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生产需要,我厂加工干式铸铁气缸套生产线,要用于加工湿式铸铁式气缸套。工艺安排在精车上下腰带工序的同时要加工上端内倒角0.35~0_(0.2)×45°,使用设备C7620液压车床,用液性塑料夹具夹紧气缸套,气缸套定位是靠安装在C7620床头箱上的一个独立定位块,由于内倒角尺寸要求很小,所以我们根据杠杆原理设计了一个倒角辅具,满足了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1前言内燃机铝活塞机械加工中的精切环槽,国内大多数活塞生产厂家将这一工序安排独立工序,也有一些厂家将这一工序与精车头部和半精车裙部工序合并在多工能车床上完成,我厂是采用独立工序加工的,设备采用经过改造的C6140车床,从七十年代初使用至现在,该机构性能可靠,调整方便,加工质量符合工艺要求.2 问题的提出七十年代初我厂开始小批量生产内燃机铝活塞,当时由于设备所限,精切环槽工序只有在C6140车床中拖板上装前后两个刀排架,由手动进给,环槽底径用死挡铁定位,这种方法工人劳动强度大,环槽底径尺寸调整困难且不易控制,针这一问题设计了精切环槽二次进刀机构.3 结构、工作原理与操作3.1结构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 我厂生产6102系列干式薄壁气缸套已有十年的历史了。在这十年当中,我们却始终延用传统的弹簧套筒夹具,以精铰后缸套内孔定位夹紧车支承肩上、下端面。由于检测基准与加工基准不一致,故使成品缸套的支承肩上、下端面对外圆中心线的跳动量(即摆差)长期以来处于非受控状态(GB1150-82规定为 0.03mm)。 为使摆差处于受控状态,我厂在吸收同行业先进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以外圆定位夹紧的精切干式薄壁气缸套支承肩专用液性塑料夹具,并于1993年正式通过了厂级技术鉴定。2 夹具结构与工作原理 夹具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主要件为前薄壁套1。后薄壁套2和夹具体3。套1与套2的内径尺寸与干式缸套精磨后外圆尺寸一致,配合间隙0.08~0.10mm,夹紧环段壁厚1.2mm。夹具体3与套1及套2为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10~0.12mm。 柱塞4与机床夹紧油(气)缸连结,夹紧时,柱塞4推动液塑7向各处传递。其压力为:压力=(机床油(气)缸面积/柱塞面积)×夹紧油压。此时液塑7圆周施力于套1及套2,使夹紧段处向内收缩,以完成夹紧动作。松开时,柱塞被拉回位,液塑腔压力回降、至初始状态,夹紧段回  相似文献   

4.
我厂干式汽缸套年产量约为6万只,采用中磷钒钛材质,硬度较高、脆性较大,由于干式气缸套壁薄,在加工中破损率较高,根据统计计算,破损数占废品总数的43%。而且,根据历年的工序统计分析,粗车破损数在工序中是最高的,约占总破损数的40%,降低干式气缸套加工破损率,粗车工序是关键。 一、破损原因分析 粗车夹具,原为厚壁气缸套用内涨式定心夹具、靠工件内表面与夹具涨套外表面的周向摩擦力夹紧工件,其夹紧力与涨套对工件内壁的向外压力成正比,根据圆环截面的受力分析,工件在夹紧状态时,所承受的力为对工件截面的拉力。从而可以看出,引用内涨式粗车夹具,对干式气缸套加工有如下不利: 1 工件截面承受拉力、而工件材料为铸铁,铸铁的抗拉强度低、容易破损; 2粗车余量大、切削力大,要求夹紧摩擦力大,为增大摩擦力,就要增大内涨力,而薄壁气缸套的截面承受能力有限,所以容易造成破损。 3毛坯切削余量的不均匀和工件硬度的差异,影响切削力的变化,要求夹具的夹紧力与之相适应。为了使工件在切削过程中能可靠夹紧,就必须按最大切削余量和工件硬度的上限值来调定夹紧力。因而造成切削余量硬度值处于下限的工件处于不利条件,容易破损; 4 由于铸件不可能完全避免会有夹渣、缩松、气孔等铸造缺陷,容易  相似文献   

5.
1、前言气缸套内表面珩磨加工是加工气缸套的关键工序,其加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技术性能和使用效果.众所周知,珩磨夹具的好坏是影响气缸套内表面珩磨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 传统珩磨夹具1 如图1,端面夹紧类夹具,它以缸套凸肩上端面及凸肩外圆表面作为定位面,并夹紧小头端面.这样在气缸套的全部长度上受压应力,易使缸套变形,同时在珩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气缸套受热后也不能上下膨胀.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气缸套在车削加工中单锥内撑夹具夹紧缸套轴向移动,公司自主研发了一种气缸套双锥内撑夹具,该夹具外锥套与本体通过卡槽相连接,外锥套和内锥套通过锥面相连接,活塞杆带动内锥套移动,通过锥面使锥套向外胀紧实现夹紧。由于该双锥内撑夹具外锥套在本体卡环槽的定位,外锥套无轴向移动,使其具有定位准确、加工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我厂加工一种干式气缸套,工艺安排在C620车床上加工内角(见图1),使用弹簧套筒夹具,由于设备少,加工完一头内角,再卸下工件掉头加工另一侧内角。要求班产气缸套800只,这样本工序就相当于加工气缸套1600只。使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一倍。另外气缸套两头内角尺寸不一样,操作者也不好掌握,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后刀架,安装在车床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气缸套机加工精镗工序用的液压夹具,该夹具为整体式结构,夹具体下部设液压油缸,弹性涨套下部与活塞锥面配合、上部与上锥体锥面配合,通过活塞运动,带动涨套向内涨紧来实现对气缸套的定位夹紧。  相似文献   

