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工作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地质工作.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全国性的1:100万区调编测工作,1955年开始进行正规的、系统的综合性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958年各省(区)  相似文献   

2.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的细碧岩一角斑岩系,是解放以后在五十年代初期开始研究和确认的.最早结合一些发现的黄铁矿型铜和多金属矿床的勘探,宋叔和等(1954,1957)曾作过一些报导,1956年中国科学院对祁连山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调查研究,并编著有《祁连山地质志》,对本区的细碧岩一角斑岩系也进行过相应的讨论.在60-70年代随着  相似文献   

3.
甘肃及邻近地区的第三系均为陆相湖盆及山间凹地型沉积,它们在各地的分布和发育程度完全受当时沉积环境的控制。较大型的沉积盆地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北麓及甘肃东部,而北山、祁连山、秦岭三个地区则沿断陷分布着一些规模不等的山间沉积凹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不少中、外地质及古生物工作者曾对本地区的第三系进行考察,特别是1958年以来,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及其他研究工作,积累了很多宝贵资料,但由于以往各研究者的工作范围、工作时间、工作性质和深度不同,所以在地层划分、时代归属等方面长期没有得到统一,因而也造成地层对比的混乱。近年来,在进行断代地层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以往所厘定的一些下第三系有不少应依据新发现的古生物资料及区域地层对比划归上白  相似文献   

4.
北祁连山的早志留世地层主要为笔石页岩相,分布面积广,化石丰富,是我国研究早志留世地层的良好地区之一。1956~1958年间,中国科学院祁连山地质队在玉门市南的肮脏沟—旱峡,测制了第一条详细的志留纪地层剖面,建立了早志留世晚期的三个笔石带。1958年以后,甘肃省地质局两个区测队在北祁连山全面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测制了志留纪地层剖面约51条,采集了大量的笔石化石。1964年穆恩之、张有魁发表了青海祁连县二道沟下志留统剖面,剖面中含有早凡伦中期的带化石Demirastrites triangul atus(Harkness)。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于1958年以后正式开始,1983年完成;从1973年起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1981年开始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总结工作,198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区域地质志》的出版审查验收。27年来,区调提高了全省基础地质研究程度,为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打下了基础,本文将重点介绍吉林区域地质方面的主要成果。一、地层方面吉林地层发育,除蓟县系、泥盆系下统、上统和中三叠统尚未发现外,自太古宙至第  相似文献   

6.
对北祁连山西段北大河岩群中发现的吊大坂花岗片麻岩进行了颗粒级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的测定,获得岩体的形成年龄为(751±14)Ma,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该年龄反映了晋宁期北祁连山地区的第一次造山事件.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花岗片麻岩是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形成的钙碱性石英闪长岩,该年龄的确定为北祁连山早期地壳演化史分析提供了直接的重要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涉及范围为北祁连山东段,西起肃南,东至白银地区(图1)。区内甘肃省地质局所属有关队和冶金地质六队以及西北地质科研所等单位先后进行过普查勘探、区域地质调查及科研等工作。本文主要为1976年我队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学员马继祖、兰玉贞等13名同志进行教学、生产实习时,共同收集的资料。提供资料的单位有甘肃省地质局区测一队、区测二队、地质四队、局编图组等,并使用了甘肃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和207工程指挥部以及西北地质科研所等的资料。本文根据收集的资料加以综合编写,由于水平所限,错漏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当前,铀矿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已经提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区域地质资料是制定铀矿普查、勘探方针和部署工作的依据。目前基础铀矿地质调查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区域地质调查进展慢。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区域物化探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以便在加快铀矿区域地质调查的进展,提供深部资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国家航空物探大队已在全国三分之二的面积上进行了航空磁测。目前,国内在金属矿和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已经六十年了。六十年来,特别是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地质工作突飞猛进,科学研究成绩巨大。我省地质科学也和全国一样,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作为地学分支的构造地质学及区域地质学的研究,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区域地质是一项综合性、基础性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它以查明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为其基本内容,以研究区域地质条件与矿产、水文、工程地质的关系为其主要目的。而构造地质的研究,则是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广泛结合地学的各分  相似文献   

