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样设计法之三──转换取跷线及应用高士刚一、转换取跷线的概念在复样设计法中,有三条基本的取跷线,一条是定位取跷线,这是一条最常用的取跷线;另一条是对位取跷线,它是作为定位取跷线的补充而设计的;第三条是转换取跷线。对于某些整舌式鞋类、整舌盖鞋类、及各种...  相似文献   

2.
复样设计法之六──双线取跷法北京皮革工业学校高士刚前面已讲述过三条基本取跷线,即定位取跷线、对位取跷线和转换取跷线。在一般式样鞋的设计中,基本上能满足对取跷的要求。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应用两条取跷线对某些款式进行设计,从而能简化设计过程。这种应用两条...  相似文献   

3.
四对于特殊结构的鞋类设计也要参照其相关背中线1.前开口式浅围子鞋的设计前开回式浅围子鞋由于鞋围子较长,而且不断开,所以用正常对位取跷线,转换取跷线时太复杂,使用定位取跷线时开口宽度又太大,所以应该用双线取跷法。开口宽度较小时用地/A。线,开口宽度一般时用A/A。线来设计。例(七)前评日式浅围子鞋的设计(1)成品结构图(参见图11-13)图11-13前开口式浅围子鞋成品结构图由于开口宽度取在8-10mm范围,设计鞋盖时用对位取跷线,在地线基础上找出了J;-J。-O”-O″后,自0″点起便鞋盖向上旋转至A。线上,描出鞋…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在皮鞋帮样结构的复样设计法中,满帮鞋的设计有三种基本的取跷方法即:定位取跷,对位取跷和转换取跷。其中定位取跷是最基本的取跷方法,对位取跷是定位取跷的补充,转换取跷是一种特殊的取跷方法。对于一般的鞋子(如内耳式鞋、外耳式鞋、横断舌式鞋等)的样板处理采用定位取跷和对位取跷法就可设计出来;但对于特殊的鞋类(如前帮较长的、整体舌式鞋、纵断舌式鞋等),用定位取跷和对位取跷就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此时,必须采用转换取跷法。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转换取跷的原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复样设计法之四──围盖鞋的设计北京皮革工业学校高士刚围盖鞋指的是前帮分成鞋盖和围子两部分的一种鞋类。围盖只是前帮的一种花色变化,对鞋帮整体结构影响不大。因此是使用定位取跷线、还是对位取跷线,或者转换取跷线,不是由围盖来决定,而是由鞋帮整体结构来确定。...  相似文献   

6.
一、定位取跷线的概念 在论述十字取跷原理过程中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定位取跷。在定位取跷时所被处理的取跷角既为定位取跷角。而定位取跷线则指的是与定位取跷角相关的前中线。 在标注自然跷时,是以相似文献   

7.
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研究分析了运动鞋制版过程中自然跷、工艺跷及转换跷的形成原因及取跷方法。通过实践总结出C型、D型、T型、W型、Y型前套的不同取跷方法,不同造型后套取跷方法及不同造型翻口里取跷方法。同时总结出不同跷度的处理方法及适用情况,并指出所有跷度处理方法的核心是:总面积相当与接帮线长度不变,为系统学习研究运动鞋制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4.福建长乐市金峰镇陈德法问:在双线取跷中,舌盖的曲线长(J2点至O’点)比围子曲线长(J’点至0’点)多出约5~10mm,会不会有这种情形?如果有,是不是要对舌盖进行拔跷?在双线取跷时,由于舌盖不断开,要用转换跷来制取样板,同时围子也不断开,要用定位取跷来制取样板。两者相比,舌盖样板比围子样板更重要,因为舌盖的外形决定着成品鞋的外形,所以一定要先设计鞋盖样板。设计鞋盖时,找到人点是关键,找JZ点的长度可以用测量VJ2=JV’长度的方法,在EV延长线上确定。应注意不能用作弧线的方法找J2,如果以0占为圆心,以OJ…  相似文献   

9.
李运河 《中国皮革》2004,(13):22-25
重新定义了跷度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揭示了取跷的实质。通过对 5种传统取跷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 :不同取跷方法本质上是相通的 ,有些甚至是可以互换的。同时针对传统取跷方法不能量化误差 ,线条变形量大 ,经验性强 ,不易掌握等缺陷 ,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 ,找到了一种新的“优化取跷法”。提出了双向取跷概念 ,量化了样板长度 ,稳定了旋转中心 ,是对取跷方法的新的突破和理论提升。  相似文献   

10.
皮鞋帮结构设计原理之四─—十字取跷原理北京皮革工业学校高士刚在植面展平原理一节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植面展平的条件是要有空间角的变化,这个空间的角在应用于制鞋行业时称为跷。取跷是指对空间角进行技术处理。当然,取跷效果好时样板伏植效果好,做出的鞋子外观光滑...  相似文献   

