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变革的实质,主要的并不在于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而在于实现了对唯心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的超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创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学说,从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东西,把意识的对象理解为物质性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开创性地在中国历史上准确地定位了"人民"的概念,明确提出了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邓小平把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同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观统一起来,把人民视为立国之本,始终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线,是对毛泽东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第一部著作,该书是在制定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批驳了鲍威尔一伙的主观唯心主义,算清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精华思想,并把唯物主义观点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和"生产力标准"论的哲学内涵。认为邓小平哲学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崭新理论形态,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根本方法——实事求是,首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用实践的观点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文艺思想蕴涵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他把文艺视为“通过形象思维反映生活”,主张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他又提出文艺工作要“两条腿走路”,坚持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观点。  相似文献   

6.
探析了费尔巴哈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其表现.认为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不是表现为费尔巴哈"推动"马克思脱离黑格尔唯心主义轨道直接走上新唯物主义轨道,而是表现为马克思首先接受费尔巴哈哲学,然后通过对这种哲学的批判而创立新唯物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7.
解构论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增补”关系。一方面,解构论通过解构“物质”和“实践”等概念实现了对唯物主义的“增补”,通过“延异”逻辑对辩证法进行了“增补”。另一方面,解构论“增补”了辩证唯物主义“间隔/变化”的逻辑形式,阐明了自身“延异”的“立场”是一种文字的“撒播”。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编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全面深刻的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重要代表作。它主要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阐明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从"现实的个人"这一研究出发,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上,从不同的角度首次科学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9.
<正> 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肩负着对学生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它既需要通过分析化学实验,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又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实验科学的始祖是英国的自然科学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他的最大功绩就在于,主张科学是实验的科学,把科学引向唯物主义轨道。因为只要进行科学实验,就得面对眼前的客观实际,就得自觉和不自觉地按照唯物论认识论办事。象牛顿这样虔诚的宗教徒,进入科学实验过程时,还是昼夜不离开实验室,按照唯物论认识论的  相似文献   

10.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飞跃和实践突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新时期到新时代发展所蕴含的深层逻辑和和实践路径,以"新跃升"应对"大变局",是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下科学制定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战略和根本任务的基础和基石。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等历史唯物主义重要概念赋予了符合时代精神的科学界定,对它们的实践功能作了创造性的辩证阐述,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宝库.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理论体系,同党的先进性紧密联系,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新时期的实践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是党对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精华的创造性吸取、对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主动性顺应、对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的自觉性清醒、对社会发展一切积极力量的内在性凝聚,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新阶段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13.
本阐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积累趋势时提出"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新的"个人所有制"是未来社会公有制的具体内容,"重建个人所有制"是共产主义目标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要求与体现。  相似文献   

15.
群众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运用,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分析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6.
西方旧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经历了一个由古希腊哲学朴素的实体物质观、经验论的自然物质观、18世纪古典唯物主义的社会物质观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物质观的历史演变,这一演变过程是与人类实践和认识能力、思维方式和方法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升华了马 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深刻反映与发展历史辩证法,是对人民主体论的继承与提升。以探求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在生理实验教学中,利用该学科发展过程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同时这一哲学思想的掌握,也提高了生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恩格斯“历史合力论”提出的历史背景以及“合力论”的内在涵义,针对学术界存在对“历史合力论”不同层面的误解,主要从“合力论”的原本含义及其适用范围两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辩解,归纳了历史合力论的理论及其现实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