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研究比较新型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HHGV678与伊马替尼(imatinib,IM)在体外对Bcr-Abl野生型和IM耐药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探索HHGV678替代IM治疗CML及IM耐药CML患者的可能性。以Bcr-Abl野生型细胞株(K562和32Dp210)及16种IM耐药细胞株(K562R和15种Bcr-Abl点突变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HHGV678和IM对上述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DNA梯形条带法和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检测HHGV678对上述细胞BCR-ABL融合蛋白及酪氨酸激酶磷酸化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HHGV678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Bcr-Abl野生型细胞株和除T315I点突变细胞株以外的IM耐药细胞株生长。比较IC50发现,HHGV678在低剂量下(0.01-0.3μmol/L)抑制K562和32Dp210细胞生长的作用比IM分别强15.5和28倍;而对除T315I点突变细胞株以外的15种IM耐药细胞株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比IM强1.4-124.3倍。HHGV678抑制上述细胞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的能力均强于IM。更重要的是HHGV678在10.0μmol/L剂量下诱导IM强耐药细胞株K562R和T315I点突变细胞株的凋亡率分别达到40.06%和33.32%,显著高于IM的19.77%和10.68%。结论: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HHGV678对Bcr-Abl野生型细胞株和IM耐药细胞株,尤其是对IM强耐药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强于IM,但HHGV678能否成为治疗CML和IM耐药CML患者新的靶向药物,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的一种病理形态学改变。IM被普遍视为胃癌(尤其是肠型胃癌)的前兆,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IM的组织特征、发病因素与机制、检测、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上述方面对IM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加深临床对IM的认识,为IM以及早期胃癌的监测与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的化学发光分析(IM)与放射免疫分析(RIA)的优缺点。资料和方法:正常对照 40例,病人标本 110例。分别用 RIA、IM(DPC公司的 Im-mulite)测定了 AFP、CEA。以回收率,批间、批内变异,非特异性结合率表示各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等性能指标,方法学比较采用直线回归方程。结果:AFP、CEA RIA、IM 回收率均在95%~105%这间,批间批内变异均小于10%,非特异性结合率小于5%、1%,灵敏度为2.0ng/ml、0.2ng/ml。AFP RIA与 IM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_(RIA)=1.2766X_(IM) 2.6538。CEA RIA 与 IM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_(RIA)=1.2271X_(IM) 3.7245。结论:结果显示 AFP、CEA的 RIA与 IM的试剂盒质量较好,测量结果可靠,重复性好。IM 的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灵敏度更优于RIA。AFP、CEA RIA 与IM两方法测量结果差异明显(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目及异型淋巴细胞比率在EB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检测70例IM患者(IM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目及异型淋巴细胞比率。结果 70例I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目及异型淋巴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 EBV相关性IM临床表现多样,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目及异型淋巴细胞比率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三种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比较,以寻求一种对IM快速诊断的实验方法。方法对162例临床诊断为IM患儿的血常规、异型淋巴细胞分类计数(AL)、血清嗜异性抗体(HA)及EB病毒抗体(EBV-CA-IgM和EBV-CA-IgG)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三种实验室诊断方法正确识别IM的能力。结果 IM患儿外周血AL阳性率41.4%,HA阳性率43.8%,EBV-VCA-IgM阳性率87.7%,EBV-CA-IgG阳性率59.9%,EBV-CA-IgM诊断IM敏感性显著高于AL与HA(2χ分别为75.83,69.08,P〈0.01)。结论 EBV-CA抗体检测对于早期诊断IM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方法简便快速,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甲磺酸伊马替尼(IM)应用于临床的时间逐渐延长,临床上复发转移性胃肠间质瘤(GIST)病例也在逐年增加。IM作为复发转移性GIST的一线治疗,可使患者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方面获益。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会发生IM的继发耐药。目前,标准剂量IM治疗失败后可供选择的治疗策略有:增加剂量、更换舒尼替尼或瑞戈非尼等药物、再次使用IM等。对IM治疗有效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进行减瘤手术可使患者进一步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在体外对伊马替尼(IM)耐药bcr-abl基因突变细胞株(简称IM耐药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IM敏感细胞株32Dp210和包括32Dp210T3151等15种IM耐药细胞株的细胞增殖能力.选择其中5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常见基因突变型细胞株,经膜联蛋白V(Annexin V)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m blot检测bcr-abl融合蛋白、CRKL磷酸化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32Dp210T3151等15种IM耐药细胞株具有不同程度的IM耐药性(IC50为IM敏感细胞株32Dp210的1.5~25.0倍).As2O3对IM耐药细胞株的IC50值仅为32Dp210细胞的0.18~0.34.将5种CML常见的IM耐药细胞株与32Dp210比较发现,As2O3更显著地旱剂量依赖性抑制IM耐药细胞株bcr-abl融合蛋白、磷酸化CRKL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也明显强于32Dp210.4 μmol/L As2O3可激活5种突变细胞的caspase-3、8、9蛋白表达.结论 As2O3在体外对IM耐药细胞株具有比IM敏感细胞株更显著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细胞凋亡的产生主要与caspase-3、8、9蛋白的激活有关,提示As2O3可能成为治疗IM耐药CML患者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8.
