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根据芦山地震应对工作,分析了四川地震应急工作在地震速报、应急预案与应急准备、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与应用、市县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也指出,芦山地震应急工作如此顺利也与特定的有利因素有关。为应对今后四川省内其他地方可能发生别的类型大地震,文中也分析了现有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应急准备尚存的薄弱环节,提出一些强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在应对灾害事件和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减轻灾害影响、增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文运用AHP法,在遵循科学性、优化性和完整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的中小学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指标体系;并参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GB/T 33744—2017)中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启用、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建立中小学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根据专家问卷调查资料,计算并分析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及结果,将其应用在宁夏南部高烈度区中小学校进行能力检验。结果表明,宁夏南部中小学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相对较弱,应加强该区域中小学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提升防范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应对2009年4月6日合肥市肥东县发生3.5级有感地震所开展的在地震速报、震后趋势判定与现场应急等方面的工作效能,探讨省级地震部门在应对大中城市或附近突发有感地震时,如何适应政府和公众社会的需求,建立卓有成效的地震速报与现场应急工作机制,在应对城市有感地震的防灾减灾、安定民心、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给出一些新的思考与启迪。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绵阳市为例,选取城市人口密度、固定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区范围、派出所服务区范围、医院服务区范围、消防队服务区范围及重大危险源爆炸范围等6项基本因子,利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AHP)对城市地震灾后应急能力进行研究。得到的绵阳市地震灾后应急能力主要结论有2个。(1)处于中低灾害应对能力的区域占总研究区面积的60.28%,表明:绵阳市二环路内整体灾害应急能力偏低,防灾减灾风险较大。(2)灾后应急能力较弱的地区主要为园艺山片区、南河片区、小枧片区以及二环路东西沿线。研究成果可为绵阳市制定城市专项防灾规划提供指导和建议,研究分析方法亦可为国内其他城市的防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建设城市地震主动应急空间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震救援活动需要充足的安全空间,以往的救援工作总是采取临时的应对措施,没有固定的应急场所及设施,严重影响了救援工作的秩序与效率。提出建设城市地震主动应急空间体系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震灾救援工作,提供安全有效的场所及设施;探讨了该应急空间体系的内容组成以及构建原则,旨在强调城市建设中应该使城市空间与应急救灾活动相结合以保障城市安全。  相似文献   

6.
地震应急响应系统是地震应急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本地化特色的应急响应指挥技术系统对提高地震应急响应效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介绍了基于ArcEngine、MapInfo、Visual Studio 2005、Java和网络模型技术研发的安徽省地震应急三级响应指挥技术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库更新、建筑物震害模型研究、系统研发与集成、各子系统功能。实现了省内MS3.0以上地震分三级响应的功能,实用性较强,在地震应急演练和应对安徽省有感地震、轻微破坏性地震以及破坏性地震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震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的众灾之首,对震后灾情时空分布的快速认识以及紧急应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是目前灾害应对领域与政府工作的热点。地震灾害研究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涉及构造地质学、社会学、灾害学、公共管理和危机管理等众多领域,必须在多学科综合的框架下,研究“地震-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应对”这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但目前地震灾害时空分布研究的尺度对一次特定地震紧急处置的应用价值有限;构造地质学研究地震发生发展规律,偏重于地震灾害的自然属性,而在震后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比较薄弱;地震紧急救援的指挥布局等也未进行详细分析,缺少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模式。  相似文献   

8.
地震巨灾应急协同机制对于提升地震巨灾应急能力、保障震后救灾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应急管理新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之前应急协同主体多、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应对复杂多变巨灾事件的能力,但仍在跨区域应急的指挥权归属、深度协同、应急协同研究的技术支撑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在诠释地震巨灾应急协同机制内涵的基础上,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剖析新体制下京津冀三地由于地域空间临近性、生命线工程依存性、经济发展一体性所共同面临的地震巨灾应急协同需求,梳理京津冀地震应急协同机制构建中上述三个关键性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重点强调并展示了情景构建方法“风险-情景-任务-需求-协同”研究框架对化解关键性问题的重要性,可有效克服以往依靠部门间磨合缓慢提升协调和救援效果的弊端,提升未来地震巨灾应急管理工作效果,提高国家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市县防震减灾信息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防震减灾信息服务系统是面向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和灾害应对辅助决策等的多元服务系统,是GIS在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体系的综合应用。目前,我国一级城市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但急剧扩张的市县二三级城市的防震减灾特殊需求却缺少足够重视,其城市震防与公共服务职能也相对滞后。因此,文中阐述了建立市县防震减灾系统的重要意义,分析设计了基于服务器端.Net平台开发的WebGIS应用系统,以实例介绍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最终实现功能完善的市县防震减灾服务系统并通过测试达到预期效果。应用实例表明,该市县防震减灾信息服务系统能满足社会需要和行业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世纪地震应急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汶川8.0级特大地震后,全国各行业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国家和各行业地震应急管理、地震应急体系、地震应急科学技术和实际地震应急应对都逐步取得了很大进步。为更好地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地震  相似文献   

