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索不同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对诱发型2 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侧肾动脉结扎+ 高脂饲料喂养+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模,结扎单侧肾动脉后,DN1 组及DN2 组分别予高脂饲料喂养4 周或8 周,其后予STZ 30 mg/ kg 腹腔注射,比较两组大鼠在STZ 注射4 周后及实验结束时的UAER,观察两组大鼠血糖?体重?HOMA-IR?肾指数及肾脏病理等情况?结果 STZ 注射4 周后,两组大鼠均可出现UAER 的升高,且DN2 组UAER 明显高于DN1 组( P <0.01)?第12 周末,DN1 组与DN2 组肾组织HE 染色均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肥大,系膜基质增多;肾小囊腔狭窄等病理改变?DN2 组体重高于DN1 组( P < 0.01),肾指数低于DN1 组( P < 0.01),而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 及UAER 与DN1 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 0.05)?结论 延长高脂饲料喂养时间能够加重DN 肾损害,但有可能会推迟干预时间,因此在试验中应权衡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名老中医经验方栀芪降糖饮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IR)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造模。观察栀芪降糖饮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包括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抵抗素、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影响,以及对各组大鼠胰腺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 栀芪降糖饮高、低剂量组均能调节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提高ISI,降低HOMA-IR;能够调节血脂紊乱,增加血清脂联素含量,降低血清FFA、TNF-α、抵抗素水平,并且对大鼠胰腺病理改变有不同程度修复与改善,其作用水平与阳性对照药物吡格列酮相当,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栀芪降糖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与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差异。方法 雄性SD大鼠,高脂高糖饲养6周后按35mg/kg单次腹腔注射2%STZ溶液建立2型糖尿病(T2DM)模型,普通饲料饲养6周后按60mg/kg单次腹腔注射2%STZ溶液建立1型糖尿病(T1DM)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检测大鼠体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谱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的血糖、血脂和ox-LDL水平显著升高(P<0.01);T1DM组体重显著下降(P<0.01),T2DM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的体重、血脂谱及ox-LDL水平显著高于T1DM组(P <0.01),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脂、高糖喂养基础上单次腹腔注射STZ可成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其体重及血脂异常显著高于1型糖尿病模型,近似于人类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慢性应激促进大鼠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慢性应激对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雄性大鼠分为普通饲料组、高脂高糖饲料(HFSD)组、普通饲料结合慢性应激(CS)组和高脂高糖饲料结合慢性应激(HFSD+CS)组。实验持续10周后,测量血脂、血糖及血胰岛素,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检测胰岛素抵抗,并检测肝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mRNA表达。结果: HFSD组、CS组和HFSD+CS组均表现胰岛素抵抗,且HFSD+CS组抵抗作用最明显。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肝细胞PPAR-α mRNA表达下降在HFSD+CS组中也最明显。慢性应激结合高脂高糖饲料对胰岛素抵抗程度、高血糖及高游离脂肪酸状态产生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 慢性应激结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可起协同作用,促进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其产生原因主要与高血清游离脂肪酸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对西藏小型猪胰岛素抵抗(IR)及肝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0只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r)5只饲喂普通饲料、IR模型(IR model)组5只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造模12周。