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树生长迅速,产量高,材质好,效益显著,为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由于苗木质量、造林技术等问题,常造成造林成活率不高。根据多年的杨树造林实践,认为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应抓好下列技术措施。1培育良种壮苗1.1选好良种杨树品种较多,但在苏北地区成活率较高品...  相似文献   

2.
对朝阳地区近年来杨树造林品种间的生长与保存率情况做了对比调查,从中选出了几种适合该地区生长的树种,为该地区杨树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树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造林树种,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我省西部苏打盐碱地区用来营造用材林、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及四旁绿化,杨树也是主要造林绿化树种.但是,杨树品种很多,特性各异,什么品种适宜苏打盐碱地生长,是造林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为此,我场从一九六七年开始进行苏打盐碱地杨树品种的选育试验.一九七三年又从省内外引进一批杨树品种,在苗圃里观测生育状况和抗性.将少数品种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各地在速生树种引进方面有些盲目追新,导致有些树种生长慢,抗逆性差。为全面考察这些新引进树种的速生性和抗病虫能力,我们对常德市杨树、桤木不同品种造林生长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从近2~3年全市引进造林的16个杨树品种和 2个桤木品种中筛选出了前期生长表现比较优良的几个品种。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在不同立地条件类型下造林,杨树平均胸径生长速度较快的前12个杨树品种依次为中林2025杨、鲁山杨、圣山杨、中潜3号杨、中汉系列杨、中林108杨、2001杨、转  相似文献   

5.
杨树是阜新地区主要造林树种,针对阜新地区栽种的现有杨树品种生长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杨树生长主要因子与本身的生物特性的关系进行评价。37个杨树品系生长适应性差异显,乡土树种小美旱、彰武小钻杨表现为最佳,生产中应大力推广,其他表现较好的树种应继续观察。该对阜新地区杨树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介绍杨树的生长特点来介绍杨树快速生长丰产造林技术,其中包括对土地的选择和整治、杨树的品种选择、杨树的种植和栽培技术以及对杨树林的日常管理工作,从而促进树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10个杨树品种6 a造林试验表明:NL-895、NL-80351、NL-95、NL-80303、中涡1号等杨树品种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量较大、病虫危害较轻,可以在皖东圩区大力推广;中林2001、中林46、天演速生杨、91007等几个品种病虫危害较重,年均胸径生长不足2 cm,皖东圩区不宜发展;欧美杨107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高,生长中等,该区属适生范围。  相似文献   

8.
黄河故道沙区杨树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黄河故道沙区,采用杨树的不同品种按照三种栽植密度造林,并在不同密度的树下间作花生、棉花、地瓜。根据不同造林组合的树木生长量和间作物生长情况,探索最佳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9.
杨树是当前我国造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树种,相较于其他树种而言,杨树的造林存活率高、造林方法简单且生长迅速。但是在既往的工作之中,针对干旱地区通常采取常规带根植苗造林法,整体成活率较低,不利于起到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杨树截干埋干造林法则可以有效地提升造林的存活率,促进造林效果的提升。分析了截干埋干造林法促进杨树成活率提升的原因,并探讨了其对造林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树是山西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造林面积大、分布广、品种多。但在晋西北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林木生长不良,蓄积量很低。仅国营杨树丰产林实验局118万多亩人工林,大部分成为“小老树”。因此,如何防止形成“小老树”,建立速生丰产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选择优良杨树品种及其适宜区的研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五寨县张家坪林场的110个杨树品种及无性系  相似文献   

11.
杨树丰产林伐桩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西省北部大面积杨树成过熟林分亟需更新改造的现状,提出了改造的新模式。确定杨树良种"中金杨"和白杨派新品种为换代品种。在伐桩嫁接更新改造中采用湿土堆埋法,再进行塑料薄膜覆盖,可缩短出苗期,提高当年高生长量和胸径生长量,减少除萌次数,成活率达到91%以上;成活植株产生自生根系,嫁接3 a留有自生根4条~7条,根径1.2 cm~2.4 cm,生长正常。"中金杨"和白杨派新品种树高和胸径的4龄指标均超过三根二干"中金杨"植生苗和萌生苗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2.
Standardisation of cultural practises is one of the primary objectives to make the system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and economically viable. In this context,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optimise the time of sowing in relation to newly released wheat varieties under 4–6 year old poplar block plantation. Six widely grown wheat varieties (PBW 502, PBW 343, WH 542, PDW 274, PBW 509 and PBW 373) were intercultivated during three consecutive crop growth seasons at three times of sowing (mid November, late November and mid December) under block plantation of poplar (Populus deltoides Bartr.) clone G-48. The grain yield and nutrient uptake of wheat varieties was higher in open conditions than under the trees. The wheat variety PBW 502 out yielded the rest of wheat varieties over different sowing times. The highest grain yield was recorded when crop was sown during mid November over the 3 years. Thus adoption of PBW 502 under poplar plantation would substantially improve the overall productivity of the system without any additional input cost. All the varieties performed better when sown early compared to one-month delay. The various growth parameters like tiller height and number, spike length and 100 grain weight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wards higher grain yield in early sown conditions (mid November) under poplar irrespective of its age of plantation. The nutrient uptake (N, P and K) by wheat straw and grain was higher in early sown crop with longer growth span than the late sown crop. The higher quantity of N, P and K was removed from soil by PBW 509, PBW 373 and PBW 343,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3.
环洞庭湖拥有滩地20多万hm2,近几年来,随着杨木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中、高住滩地成为营造杨树速丰林基地重要区域.滩地杨树人工林的兴起,不仅使滩地的自然景观发生了变化,同时滩地的水分、光照、植被等环境因子也发生了改变,有害生物种类随地面高程提高呈递增态势,成为制约滩地杨树生长量和木材材质的瓶颈.连续6年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4.
杨树在我国分布很广,是人工林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天然林禁伐,木材短缺的问题,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倍受重视。通过沙地上不同苗龄型造林试验,提出了利用杨树大苗造林,可有效地提高杨树速生丰产林的经济效益,3根2干苗为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的适宜苗龄。  相似文献   

