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配电网技术的发展,配电网络的保护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对其保护性能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随着分布式发电的逐步普及、网状拓扑结构的应用以及电力用户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需要提供更加智能的保护机制。在基于IEC 61850协议的基础上对变电站内通信进行扩展,将其概念扩展到变电站之间的通信,即配电网通信。文章详细介绍了故障通道继电保护和电流差动继电保护两项技术,作为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和网络通信保护,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了两种保护技术用于配电网通信保护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的普遍应用,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逐步采用微机型装置,即微机保护、微机监控等。CL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和微机保护,其友好的人机界面,高效准确的海量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会对配电网上传统的继电保护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原有保护误动或灵敏性降低。针对这一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电网自动化的多Agent 技术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自适应保护方案。说明了配电网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利用IEEE 1588协议的请求应答对时方式保证了全网的保护实时同步采样。在采样数据保持同步的前提下,对配电网自动化的SCADA系统、保护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划分,对各智能体的基本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通过利用SCADA系统的通信功能和各Agent 之间的协作能力,提高了配电网继电保护  相似文献   

4.
随着变电站测试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继电保护装置也要不断完善,微机保护已经成为推广应用的主要方向,可以实现远方控制、远方监控以及故障记录等功能。在目前的高压变电站中要确保变电站与电网的安全性能,所以要实行独立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微机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其在500kV高压变电站中的技术改进。  相似文献   

5.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风电机组数量及单机容量都在不断增加,这使得风电场对系统提供的容量比重增大;而且风速具有随机性,其控制也难以稳定,导致风场向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也在增大。那么随着风场大规模并网,对配电网的保护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分析双馈风机特性及风机数学模型得知传统的继电保护已不能满足要求,为此引入了自适应保护,在剖析其原理的基础上论证了自适应保护可应用于并入风电场后的配电网的继电保护当中。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介绍分布式电源的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其接入对传统配电网继电保护产生影响的原因。并从自动重合阐,线路保护和分布式电源自身保护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的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随着风力发电技术不断发展,风电机组数量及单机容量都在不断增加,这使得风电场对系统提供的容量比重增大,而且风速具有随机性,其控制也难于稳定,导致风场向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也在增大。随着风场大规模并网,对配电网的保护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分析双馈风机特性及风机数学模型得知,传统的继电保护已不能满足要求,为此引入了自适应保护,在剖析其原理的基础上论证了自适应保护可应用于并入风电场后的配电网继电保护中。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会对配电网上传统的继电保护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原有保护误动或灵敏性降低.针对这一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电网自动化的多Agent技术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自适应保护方案.说明了配电网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利用IEEE 1588协议的请求应答对时方式保证了全网的保护实时同步采样.在采样数据保持同步的前提下,对配电网自动化的SCADA系统、保护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划分,对各智能体的基本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通过利用SCADA系统的通信功能和各Agent之间的协作能力,提高了配电网继电保护动作的可靠性;通过将不同地点之间的保护信息进行交换和协作,提高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的灵活性.与传统常规保护相比,该保护方案在保护的配合和整体性能上更具有灵活性和可靠性.这一新方案更接近配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容易实现向智能配电网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微机综合保护的优化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变电站微机综合保护的现状,建议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路,以继电保护为核心,扩充微机保护功能,运用通信网络技术,以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整体优化目标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放射状链式配电网接入分布式发电系统后,配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和整定变得非常复杂和困难.详细分析了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原有的配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分布式电源并网时的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方案,该方案将配电网原有的距离保护改造为允许式方向纵联保护,提高了并网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a day-ahead optimal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economic operation of industrial microgrids with high-penetration renewables under both isolated and grid-connected operation modes.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a regroup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RegPSO) formulated over a day-ahead scheduling horizon with one hour time step, taking into account forecasted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s and electrical load demands. Besides satisfying its local energy demands, the microgrid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a real industrial microgrid, “Goldwind Smart Microgrid System” in Beijing, China), participates in energy trading with the main grid; it can either sell power to the main grid or buy from the main grid. Performance objectives include minimization of fuel cos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and energy purchasing expenses from the main grid, and maximization of financial profit from energy selling revenues to the main grid.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aspects of the proposed strategy in different scenarios. To valid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trategy, obtained results are compared to a genetic algorithm (GA) based reference energy management approach and confirmed that the RegPSO based strategy was able to find a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in considerably less computation time than the GA based reference approach.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backup protection scheme, named coordinated backup protection (CBP) scheme,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containing distributed generation. The proposed protection scheme takes into account the issues faced by traditional backup protection, such as difficulty in setting parameters and complex cooperation, and considers the feature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s, such as changeable power flow because of high penetration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ources and insufficient measuring quantities. The CBP scheme includes two aspects: coordinated substation protection and regional master substation protection, who also work as nearby backup protection and remote backup protection respectively. The two protections support each other by local information coordination and regional information shar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fault identification. The configuration principles and performances of the proposed backup protection scheme are addressed in the paper. Different fault conditions in the IEEE 14-node system have been used to illustrate and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BP scheme  相似文献   

