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王恒山  欧尚瑶  潘英明  向花俏   《广西植物》2006,26(1):105-106,87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广西柳州地区大瑶山的毛两面针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20种成分,占挥发油成分的45.72%。其中主要成分为倍半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疆刺山柑叶子部位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刺山柑叶子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检出50个色谱峰,鉴定出34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94.93%.结论:新疆刺山柑叶子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硫化物,占总挥发油的80.72%;酮类(9.19%)为次要化学成分;醛类2.36%;萜烯类2.26%;烃0.32%;醇1.09%.这些数据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刺山柑资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翼蓼和中华抱茎蓼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翼蓼和中华抱茎蓼中提取其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翼蓼中总共鉴定出31种成分,中华抱茎蓼中鉴定出21种成分,分别占到挥发油总含量的84.0%和93.8%,翼蓼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表蓝桉醇(15.9%)、甲苯(8.6%)、反式橙花叔醇(6.9%);中华抱茎蓼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9.9%)、2,4-戊二酮(17.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1.7%)、3-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10.7%).  相似文献   

4.
青花椒产业近年来在南方地区发展迅速,而与品质相关的基础研究却较为滞后。本研究以市场上主要的八个青花椒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花椒中的挥发油,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挥发油成分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八个青花椒品种挥发油含量差异较大,在八种青花椒中共鉴别出60种成分,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9.76%~99.66%,其中有29种共有成分,占挥发油含量的96.64%~98.95%。这些共有成分主要为醇类和烯类,含量较高的为芳樟醇和柠檬烯。八个青花椒品种挥发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相似但含量相差较大,多数非共有挥发性成分含量少于1%,根据共有挥发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将八个青花椒品种分为了两类。对不同青花椒品种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的分析,可为青花椒的品质评价、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别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黄色假鹰爪鲜花的挥发油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黄色假鹰爪鲜花挥发油成分的异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黄色假鹰爪鲜花挥发油成分中芳樟醇(46.19%),香茅醇(3.97%),反-香叶醇(4.21%),香叶酸甲酯(26.64%),(2Z)-3,7-二甲基-2,6-辛二烯酸乙酯(3.40%)五种物质的含量较高,其中三种醇类物质占总挥发油的54.37%;两种酯类物质占总挥发油的30.04%.水蒸汽蒸馏法得到的黄色假鹰爪鲜花挥发油成分中β-石竹烯(31.76%),α-石竹烯(8.63%),大根香叶烯D(4.65%),匙叶桉油烯醇(4.44%),α-石竹烯氧化物(12.98%)五种物质的含量较高.另外,通过对比发现不同生长期假鹰爪鲜花虽然香味差别较大,但是由水蒸汽蒸馏油得到的挥发油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小叶臭黄皮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纳智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193-19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叶臭黄皮叶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84个峰,鉴定了其中的66种成分,所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52%.其主要化学成分为α-芹子烯(15.76%)、石竹烯(15.05%)、β-芹子烯(9.54%)、α-蒎烯(6.43%)和α-石竹烯(5.39%)等.  相似文献   

7.
纳智 《广西植物》2007,27(5):803-804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黄皮叶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油进行了分析,分离出40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7种成分,所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87%,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太子参在GAP实施过程中产地加工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乙醚回流-水蒸气蒸馏提取法,分别提取晒干和烘干太子参的挥发油,运用GC-MS-DS联用分析技术和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法,对晒干和烘干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用GC面积归一法分别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晒干和烘干太子参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28%和0.13%.晒干太子参挥发油鉴定出9种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最高(87.19%)的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烘干太子参挥发油鉴定出15种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最高(77.34%)的成分是2,6-二(1,1-二甲乙基)-4-甲基苯酚,两者挥发油化学成分含量和组成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缺萼枫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缺萼枫香叶中的挥发油,首次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44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9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1.04%,主要成分为n-棕榈酸(27.03%)和9,12,15-十八酸(13.35%)。  相似文献   

10.
黄皮果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皮果中提取挥发油 ,并用GC 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GC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得到 92个化合物的峰 ,鉴定了 43个成分 ,占挥发油成分的 83 15 %以上。通过对黄皮果挥发油的分析 ,为对其及黄皮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河南桐柏产多裂翅果菊 (Pterocypselalaciniata)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共鉴定出 3 5种化合物 ,占挥发油总量的 79.0 3 % ,主要为长链脂肪烃和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  相似文献   

12.
仙人掌超微粉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仙人掌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经超微粉碎后的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Ker-Gaw.)Haw]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出32个化学成分,占总成分的98.097%,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的分别确定为异丁基邻苯二甲酸酯(Isobutyl phthalate)27.492%,棕榈酸(Palmitic acid)16.716%,丁基邻苯二甲酸酯(Butyl phthalate)11.257%,薄荷脑(Menthol)6.722%,亚油酸(Linoleic acid)5.995%,壬醛(Nonanal)4.594%,乙醛(Hexanal)3.614%,十二酸(Dodecanic acid)3.244%。结论:通过对仙人掌超微粉挥发性成分的分析鉴定及相对含量测定,为综合利用仙人掌植物资源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纳智 《广西植物》2005,25(3):261-263
用GCMS联用技术首次研究了云南西双版纳白簕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一共分离出108个峰,确认了其中的81种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50%,主要是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  相似文献   

14.
巴戟天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巴戟天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巴戟天(Radix morindae offtcinalis)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34个化学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的分别确定为L-龙脑(Bomeol L)29.28%,α-姜烯(Alpha—Zingiberene)4.88%,2-甲基-6-对甲基苯基-2-庚烯(Ar-Cureumene)4.49%,1-己醇(1-Hexanol)3.40%,β-倍半水芹烯(beta—sesquiphellandrene)3.34%,2-戊基呋喃(2-Amylfuran)3.32%,正壬醛(n—nonanal)2.17%,樟脑(L—camphor)2.07%,β-没药烯(bete—Bisabolene)2.06%。结论:34个挥发性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滨海前胡Peucedanum japonicum根、茎叶、花及果实中挥发油,使用GC-MS分析挥发油并鉴定其化学成分,比较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差异。结果显示,从根、茎叶、花和果实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8、36、40和45种化学成分, 分别占各部位挥发油总量的95.60%、98.03%、95.82%和95.36%。四个部位共鉴定出79个化学成分, 其中有相同化合物20种,主要成分为α-侧柏烯、α-蒎烯、β-月桂烯、β-蒎烯等。  相似文献   

16.
黄花补血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黄花补血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了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花补血草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研究,鉴定出70种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82.12%。黄花补血草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2-硝基乙醇(59.63%)、正二十四烷(3.71%)、二苯胺(2.31%)、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79%)、正二十一烷(1.57%)、丙二醇(1.40%)等。  相似文献   

17.
黔产天胡荽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黔产天胡荽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探讨其抑菌活性,本文采用了水蒸气蒸馏法从天胡荽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GC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滤纸片法,探讨了其对多种细菌的抑制活性。通过研究,共鉴定了38个成分,占挥发油成分的89.99%以上,且发现其对多种细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本研究为对黔产天胡荽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细尖光萼苔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细尖光萼苔提取挥发性成分,运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鉴定了细尖光萼苔挥发性成分20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