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对北京平原区地热资源条件和地热供暖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地热供暖技术的特点、优势以及当前制约其推广发展的"瓶颈".针对北京平原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两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热利用中应考虑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加大地热利用温降,系统的防腐和终端散热设备选择,以及保护地热资源和新技术应用等问题。1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地热资源是通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它既是热资源、热矿泉资源,也是宝贵的水资源。地热资源在供暖和供生活热水、康乐理疗、养殖种植、工农业干燥、工业漂染、工业用水、饮用矿泉水、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综合利用价值高。为了提高地热利用率,应该采用综合梯级利用,使地热水充分发挥作用。(80℃或以上→68℃)(65℃→45℃)供暖梯级利用:一级供暖→二级供暖→生活热水多项目…  相似文献   

3.
王万达 《地热能》2007,(5):13-16
抽取地热水到地面,经换热器放出热量给室内供暖循环系统,放热后的地热水再回到地下循环。实现循环供热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地热资源供应能实现持续循环;二是市场运作能实现经济循环,目前在中国有地热资源的地区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中国有地热资源的地区与巨大的供热市场相结合可以有许多开拓地热供暖的机会。随着地面辐射地板采暖等相关技术的实施,使更多温度较低的地热资源有机会得到利用,以实现有回灌系统的地热供暖循环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斯文 《地热能》2007,(5):24-24
为有效保护地热资源,促进北京市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年来,北京市地热管理处不断加强地热采暖回灌的管理,拟定并发布了《关于加强地热回灌保护地热资源的通知》,对本市地热采暖单位明确提出了限期进行地热采暖尾水回灌的要求。用地热水供暖单位中的大多数均采用了“对井”回灌技术,供暖尾水实时回灌到同一热储层中,全市年回灌量近100万m^3。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平原地热资源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忠义  赵阳 《节能》2011,30(7):27-30
河北平原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地热资源丰富,但目前地热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浪费严重.为了实现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地热资源在发展低碳经济产业和节能减排中的作用,根据河北省平原地热资源特点,结合实例,分为3个地热水温度段,分别按城镇和农村地热资源利用,提出了6个地热资源综合梯级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6.
供暖是地热资源重要的直接利用方式之一,供暖站是地热间接式供热的重要环节,供暖站设计的科学、规范直接影响供暖的效果和经济性。通过对地热标准及供暖站标准国内外现状的分析,国内还没有以地热供暖站为主的综合性标准,而现在遵循的相关标准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地热供暖发展模式,因此,制定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地热供暖站是一项具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矿产,具有分布广泛、易于开发等特点,其利用方式主要有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两种.我国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条件,主要为中低温地热资源.据计算,我国12个主要沉积盆地的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7500×1018J,相当于2560×108t标煤.当前,我国地热资源利用方式主要以供暖、洗浴、种植等直接利用为主;地热发电发展缓慢,主要分布在西藏;利用热泵技术开发地热资源得到了快速发展;油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我国地热资源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展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影响了地热资源规划的制订及地热产业的发展;防腐、防垢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地热回灌率普遍过低;增强型地热系统研究有待加强等.为了促进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在加大地热资源勘查力度的同时,应以浅层地温能和热水型地热资源为主,发挥热泵技术的优势,开展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梯级利用;重视和加快油气区地热资源的利用;在西藏等适宜地区加大高温地热能发电利用;集中全国优势技术力量,在一两个有利区域开展增强型地热系统技术探索;此外,走回灌开发道路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郭德政 《地热能》2006,(5):11-13
通过对西安工程技术学院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实例分析,证明通过采用梯级地热供暖的方法可以扩大原供暖面积,并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开采回灌井,通过回灌地热尾水,不但增加地热供暖面积,还有效控制地热井水位下降过快。  相似文献   