造模12周后,称重并测量体长,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空腹取前腔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insulin),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estimated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同时进行糖耐量试验,并计算糖耐量曲线下面积(AUC);取肝组织检测IRS-1和IRS-2基因和蛋白表达,并行油红O、PAS和HE染色,分别观察肝脂质沉积、糖原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IR模型组体重、BMI指数、TC、LDL-C、HDL-C、FFA、FBG、insulin和HOMA-IR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P<0.01);糖耐量试验显示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曲线下降延缓,而AUC血糖和AUC胰岛素均明显升高(P<0.05,P<0.01);肝组织中出现脂质沉积、糖原增加和局部肝细胞浊肿、部分胞核消失或被挤向一端,偶见淋巴细胞浸润;同时肝组织中IRS-1和IRS-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高脂饮食可引起西藏小型猪胰岛素抵抗,肝组织IRS-1和IRS-2表达降低是高脂饮食影响西藏小型猪胰岛素敏感性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运动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模型,为Ⅱ型糖尿病运动处方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SPF级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45只,随机抽取32只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7周的基础上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缓冲液,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正常大鼠和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单纯运动组(CE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运动组(DME组)。运动组采用改进的Ploug训练方案,60 min/d,每周训练6 d,共训练8周。分别在高脂饲料喂养7周后尾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造模后基线时间和运动8周末尾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BG),运动8周末眶后取血测定血清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①7周高糖高脂喂养后,与正常组相比,高脂组FBG、FINS和HOMA-IR含量显著升高。②8周运动干预后,DM组和DME组FINS水平显著低于C组和CE组,FBG和HOMA-IR显著高于C组和CE组;DME组FINS水平显著高于DM组,FBG和HOMA-IR显著低于DM组。DM组和DME组体重显著低于C组和CE组;DME组与DM组、CE组与C组组间体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①7周高糖高脂喂养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30 mg/kg)成功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② 60 min/d共8周的游泳运动模式能够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是研究运动锻炼预防和改善糖尿病机理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尝试利用不同升糖指数(GI)饮食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模型。方法应用高糖高脂饲料喂食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2型糖尿病(T2DM)大鼠,根据血糖和体重水平将其分为高GI饮食组(波动组)和低GI饮食组(稳定组),然后采用定时投食的方法,高GI组喂以高GI饲料,低GI组喂以低GI饲料。7天后经尾静脉采血法测定各组大鼠三餐前及餐后2h血糖,连续测定5天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高血糖素(glucagon)和胰岛素(insulin)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度指数(ISI)、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稳定组和波动组糖尿病大鼠体重、血清FBG、TC和T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波动组和稳定组大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均显著升高,ISI显著降低(P<0.01),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稳定组和波动组糖尿病大鼠MAGE和LAG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稳定组相比,波动组MAGE和LAGE水平明显增加(P<0.01)。结论在不影响大鼠整体血糖水平的情况下,高GI饮食组糖尿病大鼠比低GI饮食组大鼠具有更加明显的血糖波动。运用高GI饮食和低GI饮食喂养2型糖尿病大鼠可以成功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模型,且该模型可保证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高糖饲料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可靠性。方法:50只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w,随机分为两组,普通饲料组20只和高脂高糖组30只。普通饲料组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高糖组先喂以高脂高糖饲料6W,由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然后按30mg/Kg腹腔注射1%的STZ溶液,1次/w,连续腹腔注射2次,1w后测血糖。以连续2次空腹血糖≥7.8mmol/L为造模成功,共25只。两组大鼠于高脂高糖组大鼠给予STZ后第2周、第4周测定空腹血糖和口服糖耐量。结果:与普通饲料组比较,饲养6W后高脂高糖组大鼠胰岛素水平升高(P〈0.05),高脂高糖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P〈0.01);给予STZ后2w高脂高糖组大鼠空腹血糖、2h血糖较普通饲料组升高(P〈0.01):给予STZ 4W后空腹血糖、1h血糖、2h血糖较普通饲料组大鼠升高(P〈0.01)。结论:STZ加高脂高糖膳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口服糖耐量异常,出现了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种模型可靠,理想,简单,费用低,容易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焦膜系学说的代表方丹蛇汤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以揭示其在指导临床复杂疑难证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取 SPF 级Wistar雄性大鼠, 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除正常组外, 各组大鼠均以高脂高盐饲料喂养。造模8周, 治疗组用药3周, 同时监测大鼠体质量、腹围、体长、空腹血糖、血压, 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空腹胰岛素含量, 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中药组的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 血压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显着降低(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丹蛇汤能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的糖代谢异常和高血压有治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耀华  谢萍  王娟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4):86-89,163
