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胸膜凹陷征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60例周围型肺癌和40例良性结节的MSCT资料,并行MPR、VR、SSD等显示结节与胸膜之间关系的影像表现。结果:胸膜凹陷发生于肺肋胸膜面46例,纵隔面11例,膈面22例,叶间胸膜面13例,壁胸膜与叶间胸膜同时发生8例。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胸膜凹陷征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轴位图像(P0.05)。周围型肺癌典型胸膜凹陷征和伴相关结节切迹的出现例数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良性结节粗线影和伴胸膜粘连增厚的检出例数高于周围型肺癌(P0.05)。结论:MSCT图像后处理显示胸膜凹陷征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100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周围型肺癌螺旋CT的表现,利用三维成像软件以多层面重建法进行重建,比较横断位薄层图像与MPR图像对病灶深分叶、短毛刺、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细支气管气相等征象的显示率.结果:100例多平面重建图像显示清晰,与横断位薄层图像比较,MPR图像能明显提高深分叶、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细支气管气相的显示率,并能减少"空泡征"的假阳性,对短毛刺征的显示率无明显改变.结论:多平面重建方法简单易行,能充分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形态特征,为周围型肺癌影像学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SCT对肺部2cm以下孤立性结节胸膜凹陷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的良性结节16例和早期周围型肺腺癌20例,通过靶重建、最小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显示病灶的胸膜凹陷征,将胸膜凹陷征分Ⅰ型,、Ⅱ型、Ⅲ型,并比较良性结节及早期周围型肺腺癌胸膜凹陷分型差异。结果胸膜凹陷征Ⅰ型7例,良性结节2例,恶性结节5例;Ⅱ型18例,良性结节6例,恶性结节12例;Ⅲ型11例,良性结节8例,恶性结节3例。SSD图像中,2例良性结节和4例早期肺腺癌呈轻度胸膜凹陷;4例良性结节和12例早期肺腺癌胸膜凹陷呈星芒状改变,周围见多条扭曲、长短、粗细不一的凹槽,10例良性结节和4例早期肺腺癌胸膜凹陷呈圆洞样凹陷。12例良性结节见局部胸膜肥厚,3例早期肺腺癌见局部胸膜肥厚。良性结节及早期肺腺癌组的靶重建和MIP分型以及SSD胸膜凹陷分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良性结节胸膜凹陷征主要以Ⅱ和Ⅲ型多见,且局部胸膜增厚比例显著高于早期肺腺癌(P0.001)。结论 MSCT靶重建配合各种后处理功能在显示肺小孤立性结节的胸膜凹陷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肺结节良恶性的定性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CT多平面重建对胸膜凹陷相关结节切迹检出的价值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目的 认识胸膜凹陷相关结节切迹 (NNPI)的征象。探讨CT多平面重建 (MPR)配合多层螺旋CT对恶性胸膜凹陷的诊断价值。方法  (1)观察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 (SPLC) 91例 ,良性小结节 5 9例。 9例SPLC、2例良性结节术后用改良Heitzman法充气固定肺叶制成病理大切片。比较分析良、恶性胸膜凹陷对照组及充气标本扫描和病理切片。 (2 )对恶性胸膜凹陷 2 0例、良性 12例行CTMPR ,观察MPR显示NNPI的作用。结果  (1)NNPI是指胸膜线影进入结节内部 ,于结节表面形成切迹改变。此征对恶性胸膜凹陷特异度为 96 5 %。 (2 )恶性胸膜凹陷切迹在MPR的检出率为 80 % ,与横断面扫描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13 2 0 5 ,P <0 0 5 )。结论 NNPI对于恶性胸膜凹陷有高特异性诊断价值。MPR配合多层螺旋CT能提高此征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周围型小肺癌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处理成像技术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CT资料,CT扫描采用16层螺旋机,平扫加强化,随后进行1mm重建,传输到工作站进行SSD、MPR成像。结果SSD、MPR技术可多方位、立体、直观的清楚显示肺结节表面征象及空间关系,确切显示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肺血管集束征等周围型小肺癌的特征,SSD成像对分叶征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SSD、MPR、2D横断图像三者结合可明显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肺癌胸膜凹陷征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胸膜凹陷征CT表现分析100039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席先焕,李功杰,李凤雏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816胸膜凹陷征是周围型孤立性肺肿块常见的X线征象之一。本文对66例周围型肺癌的胸膜凹陷征CT表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讨论了胸膜凹陷征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
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螺旋高分辨率CT表现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3  
研究周围型肺癌时胸膜凹陷征的螺旋HRCT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型肺癌60例,根据肿瘤大小及生长部位,总结其胸膜凹陷的不同螺旋HRCT表现,并分析其开原因。结论螺旋高分辨率CT尤其是3D重建有利于周围型癌胸膜凹陷征的显示。  相似文献   

8.
