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5月25—29日,以"全球水:发展的源泉"为主题,由国际水资源协会(International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简称IWRA)主办的第十五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在英国爱丁堡举行。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近千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我国派出了由水利部规划计划司、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和珠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专家学者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大会。IWRA主席Dogan Altinbilek教授在致辞中指出,2015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七十年代以前,世界上已有一些以水资源某一特定领域为研究对象的国际性学术组织或团体,但缺少综合水资源全部领域为研究对象的国际性团体。后来,在美国依里诺大学教授周文德博士(已于1981年7月逝世)及欧美有关人士的共同努力下,1972年4月在美国成立了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  相似文献   

3.
国际水资源协会是一个非政府的科技组织。会址美国华盛顿 Washington D. C., U. S. A. 成立年份 1973年宗旨:1) 促进水资源方面的规划、开发、建设相科学研究 2) 为有关专家、科学教育工作者建立国际交流机构 3) 扩大水资源国际发展计划的合作,范围包括与联合国和其它有关国际及国家相应机构的协作利用各个不同水利组织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研究,解决各个组织之间的空隙和边缘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由国际水资源协会、全球水系统计划、国际水文科学协会等共同发起组织,西安理工大学主办的2011气候变化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影响国际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有效地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于对"一带一路"欧洲区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管理发展历程的总结,分析了"一带一路"欧洲区水资源管理现状,系统总结了其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对"一带一路"其他区域提出了水资源管理的相关建议,包括建立国际河流磋商协调机制、建立国际涉水数据共享与互信机制、签订国际涉水法律与条约、促进水资源节约与重复利用、完善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的机制,以期对"一带一路",乃至全球国家的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6.
纳吉 《中国水利》2009,(20):17-18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全球、地区、国家三个层面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国际水文计划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由世界各个国家政府组织参加的大型国际水科学研究计划。国际水文计划历时40多年.目的是组织成员国执行一系列计划项目,其中有水文循环研究、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影响、水资源的合理估算和有效利用等;组织出版刊物、情报交流、学术会议和地区合作等以促进国际水文合作以及水文科学的教育和培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计划是国际水文计划第七期中的跨领域主题。  相似文献   

7.
陈阳宇 《中国水利》2003,(18):80-80
一、紧贴治水新思路,选题准确   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对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及相关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和管理;以现代水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对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进行实时、优化配置和调度;以远程控制及自动化技术为依托对流域或地区的工程设施进行控制操作.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的具体技术要求有:……  相似文献   

8.
首先谈谈会议情况和议题内容。 1982年9月5日至9日,第四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参加会议的有44个国家和团体361名代表,提交了论文120多篇,我国派了四人参加,携带了论文二篇,(《中国的水资源》、《中国的环境水利工作》)都在大会上宣读了。影片二部(《葛洲坝大江截流》、《都江堪灌溉工程》),经过放映、颇受欢迎。大会由国际水资源协会主持,总的议题为“人类的水消耗及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议题就可看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是要与人的生活紧密联系着的。国际水资源协会系民间学术团体,其宗旨有以下三方面: 1.推动水资源的规划、开发、管理、科学技术及教育事业,使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由国际水资源协会、全球水系统计划、国际水文科学协会等共同发起组织,西安理工大学主办的2011气候变化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1年10月21—23日在西安召开。本次研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水资源管理的几种模式(一)水资源统一管理模式水资源统一管理目前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广泛认同的科学管理的模式。联合国水行动框架中论述了水资源统一管理的6个方面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水资源政策、战略和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水资源信息系统;国家层次和流域层次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由国际水资源协会和中国水利学会联合主办的国际水资源协会跨流域引水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6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计120余人,其中有来自16个国家或地区的40名外国专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12.
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1986年跨流域引水学术讨论会于6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这是IWRA第一次在我国举办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刊印了一本含有48篇论文的论文集。还将出第二卷论文集。来自14个国家的专家在会上宣读了涉及到跨流域引水各个方面的问题和经验的论文。黄委会代表撰写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初步研究》一文,已纳入论文集,并在讨论会上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2006年9月28日,国际水文科学协会PUB研究计划“洪水预报和水资源评价新方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本次会议研究全球水利界共同关心的资料短缺地区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水资源评价新方法、流域一体化管理等问题,探讨未来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新模式,这对于推动中国乃至世界防洪减灾和流域水资源管理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文章阐述了水资源税改革对水资源管理的有关要求,分析了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地区水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取水许可用途分类与税额标准分类不匹配、基层水资源管理人员队伍与税改任务不匹配、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水资源费征管人员及相关经费保障落实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进一步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切实加强基层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厘清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积极做好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从水资源管理立法、水权管理以及水务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通过比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体制以及法律法规的异同,了解其管理概况,为我国今后加强水资源管理立法及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水伙伴(Global Water Partnership,GWP)成立于1996年,是一个向所有从事水资源管理的机构开放的国际网络组织,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机构、联合国机构、双边及多边开发银行、专业协会、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及私营部门等。全球水伙伴旨在促进水资源统一管理,其目标是以公平的方式,在不损害重要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条件下,促进水、土及相关资源的协调开发和管理,以使经济和社会财富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28~29日,三峡工程与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国际研讨会在三峡坝区召开,该会由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国际水电协会、大自然保护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主办。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巴西、德国、荷兰、加拿大、印度、中国等18个国家的代表130余人,就三峡工程与长江保护开发、水电开发与水资源管理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代表们来自水利水电界、政府部门、流域管理机构、非政府组织、科研学术团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基于他们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对未来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维护江河健康的真知灼见,相互交流、印证、借鉴和分享。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于促进中国与世界水利水电界的理论与实践交往,加深对河流开发利用及生态保护的认识,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本刊专门收集了此次国际研讨会的相关资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三峡建设》2013,(5):31-32
国际大坝委员会(ICOLD)、国际灌溉与排水委员会(ICID)、国际水电协会(IHA)、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2012年6月5日于日本京都通过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将不断提升对水、粮食和能源的需求。水、粮食和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将挑战自然资源,面对这一特殊形势,储水基础设施将变得更加重要。2012年6月6日,《储水设施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宣言在日本京都隆重发布。该宣言由国际大坝委员会联合国际灌排委员会、国际水资源协会和国际水电协会起草。本宣言的目的是呼吁全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资源具有人均占有量偏少、地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间变化大、水土资源不匹配、人类活动影响明显等特点.分析了中国水资源危机的原因:人口增长太快、污染加剧、水价太低、浪费严重、盲目开采、植被减少及管理不善等.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利用非传统水源、控制水污染、加快供水工程建设、进口高耗水产品、制定应急预案、实现统一管理和开发利用国际河流等十大水资源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20.
<正> 本文依据作者在德国进修见闻,通过鲁尔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实例,介绍了德国(原联邦德国)在工业、人口集中地区,按流域开发、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情况,并以鲁尔堤坝协会和鲁尔协会为例,对德国众多的水协会作了简要介绍。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水资源,以及开展部门间协作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