目的 复制与人类代谢综合征(MS)相似的大鼠模型,确定成模标准并评价成模率,为研究MS发病机制及评价药物疗效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SPF级雄性7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和造模组(n=70),分别予正常饮食和高脂高糖高盐饮食饲养16周。每4周测量各组体重、腹围、体长、血压及空腹血糖(FPG),饲养至15周时,造模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mg/kg,1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造模效果。结果 随着造模时间的逐渐延长,造模组大鼠体重、腹围、血压、FPG、TG、TC、FINS、HOMA-IR及LDL- C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 < 0.05),HDL-C低于正常组(P < 0.05),体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S大鼠成模率为74.3%。结论 高脂高糖高盐饮食诱导联合一次性小剂量腹腔注射STZ可成功复制MS大鼠模型,符合MS的病理生理特征,此方法操作简便,成模率高,可作为研究MS及药物干预疗效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1.
高糖高脂灌喂法快速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高糖高脂灌喂法快速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方法 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每组15只,2型糖尿病组小鼠按40mg/kg体重的剂量腹腔注射STZ,连续注射5天停药,同时每天灌喂高糖高脂乳液2ml至4周,然后通过血糖、血脂、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耐受试验和组织病理检测等进行2型糖尿病特征的综合评价。结果 2型糖尿病组小鼠空腹血糖值达9.94mmol/L,出现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混合型高脂血症;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耐受试验结果表明,糖耐量受损并有明显的胰岛素耐受;组织病理分析发现,肝脏、胰腺和肾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和炎症。结论 快速建立了具有人类2型糖尿病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的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高糖高脂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版纳微型猪糖、脂代谢紊乱、肝组织病理改变及其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磷酸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高糖高脂联合低剂量STZ诱导云南版纳微型猪2型糖尿病模型,每月末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HE、PAS和苏丹Ⅳ染色观察肝脏显微结构。12个月末处死动物,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肝组织 PKB mRNA和总蛋白表达及PKB丝氨酸473(PKB-Ser473)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喂养12月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显示高血糖、血脂障碍及胰岛素缺乏(P<0.05)。肝脏脂肪病变,肝糖原合成显著减少;PKB 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P<0.05),但PKB磷酸化降低(P<0.05)。结论 高糖高脂联合STZ可诱导版纳微型猪发生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促进肝脏脂质蓄积,抑制糖原合成,可能与信号分子PKB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及STZ剂量对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及其血糖稳定性的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N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1组(M1组)HFD喂养4周+STZ35mg/(kg·bw)腹腔注射;模型2组(M2组)HFD喂养4周+STZ38mg/(kg·bw)腹腔注射;模型3组(M3组)HFD喂养8周+STZ25mg/(kg·bw)腹腔注射;模型4组(M4组)HFD喂养8周+STZ30mg/(kg·bw)腹腔注射;模型5组(M5组)HFD喂养10周+STZ25mg/(kg·bw)腹腔注射。STZ注射后观察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变化。结果模型组FBG、FINS、TG、TC、OGTT各点血糖及AU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高脂喂养时间和STZ注射剂量的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成模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M2组成模率高达到90%,但死亡率同样高达50%,M1和M4组成模率分别为70%和80%,死亡率低于M2。本研究各模型组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在造模后第2周能够达到稳定状态。结论40%HFD喂养8周联合30mg/(kg·bw)STZ腹腔注射建立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具有成模率高、死亡率低及血糖稳定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造模方法。