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根据实例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进行紫外诱变和硫酸二乙酯-超声波复合诱变处理,将谤变所得菌株进行耐甘油和耐1,3-PD驯化和选育,筛选得到两株高产1,3-PD的正向突变株,经发酵验证1,3-PD产量78扎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6.67%。  相似文献   

2.
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1,3-丙二醇(1,3-PD)生产菌。研究了经60Co诱变获得的一株产物耐受突变株KpA6010进行了发酵初期供氧时间、供氧与否和发酵过程中后期维持甘油浓度对1,3-PD生产及副产物形成影响。结果显示,采取全厌氧发酵和中后期维持甘油质量浓度20 g/L的工艺对1,3-PD生产有利。5 L罐全程厌氧补料分批培养结果表明,1,3-PD的产量、摩尔得率和生产强度分别达到70.81 g/L、0.649和2.083 g/(L.h),较出发菌分别提高了54.3%、52.0%和50.7%。  相似文献   

3.
高产2-苯乙醇酿酒酵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8株酿酒酵母中初筛到一株2-苯乙醇产量达1.48g.L-1的菌株FD0419.以此为出发菌株,分别进行硫酸二乙酯化学诱变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获得3株耐受性提高但2-苯乙醇产量下降的菌株,再与出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最终,筛得菌株R-UV3,其2-苯乙醇产量达2.51g.L-1,比出发菌株提高69.6%.  相似文献   

4.
对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actobacillus rhamnosus JCM1553进行紫外诱变,选育得到一株耐高温L-乳酸高产突变菌GX-6.在47℃,分别以葡萄糖和木薯淀粉为底物,研究GX-6菌株发酵生产L-乳酸的情况并考察GX-6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底物时,发酵56h的L-乳酸产量达到117g/L,...  相似文献   

5.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BC001为出发菌株,经紫外单因子诱变、紫外与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获得一株脯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BC3071584(D- Argr; Pro-),菌株的结构类似物抗性为6 g/L,在含葡萄糖质量浓度为40 g/L的培养基中摇瓶发酵96 h,L-精氨酸产量为5.76 g/L,相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0倍。  相似文献   

6.
以沼泽红假单胞菌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和罗红霉素抗性筛选,以期获得辅酶Q10高产菌株.试验结果表明,紫外照射时间60-70s时可能达到最大正向突变概率.通过紫外诱变、罗红霉素初筛和发酵复筛,获得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突变株R-1,辅酶Q10产量达到0.021g/L,较出发菌株产量(0.018g/L)提高16%.经过6次传代培养,突变菌株产辅酶Q10产量稳定,可用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克雷伯氏肺炎杆菌(Klebsiella.pneumoniae)合成1,3-丙二醇(1,3-PD)的3种关键酶(甘油脱氢酶(GDH)、1,3-PD氧化还原酶(PDOR)及甘油脱水酶(GDHz))的表观酶活变化。结果显示:这3种酶的酶活变化与Klebsiella.pneumoniae的1,3-PD代谢不完全相关。用SDS-PAGE电泳分析上述不同发酵条件下酶活变化,结果显示不同于3种酶的蛋白条带,Mr约为4.0×104位置的蛋白条带有明显的变化,这可能与菌体代谢过程相关,结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灰树花紫外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技术,对灰树花菌株Gr1进行了紫外诱变处理.经过粗筛和精筛后,从50株诱变株中选出两株多糖含量和产量明显优于原始菌株的突变株Gr1a和Gr1g,其产量分别为1.74%和1.62%,多糖质量含量(w)分别为11.67%和12.01%.经过摇瓶试验以及发酵试验,两株诱变菌株Gr1a和Gr1g菌丝得率和多糖含量都很稳定,表明所得突变株是比原始菌株更优秀的稳定高产、高多糖含量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9.
L-甲硫氨酸高产菌株的紫外线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株具有M-海因水解酶系统产L-甲硫氨酸(L-Met)的芽孢杆菌MV0073为出发菌株,用含亮氨酸平板定向选育,经过6轮紫外诱变,筛选出系列L-Met高产突变株,其中菌株M604的L-Met产量最高.在相同培养条件下,M604的L-Met产量是出发菌株的3.14倍,且L-Met能以较高含量持续到发酵结束.M604连续传代6次,遗传性状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从大曲中分离筛选获得1株产3-羟基丁酮的菌株G7,以葡萄糖为主要碳源,此菌株在38℃,180r/min恒温振荡培养96h,3-羟基丁酮产量达到24.30g/L.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strain).将该菌株作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简称ARTP)诱变,并进行48孔板初筛及摇瓶复筛,同时对所获菌株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最后得到1株遗传性状稳定的3-羟基丁酮高产菌株G7-6,其产量可达31.65g/L,比诱变前提高了30.25%,且转化率较高,为27.31%.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新疆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6-8月从新疆北部主要哈密瓜产区采集分离纯化11个哈密瓜细菌性斑点病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和细菌形态学、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G Cmol%含量测定,确定采自叶片病斑上的9个供试菌为丁香假单胞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o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而侵染果实的病原菌可能还包括果斑菌(Acidororax.arenae subsp citrulli)。  相似文献   

16.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一个永恒的伦理话题,人类对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中国当前社会正处在空前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缺失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并呈现出上升趋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现象的出现?作者从对幸福和幸福感的考证入手,具体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8.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给出整数幂的和的另一种计算公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