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的气腹压力对幼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围术期心输出量的变化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研究幼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围术期心输出量的变化。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儿30例,A组术中气腹压8mmHg;B组气腹压10mmHg;C组气腹压12mmHg。分别记录患儿吸入七氟烷后静卧3min后(R)、患儿气管插管后5min(T。)、气腹后1rain(T2)、气腹后5min改变体位时(T3)、气腹后10min(T4)、气腹结束后1min(T,)、气腹结束后5min(T。)及手术结束拔管后5min(1r7)各个时间点的心输出量、HR和MAP,观察并记录相关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三组患儿气腹后HR、MAP均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而心输出量气腹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20min内的短小腔镜手术,采用8—12mmHg均对患儿心输出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气腹压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择期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二氧化碳(CO2)气腹压力分别设置12 mm Hg和15mm Hg,比较两组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在气腹建立10 min时(T1)、气腹建立20 min时(T2)时两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升高(P0.05),且T2时刻的HR、MAP稍高于T1(P0.05),而两组间比较观察组T1时、T2时刻的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2气腹压可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在保证术野的情况下应选择低气腹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实施硬膜外麻醉的应激反应和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期间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方式,2组患者麻醉后,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2组患者在CO2气腹前(T0)、气腹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及停气后10 min(T4)的MAP、HR、SpO2。结果:观察组在T1、T2时,HR明显降低(P0.05),30 min恢复到气腹前水平,对照组气腹后HR无明显变化(P0.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对照组MAP显著升高(P0.05),而观察组整个气腹期间MAP无明显变化或略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平均清醒时间、术中疼痛知晓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有利于在手术中完成较好的呼吸及循环管理,并能够减轻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值得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CO2气腹压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Sev)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 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良性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压力组(10 mmHg)即LP组;高压力组(14 mmHg),即HP组,每组20例.诱导后以瑞芬太尼与七氟醚静吸复合维持麻醉,瑞芬0.2μg·kg-1·min-1恒速静脉泵注,通过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维持BIS在45~ 55之间.监测并记录诱导前即刻(0)、气腹前即刻(T1)、气腹后即刻(T2)、平卧位气腹后5 min(T3)、改变体位后即刻(T4)、改变体位后5 min(T5)、解除气腹前即刻(T6)、解除气腹后5 min(T7)时刻的HR、MAP、SpO2、PETCO2、及CETSev.结果 两组在气腹后HR、MAP及PETCO2均明显增加(P<0.05),与LP组相比,HP组HR、MAP、PETCO2在T2~T6时刻升高明显(P<0.05).LP组CETSev为(1.82±0.09)%,HP组CETSev为(2.11±0.0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气腹压可影响维持麻醉的七氟醚用量,低气腹压组七氟醚用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气腹压力对侧卧折刀位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n=30),即气腹压力为12mmHg(1mmHg=0.133kPa,A组)和气腹压力为15mmHg(B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种类和剂量一致,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记录气管插管后1min(T0)、侧卧折刀位即刻(T1)、气腹后10min(T2)、气腹后30min(T3)、气腹后60min(T4)、手术结束后10min(T5)6个时间点MAP、HR、PetCO2、右眼ONSD,同时记录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眼痛、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T3~4时两组MAP、HR、PetCO2、右侧ONSD均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T3~4时B组HR、PetCO2、右侧ONSD明显高于A组,T2~4时B组MAP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侧卧折刀位腹膜后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气腹压力12mmHg和15mmHg均可增加患者视神经鞘直径,但15mmHg气腹压力对患者视神经鞘直径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康娜  徐然  岳云  吴安石 《北京医学》2012,34(8):656-659
