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刘晓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511-5512
目的 探讨对局部晚期、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NP方案化疗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100例局部晚期、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三维适形放疗、NP方案化疗组)、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各5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近期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53,P< 0.05),随访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x2=4.94,P<0.05;x2=5.77,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局部晚期、不能实施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NP方案化疗联合治疗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患者远期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程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LCHDRT)加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局部晚期NSCLC患者61例,分为2组,观察组31例,先行常规分割放疗,再接受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30例行常规分割放疗,均行同步化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65%,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局部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HDRT加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有提高总有效率及生存率的趋势,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堆适形放疔治疗者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6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66例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行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与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50%;对照组有效率为38.3%,2种疗法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部病例随访至2010年3月.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38%(27/32)、40.63%(13/32)、21.88%(7/32).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7.06%(33/34)、55.88%(19/34)、35.29%(12/3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各种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黄芪多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T淋巴细胞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时辰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 [方法]6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时辰组31例予时辰放疗,对照组29例子后程三维适形放疗,两组均采用相同放疗方法和剂量.不同之处在于时辰放疗组时间设在20:00~22:00,对照组时间定在8:00~10:00.放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 [结果]时辰放疗组有效率(CR+PR)为77.4%(、24/31),对照组有效率为(CR+PR)为51.7%(15/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时辰放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时辰放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毒副反应低,值得临库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C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局部晚期非鳞NSCLC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接受PC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DC方案联合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部分缓解19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1例,对照组分别17例、6例、2例,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5、0.230、1.030、2.045,均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发生、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72.0%、32.0%,对照组分别为92%、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9、26.787,均P0.05)。结论 PC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与DC方案联合放疗相当,但是前者的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 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吉西他滨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吉西他滨与常规放疗同步治疗.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350mg/m2,第1、8、15、22、29、36天.放射源为6 MV或15 MV X线,照射靶区包括转移淋巴结及原发灶和预防性淋巴引流区.结果 两组的近期疗效: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11.1%),有效28例(62.2%);治疗组完全缓解13例(28.9%),有效38例(84.4%);治疗组的肿瘤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8.9%(13/45)、35.6%(16/45),明显高于治疗组的11.1%(5,45)、17.8%(8/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急性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肺癌放疗复发患者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可行性。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对复发肺癌患者62例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放疗,观察组使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对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有48.39%的患者治疗有效,有67.74%的患者治疗有效,观察组有77.42%的患者治疗有效,有90.32%的患者疾病受到控制。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控制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差异性(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针对性处理后得到改善。对照组患者一年后的生存率是51.61%;观察组患者的一年后生存率是77.42%。观察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有效率和控制率均比较高,临床中患者生存情况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药多西他赛联合3D-CRT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作用机制和耐受性。方法 60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鳞癌的初治病人,临床分期ⅢA-ⅢB。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D-CRT同步多西他赛增敏+辅助化疗)共30例,与放疗同步,多西他赛静脉滴注(36mg/m2),每周1次,从放疗第1天开始,共6周,放疗结束后TP方案辅助化疗2周期;对照组:(3D-CRT+辅助化疗)共30例,放疗结束后TP方案辅助化疗4-6周期。结果近期疗效(CR+PR):观察组/对照组80%/66.7%。观察组/对照组1、2、3年局控率分别为90.0%/80.0%、80.0%∕53.0%7、0.0%∕40.0%;12、、3年生存率分别是90.0%∕80.0%、73.0%∕47.0%、60.0%∕33.3%。通过对单药多西他赛周疗联合3D-C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发现,近期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3、年局控率及生存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药多西他赛周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9,(6):737-738