9.
地热供暖在设计时要考虑地热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使地热利用率达到最高值,才能达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目的,而合理选用设备对提高地热利用率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25—26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在北苑家园召开了2005年北京市地热工作会议,北京市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管理及地热协会等单位的代表23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报告了2005年北京地热工作发展状况;传达了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加强本市地热资源管理有效保护地热资源的通知》(京国土房管热[2004]300号文);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蟹岛、南宫、北京水泥厂、中国移动通讯管理学院等单位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欧洲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与欧洲相比具有诸多的相似性。因此,欧洲地热利用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地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介绍了欧洲地热开发利用的现状和趋势,分析总结了欧洲地热利用的发展模式,并针对我国地热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地热利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范围内有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两类地热资源,共划分五个地热区。从五个区采取的205组水样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184组2H、18O和61组14C特征分析显示,四川省各地热区地热流体基本来自于大气降水补给,地热流体的水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与其所属的热储类型和热储开放性有关。盆地型热储主要为岩溶层状热储,山地型热储主要是变质岩为主的裂隙带状热储和层状带状复合型热储。盆地型热储开放性较山地型弱,地热流体矿化度和理疗元素含量均比山地型高,易形成深埋藏的卤水,地下水平均径流时间较山地型长。本研究可为四川省地热资源未来的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tatus of geothermal development in Turkey as of the end of 1999. Turkey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significant potential in geothermal energy. Resource assessments have been made many times by the Mineral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Directorate (MTA) of Turkey. The main uses of geothermal energy are mostly moderate‐ and low‐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such as space heating and domestic hot water supply, greenhouse heating, swimming and balneology, industrial processes, heat pumps an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The data accumulated since 1962 show that the estimated geothermal power and direct use potential are about 4500 MWe and 31 500 MWt, respectively. The direct use capacity in thermal applications is in total 640 MWt representing only 2 per cent of its total potential. Since 1990, space heating and greenhouse developments have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progress. The total area of greenhouses heated by geothermal energy reached up to about 31 ha with a heating capacity of 69.61 MWt. A geothermal power plant with a capacity of 20.4 MWe and a CO2 factory with a capacity of 40000 ton yr?1 have been operated in the Denizli‐Kizildere field since 1984 and 1986, respectively. Ground source heat pumps have been used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for approximately 2 years. Present applications have shown that geothermal energy in Turkey is clean and much cheaper compared to the other energy sources like fossil fuels and therefore i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As the projects are recognized by the public, the progress will continue.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油田区域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存在大量的用热需求。在油田地区综合开发地热能,不仅可以解决油田伴热、社区供暖/制冷等问题,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油田的持续稳定发展。基于海南福山油田的地热资源条件及用能需求,将油田生产伴热、热泵尾水升温和地热驱动吸收式制冷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多种油田地热能综合利用方案,并计算比较了各个方案的经济收益,进一步分析了地热水温度和流量对各个方案适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油田区域地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在分析太原市亲贤地垒区地热田形成背景的基础上建立了地热田地质模型,分析了热水补给来源和运移机制,并对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太原市亲贤地热田地热水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属滞流型无氚老水;亲贤地垒区热田具备了良好的盖层、热储、热源和水循环通道等地质条件,热水是经深循环(受深部热源加热)而形成的;热水开采量不能超过3 600m3/d,热水储存资源量为9.76×108 m3,可实现开采的地热能折合标准煤约1 500×104t。  相似文献   

16.
地热梯级供暖系统在建筑供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投资费用较高,且当前对地热梯级供暖系统的环境效益影响研究尚存在欠缺。建立了考虑热储特征的地热梯级供暖系统数学模型,以河北省雄县的雾迷山组碳酸盐岩热储为例,分析了井距、井深、回灌温度和地热水流量对地热梯级供暖系统平准化供热成本(LCOH)与污染物减排量(AOER)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热梯级供暖系统存在临界井距和经济回灌温度,且在一定工况范围内,增加地热井深度及提高地热水流量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及环境效益,但改善幅度逐渐减弱。此外,以LCOH最小与AOER最大为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地热梯级供暖系统开展多目标优化,并通过模糊集决策方法确定了给定工况下的最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The use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for space heating dominates the direct use industry, with approximately 37% of all direct use development. Of this, 75% is provided by district heating systems. In fact, the earliest known commercial use of geothermal energy was in Chaudes-Aigues Cantal, France, where a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was built in the 14th century. Today, geothermal district space heating projects can be found in 12 countries and provide some 44,772 TJ of energy yearly. Although temperatures in excess of 50 °C are generally required, resources as low as 40 °C can be used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and, if geothermal heat pumps are included, space heating can be a viable alternative to other forms of heating at temperatures well below 10 °C.  相似文献   

18.
强调了地热水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比较了两种地热水利用方式的优缺点,介绍了使用回灌井和井内换热器的新型地热水供热系统,对解决地热水浪费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地热供热事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凤钢  胡达  伍满  陆勇 《中外能源》2014,(11):24-30
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多的国家宣布支持地热开发。地热发电必须考虑到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地热发电的成本主要由初始投资和电力生产运行及维护成本两部分组成。地热项目具体的投资成本与资源特征和现场条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资源的温度、深度、化学特性和渗透性是影响发电成本的主要因素。与传统化石燃料发电相比,地热发电已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在生命周期内地热发电厂的平均成本大大低于传统燃料发电厂。另外,地热发电还有抵消化石燃料价格波动对电力市场影响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村和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能源供应多元化。当然,地热能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障碍,包括钻井的成功率、地热技术尚不够完善以及项目启动成本高等。建议今后地热资源的利用不再仅局限于极少数高温地热项目中,而是尽可能发掘地热资源的所有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