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壳聚糖(Chitosan,CS)-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材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在兔腰椎椎间融合的作用.方法 制备壳聚糖-磷酸钙(CS-CPC)支架,再将CS-CPC支架放入rhBMP-2溶液中浸泡,真空抽吸后,冷冻干燥.测量改良后CS-CPC支架的孔隙率及抗压强度,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将CS-CPC/rhBMP-2复合材料植入兔肌袋模型中,用组织学方法检测其体内异位成骨能力及生物相容性.行兔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ALIF),A组植入自体松质骨,B组植入不含rhBMP-2的材料,C组植入复合有rhBMP-2的材料,D组不植入任何材料.通过X线、CT、组织学及生物力学等手段检测其成骨效果.结果 制备的复合rhBMP-2后的CS-CPC支架的空隙率为87%,压缩弹性模量为20 MPa.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支架材料内部为多孔结构,孔径超过100 μm.CS-CPC/rhBMP-2复合材料在兔体内可异位成骨.兔腰椎椎间融合后3个月,A,C组显示有椎体融合.两组间融合节段的生物力学强度大致相同.B,D组无融合迹象.结论 CS-CPC/rhBMP-2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孔隙率、抗压强度及超微三维结构.在兔腰椎椎间融合中表现出良好的融合效果.有望成为脊柱融合术骨融合材料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研究壳聚糖(Chitosan,CS)-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材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rhBMP-2)在兔腰椎椎间融合的作用。 方法 制备壳聚糖-磷酸钙(CS- CPC)支架,再将CS-CPC支架放入rhBMP-2溶液中浸泡,真空抽吸后,冷冻干燥。测量改良后CS-CPC支架的孔隙率及抗压强度, 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将CS-CPC/rhBMP-2复合材料植入兔肌袋模型中,用组织学方法检测其体内异位成骨能力及生物相容性。行兔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ALIF),A组植入自体松质骨,B组植入不含rhBMP-2的材料,C组植入复合有rhBMP-2的材料,D组不植入任何材料。通过X光、CT、组织学及生物力学等手段检测其成骨效果。结果 制备的复合rhBMP-2后的CS-CPC支架的空隙率为87%,压缩弹性模量为20 MPa。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支架材料内部为多孔结构,孔径超过100μm。CS-CPC/rhBMP-2复合材料在兔体内可异位成骨。兔腰椎椎间融合后3个月,A、C组显示有椎体融合。两组间融合节段的生物力学强度大致相同。B、D组无融合迹象。结论 CS-CPC/rhBMP-2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孔隙率、抗压强度及超微三维结构。在兔腰椎椎间融合中表现出良好的融合效果。有望成为脊柱融合术骨融合材料的替代材料。 [关键词] 壳聚糖-磷酸钙 骨形态发生蛋白 脊柱融合 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壳聚糖(Chitosan,CS)-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材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在兔腰椎椎间融合的作用。方法制备壳聚糖-磷酸钙(CS—CPC)支架,再将CS—CPC支架放入rhBMP-2溶液中浸泡,真空抽吸后,冷冻干燥。测量改良后CS—CPC支架的孔隙率及抗压强度,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将CS—CPC/rhBMP-2复合材料植入兔肌袋模型中,用组织学方法检测其体内异位成骨能力及生物相容性。行兔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nteriorlumbarintervertebralfusion,ALIF),A组植入自体松质骨,B组植入不舍rhBMP一2的材料,c组植入复合有rhBMP一2的材料,D组不植入任何材料。通过x线、CT、组织学及生物力学等手段检测其成骨效果。结果制备的复合rhBMP一2后的CS—CPC支架的空隙率为87%,压缩弹性模量为20MPa。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支架材料内部为多孔结构,孔径超过100斗m。CS—CPC/rhBMP一2复合材料在兔体内可异位成骨。兔腰椎椎间融合后3个月,A,C组显示有椎体融合。两组间融合节段的生物力学强度大致相同。B,D组无融合迹象。结论CS—CPC/rhBMP一2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孔隙率、抗压强度及超微三维结构。在兔腰椎椎间融合中表现出良好的融合效果。有望成为脊柱融合术骨融合材料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评价其相关物理性能及动物安全性。方法 将珍珠层、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N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对材料进行动物安全性评价。结果 研制的NPCB材料孔隙率为47.65%、孔径为218.83μm、压缩强度为16.10MPa、弯曲强度为60.18MPa;全身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动物在注射浸提液后,没有任何不健康行为;热原实验结果显示在每种材料初试的新西兰白兔中,体温升高均在0.2℃以下,并且体温升高总度数在1.0℃以下,符合热原实验的评价标准。