15.
杨树用材人工林集约栽培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杨树用材人工林生长模型、收获模型、结构模型和材种出材量模型 ,采用技术经济的原理 ,利用净现值法 ,对我省主栽的两个杨树品种 (“鲁×山”、小钻杨 )的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 :“鲁×山”、小钻杨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分别达到 7819.5 7%、5 2 80 .4 0 %和 33.97%、2 2 .0 0 % ,且产投比大于 1,经济效益显著 ,该项研究可为同类地区大面积营造杨树用材人工林 ,特别是优化栽培模式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16个杨树无性系树高、胸径、冠幅等指标进行了测量,也对周期性生长量变化作了测量,同时对杨树无性系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域,16个欧美杨的成活率均值为54.87%;16个欧美杨在6个栽培区域地径和树高差异不大,除了11116和116地径差异波动较大,其他各无性系在地径和树高方面波动差异均不明显;通过试验处理及调查不同区域中16个欧美杨所表现的成活率、地径、树高、叶子病概率、溃疡病概率和木穴病概率特性,80号、1190号、131号、1233号、1171号、1227号、276号、11116号、139号和116号为杨树优良品种可作为进一步选育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以鄂西南鹤峰县鹅掌楸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分空间结构(角尺度、大小比、混交度)和林分非空间结构 (径级结构、树高结构、重要值)的研究与分析,直观地反映其林分结构的特征,查清该区鹅掌楸种群的发展现状,为鹅掌楸 天然林的合理保护与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在鹅掌楸天然林集中生长的代表性地段建立 17个 20mx20m调查样地,进行 每木定位与检尺调查,应用 Excel2019、Winkelmas2.0软件对样地调查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结果表明:研究区鹅掌楸 天然林中共 73个树种,鹅掌楸为该群落的优势种,生长处优势地位( =0.17),种群整体呈轻微聚集分布(为 0.56),同 时该种群在林分中呈现极强度混交状态( =0.85):种群整体径级、树高分布都呈右偏正态分布,小径级林木株数很少, 种群整体呈现稳定型一衰退型 。FSI均值为 0.82,FSD 均值为 0.30,林分空间结构为接近于理想状态(41.18%)或达 到理想状态(58.82%)。鹅掌楸天然林处于演替后期,林分结构整体上较为理想,可对处于聚集分布的林木进行适当调整, 辅以 一定人为促进更新的措施,促使鹅掌楸林分结构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8.
苦郎树是一种沿海防沙固堤的半红树植物,不仅在红树林群落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叶片提取物还有一定的医药价值。本研究通过4种光响应模型对苦郎树光响应曲线拟合,计算光合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最适拟合模型,并研究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对苦郎树光响应拟合存在差异,四种模型拟合优度均在0.996以上,苦郎树气孔导度随光合辐射增加而增加,在1800 μmol·m-2·s-1有效光合辐射下达到最大;在500 μmol·m-2·s-1有效光合辐射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胞间二氧化碳维持在一个不变的浓度,与大部分植物的光合特性相似。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苦郎树拟合效果最佳,如何精确拟合光饱和点还需进一步研究,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宜的光响应拟合模型,为海岸生态、防风固堤和园林绿化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滩地钉螺种群消长与杨树人工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的滩地杨树人工林内采取定位观测为主的研究方法,对滩地的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螺情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滩地杨树人工林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揭示了杨树人工林内钉螺种群消长的内在规律和环境因子的偶发效应,显示出滩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抑螺机制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体现了滩地杨树抑螺林的血防安全意义。  相似文献   

20.
鲁山杨等杨树无性系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从辽宁等地引进及湖北省内选育的共20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于2000年3月在中国杨树委员会良种繁育基地(武汉市黄陂区武湖乡,下同)进行造林试验,根据试验期间调查的结果,对其生长差异性分析及遗传力的估算表明:参试杨树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有极显著差异,特别是鲁山杨(辽宁杨),圣山杨(盖杨)、欧美46及欧美14等几个无性系显示出良好的生长趋向,极显著优于对照品种中嘉8号和中潜3号。试验结果有助于我们在营建杨树丰产林时,选择这些优良的杨树无性系,从而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