胸膜凹陷征的病理基础及其HR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为了从HRCT角度评价胸膜凹陷征的病理基础及其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对完整胸膜凹陷的认识水平。材料和方法:搜集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101例,其中52例为HRCT前瞻性研究组,简称“前瞻”组;49例为回顾性常规CT薄扫组,简称“薄扫”组;良性小结节48例(30例为HRCT扫描)。比较观察“前瞻”组、“薄扫”组、良性对照组及术后标本胸膜凹陷HRCT表现。结果:通过比较分析,经统计发现完整胸膜凹陷在“前瞻”组见30例(57.7%);“薄扫”仅1例(2%);对照组2例(4.2%)。研究发现,HRCT扫描技术是显示完整胸膜凹陷的关键,良、恶性组之间完整胸膜凹陷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胸膜凹陷的中心位置与肿瘤生长的部位相关。结论:胸膜凹陷的形成除了与肿瘤内的瘢痕收缩等因素有关外,还与肿瘤发生的部位及其所致的节段性肺不张有关,HRCT像上完整胸膜凹陷征系周围型小肺癌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良、恶性胸膜凹陷征的HR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病理角度认识良、恶性胸膜凹陷征的HRCT表现。方法:9例术后标本,充气后HRCT扫描,观察大体标本并与术前CT及标本CT扫描对照。结果:HRCT从断面上反映出了小肺癌时胸膜凹陷的完整形态。炎性灶胸膜凹陷轻,与肺癌时胸膜凹陷表现不同。结论:HRCT可客观地反映胸膜凹陷的大体病理形态,良、恶性胸膜凹陷有可能以CT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4层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MPR)对周围型肺癌征象的检出.方法 收集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45例,64层CT胸部各向同性扫描后行肿瘤靶重建及多向调整MPR重组,并与横断薄层重建图像对比分析.结果 (1)MPR对CT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深分叶征、叶间胸膜凹陷征及破坏征的检出率高于薄层横断面重建图像;对细短毛刺征、叶间裂以外胸膜凹陷征的检出与横断薄层重建图像无差别.(2)MPR对空泡征和CT支气管征的判别有优势.(3)MPR对3种及以上CT征象的显示率高于横断薄层重建图像.结论 64层CT多向调整MPR有利于提高周围型肺癌征象的检出.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树的多排螺旋CT三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MDSCT)三维重建显示段以下中小气道的能力。方法20例健康志愿者行准直1mm,Pitch1.75的螺旋高分辨率扫描,分别用标准(FilterB)和高滤过重建算法(FilterD)重建横断面图像,间隔0.6mm。其中10例同时做增强扫描。16个新鲜肺叶充气标本,用3组方案扫描,准直分别为0.5mm、1.0mm和2.5mm,Pitch1.75,FilterD重建,间隔相应为0.3mm、0.6mm和1.3mm。用种子技术行支气管表面遮盖显示(SSD)重建,比较平扫与增强、不同滤过算法和不同层厚显示支气管的等级和长度。结果在活体,采用平扫重建的SSD图像优于增强,用FilterD重建的SSD图像优于FilterB,其中以平扫FilterD图像所做SSD最佳,能显示99.8%的4级、大部分5级及部分6级支气管。在肺标本,0.5mm组显示5~8级支气管明显优于1.0mm和2.5mm组,能显示全部7级和部分8级支气管。结论采用MDSCT、0.5~1.0mm准直的高分辨率扫描后行SSD重建能从平面和立体直观地显示4~7级支气管,评价该范围内的支气管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气管重建技术在评价肺癌与气管支气管的关系中的价值。方法对34例拟手术的病例和5例已手术的病例进行CT扫描,在工作站上进行重建处理,重建方法包括MPR,SSD及VR,分别分析轴位图像和重建图像并进行对比。结果在显示狭窄部位方面,重建图像优于轴位图像,可纠正轴位图像错误3例。在显示肿瘤与支气管的空间关系方面,重建图像可以非常清楚显示,而轴位图像没有一例可以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在显示狭窄程度方面,轴位图像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7.4%,75.3%;重建图像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2%,83.2%。在显示支气管侵犯范围方面,轴位图像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2.4%,66.5%;重建图像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9.3%,90.4%。