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和硫酸镁对围手术期中异常心电图的疗效。方法:232例围手术期异常心电图者使用环磷腺苷葡胺2mg/kg,硫酸镁2.5g静滴。结果:全部病例心电图明显改善,232例中196例心率改善,57例ST—T改善,17例早搏减少或消失。结论:环磷腺苷葡胺和硫酸镁应用于围手术期异常心电图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胆道手术时的心电图异常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手术时的心电图异常20例分析陈宗文1冯西宁1马秀光2本文报道我院1995年9月~1996年10月39例胆道手术,在胆囊区操作如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切开造瘘时发现心电图异常改变者20例。现将心电图改变的因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9例胆道手术病...  相似文献   

3.
分析186例食管癌患者的心电图,证明导致食管癌患者心电图异常的主要因素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故对心电图有轻度异常而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仍可行食管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分析186例食管癌患者的心电图,证明导致食管癌患者心电图异常的主要因素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故对心电图有轻度异常而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仍可行食管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妇科手术     
手助腹腔镜在23例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氯胺酮异丙酚辅助腰-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术中应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血管紧张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和催乳激素的变化,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应用探讨,18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妇科手术     
手助腹腔镜在23例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氯胺酮异丙酚辅助腰-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术中应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血管紧张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和催乳激素的变化,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应用探讨,18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Joel-Cohen切口在妇科手术中的可应用性。方法 选择施行Joel-Cohen切口的妇科手术患者400例。取下腹正中纵切口的妇产科手术患者400例。比较两组进,关腹时间及进腹前切口失血量的关系。结果 采用Joel-Cohen切口的妇科手术患者进,关腹时间明显缩短,进腹前切口失血量明显减少。结论 Joel-Cohen切口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多种新技术手段已应用于妇科围手术期心血管系统及血气分析监测,可及早发现围手术期心血管系统及血气酸碱平衡系统的异常变化,对指导国手术期治疗提供了客观参考依据,提高了妇科手术的安全性。本工作分析了62例选择性妇科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系统变化及静脉血气分析变化,对其临床有效性等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对象1995年8月~10月在我院施行选择性妇科手术后在ICU病房监护患者。年龄分布患者年龄21~80岁,其中21~30岁为3例,31~40岁为8例,41~50岁为37例,51~60岁为10例,大于60岁为4…  相似文献   

9.
连硬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硬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吴进泽胡燕腹腔镜手术,国内外均主张首选全麻。我院自1996年9月以来,在连硬下顺利完成妇科腹腔镜手术60余例。本文通过1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血气、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的监测,以证实连硬下施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刘书宏  于华 《海南医学》2010,21(8):100-101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973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结石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34.1%,高于正常人群;其中胆心综合征患者占71.6%,手术切除胆囊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胆心综合征是胆囊结石患者心电图异常的主要原因,胆囊手术后其症状消失或减轻,心电图显著改善。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术后心电图及心律失常亦可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1.
朱为娅 《河北医学》2003,9(11):1008-1010
目的:为探讨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心电图(ECG)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常规心电图。结果: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常出现心电图异常,本组异常者143例(占85%)。其中以心肌复极异常为主,心律失常次之。结论: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心电图异常占大多数,且变化复杂,一般为应激反应,是暂时的,可逆的,提示其心电图变化与病情及预后存在着平行关系,故对此类病人尤其在手术前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是必要的。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心电图监测对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卢媛媛  陈玲 《中外医疗》2016,(30):30-32
目的:探讨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该院方便选择截石位妇科腔镜手术患者100例,分别对患者体位摆放的舒适度和术后出现下肢静脉充盈度、下肢感觉、运动异常等不良情况进行比较,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截石位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截石位进行手术。结果两组患者在全麻未实施前,清醒状态下对体位均呈舒适状态,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患者体位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0例数中有28例患者下肢充盈明显,8例下肢感觉异常,1例下肢运动异常;观察组50例数中有5例患者下肢充盈明显,1例下肢感觉异常。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中能够提高患者手术体位的舒适度,预防和减轻并发症,提高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在妇科急诊手术中的应用范围。方法:2001年1月-2002年5月,我院行电视腹腕镜下妇科急诊手术32例,术前诊断为宫外孕25例,卵巢囊肿蒂扭转6例,黄体破裂1例。结果:30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2例异位妊娠因腹腔积血多或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改开腹手术。30例均治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电视腹腔镜在妇科急诊手术中应用效果满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禁忌症,且手术应由熟练的腹腔镜手术医师进行。  相似文献   