建议使用造模后第2周大鼠空腹血糖判断是否造模成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人工发酵的斜生褐孔菌菌质对链脲佐菌素(STZ)致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并与野生斜生褐孔菌菌核进行比较。方法 高糖、高脂饲料饲养SD大鼠6周,单次ip给予STZ 35 mg/kg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斜生褐孔菌菌质(菌质)1 g/kg组、野生斜生褐孔菌菌核(菌核)1 g/kg组和盐酸二甲双胍(0.2 g/kg)阳性对照组。连续ig给药10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以及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水平,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结果 给药10周后,与模型组比较,菌质组和菌核组大鼠的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血糖明显降低(P<0.05),血清FFA、TC、TG和MDA水平下降(P<0.05),SOD、GSH-Px水平升高(P<0.05);菌质组与菌核组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斜生褐孔菌菌质能缓解STZ致2型糖尿病大鼠症状,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改善氧化应激的作用,且作用强度与野生斜生褐孔菌菌核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大鼠肾脏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2(HMGCS2)表达及可能调控机制。方法 断乳Wistar 雄性大鼠27只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高脂组(HFG)、绿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GTPs)组(G)。CON组大鼠喂养普通饲料,HFG组及GTPs组给予高脂饲料,GTPs组同时自由摄食绿茶多酚浓度为1.6g/L水溶液。26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免疫印迹法测定肾脏HMGCS2和Sir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组比较,HFG组大鼠体重和脂肪系数升高,血清FPG、TC、TG、LDL-C/HDL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FG组比较,GTPs降低大鼠体重和脂肪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TPs组血清FPG、TC、TG、LDL-C/HDLC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比较,肾脏组织HMGCS2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FG组比较,GTPs组增加肾脏HMGCS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饮食、正常饮食和GTPs干预后,大鼠肾脏组织Sirt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脂饮食可降低肾脏组织HMGCS2表达,绿茶多酚可逆转此效应;高脂饮食及绿茶多酚对肾脏组织HMGCS2表达的调控不经Sirt3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优化方案,明确STZ的最佳剂量。方法: 将6周龄的SPF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之后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按照雌鼠与雄鼠2 ∶1的比例进行合笼,次日阴道涂片镜检发现精子记为孕第1天。将所得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STZ不同剂量(15,25,35,45 mg/kg)组,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同等剂量枸橼酸缓冲液(0.1 mol/L,pH=4.2)及STZ,观察体重、空腹血糖以及成模率、死亡率、仔鼠情况,HE染色观察孕鼠的胰腺、肝脏及脂肪组织的变化。结果: 25 mg/kg组成模率(62.5%)最高,死亡率(12.5%)最低;注射STZ后25、35、45 mg/kg组血糖均明显升高,且25 mg/kg组较平稳。 结论: SPF级6周龄Wistar大鼠高脂饲养8周联合孕第1天注射25 mg/kg STZ为建立稳定的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可靠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1、2DM)大鼠模型的链脲菌素(Streptozocin,STZ)最佳注射浓度。方法:80只8周龄SFP雄性SD大鼠高糖高脂饮食两周后随机分组,分别按40、45、50mg/K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链脲菌素建立T2DM大鼠模型,同时继续高糖高脂食物;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50mg/Kg,普通饲料喂养。各组为20只。分别在第2、5、10、20、30、45、60天测大鼠的血糖值,以10天后血糖〉16.7mmol/L计算糖尿病成模率,并计算60天内的大鼠死亡率。结果:实验组各组成模率分别是60%、90%、70%,对照组为0,此外,50mg/Kg剂量组大鼠死亡5只,其他组均为0。结论:45mg/kgSTZ腹腔注射大鼠成膜率高,安全性强,维持时间长,是理想的2型糖尿病造模浓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考察妊娠糖尿病小鼠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妊娠小鼠建立妊娠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正常组(NB)、正常饮食妊娠组(NP)、高脂高糖饮食未妊娠组(HB)和妊娠糖尿病模型(HP)组,收集小鼠尿液,应用GC-MS的方法检测各组小鼠尿液中代谢物,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各组小鼠尿液进行代谢组学的分析。观察各组间代谢轮廓差异并寻找生物标志物。结果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将样本分开,谱库分析得到18种生物标志物。结论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代谢组学可以很好的从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过程反应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情况,为妊娠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