目的观察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全脑放疗,观察组给予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24%vs. 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直径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减小,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的脑转移瘤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模态CT(PET-CT)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评估塞来昔布联合调强放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选取丽水市中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和丽水市人民医院3家医院共9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调强放疗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塞来昔布。检测两组患者的标准瘦体重摄取值(SUI),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的水平。采用SPSS 19.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X~2检验。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22%,对照组为43.48%,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SUI为51.26%±13.68%,高于对照组(43.85%±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癌胚抗原和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43%和3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能提高调强放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多模态CT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能对其疗效进行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周剂量奥先达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63例食管癌患者根据自愿选择方案的原则分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周剂量奥先达25 mg/m-2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23例采用顺铂25 mg/m-2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8.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87.8%,对照组1年生存率82.6%,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毒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尤其是血小板低下.结论 周剂量奥先达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优于顺铂联合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周剂量奥先达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63例食管癌患者根据自愿选择方案的原则分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周剂量奥先达25 mg/m-2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23例采用顺铂25 mg/m-2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8.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87.8%,对照组1年生存率82.6%,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毒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尤其是血小板低下.结论 周剂量奥先达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优于顺铂联合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IK)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影响.方法 将61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先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然后给予CIK回输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及CD16+ CD56+分别由0.6374±0.0325、0.3217±0.0287、0.0102±0.0093及0.1224±0.0177上升至0.7125±0.0154、0.3921±0.0461、0.0178±0.0179及0.1855±0.0321,CD8+由0.3147±0.0307下降至0.2209±0.0257,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及CD16+ CD56+分别为0.6218±0.0040、0.3311±0.0278、0.3265±0.0257、0.0101±0.0108及0.1327±0.0298,与治疗前0.6325±0.0114、0.3347±0.0209、0.3316±0.0178、0.0101±0.0117及0.1479±0.03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K治疗可以改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化疗在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锦州石化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化疗(吉西他滨+卡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毒副反应出血、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26.67%、26.67%、31.11%和2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1%、55.67%、57.82%和37.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并且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68例病历完整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6例接受单纯的三维适形放疗,42例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和评价其临床疗效。同时应用多因素分析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随访截止时间为2016年1月,失访2例,失访率为2.94%;患者6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1%、50%、11%和7%,中位生存时间为12.0个月,有效率为82.35%;联合化疗、放疗剂量、后程补充精确放疗、配合药物治疗、病理类型和转移器官数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化疗、高剂量放疗、腺癌及转移器官数少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而联合化疗、高剂量放疗、腺癌及转移器官数少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延长生存率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治疗组(对照组,n=46)和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组(观察组,n=46),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1~2年发现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73.9%(34/4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7.8%(22/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为19.6%,对照组为43.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吉西他滨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吉西他滨与常规放疗同步治疗。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350mg/m^2。第1、8、15、22、29、36天。放射源为6MV或15MVX线,照射靶区包括转移淋巴结及原发灶和预防性淋巴引流区。结果两组的近期疗效: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11.1%),有效28例(62.2%);治疗组完全缓解13例(28.9%),有效38例(84.4%);治疗组的肿瘤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8.9%(13/45)、35.6%(16/45),明显高于治疗组的11.1%(5/45)、17.8%(8/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急性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单纯放疗组,45例)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组(同步化疗组,45例).放疗一般设定照射剂量DT 60~68 Gy,1.8~2.0 Gy/次,5次/周,共30~34次.化疗方案采用NP方案,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化疗与放疗同时开始.结果 同步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 %(39/45)和57.8%( 26/45)( x2=9.36,P< 0.01).同步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7.8%( 35/45)和55.6 %(25/45)(x2=5.00,P< 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46.7%(21/45)和26.7%( 12/45)(x2=3.88,P< 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加NP方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毒副反应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0例局部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吉非替尼联合适形放射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适形放射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放疗采用6MV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Gy/次,1次/d,5次/周,DT66~72Gy。治疗组同步口服吉非替尼,从放疗第1天开始,连服2月。胸部病灶按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在放疗30天内经胸部增强CT扫描评价近期疗效,急性副反应及晚期并发症按照RTOG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88.6%,对照组有效率为6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P<0.05);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7%、37.1%、22.9%,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0%、14.3%、5.7%,两组同期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4、4.79、4.20,P<0.05)。吉非替尼组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皮疹、腹泻。结论吉非替尼联合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未增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