结论 N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并且具备基本的动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珍珠层/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其相关性能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并评价其相关性能。方法将珍珠层、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N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与有机溶剂注模法制备的材料进行比较。结果研制的NPCB材料孔隙率为47.65%、孔径为218.83μm、压缩强度为16.10MPa、弯曲强度为60.18MPa。与有机溶剂注模法相比,模压增强法可使材料的压缩强度提高10倍以上。结论模压增强法可有效地增强NPCB的生物力学强度;N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CO2超临界法(SC-CO2)制备一种新型的聚乳酸(PLA)/骨基质(BMG)多孔复合型生物活性骨支架材料,并评价其理化性能及细胞相容性,确定材料最佳复合比例,为进一步的实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SC-CO2法制备不同比例的PLA/BMG多孔复合型骨植入材料,通过大体观察、孔隙率测定,力学检测、SEM观察评价其理化性能,并结合体外细胞相容性检测选择最佳复合比例。结果采用SC-CO2法制备的PLA/BMG多孔复合支架材料中BMG的比例与材料的孔隙率及细胞相容性成正相关,与力学性能成负相关;含30%BMG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结论采用SC-CO2法制备的PLA/BMG(7/3)多孔复合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及细胞相容性,可作为骨植入材料及骨组织工程支架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其相关性能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并评价其相关性能。方法将脱钙骨、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B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制备的材料进行比较。结果研制的BPCB材料孔隙率为55.20%、孔径为227.33μm、压缩强度为5.52MPa、弯曲强度为19.61MPa。与有机溶剂注模颗粒沥滤法相比,模压增强法制备的材料强度更高。结论B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一种理想的根充剂,使在根周病治疗中根管充填更为理想。方法采用NPHA及与BMP组成NPHA—BMP复合物进行动物实验。以NPHA和NPHA—BMP复合物进行家兔肌内植入实验,羟基磷灰石(HA)及NPHA则分别植入家兔胫骨内的成骨效应实验。结果动物实验组织学观察证实:NPHA植入肌肉未见诱导幼稚间充质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成骨作用,但该材料不引起组织排斥反应,生物相容性良好。NPHA—BMP复合物植入肌肉内,则见明显新生骨形成,新生骨成长活跃且与材料呈直接界面,说明NPHA—BMP具有诱导成骨活性的作用;NPHA植入胫骨内观察可见无免疫排斥反应,其生物相容性良好,内联、多孔样结构有利于传导成骨,其成骨量明显多于致密性羟基磷灰石。结论NPHA具有类似人骨的网状交通孔隙,有利于传导成骨,将其与BMP复合,组成NPHA—BMP复合物,经动物实验证实,该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传导和诱导成骨功能,是当前根管充填术中理想的充填剂。  相似文献   

9.
王明强 《微创医学》2001,20(6):881-882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众多、生理过程极其复杂.本文就近年在促进骨折愈合方法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1 骨生长因子及诱导成骨1.1 诱导成骨骨折愈合是通过爬行替代还是骨诱导来完成,多年来一直存在分歧[1,2,3].Chalmers等[4]提出诱导成骨三要素:①诱导刺激物-BMP;②BMP的靶细胞-间充质类细胞;③有利于骨生长的血供环境.继Urist之后已从人及许多动物骨组织中提纯了BMP.实验表明正常骨组织中BMP主要位于骨胶原纤维、骨膜及骨髓基质中.临床应用BMP修复骨缺损先后有成功报道[5].但BMP在骨内含量极微且易降解,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近年许多学者将BMP与载体结合组成其释放系统(BMP/载体)来解决之.常用的载体有钙磷陶瓷人工骨、生物玻璃、石膏、胶原及纤维蛋白凝块等.介绍BMP/磷酸三钙植入肌肉内其诱导的新骨量比单用BMP大12倍[6],表明BMP借助载体缓慢释放,不断作用于靶细胞,诱导形成更多新骨.此外BMP基因重组蛋白的研究也受到重视.有关BMP应用方式,除手术切开植入外,近有学者将BMP与成纤维细胞因子(FGF)复合物经皮注射[22],促进骨愈合.这些新的组合及给药途径,将为临床应用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基质明胶 ( BMG)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对骨形成的诱导作用。方法 :在 60只Wistar大鼠下颌骨缺损中植入 BMG材料 ,并设空白对照。植入后 7、1 4、30、60 d通过 X线片和组织学观察测定骨缺损区骨形成的情况。结果 :BMG植入 1 4d有新骨形成 ;BMG植入 60 d骨缺损被完全修复 ;而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未被修复。结论 :BMG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吸收性 ,在骨缺损愈合过程中起骨引导和骨诱导作用 ,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