11.
国家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是国家公共安全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为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进行地震应急指挥服务的专业技术支持系统。本文以数字观测网络项目为背景,全面归纳和总结了国家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市县防震减灾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internat/intranet下的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结构,利用先进的图像预处理WEBGIS技术,实现了市县地震系统的地震监测、震灾防御、地震应急以及日常业务管理工作。系统的开发可使市县地震工作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市县地震工作管理效率,构建完善的应急指挥体系。由于系统的开放设计,已使系统成功地应用到福建省9个地市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同时对全国地震系统也具有良好的推广及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支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友海  王素珍 《地震》2007,27(1):142-149
基于空间决策支持技术设计与开发了城市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支持软件,在软件的总体设计、功能模块、数据库建设、接口设计与模块集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并在青岛市地震应急指挥系统中得到实际应用和检验。实践表明,该软件能实时收集地震现场灾害信息,给出地震灾害现状图,并且实时跟踪灾情发展及变化,智能制定各种地震应急指挥指令,可视化绘出应急指挥决策图,从而有效提高地震应急指挥的效率和响应速度,为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工作提供了更实用、可推广的技术平台,这对全国大中城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建设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联动应急的工作平台建设是应急处置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包括联动应急的指挥平台和信息平台。指挥平台应坚持以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来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各类支援平台、相关的数据库、管理指挥中心、各种保障体系等,其实现方式和途径可以设计为多维交互网络模型。联动应急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从信息接入系统、信息服务系统以及信息交换平台、视讯展示平台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王斌 《山西地震》2012,(2):46-48
分析目前农村地震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探明当地地质构造背景,加强覆盖全面的农村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建立农村处置突发地震灾害的领导指挥体系,加强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加强农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加强农村民房抗震设防的宣传指导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农村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国家防震减灾指挥中心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防震减灾指挥中心作为领导和专家共同迅速有效处置地震应急事件的工作平台,该中心是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的主要工作场所。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包括指挥中心机房、指挥大厅和辅助工作区三部分。指挥中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了计算机系统、网络、通讯、声像、供电、空调、投影显示、GIS技术应用、数据库、软件开发、机房建设等。可对抗震救灾工作快速作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7.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7  
地震应急数据库建设是地震应急工作的核心环节和主要工作内容,中国的地震应急数据库无论从数据内容上,还是数据库建设涉及面都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地震系统的数据库建设工作,是近期地震系统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从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的意义、数据库定义、基本数据内容、数据库的作用、建库方法与原则等多方面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进行了阐述,是对前一阶段地震应急数据库建设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18.
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在地震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地震灾害特点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地震应急响应与救援决策中的关键性问题。认为震害的规模、程度、空间分布和灾情发展趋势,以及快速获取灾情信息已成为整个地震应急响应和救援决策的关键;而对灾情空间分布及其不同灾情程度位置的确定是救援决策的先导与重要环节。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在地震应急搜救的信息快速获取、应急响应、救援决策、指挥、搜索与营救等救援行动的整个过程中,都将发挥其强大的功能。建议研发中国北斗灾害应急救援导航与指挥决策系统,包括地震灾情快速获取、快速判定和决策定位导航技术系统、地震救援指挥调度技术系统和应急救援物流定位导航技术系统建设;研发北斗灾害应急救援导航装备,包括自主定位导航幸存者搜索和营救设备研发和国内外巨灾救援专用定位与导航系统研发。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大同市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项目建设的现状,数据收集的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明确应建立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在地震发生后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个功能完善且实用的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系统,有利于在大震应急时在时间和空间上掌握震情和灾情,便于有效地抗震救灾,最低限度地减少损失。介绍了广东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系统的技术思路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