13.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智能电网中智能变电站得到了快速发展,继电保护装置的分布式布置已成为必然趋势。为应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分散化布置、信息远程控制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工业无线通信技术的变电站就地化保护方案。依据变电站特点,将工业无线通信系统应用于变电站就地化保护站控层,实现对变电站现场设备监测,开发适用于变电站环境的无线通信模块,进行实验室及现场测试,试验证明该方案可实现变电站复杂环境下高可靠、实时的数据传输,为后续智能变电站就地化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电力系统的集成保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介绍一种新颖的配电网保护方案来阐述集成保护的优越性。这个基于暂态极性方向比较的保护方案以伴随故障出现的暂态电流信号的检测和处理为基础,在配电网的各个变电站安装有专门设计的保护继电器,继电器的暂态检测单元检测故障生成的故障分量电信号,并将暂态极性识别算法应用于叠加故障分量信号上,判断信号的极性。通过对来自连接到变电站的所有线路的信号极性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出故障的方向。通过处理来自各变电站的方向信息,判别出实际的故障线路,从而实现电网的集成保护。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的三个特点及IEC61850标准的网络结构,针对IEC61850协议的数字化变电站网络的特点及优势,研究了一种基于站域后备保护的综合保护方案,通过与传统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保护方案的比较可知,可以更快速,准确的切除故障,提高了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护方案已于2013年应用于110 k V同盛变电站,通过两年多的安全运行证明了保护方案的可行性,为新建110 k V数字变电站保护配置提供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光纤以太网的纵联保护通信方案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根据纵联保护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从数据的建模、服务模型以及通信网络的底层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适用于基于网络的高速保护信息通信方案。采用该方案可以满足纵联保护装置对通信的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龚亚萍 《浙江电力》2013,(12):33-37
介绍智能化变电站集中式保护的配置、构成和实施方案,并结合已投产的王铁变电站的现场调试经验,总结了集中式保护在现场应用中的特点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小电源上网给电网带来的诸多问题,如小电源侧保护灵敏度低甚至有时无法启动、小电源上网后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降低等,该文提出了基于低电压保护的小电源上网的一种实用保护解决方案。该方案保护原理和配置简单,大大简化了保护整定和运行管理的难度,尤其是提高了小电源侧保护的启动灵敏度,极大地提高了上网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而且该方案受小电源侧阻抗变化的影响较小。在实践中证明该方案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广域保护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点,并对广域系统构造、网络通信平台、保护方案实现等加以分析,提出了基于集中分布式的新型广域保护系统,运用先进的SDH光纤自愈环网,满足广域保护对网络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以IEC61850建模为基础,提出了广域保护中心和保护子站设计方案。在单个变电站内,利用站内信息,保护子站实现集中保护;在广域电网范围,利用广域信息,保护中心实现广域保护功能;两者利用保护信息的配合,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20.
周瑶 《安徽电力》2007,24(3):27-29
变配电站交流操作具有二次电路简单与投资少等特点,中小型变配电站采用较多,常规继电保护交流操作二次电路简单可靠。微机继电保护用于变配电站交流操作时,在操作电源与事故跳闸回路设计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个微机保护交流操作事故跳闸回路设计方案,并对交流操作常规继电保护与微机继电保护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采用交流操作微机继电保护二次电路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