结论螺旋CT气管重建技术对判断肺癌与气管支气管的关系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分析伴有薄壁空腔的周围型肺癌的CT特点及征象,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胸科医院2014年至2018年间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伴有薄壁空腔的周围型肺癌患者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45~77,平均年龄55±11岁),薄壁定义为≤4mm,排除无病理结果证实的病例。分析CT图像特点和征象,包括病灶的边缘、空腔大小,空腔壁的厚度,壁内结节,空腔分隔等。结果:病灶位于双肺下叶的占83%(10/12),位于双肺上叶的占17%(2/12),空腔壁不规则增厚占100%(12/12),壁内结节占17%(2/12),空腔内分隔占50%(6/12),病灶边缘不光滑占92%(11/12),分叶占67%(8/12),毛刺67%(8/12),胸膜凹陷占33%(4/12),血管聚集25%(3/12),病灶周围磨玻璃密度影占17%(2/12)。2例增强检查患者壁结节明显强化。结论:伴有薄壁空腔的周围型肺癌好发于双肺下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提高此疾病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PECT肺灌注与CT异机融合图像评价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区域肺功能的意义.方法 选择Ⅲ期NSCLC患者32例,治疗前行肺功能测试和胸部CT扫描,并在相同体位下行SPECT肺灌注显像,两套图像均传至Philips Pinnacle3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依据外标记点进行手动异机图像融合.参考CT与SPECT肺灌注融合图像,按灌注缺损区与肿瘤病灶的大小关系分为4级:0级为无灌注受损;1级为肿瘤及其周围局部肺灌注受损;2级为1叶肺灌注受损;3级为超过1叶肺灌注受损.采用SPSS 13.0软件,行PearsonX2检验.结果 32例Ⅲ期NSCLC患者中,31例有程度不等的肺灌注缺损,其中1级13例,2级8例,3级10例.中央型NSCLC患者肺灌注缺损较周围型NSCLC患者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95,P<0.05).8例患者肺功能测试有不同程度的异常.CT与SPECT肺灌注融合图像阳性率96.9%(31/32),较肺功能测试阳性率25.0%(8/3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724,P<0.05).结论 SPECT肺灌注与CT异机融合图像能更好显示Ⅲ期NSCLC患者区域肺组织的功能状况,为此类患者制订手术方案、预测术后肺功能、优化放疗计划等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Our purpose was to assess the incremental effect of 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 (MIP) image processing on the ability of various observers to detect small (<1 cm in diameter) central and peripheral lung nodules revealed by multidetector CT. 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identified 25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disease, each having from two to nine nodules that were 3-9 mm in diameter. Two senior and three junior reviewers interpreted all images on a workstation. The observers first reviewed axial images (3.75-mm collimation, 3-mm reconstruction interval, multidetector acquisition) in cine and sequential fashion and recorded the size, lobe, and central or peripheral (within 1 cm of the edge of lung) location of each nodule. MIP images (10-mm slab, 8-mm interval) were then reviewed, and additional nodules detected were recorded. Final counts were established by consensus. RESULTS: The reviewers found 122 nodules (71 peripheral, 51 central) in the 25 patients. The addition of MIP slab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reviewer detection of central nodules (p < 0.001) and junior reviewer detection of peripheral nodules (p < 0.001). MIP slabs also reduced the effects of reviewer experience, particularly for peripheral nodules. CONCLUSION: MIP processing reduces the number of overlooked small nodules, particularly in the central lung. Observer nodule detection remains imperfect even when lesions are clearly depicted on images.