11.
7.大连市中山区谭宪法问:筒靴设计时前面的"小葫芦"不好处理,能否用图示例一下?关于小葫芦处理问题,是属取双转换跷的内容。一般的情况下葫芦与整前帮相连,前帮在处理时要取转换跷,葫芦在处理时也要取转换跷,故称为双转换,这是设计靴鞋时的一种特殊取跷方法。什么时候取双转换跷呢?也从背中线入手分析。一般整舌式鞋在取转换跷时,是把前后帮两段背中线转换成一条直线。在设计有葫芦的靴子时,背中线可大致分为三段,即AV段、VE段和EE'段。参见图1。对于AV段和VE段的转换,如同整舌式鞋的转换。对于VE段和EE'段的转换,也同…  相似文献   

12.
模板是什么?就是那块从楦面上剥下来的半面板。它惹什么祸了?为何会带来无休止的麻烦?真有那么可怕?这事还得从头说起。有一位惠东的朋友曾来电话说,他用模板画设计图后再取样板总是不准,不知问题在那里?因为在电话里看不到操作过程,无法解释清楚。正巧有机会到惠东,并和他见了面,又谈起此事。通过亲眼所见,才发现是模板在展平时出了问题。什么问题?模板上没有跷度,楦面上本来存在的自然跷度角,被他一点一点地推平了。由于模板上没有跷度,取下的样板也就没有跷度,还原的效果肯定是不贴楦,取帮样板不准的原因不在绘图和打板上,而是在模板上。还有的人在制取女浅口鞋的时候,要把鞋跟比上去,原因是跷度不够。为什么跷度不够?模板没有取准,还是模板惹的祸。目前在帮样的结构设计中,采用粘线方法的几乎没有了,采用比楦方法的也日渐稀少,还有少部分人采用糊牛皮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贴楦时,从平面的纸到立体的楦面,展平时从立体的楦面到平面的纸样,都存在着力的作用,并需要消除之。曲跷时,对折线从弯曲转变为直线,实质上是力的转换过程。曲跷的产生和跷度的大小亦决定于应力的存在和大小。  相似文献   

14.
套包鞋,英文名称为Moccasin,是一种高档休闲鞋类。传入我国后,套包鞋(又称包子鞋)成为这类鞋的惯称。由于套包鞋的柔软性和卫生性能良好,穿着舒适,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着眼实际工业生产,结合现行的制版技术及制鞋工艺,贯穿介绍了套包鞋围盖的旋转取跷法及鱼刺分割取跷法、有皱包底围条的剪口分割取跷法、无皱包底围条的旋转取跷法,介绍了全包底围条的制作方法以及特殊加工工艺、缝制工艺的制版方法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降低ZJ17卷烟机废品率,缩短调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方法:研制胶辊相位对位装置,采用传感器精确测量胶线位置,将测量信号实时传输到工控机,应用轴编码器信号判断胶线偏移量,驱动伺服电机自动调整胶辊相位,实现对胶线位置的实时控制。结果:设计的胶辊相位对位装置安装方便,便于维护,设备初次调试时间明显缩短,调试浪费烟支由改造前的3万支以上降低到1 000支以内。结论:胶辊相位对位装置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本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皮鞋帮样结构设计中,核心技术就是曲跷处理,凡是跨越湾背中线的鞋靴部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必然会变形。如何凋整、处理部件变形,使部件加工变形后还原到设计位置,这一技术过程应称为鞋样的曲跷处理过程。曲跷处理技术的依据是材料的变形性能,所以脱离材料变形  相似文献   

17.
设计者应尽可能地依样板纤细,并留出阵跷所需区域。寸与外帮样板相符仍非易事。统口边线长度的增加和底边线的变短很难剪出一个很合适的村里样板。建议裁出一个阵跷过的村里,在缝合及绷植时使薄片区回复原样板形状。升跷升跷的效果是将统回线缩短而下边缘线拉长。这能确保恰当的尺寸土不用固定的调节部件,比如浅口高跟女鞋。也许在制做时将出现一些问题,除非绷值机器是多用途的井已工作状况良好,因为加长底边缘长度将会增加绷植难度。D10月11-12日“西班牙精品鞋展”在北京王府饭店举行。此次来京参展的西班牙厂商虽然只有互0家,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鞋帮长度、鞋帮后跷、前帮口门位置等三个部位内、外踝差别原因的研究,找出其变化的规律,给出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常见样板取跷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并分别制取对应样板。通过对所制取样板面积、背中线长度、轮廓线长度与相应楦体曲面数据对比,同时把所制取样板在楦面上进行效果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双向旋转取跷法所制取样板数据上更接近楦体曲面的数据,模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布鞋帮样两种平面设计方法探讨安徽省泗县轻纺工业管理局孙成儒目前在布鞋设计中,除经验法外,主要是两种方法,一种是以植背中心线为基础坐标线的平面设计法;一种是以植底中心线作为基础坐标线的平面设计法。这两种平面设计法在曲跷处理上正好相反。以楦背中心线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