目的应用超声心排量监测仪(USCOM)观察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结肠癌根治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25例ASAⅠ~Ⅲ级的腹腔镜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70岁)和非老年组(<70岁)。术中应用USCOM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诱导后麻醉状态平稳10min,术中气腹头低位后5、15、30、60和90min以及气腹结束平卧位15min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心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峰值流速(Vpk)和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结果气腹头低位改变后,两组HR均呈下降趋势,老年组在气腹结束后心率波动较大;两组MAP在气腹后显著升高,气腹结束后均未恢复。气腹后SVR老年组明显上升,气腹结束未下降;非老年组SVR在气腹建立初期上升,随即逐渐回落。两组SVI均上升,老年组气腹结束后未恢复,非老年组SVI气腹后期升高,气腹结束恢复。两组CI气腹过程无明显变化,老年组CI在T1、T2和T5较非老年组高(P<0.05);老年组Vpk在气腹头低后5min下降,随后恢复基础值,非老年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腹腔镜直结肠癌根治术中,气腹及体位变化对老年组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且持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50例,E组选择L1,2和T11,12两点硬膜外穿刺,G组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所有病人麻醉后,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输出量(CO)、心率(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两组患者CO2气腹前(T0),气腹后5(T1),10(T2),15(T3),30min(T4)及停气腹后5min(T5)的MAP,CVP,CO,HR,PETCO2。两组病人均在气腹前(T0),气腹后5min(T1),15min(T3),30min(T4)及停气腹后5min(L)经桡动脉抽血作血气分析和测血糖(GLU),并记录动脉血CO2分压(PaCO2)、酸碱值(pH)、碳酸氢根浓度(HCO3^-)、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糖值(GLU)。结果E组气腹后5min,10min HR明显降低(P〈0.05),15min后恢复到气腹前水平,G组气腹后HR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气腹后G组MAP显著升高(P〈0.05),至停气腹后5min仍未恢复到气腹前水平,而E组整个气腹期间MAP无明显变化或略低(P〉0.05),与G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气腹后两组病人的CO均显著下降(P〈0.05),10min后开始回升,30min后恢复到气腹前水平(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不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而硬膜外麻醉在降低气腹造成的循环高动力以及降低应激反应方面尚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对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瑞芬太尼组(R组,n=20).插管前给予右美托咪定或瑞芬太尼负荷量,术中以维持量静脉泵注,缝皮时停右美托咪定或瑞芬太尼.记录麻醉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 (T2),气腹后15 min (T3)、30 min (T4)、60 min(T5),解除气腹后5 min (T6)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每搏量(SV).观察拔管时间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结果 R组HR、MAP于T2、T3明显升高(P<0.05),CO和CI在T2、T3时点显著降低(P<0.05).D组术后切口疼痛明显少于R组(P<0.05),D组麻醉苏醒拔管时间明显长于R组(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用于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疼痛减轻,恶心呕吐减少,但麻醉恢复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用于妇科手术时人工 CO2 气腹对患者平均动脉压 ( MAP)、心率 ( HR)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选择 40例妇科卵巢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 CO2气腹组 ( 组 )、非气腹组 ( 组 )。在麻醉方法相同情况下 ,分别观察诱导前、气腹前、气腹后 5、1 0、30 min时 HR、收缩压、舒张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 ( Sp O2 )、呼吸末 CO2 分压 ( PETCO2 )及术前和术后 8h的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 : 组气腹 5、1 0、30 min,MAP较诱导前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 ( P<0 .0 5 )。 组气腹 1 0 min后 HR变化明显 ( P<0 .0 1 )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组术后 8h谷草转氨酶 ( AST)、磷酸肌酸激酶 (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 CK- MB)值较术前有明显增高 , 组增高不明显。结论 :人工 CO2 气腹可以使 MAP升高 ,HR增快 ,心肌酶谱改变。因此 ,腹腔镜手术中 ,一定要注意防止气腹压力过高所诱发的心肌缺血性损伤 ,尤其是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头低臀高(Trendelenburg)体位以及高碳酸血症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40例60岁以上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全麻诱导插管后,机械通气潮气量为10~12 mL/kg,Fi O2为1.0,吸呼比为1.0∶1.5,呼吸频率10~12次/分,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维持在30~35 mm Hg。术中CO2气腹注气压12~15mm Hg。分别于麻醉后15 min、T位后15 min、平卧位气腹后15 min、T位气腹后15 min及行过度通气后(PEtCO2恢复至30~35mm Hg)15、30 min监测ECG、HR、MAP、PO2、PEtCO2并测定动脉血气,计算动脉血-PEtCO2梯度(Pa-EtCO2,Pa-EtCO2=PaCO2-PEtCO2)。结果MAP、HR、PaCO2平卧位气腹后15 min、T位气腹后15 min比麻醉后15 min明显升高,过度通气后15 min、30min均较平卧位气腹后15 min明显下降。与麻醉前15 min无明显变化。pH、Pa-ET CO2平卧位气腹后15 min、T位气腹后15min比麻醉后15 min明显下降,过度通气后回升与平卧位气腹后15 min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及CO2气腹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均对循环功能有一定影响,术中加强监测,及时调整呼吸参数可减小以上因素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