14.
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科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已广泛应用,本文应用腰一硬联合麻醉(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分别对8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局麻药用量及手术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前瞻性对比,旨在探讨CSE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较CEA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出现非梗死性Q波病例的心电图和临床病因及其与麻醉手术关系.方法 对235例非心脏手术的全麻病人采用12导联心电图监测患者心电图,经专业医师统计其33例有异常Q波,结合临床麻醉过程中多项记录并诊断分析临床病因.结果 不同疾病的235例全身麻醉患者,围麻醉期共有175例(74.4%)出现1种或1种以上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现异常Q波33例(14.0%).其中术前心电图正常组103例患者手术期间出现异常Q波8例;术前心电图异常组术前有异常Q波14例,术中出现11例(共25例).结论 Q波与ST-T改变是急性心肌梗死典型心电图表现,但并非急性心肌梗死所仅有,Q波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必定是心肌梗死,可由于急性创伤、严重失血、缺氧、代谢紊乱等因素造成,分别可在重症炎症、脑部疾患、慢性肺心病、外伤等疾病或手术期间特殊体位和手术操作中出现.应与梗死性Q波相鉴别,尤其在麻醉手术期间需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心电图动态变化。方法:对食管贲门癌术后患者(1000例)的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246例,其中QRS低电压9例,ST段压低9例,ST弓背抬高2例,T波低平7例,T波倒置8例;心律失常185例,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158例,室性心律失常12例,束支及分支阻滞15例。其中二种心律失常兼有19例,三种兼有7例。结论:食管贲门癌手术可引起心电图QRS电压,ST-T及心率,心律等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7.
王建东  徐辉  董芸 《西部医学》2008,20(1):91-91,93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轻、中、重度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结果10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其中轻度患者29例,心电图异常1例;中度患者41例,心电图异常20例;重度患者33例,心电图异常33例,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电图异常与中毒程度有密切关系,心电图异常可以作为判断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毒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舒适护理在妇科肿瘤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科自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需经肿瘤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给予常规护理外,另给予舒适护理。对比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异常、舒张压异常、焦虑、心率不稳的发生率分别为4.0%、6.0%、6.0%、4.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此外,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8.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妇科肿瘤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异常的表现及特征。回顾分析住院的100例各类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分析其特点及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4h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于3周内复查1—3次。结果脑出血后继发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r—T改变和(或)心律失常。100例被检者中,心电图异常有68例。结论100例中死亡19例,17例有心电图异常,异常率89.4%,好转组81例,48例有心电图异常,异常率59.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56例急性脑血管病出现异常心电图的原因和发生机制,总结分析了256例心脑综合征心电图资料。方法:256例均在发病24h内做首次12导心电图描记,第3~7天内做第2次心电图,发病后20d再做第3次心电图。同时将脑出血按部位及出血量与心电图依次进行比较。所得资料采用X^2检验及百分率统计。结果:256例脑出血病10d异常心电图发生94例,占36.7%,20d时异常心电图发生67例,占26.1%。异常心电图发生209例,占81.6%。心电图异常主要包括波形改变及心律失常两大类。异常心电图最多表现为:窦速、早搏及ST-T改变。结论:脑出血部位不是造成异常心电图的唯一原因,除脑出血部位外,脑出血的量、中线结构偏移程度、意识障碍程度均是导致异常心电图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