10.
自1958年建局以来,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队伍由数十人发展到数百人,由几类专业人材扩大到十多类专业人才,区调任务由比例尺1/20万向1/5万及野外地质专题调查的方向转变.除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一支专业队伍外,于1972年后,相继在原白城地质大队,现今的局属第四、六、二、三地质调查所组建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分队.30年来,国家投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的范围是民乐县童子坝河以西的北祁连山区。笔者根据1979~1982年在北祁连山西段的野外观察及对采获的古生物化石分析,综合研究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前人所作出的以下结论有不同认识,即:1.北祁连山西段奥陶纪末志留纪初发生了一次造山运动,形成志留系不整合于奥陶系之上;2.中奥陶世末有一个巨大的造山运动——古浪运动,形成妖魔山组不整合于中堡群之上;3.妖魔山灰岩代表  相似文献   

12.
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综合性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是各项地质工作的基础和先行步骤,历来受到各国地质部门和地质界的高度重视。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运用一切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就指定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远景进行深入系统的综合调查和研究,作出科学的评价,从而为矿产普查工作指明方向,为经济建设和地质环境评价提供基本地质资料,为科学研究开辟道路。近二十余年来,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和环境保护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包括地质学在内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祁连山区的古海洋地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荃  刘雪亚 《地质科学》1976,11(1):42-55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的重要山系之一。解放后,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不仅进行了大量矿产普查、勘探工作,而且广泛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实际资料。综合本区历年的地质成果,结合本人近年的实际观察,我们发现祁连山具有典型的古板块构造特点。本文试图从岩石和大地构造学出发,对祁连山古海洋地壳的空间分布和时代及其构造演化作一概略分析,并进而探讨板块构造在祁连山的细部表现。  相似文献   

14.
1962年以来,我所曾先后对陕西勉略地区和北祁连山地区,从区域地质、岩体(指基性、超基性岩体,下同)到有关矿床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对玉石沟、楼房沟、松树沟、大道尔吉和萨尔托海等二十多个铬矿床(点),煎茶岭、德尔尼和金川三个不同类型的铜镍矿床,毕机沟、望江山和碑坝等钒钛磁铁矿床(点)以及上庄、九字沟岩浆型磁铁矿磷灰石矿床等进行了详细的科研工作,同时还对更多的矿点进行了现场调研.这些工作在阐述区域成矿规律,扩大矿床远景、评价矿石质量和提供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本文以上述研究工作中所形成的大量资料为依据,着重阐述七十年代以来,我所在基性、超基性岩及其有关矿产研究若干基础地质理论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岩矿测试》2011,(3):314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是直属国土资源部,受中国地质调查局直接领导的科研单位,始建于1962年,其前身是"地质部东北地质科学研究所"。近50年来,中心开展了大量有关东北跨省区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在贵金属矿产地质研究方面承担完  相似文献   

16.
孙忠军  张华 《地质与勘探》2002,38(Z1):185-188
通过北祁连山地区成矿环境和成矿旋回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得出北祁连山成矿旋回是地幔软流圈物质运动的结果,每种成矿环境都是地幔演化的阶段性的具体表现.认为洋脊热液型铁铜矿床是北祁连山最有远景的找矿类型.  相似文献   

17.
广西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于一九五六年开始,一九七四年完成;一九六六年又开展了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一九七五年开始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总结工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出版审查验收,二十多年来,区域地质调查获得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并有许多重要的新发现。解决了一批遗留的重大地质问題,填补了区域地质某些领域的空白,把广西基础地质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经济建设各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来,我们在甘肃北山、祁连山、西秦岭及巴丹吉林沙漠等地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工作中,坚持了充分利用航空地质方法,它不仅加快了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进度,而且对提高地质图件质量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航空象片具有视域广阔、反映真实、速度快、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等优越性,使我们增加工作的予测性和计划性,从而做到“胸中有数”。因此,我们认为航空地质方法是当前地质工作中值得推广的先进技术,也是使地质工作符合多快好省发展的重要途径。岩浆岩发育区应用航空地质方法研究断裂构造同样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重要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潘桂棠  庄育勋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87-793
区域地质调查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地质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的地质工作.1999-2001年,按青藏高原空白区区调计划,集全国区域地质调查的骨干与精兵,先后开展了43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图1),面积逾60×104km2,参与单位26个.  相似文献   

20.
彭琛  李原 《青海地质》2002,11(1):31-37
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通过对出露于中祁连北缘中段的一套中深变质岩系研究,将在具有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中、深构造变形,时代为古元古代的变质岩组合划归为托赖岩群。它是中祁连山地块由中地壳下部-下地壳上部物质组成的残留体,在其长期的构造就位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构造层次变质变形改造,具有不同的地质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