中国大田无人农场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以吉林省公主岭市玉米无人农场为例介绍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玉米全程无人化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最后,展望了无人农场在解决全球农业生产面临的“无人种田”等共性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中国发展无人农场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中国发展无人农场的战略目标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王博  尚小龙 《农业工程》2022,12(4):28-31
为提高苔麸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依据苔麸作物特性、种植条件,综合分析了苔麸全程机械化装备研究进展,梳理装备基本技术条件和推广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苔麸主产区相关国家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设备使用情况、工业基础人才条件,提出通过加大“机艺”融合、借助援外农业合作机制、推进苔麸装备技术援助项目落地的基本思路,对推进“农业走出去”的政策制定和实践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北现代生态灌区建设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灌区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石。然而西北地区独特的气候、地貌及社会经济状况导致了灌区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难以满足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通过系统分析西北灌溉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土壤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功能低下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西北现代生态灌区的内涵与特征,并基于农业生产“功能水分”来源,将西北灌区划分成了灌溉依赖型灌区、灌溉主导型灌区、灌溉补充型灌区和灌溉提质型灌区4类。以灌区农业生产系统、物能输配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为建设对象,提出了灌区生态服务功能优化配置、灌区农田物能调控和灌区生态系统安全评估三大核心理论,构建了灌区系统控污与景观价值提升技术、灌排系统管控技术、作物生境要素综合调控技术三大关键技术,从而形成了西北现代生态灌区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为我国西北灌溉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农机精确导航技术正在中国大田种植领域规模化应用,但农机精准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精细管理技术的应用仍进展缓慢,精准农业技术、装备与服务体系尚未完成构建,节本增效和节能环保等农业生产目标的实现仍缺乏技术手段。随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要素的不断融合,智能农机系统呼之欲出,将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高效和科学的解决方案。基于智能农机系统的特点、中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特征及农业财政补贴的现状,本研究以节本增效和节能环保为主要目标,围绕农业生产组织、农机服务组织和农业主管部门等农机生产作业的核心参与者,融合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农机精准化服务,建立了中国农机社会化精准服务体系。该体系预期可精确监测农机作业面积和肥药施用量等基本作业参数,可作为社会化服务结算和作业补助发放的精准依据。本研究为实现肥药双减等目标、帮助国家有关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和促进中国精准农业技术的全面应用提供了解决思路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张晓瑛 《农业工程》2022,12(11):10-13
智能农机是集合计算机技术、电控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是发展智慧农业的重要生产力要素。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是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迭代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具有强烈的现实需要。梳理了智能农机装备共性关键技术,分析了我国智能农机装备发展现状及趋势,并对推进智能农机装备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