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性159例,女性14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2岁。失血种类:肺贯通伤出血6例,心脏刺伤出血4例,肝、脾、肾外伤破裂出血52例,上消化道出血71例,四肢外伤出血19例,宫外孕破裂出血130例,其它出血23例。患者休克程度,见附表。  相似文献   

2.
胆道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良  田家振 《中原医刊》2004,31(23):18-18
胆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在临床上并非罕见。过去,由于对胆道出血认识不足,常常造成漏诊或误诊而影响治疗的效果,有文献报道,胆道出血的发病率仅次于溃疡病出血和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而在上消化道出血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应当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分析(附4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形式、出血原因及转归,以指导临床正确处理。方法:回顾总结8年中48例因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住院病人病因。结果:发现出血形式:呕血、黑便者29例,单纯黑便者19例。急诊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22例,胃粘膜病变出血21例,胃溃疡病人出血5例,并且年龄越大,合并胃粘膜糜烂出血者越多,出血死亡者均为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论: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中,非静脉曲张出血比例高,故治疗当中,在应用降低门脉压力药物的同时,使用抑酸剂及粘膜保护剂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云南白药在出血性疾病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应用云南白药治疗消化道出血,咯血,鼻出血,扁桃体手术出血,外伤性眼前房出血,小儿出血性疾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概况,说明云南白区在治疗多种出血性疾病方面确有疗效。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79名伴有出血,32名不伴出血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镜检查特临床情况调查,比较和分析,观察到:消化性溃疡患者有嗜酒者易出血,精神紧张,焦虑,疲劳,粗糙,刺激性饮食是诱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复合性溃疡易伴出血,以往有出血史者再出血的危险很大。  相似文献   

6.
秦名芳  罗红光  张建武 《中外医疗》2014,(8):56+58-56,58
目的探析脑出血微创钻颅手术治疗术后再出血的病因。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脑出血12h内行微创钻颅手术,观察并及时治疗出现再出血的患者,同时进行病因分析。结果行手术的18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出现再出血。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07例,再出血17例;脑叶出血35例,再出血7例;小脑出血23例,再出血6例;脑室出血15例,再出血2例。分析病因发现行手术的时机,操作手法,血压的控制,患者的精神状态,患者日常生活习惯,血肿的形态及潜在的出血倾向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再出血。结论微创钻颅术治疗脑出血可以缩短病程,减轻致残的程度,同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是一定要注意术后再出血的防治,进而提高手术的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颅脑CT的广泛应用,发现部分脑出血患在发病一段时间后仍继续出血的情况,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脑出血继续出血与再出血不同,再出血是指一次出血完全停止后,再一次血管破裂出血,而继续出血是指一次出血不断发展,在一定时问内血液成分从病变血管不断渗漏的过程,脑出血继续出血是以脑CT上血肿扩大来判断的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且常易发生再出血,再出血一般发生于首次出血4周之内,且714d发生率最高。发生再出血时患者突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意识障碍逐渐加重,瞳孔一侧散大,一旦发生再出血则死亡率大大提高。我们为了减少再出血的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讨其临床预测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例,在出血后的48h内等待其病情稳定,并及时给予胃镜检查,观察出血部位,分析出血原因。结果:镜下发现出血灶的患者共174例,达到87.0%的阳性率,出血灶主要表现为血痂、白色血栓或新鲜出血。32.0%的患者为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包括消化性溃疡出血20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19例,出血部位不明者25例,其余68.0%的患者为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中比较重要的还包括消化性溃疡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在临床上应尽早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征兆,及时进行胃镜检查,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时对因处理,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病案3210例,对其中产后出血患者11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3.4%,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及软产道裂伤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剖宫产较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准确测量产后出血亦可影响产后出血发生率。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及时对因处理是控制出血,抢救产妇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以指导转归及临床正确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急诊胃镜检查确诊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8例,胃粘膜病变出血22例,胃溃疡出血4例,且年龄越大,合并胃粘膜糜烂出血者越多。经针对性治疗64例中60例恢复,4例死亡。结论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非静脉曲张出血的机率较高,故在应用降低门静脉压力药物的同时,使用抑酸剂及粘膜保护剂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陈英慧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2):187-187
资料与方法 1997年3月~2008年6月收治各种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妇产科急症出血49例,年龄19~67岁。产科出血25冽,其中经阴道分娩后出血11例,剖宫产术后出血3例,引产术后出血4例,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5例,剖宫产术后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再出血、宫颈妊娠搔刮术后出血各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肝硬化伴有食管静脉曲张患者202例,其中出血组112例,未出血组9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e回归分析,分析临床各项指标与出血的关系,同时评价北意大利内镜协会出血风险指数在出血风险预测中的作用。结果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在病程、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脾脏指数、红色征以及食管静脉曲张Grade分级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预测因素为病程、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红色征。出血组出血风险指数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1),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入院期间再出血组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低于未再出血组(P〈0.01),再出血组出血风险指数和未再出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病程、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红色征是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出血风险指数在预测出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何爱芸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5):399-400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探讨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8例产后出血病例。观察产妇的出血原因、产后出血发生时间、产后出血量等多项指标,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护理及预防方法。结果118例产后出血病例中宫缩乏力87例,软产道裂伤15例,胎盘因素15例,凝血功能异常1例。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产前、产时、产后积极有效的护理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杨吟池 《中原医刊》2004,31(22):28-29
急性出血是常见病,病情变化复杂,经过许多检查不能明确诊断出血部位,或者明确出血部位不能立即手术,或者手术后愈合比较困难,同时会继发多种并发症。经过会诊后须进行急诊血管造影,了解出血部位,出血范围,确定治疗方案,尽快解决出血问题。我院从1999年至今进行检查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阴道出血在女性一生不同时期的疾病分布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治疗率。方法:对53例阴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结果:新生儿期阴道出血2例占3.7%,儿童期阴道出血3例占5.7%,青春期阴道出血8例占15%,生育期阴道出血30例占56,6%,绝经过渡期阴道出血10例占19%。结论:阴道出血的病种多,病因复杂,需要妇产科相关检查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减少阴道出血的误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提高治疗率。  相似文献   

17.
枕叶出血的临床与CT孙兰方,王维宝,陈林正(淄博市淄川区医院,255100)关键词脑叶出血;枕叶出血;CT断层扫描脑叶出血是指皮质下的白质出血,据国内尸检资料统计,脑叶出血的发生率约为3%~5%,多见于额、颞、顶叶,而枕叶出血报道较少。我们收治枕叶出...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消化性溃疡出血16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6例,胃癌出血3例,应激性溃疡出血2例,胆道出血1例。2护理体会2.1出血时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多采用平卧位,双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出血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6年32例LC术中出血病例。结果:32例患者LC术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出血量50-400mL。其中胆囊动脉出血7例,胆囊床出血12例,胆囊周围粘连组织出血3例,肠系膜出血2例,腹壁穿刺孔出血8例。32例中2例中转开腹止血,其余均在术中有效止血。结论:LC术中仔细操作是防止术中出血的关键,必要时及时中转开腹止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肢体瘫痪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无肢体瘫痪脑出血45例。结果:401例经头颅CT证实的脑出血病人,45例无肢体瘫痪,其中脑叶出血21例,出血破入脑室或脑室出血7例,丘脑出血8例,脑干出血2例,小脑出血5例,基底节区出血2例。意识清晰38例,头痛20例,呕吐11例,脑膜刺激征13例。结论:无肢体瘫痪脑出血的病人意识障碍少,临床症状轻,预后好,这可能与出血位于脑的静区、出血量较小、出血破入脑室及老年患者脑组织萎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