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2月14日和2月23日,四川雅江-九龙间相继发生5.0级和6.0级地震,在此之前,距震中约300km的甘孜水氡有较好的趋势异常和临震异常表现,震后研究发现,距此地震约190km的冕宁断层气CO2在雅江地震前有较好的异常表现,而水化学其客台项异常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2001年2月在四川省雅江康定县间发生的Ms5.0级和6.0级地震的基本参数和震源机制解;分析了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状态和中短期观测异常现象,对雅江6级地震前后的短期预测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3.
对川西地区2000~2001年雅江—康定间6.0级地震前后的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绘制了重力场变化等值线图和三维曲面图,从动态的观点研究了雅江地震前后重力场的图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重力变化与构造环境变化有关,地震前重力场有明显的异常变化。②雅江地震前后重力场空间分布图较好地反映了鲜水河断裂带及北西向的理塘断裂和北东的玉龙西断裂构造活动弓l起的重力变化。③地震发生在重力异常下降区及高梯度带附近。  相似文献   

4.
杜方 《四川地震》2001,(4):40-46
对2001年2月14日和23日在四川省雅江-康定相继发生的5.0和6.0级地城的发震背景进行了初步分析,对雅江地震引发的值得研究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这些分析和探讨对雅江地震发震构造,块体内部中强地震孕育,块体内部中强地震跟踪预测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2001年2月四川雅江5.0和6.0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背景,分析了这次地震未能实现短临预报的原因,结果表明,雅江5.0和6.0级地震发生在历史地震记载时期短,构造不清,地震以网稀疏,中等地震活动长期平静的高原山区,要依靠现有的地震学前兆异常指标来实现短临预报是非常困难的,尽管震前在震中及其附近有地震活动增强的显示,但仅据此仍难以实现短临预报,过多地依赖不完整的历史资料,同时过多地依赖现有的震型判定指标是导致雅江地震短临预报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程万正 《内陆地震》2004,18(1):20-28
分析了雅江地块的构造环境、地震活动和震兆异常,探讨2001年雅江6.0级地震、2002年新龙5.3级地震发生后雅江地块的强震趋势。重点对理塘-德巫断裂带,新龙、白玉、德格及贡觉一带地区的异常地震活动图像进行分析,认为该区存在强震填空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1998 年1 月10 日张北尚义 M S6 .2 地震前后晋冀蒙交界地区前兆台网地下水位异常特征.用多层次跟踪预报法对该次地震进行了检验性预测,探讨了地下水位高值异常与该次地震的关系.检验预测结果表明,这些异常就是该次地震的前兆反映  相似文献   

8.
张永久  程万正 《中国地震》2003,19(4):340-350
利用成都区域数字化地震台网记录的雅江地震序列的S波段资料,使用波谱分析方法计算雅江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在对不同时段的震源参数进行初步分析后,得到如下结果:①给出了适合于雅江地震序列的地震矩M0和矩震级Mw与里氏震级ML的关系;②拐角频率从5.0级地震前的1.4左右下降到5.0级地震后的1.3左右,6.0级地震之后又下降到1.2左右;③前震和余震的一些震源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预测未来强震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杨明德  胡爱真 《内陆地震》1997,11(4):337-344
介绍了青海省兴海7.0级地震前水氡,地下水位,地表形变,地震活动性,气象及动物等出现的异常,并对震前的预报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0.
郑熙铭 《山西地震》1989,(2):22-25,35
唐山地震以后,对京津唐地区的地下水位变化,许多同志曾做过广泛的分析研究,但是对其临震特点分析尚少.为此,我们运用二阶差分法计算了震前京津唐地区地下水位的加速度变化.结果表明,多数井孔水位在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1~10天有同步异常现象.这为分析唐山震前地下水位临震异常提供了一种信息,同时给分析地下水位异常提出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