9.
1 概述目前,国内气缸套的金属加工中,内外圆半精加工工艺都是按传统的工艺方法进行的,即以内孔端面定位车外圆和以外圆端面定位镗内孔.这种加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首先,采用多次装夹,由于工艺基准的变换造成定位积累误差,这在以后的精加工中难于消除,影响了气缸套内孔和外圆的同轴精度,从而使气缸套在装机中形成机械抗力,导致发动机的可靠性下降.其次,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多工序加工,资源不能有效利用,造成浪费.再次,离心浇铸的气缸套毛坯由外表至内孔其硬度按着某一梯度逐渐降低,因内外圆中心线不同轴而不可能做到等硬度同心切削,故气缸套工作中产生的偏磨量就大,发动机的功率降低得就快,进入大修期的时间就会提前.显见,如何在气缸套制造过程中,使工序集中,采用一次定位装夹,同时加工内孔和外圆,尽量减少气缸套内表面的硬度变化量,提高气缸套装机后的使用寿命,已成为气缸套制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我厂生产的6110A等各种湿式气缸套年产量达到56万只,由于气缸套内孔与外圆的上,下腰带同轴度以及外圆上、下腰带圆柱度要求较高(见图1),采用弹簧套筒等自动定心夹具,满足不了精较内孔以后车外圆各工序(C7620和C7632多刀半自动车床)和精磨上,下腰带各工序(M131磨床)的工艺要求精度,为此我们设计制造了用于加工外圆和精磨上、下腰带各工序用的自动定心液性塑料夹具,并且在结构上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了降低的气缸套成本,我们部分改变了干式铸铁气缸套传统的加工方法,省掉了两道工序及操作者.现介绍如下:1 工艺流程的改进原工艺流程是:粗车缸套外圆→粗铰孔→平两端面车定位圆→二次铰轧……倒缸套内孔角……现工艺流程是;粗铰孔→粗车缸套外圆→二次铰轧……新工艺流程取消了“平两端面车定位圈”和“倒缸套内孔角”工序.  相似文献   

12.
气缸套机加工,选用 C7632多刀半自动卡盘车床,在切削靠近主轴法兰端面时,(图1)α要想在一次定位装夹中完成工件的总长、切支承肩台阶端面的加工,就会遇到轴向如何准确定位的问题。 由于该工序,被加工工件的内孔只经过粗扩加工,而夹具采用的是如图1 所示的自动定心涨簧夹具。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轴向误差定位问题,假定每次装上的缸套大端面,都理想地在垂直于夹具轴线的某一横剖面内,在这种情况下夹紧后造成的轴向定位误差值是多大呢?可推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刚性套筒在湿式气缸套加工中的应用,即以刚性套筒的内孔径向定位、以套筒的端面进行轴向定位对湿式缸套进行珩磨加工。避免了因支承肩上端面与缸套尾部端面不平行造成的夹紧变形。  相似文献   

14.
减低成本,优化工艺,保证产品质量一直以来,都是缸套厂生产的一个难题;也是缸套厂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这地的关键。目前大部分厂家在粗车加工中都是采用双锥开花涨套,轴向无法定位。工艺流程多数都是:粗镗-粗车-切总长-半精铰-半精车-精镗-修车-粗珩-精车-珩磨内孔等。工艺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铰气缸套内孔的三点定位夹具,该夹具由液压部件和夹紧定位部件组成,液压部件提供动力,通过齿条带动夹紧部分的齿轮,齿轮通过内部三个等分的阿基米德螺旋面推动顶杆来夹紧并定位气缸套。  相似文献   

16.
气缸套外圆加工普遍采用涨瓣式夹具,这种模具在夹紧时,会使气缸套产生轴向移动,轴向无法定位,因而不能同时车两端。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根据珩磨头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车外圆夹具。用于干式气缸套加工,效果很好。 如图所示,该结构夹具主要由夹具体2、弹簧3、支撑体4、活动锥轴6及拉杆9组成。夹具体断面呈六棱柱形,均匀分布6个槽宽b、长为a,分别与6个支撑体4配合,支撑体4可在a×b槽中内外自由滑动。夹紧时,拉杆在液压力的作用下拉动锥轴向左移动,迫使支撑体外移,夹紧工件。松开时,拉杆向右移动,锥轴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右移,支撑体在拉簧的作用下被拉回位,松开工件。  相似文献   

17.
转动定位销     
我厂加工一种薄壁式气缸套见图1,工艺安排在无心磨上加工。由于气缸套有肩台,所以必须采用切入磨削法,轴向定位是硬质合金刀块焊接在挡铁上。气缸套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轴向力的作用,其下端始终在硬质合金刀块上转动摩擦,导致气缸套下端已倒好角的端面出现毛刺,甚至出现锯齿形状。  相似文献   

18.
长久以来,在气缸套大批量加工的整个流程中,外圆加工的工装夹具已发展得相当完备和成熟,而对于内孔加工来说,在DGT52等镗孔设备上,目前传统的定位装置——固定定位座实际上很难实现以缸套凸肩大外圆精确定位缸套中心的作用。为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只能通过加大内孔加工余量和精镗后工序的外圆加工余量来进行弥补;如此以来,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在气缸套生产线上,随着产品产量的提高,个别工序的生产产量满足不了生产线上工序节拍的需要。通过技术改造,我们设计使用了高效率的镶片套式精铰刀,并详细介绍了这种刀具的结构和一些主要参数的设计选择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这种刀具通用性好,可加工内孔直径在一定范围内不同品种的气缸套,在保证气缸套内孔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传统轴向夹紧珩磨夹具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珩磨质量的影响 ,介绍了所设计的气缸套外抱式液塑珩磨夹具优点 ,并进行了夹紧力矩的验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