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王欣  杨美玲  张进  张会芝 《护理研究》2010,(5):1195-1196
[目的]根据护理质量检查中各项指标的重要性不同,采用百分权重法确定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权重系数。[方法]应用百分权重法确定权重系数,通过权重评定各项临床护理质量指标得分情况。[结果]临床护理质量的7项内容、文字书写质量的6项内容有了合理的权重系数。[结论]通过百分权重法确定权重系数提高了护理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护士长质量管理水平,有利于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护理质量检查中各项指标的重要性不同,采用百分权重法确定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权重系数.[方法]应用百分权重法确定权重系数,通过权重评定各项临床护理质量指标得分情况.[结果]临床护理质量的7项内容、文字书写质量的6项内容有了合理的权重系数.[结论]通过百分权重法确定权重系数提高了护理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护士长质量管理水平,有利于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胡艳琼  陈先华 《护理研究》2012,26(19):1804-1806
[目的]对已建立的护理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方法]对工作5年的护理专业教师进行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计算各指标条目的权重系数。[结果]在保证信度和效度的前提下,通过3轮调查计算出护理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指标的权重系数。[结论]根据体系的特点将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有机结合的方法应用于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指标权重赋值研究,保证此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已建立的护理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方法]对工作5年的护理专业教师进行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计算各指标条目的权重系数。[结果]在保证信度和效度的前提下,通过3轮调查计算出护理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指标的权重系数。[结论]根据体系的特点将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有机结合的方法应用于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指标权重赋值研究,保证此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Delphi法建立医院病区分类的评价指标之一——护理操作共性项目与权重。[方法]提取我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所有可计费的护理操作项目106项,由20名专家通过4轮问卷调查进行增删,确立护理操作共性项目内容及各项目权重。[结果]共确定45项共性操作项目及其权重,其中专家的积极性系数平均为97.4%,权威系数平均为0.83,协调系数平均为0.63。[结论]咨询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程度与协调性好;应用Delphi法建立45项护理操作共性项目与权重,从而计算各病区的共性护理操作项目工作量当量,作为进行病区分类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基于循证的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评价提供科学的标准化工具。方法 在循证护理方法指导下,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式为理论框架,结合小组头脑风暴,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权重分别为89.5%与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85与0.9,协调系数分别为0.157~0.163,0.134~0.215。最终形成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47项三级指标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结论 该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指标体系过程科学、严谨,具有可靠性与临床适用性,权重分配合理,可为临床消化道出血护理质量的客观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显微外科护理质量标准, 旨在为提升显微外科护理质量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3年3—8月,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 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 确定显微外科护理质量标准的内容及各标准权重。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24/24)和95.83%(23/24),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1和0.928, 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0.159和0.000~0.135, 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076和0.091。最终构建的显微外科护理质量标准包括一级标准3项(结构质量标准, 权重0.200;过程质量标准, 权重0.400;结果质量标准, 权重0.400)、二级标准27项、三级标准87项。结论显微外科护理质量标准科学合理, 专科性和实用性强, 可指导专科护士临床实践, 促进显微外科护理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Delphi法建立医院病区分类的评价指标之一——护理操作共性项目与权重。[方法]提取我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所有可计费的护理操作项目106项,由20名专家通过4轮问卷调查进行增删,确立护理操作共性项目内容及各项目权重。[结果]共确定45项共性操作项目及其权重,其中专家的积极性系数平均为97.4%,权威系数平均为0.83,协调系数平均为0.63。[结论]咨询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程度与协调性好;应用Delphi法建立45项护理操作共性项I/1与权重,从而计算各病区的共性护理操作项目工作量当量,作为进行病区分类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完善护理操作评价标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夏菱 《护理学报》2004,11(4):58-59
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检查和考核过程中,发现基础护理操作评价标准较少体现患者感受、病人的反馈评价和满意度等非技术评价内容。认为有必要改进和完善目前护理操作评价标准,与新的护理理论相适应,增加非技术部分内容,重视以人为本的护理观点,根据不同的护理操作,决定技术部分和非技术部分权重系数,使评价标准能体现当今护理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发挥标准的导向和督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立临床护理专家评价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建立临床护理专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对34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通过计算确定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结果]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联合应用确定临床护理专家综合评价体系4类共计55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各级指标权重均满足逻辑一致性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结论]利用该体系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为公正、客观、准确地对临床护理专家进行评价提供了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天津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护理岗位风险测评方法,并进行初步测定。方法:2017年7-8月,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从天津市抽取21名专家进行问卷函询,确定岗位风险要素权重;2017年8-9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天津市抽取4所三级综合医院共计1 000名护士,针对33个科室护理岗位风险问卷调查和测定。结果:岗位评估要素权重方面:疑难危重患者多且专业程度复杂、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感染传染病、面临病情变化快需随时抢救患者、工作量大超时工作四个风险因素权重系数分别为0.30、0.25、0.25、0.20;护理管理者、临床护士权重系数为0.60、0.40。岗位风险值最高的前三位科室分别为重症医学科、急诊和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风险值最低的三个科室为内分泌科、疼痛科和眼科。结论:护理岗位风险评定是开展护理岗位管理、完善护理绩效考核制度的重要环节。护士岗位风险的评定要素贴近临床实际,符合政策导向,构成合理,评定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2.
