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解郁清毒散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及止痛等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解郁清毒散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2.00%,对照组有效率62.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消毒散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且能显著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中药汤剂加西药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西药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观察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和后遗神经痛。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后遗神经痛出现,对照组有2例出现后遗神经痛。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明显缩短了止痛、止疱和结痂时间,疗程短,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罨包法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加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罨包治疗。两组均以3~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4.1%。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罨包法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缓解疼痛,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2例重度带状疱疹患者给予中药加西药治疗。西药采用抗病毒、抗感染、营养神经、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止痛等综合治疗。中药按辨证论治治疗。结果 :2 2例患者中基本痊愈 4例 ,显效 6例 ,有效 12例 ,总有效率 10 0 .0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缩短重度带状疱疹的病程 ,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及止痛药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83%,对照组为77.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解毒活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解毒活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中药解毒活血汤辨证加减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在临床改善后遗神经痛症状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84.45%(P0.05),且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止痛效果显著。结论:中医辨证、中西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中医药辨证施治具有活血化瘀,清解余毒,通络止痛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7.
王丽霞  任志勇  卢云飞 《陕西中医》2009,30(11):1495-149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根据病情选用镇痛药、神经营养药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两组均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明显减轻患者神经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皮肤针扣刺结合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基础治疗加皮肤针扣刺结合拔罐放血疗法。治疗为隔天1次,两组治疗28天后观察疗效,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评定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皮肤针扣刺结合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可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加味金铃芍甘汤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27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金铃芍甘汤(白芍、甘草、当归、川楝子、玄胡、龙胆草、栀子、柴胡、大青叶、丹参、栝楼)配合西药治疗本病27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理气活血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镇静等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汤剂自拟理气活血方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7%,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3%低于对照组的22.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理气活血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确切,运用中医整体观念改善机体机能状态,有效缓解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和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继续探讨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止痛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春明 《陕西中医》2004,25(6):499-500
目的 :观察舒肝解郁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治疗组 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止痛饮 ,(柴胡、郁金、香附、桃仁、地龙、延胡索、青皮、枳壳、甘草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 95 .2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3.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P<0 .0 5 ,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有利于抑制病毒合成 ,又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NR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为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带状疱疹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刺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8%,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1.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西药联合中医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经络三联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经络三联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经络三联法,对照组给予转移因子胶囊、潘生丁、维生素B1.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5%,两组对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络三联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西药治疗疗效高,副作用小,操作简便,安全系数大,值得临床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5.
四重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娟  韩世荣 《陕西中医》2007,28(2):171-172
目的:观察重用行气活血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8例采用四重汤(珍珠母、牡蛎、龙齿、代赭石、大青叶、制没药、当归等)内服后药渣敷患处。对照组51例单纯使用抗病毒、神经营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75.6%,对照组为45.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本方具有重镇止痛,通经活络,和营卫,化瘀滞,清热解毒之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拔毒枯疹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228例患者都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病毒、调节免疫、营养神经,止痛及中药辩证治疗,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给予拔毒枯疹疗法.结果:拔毒枯疹疗法组有效率达98.43%,对照组为84.31%(P约0.05).结论:拔毒枯疹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有效防止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7.
许鹏光  方永军  白爱萍 《陕西中医》2005,26(10):1048-1049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两组均采用抗病毒治疗、激素疗法、理疗,中西结合组采用辨证施治,临床分为湿热证和血瘀证两型,分别采用龙胆泻肝汤及桃仁四物汤加减治疗本病87例。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痊愈率79.31%,西医治疗组63.64%。两组经χ2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提示中药辨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能及时消除后遗神经痛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活血蠲痛汤联合西药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西药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蠲痛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7.18%、对照组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7天和治疗后14天比较,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蠲痛汤联合西药神经阻滞治疗PHN疗效显著,能更有效改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合三虫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三合三虫汤(治疗组)42例,西药镇痛药(对照组)40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33%,总有效率97.6%;对照组痊愈率25%,总有效率87.5%。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三合三虫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明显优于西药镇痛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给予口服维生素B1和甲钴胺治疗,治疗组1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用治疗,分别于1、2、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强度(PI)变化,疼痛缓解度(PAR),镇痛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的镇痛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仅单纯口服营养神经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