罗泽民  苏海涛  谢娜 《华西医学》2012,(8):1190-1193
目的总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2012年1月入院收治48例合并肝损害IM与120例无肝损害IM的患儿年龄、性别、主要症状和体征、系统损害、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肝损害IM患儿血小板减少、异形淋巴细胞增加、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血清酶学异常、持续发热、中重度肝脾肿大,以及多系统损害发生率较高;而咽峡炎、皮疹和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较低;IM合并肝损害与发病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r=0.127,0.075,P<0.05)。结论 IM合并肝损害表现为持续发热、肝脾肿大、肝酶异常、血小板减少、异形淋巴细胞增加较常见。及时作肝功能等辅助检查,及早发现和干预IM肝损害,有助于减少重症IM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151例IM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 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最常见,鼻塞、眼睑浮肿也是重要体征。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及EBV-IgM抗体检测可帮助确诊。更昔洛韦治疗IM效果确切。结论应重视IM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提高确诊率,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皮疹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近5 a来确诊的伴皮疹小儿IM 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皮疹为主要症状就诊的IM很易误诊,16例中误诊12例(75%)主要被误诊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药疹及川崎病。结论 IM临床表现多样化,伴皮疹者误诊率高。为明确诊断,对可疑IM应综合分析判断,及时行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镜检,并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功能损伤中的变化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30例IM及30例合并肝功能损伤患儿血清IL-18水平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IM合并肝功能损伤患儿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无肝功能损伤组,IM无肝功能损伤组IL-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IL-18在IM患儿的疾病发展及肝功能损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血清水平可作为判断IM患儿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并为临床应用免疫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反义寡核苷酸Vivo-Morpholinos(vMO)处理对伊马替尼(Imatinib,IM)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中Bcl-x基因选择性剪接的影响。方法将IM(1μM)组、荧光标记的vMO、IM联合vMO组(IM+vMO)、空白对照组分别与IM耐药CML细胞株K562/G01细胞进行共培养48h,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K562/G01细胞胞内Bcl-x剪接异构体Bcl-xL/Bcl-xS mRNA和蛋白比值变化。结果分别与IM组和vMO组处理K562/G01细胞相比,IM+vMO组的Bcl-xL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同时Bcl-xS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而对照组中Bcl-x剪接异构体变化不明显。结论 K562/G01细胞在vMO处理后Bcl-xL/Bcl-xS mRNA和蛋白比值显著下调。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抗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IgG抗体亲合力对EB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价值及患儿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行抗EBV-CA IgG抗体亲合力及抗EBV-CA IgM抗体检测的儿童5 882例,其中IM 500例、非IM 5 382例,检测抗EBV-CA IgG抗体亲合力、抗EBV-CA IgM抗体、EBV DNA载量、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简称异淋)比例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抗EBV-CA IgG抗体亲合力、抗EBV-CA IgM抗体、异淋比例和EBV DNA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IM的效能,并观察IM患儿的免疫状态。另选取临床诊断为IM并检测EBV DNA和淋巴细胞亚群的患儿502例,探讨EBV DNA阳性及阴性IM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结果在5 882例儿童中,抗EBV-CA IgG抗体亲合力、抗EBV-CA IgM抗体、EBV DNA和异淋比例4项指标任意1项阳性的患儿为1 031例(17.53%),其中IM的发生率最高(38.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抗EBV-CA IgG抗体亲合力、抗EBV-CA IgM抗体、异淋比例和EBV DNA诊断I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3、0.729、0.788和0.664,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847。依据年龄将1 031例患儿分为婴儿组(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期组(4~6岁)和学龄期组(7~17岁)。除婴儿组外,其他3组中的IM患儿CD3-CD16~+CD56~+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CD3-CD19~+B细胞比例、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显著低于非IM患儿(P0.01),CD3~+T细胞比例、CD3~+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非IM患儿(P0.01)。婴儿组中的IM患儿CD3-CD19~+B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非IM患儿(P0.01),CD3~+T细胞、CD3~+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非IM患儿(P0.01),而CD3-CD16~+CD56~+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IM患儿与非IM患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V DNA阳性IM患儿与阴性IM患儿比较,上述变化更明显。结论抗EBV-CA IgG抗体亲合力对IM的诊断价值优于异淋比例、抗EBV-CA IgM抗体和EBV DNA。IM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明显紊乱,EBV DNA阳性的IM患儿紊乱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yr6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伊马替尼(IM)耐药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Cyr61含量,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yr61和Bcl-xL的表达水平,采用Annexin V-APC试剂盒分析细胞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在CML IM耐药细胞系K562G细胞中Cyr61的表达水平增高。特异性下调Cyr61的表达降低了K562G细胞对IM的耐药性,促进IM诱导的细胞凋亡;在CML小鼠模型中,特异性下调Cyr61的表达能够提高K562G细胞对IM的敏感性。