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气管三维重组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气管三维重组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4层螺旋CT对145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气管病变行准直1mm,螺距1.75,球管旋转0.5s/r的螺旋高分辨力扫描,高滤过算法重建,间隔0.6mm。中小气管病变加做视野为20cm的靶扫描,准直0.5mm,重建间隔0.1~0.3mm。在工作站上用种子技术行支气管表面遮盖显示(SSD)重组。结果:气管病变9例,表现为气管局限性、不规则缺损或偏心性狭窄。中央支气管病变64例,其中肺癌58例,表现为多种类型的支气管中断,或不同程度、形态的支气管狭窄;内膜结核3例、慢性炎症2例、纤维上皮性息肉1例。周围支气管病变70例,其中肺癌44例,表现为支气管到达肿块边缘截断、进入肿块后锥状中断或支气管在肿块内轻度扩张;支气管扩张10例,表现为多支支气管分支呈杵状扩张;炎性假瘤5例,见支气管在肿块内呈正常形态或断续开放状;结核球4例,见支气管在肿块边缘截断;良性肿瘤7例,见紧邻肿块的支气管呈偏侧光滑弧形狭窄或闭塞。弥漫性淀粉样变2例,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多处不同程度狭窄。结论:采用0.5~1.0mm准直的高分辨力MSCT扫描后行SSD重组能立体直观地显示病变支气管的部位、形态、范围和程度,提高细微病变的发现率,加深对病变的全面和整体理解。  相似文献   

17.
肺癌的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63例肺癌患者的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对肺癌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材料和方法:收集自1997年10月至2000年2月已证实的肺癌患者共63例,包括中央型肺癌35例,周围型肺癌28例。所有病例均接受了EBCT扫描。扫描条件为130kV/630mA,层厚/间隔分别为3mm/3mm或1.5mm/1.5mm,扫描方式为连续容积扫描(CVS)。三维重建方式为遮盖表面显示法(SSD)。重建阈值为-500Hu--300Hu。结果: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显示中央型肺癌引起的气管、支气管树狭窄或闭塞的形态为:42.9%表现为锥状中断,22.9%表现为不规则偏心性狭窄,17.1%表现为杵状中断,14.3表现为截断且断端不规则,2.8%表现为右主支气管的裂开和右上叶支气管的截断。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可用于确定病变的准确部位,测定狭窄的范围和程序,可显示周围性肺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对于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MDCT多种后重组方法对中央气道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运用MPR、SSD、VB、MinIP及RAYSUN 5种重组方法对61例中央气道良性病变进行MDCT检查,并统计不同重组方法对横断面图像信息的补充价值. 结果 MDCT多种后重组图像对中央气道良性病变提供更多的信息,MPR重组、SSD、MinIP、RAYSUN及CTVB分别对90.16%、54.10%、50.18%、40.98%及39.34%的患者提供了补充信息;SSD、VB、MinIP、MPR及RAYSUN分别对13.11%、13.11%、11.48%、8.20%及6.56%的患者基于横断面获得的诊断进行了修改. 结论 MDCT后重组图像对中央气道良性病变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血管造影判断肺癌与中央肺动静脉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 CT angiography,SCTA)判断肺门区肺癌侵犯中央肺血管的准确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3例病变在肺门区、术前诊断为肺癌的患者进行SCTA检查。分别以手术所见的309支血管和病理观察的69支血管为标准,对比3mm间隔增强横断面CT和SCTA图像判断肿瘤与肺静脉关系的准确性。结果 (1)SCTA的几种重建法所得图像判断血管与肿瘤的关系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