李文芳 《全科护理》2021,19(25):3553-3555
目的: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总结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邀请12名业内专家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层次结构,并采用1~9级标度法构建重要性判断矩阵.通过求和法获得各层次指标权重,并计算一致性系数和检验系数.结果:受邀专家全程参与研究,专家参与积极性为100%.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得分分别为0.92、0.90分,专家意见权威程度得分为0.91分.经3轮专家函询获得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具体包括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目标层,健康宣教与风险评估(综合权重为0.164)、肠外营养溶液配制(综合权重为0.297)、肠外营养输注护理(综合权重为0.539)3个准则层,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综合权重为0.047)、病人风险评估(综合权重为0.047)、全营养混合液评估(综合权重为0.047)、文书档案管理(综合权重为0.023)、溶液配制操作(综合权重为0.127)、溶液性状观察(综合权重为0.127)、溶液标签标识(综合权重为0.042)、病人信息核对(综合权重为0.077)、输注操作(综合权重为0.231)、巡视管理(综合权重为0.231)10个解释层.所有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结论: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能够为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郑桃  宁松毅  朱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24):116-119,123
目的 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规范护士行为,为评价和改进DR的护理质量提供工具.方法 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法、半结构式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 本研究构建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32项三级指标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4.1%、90.6%,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0.89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4、0.235.各级指标一致性检验CR<0.1,具有满意一致性检验结果.权重值较高的指标依次为过程指标、症状管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科学、专业,能够全面衡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质量,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方法采用特尔菲法(Delphi)筛选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进行三轮专家咨询,构成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评分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最后建立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针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过程,遵循流程持续改进原则,构建出一套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和改进提供了可行有效的评价工具,对促进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临床护理专家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确立临床护理专家评价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建立临床护理专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Delphi法对34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通过计算确定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结果] 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联合应用确定临床护理专家综合评价体系4类共计55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各级指标权重均满足逻辑一致性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结论]利用该体系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为公正、客观、准确地对临床护理专家进行评价提供了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护理模拟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权重。方法于2018年1月1日成立研究小组,基于大量文献资料和Jeffries仿真理论模型构建护理模拟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应用德尔菲法对27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计算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和意见集中程度。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30%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9。第2轮专家咨询中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515和0.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构建的护理模拟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62个三级指标。结论护理模拟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是科学可靠的,该体系对高质量的护理模拟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是评价护理学模拟教学质量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护理工作强度系数的确定及其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荣  张黎明  马燕兰  冯志英  魏畅 《护理研究》2006,20(13):1195-1196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工作强度系数对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进行校正的合理性。[方法]调查不同等级护理病人所实施的护理措施项目数,确定护理工作强度系数,计算科室护理工作强度,校正质量评价结果。[结果]经护理工作强度系数校正后,不同科室之间护理过程质量综合评分结果比校正前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结论]护理质量评价中引入护理工作强度系数,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敏感、科学的人工气道湿化效果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在循证思维下应用文献资料法初步拟定人工气道湿化效果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基本框架,采用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再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0.9、1.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3,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26、0.42。最终确定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结论函询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及协调系数较高,所构建的人工气道湿化效果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科学可靠,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对气道湿化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实现客观科学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质量监测、评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框架,在研究证据及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拟订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进一步确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7项三级指标在内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布最高的为过程指标(0.491),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布最高的为计划及实施指标(0.327)。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0.00%与100%,权威系数为0.821与0.840,协调系数为0.312~0.361。结论 构建的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可供临床护理人员使用参考,以不断改进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具有代表性的小儿骨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医院小儿骨科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4—7月,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 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 拟订条目池, 通过2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 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0/2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7和0.88;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27和0.00~0.24。2轮函询二、三级指标的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40、0.166和0.192、0.161(均P<0.05)。最终构建的小儿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83项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 过程质量指标权重最大为0.493 4, 其次为结果质量指标, 权重为0.310 8, 结构质量指标权重最小, 为0.195 8。在二级指标中, 肢体血循环评估标准的组合权重最大, 为0.099 8。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小儿骨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关键内容, 可操作性更强, 能更好地指导护理干预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