机制研究提示,Cyr61介导CML细胞IM耐药与Cyr61调控ERK1/2通路和凋亡相关分子Bcl-xL有关。结论:Cyr61在促进CML细胞IM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靶向Cyr61或其相关效应通路可能是克服CML细胞IM耐药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联合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确诊为IM的患儿47例纳入IM组,另选择同期就诊的非IM发热患儿50例纳入非IM发热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儿空腹静脉血清TNF-α、IL-1β、IL-6及IL-10水平,并收集患儿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TNF-α、IL-1β、IL-6、IL-10水平与IM的关系,而后建立基于TNF-α、IL-1β、IL-6及IL-10水平的预测列线图,分析其对儿童IM的诊断价值。结果 IM组患儿肝脏及脾大占比,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异型淋巴细胞占比,TNF-α、IL-1β、IL-6及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非IM发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大(OR=35.128,95%CI:4.467~127.556)、异性淋巴细胞占比(OR=1.277,95%CI:1.021~1.476)、TNF-α(OR=15.991,95%CI:5.476~369.052)、IL-1β(OR=2.015,95%CI:1.095~3.706)、IL-6(OR=2.853,95%CI:1.398~5.822)及IL-10(OR=1.221,95%CI:1.083~1.377)为IM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应用列线图模型建立IM的预测评分,列线图预测IM的C指数为0.922(95%CI:0.871~0.963)。内部验证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IM与实际可能性绝对误差为0.009,一致性良好。结论 TNF-α、IL-1β、IL-6及IL-10联合检测可以有效地提升IM患儿的诊断效能,可以将之运用于基层医院发热患儿IM的早期诊断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中尾型同源异型盒基因2(CDX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46例CAG伴IM,34例癌旁组织伴IM,50例胃癌中CDX2蛋白的表达,应用HID-AB染色将80例IM分为Ⅰ型27例,Ⅱ型23例,Ⅲ型30例。应用HE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血清H.pylori-IgG抗体联合检测H.pylori感染,将80例IM分为H.pylori感染阳性组46例和H.pylori感染阴性组34例。结果Ⅰ型、Ⅱ型、Ⅲ型IM各组中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66.67%,65.22%和43.34%,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953,P0.05),CDX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19%,69.57%和36.67%,Ⅲ型IM组显著低于Ⅰ型、Ⅱ型IM组(x~2=13.899,P0.001和x~2=5.638,P=0.018),Ⅰ型、Ⅱ型IM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6,P=0.184)。各型IM组与胃癌组比较,Ⅰ型、Ⅱ型IM组CDX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胃癌组(x~2=14.517,P0.001和x~2=5.509,P0.05),而Ⅲ型IM组与胃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8,P0.05)。80例IM中H.pylori阳性组CDX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组(76.09%vs 44.12%,x~2=8.525,P=0.004)。不同亚型IM间比较,在Ⅰ型、Ⅱ型IM中,不同H.pylori感染情况下CDX2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Ⅲ型IM中H.pylori阳性组CDX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组(P=0.023)。胃癌组中不同H.pylori感染情况下CDX2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ylori感染可能通过影响不同亚型IM中CDX2的表达,进而导致IM的进展及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白细胞介素-10(IL-10)及Toll样受体9(TLR9)与EB病毒(EBV)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E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98例EBV相关IM患儿作为IM组,另选同期于该院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IM组血清ADA、IL-10及TLR9水平,线性回归分析ADA、IL-10、TLR9水平与IM发生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DA、IL-10、TLR9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IM发生的价值。根据EBV-DNA载量不同将IM组患儿分为低载量组(18例)、低-中载量组(25例)、中-高载量组(49例)、高载量组(6例)4个亚组,比较各组血清ADA、IL-10及TLR9水平,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ADA、IL-10、TLR9水平与IM患儿EBV-DNA载量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M组血清ADA、IL-10、TLR9水平升高(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A、IL-10、TLR9水平均与EBV相关IM的发生有关(P...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s mononucleosis,IM)合并心肌损害的统计分析,揭示EB病毒对患儿心肌的损害情况。方法:对42例儿童I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儿童IM中有28例并发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表现为胸闷、心悸、心音低钝、心动过速及血清心肌酶谱增高。EB病毒对患儿心肌的损害临床经过良好,经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大多数IM患儿并发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对IM患儿应常规作心肌酶谱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心肌损伤,及时治疗,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对骨髓瘤细胞IM9的生物学作用,并初步探讨Scriptaid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IM9,应用CCK8法检测Scriptaid对IM9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Scriptaid对IM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应用RT-PCR技术鉴定Scriptaid诱导凋亡的相关靶基因,进一步通过报告基因检测Scriptaid对p2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抑制IM9细胞的活力,且呈浓度依赖性(r=0.9865)。Scriptaid能够使IM9细胞阻滞在G2/M期,伴随着药物浓度升高,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高(r=0.9845)。Scriptaid对IM9细胞凋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9、Caspase 3以及PARP1被激活。Scriptaid处理IM9细胞后,凋亡相关因子BAD、PTEN及p21表达升高,其中p21启动子的活性被显著激活。结论: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可以通过转录激活p21促进IM9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