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比较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168例,其中钢板内固定83例,克氏针内固定85例,比较2种治疗方法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疗效优良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7个月.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18周,并发症6例,优良率92.8%.克氏针组骨折愈合时间16周,发生并发症8例,优良率90.6%.结论 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锁骨骨折112例治疗回顾。结果随诊6~15个月,平均12个月,克氏针组74例,2例延迟愈合,3例针道感染;钢板组34例,2例延迟愈合。钢丝内固定术组4例。结论应用钢板和克氏针、钢丝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经济情况和骨折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3.
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观察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不稳定锁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76例不稳定锁骨骨折分别实施克氏针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5~18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术中均无意外发生,无1例伤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愈后优良率克氏针组85.3%;钢板组88.5%。结论克氏针或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锁骨骨折安全、有效,粉碎骨折首选采用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道1例骨折内固定器械克氏针在人体内的移位.方法 2004年3月,患者曾因右锁骨骨折行开放锁骨复位手术,用2根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后3个月右锁骨骨折愈合,克氏针未行手术移除.2005年4月,患者感左胸痛入院,行胸部及盆部X线、CT及三维重建,示固定在右锁骨上的2根克氏针发生了移位,1根在左侧胸腔,另1根移位至右骶髂关节前方(右髂内动脉内).行左侧胸腔切开取针和右髂内动脉切开取针术后,结扎右髂内动脉.结果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胸痛缓解,右下肢活动感觉无异常.术后7 d康复出院.结论 采用克氏针行锁骨骨折内固定应牢固固定,否则易出现移位,引起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郭琪高我们自1988年以来应用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木中应用12例,年龄13~52岁,男8例,女4例,手术时间最短为50min,最长2h10min。麻醉前30...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并总结处理、预防措施。方法 176例锁骨骨折患者中,30例采用锁骨钩钛板内固定治疗,96例采用S形锁骨钛板内固定治疗,27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3例采用张力钢丝带内固定治疗。分析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术后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12例:(1) 6例锁骨钩钛板内固定失效,均为钛板近端-骨连接处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断端成角畸形,锁骨钩钛板位置改变。(2) 3例S形锁骨钛板内固定失效,其中2例原骨折处骨折线清晰,钛板螺钉翘起;1例原骨折处骨折线清晰,锁骨钛板断裂。(3) 2例克氏针内固定失效,均为原骨折端骨折线模糊,克氏针向远端退出,内固定位置改变。(4) 1例张力钢丝带内固定失效为钢丝断裂,克氏针向远端退出,原锁骨骨折线清晰。1例克氏针内固定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后6个月骨折骨性愈合;11例患者均去除原有内固定,再次复位行内固定术干预,术后3~9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 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与内固定选择不当、固定不牢靠、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不当等多重因素相关,术前合理的规划、术中精细操作、术后恰当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避免...  相似文献   

7.
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刺入肺内一例报告   总被引:67,自引:1,他引:66  
患者女 ,43岁 ,农民。因左锁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术后曾出现左胸前隐痛、轻度咳嗽等症状 ,1年后来院要求拔钢针 ,经胸片检查显示克氏针已滑脱游入左肺内。并经CT检查显示克氏针游入左肺内 ,上段针距胸壁1 2cm ,下段针刺向纵膈及心脏距离仅 0 76cm。后经全麻开胸取出克氏针。体 会 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滑脱 ,游入肺内很少见。其原因主要是钢针周围骨质吸收、疏松 ,骨折端未完全愈合 ,有异常活动 ,上肢活动作用、重力作用有关。本例克氏钢针尾未弯钩 ,加上述因素造成滑脱游入肺内。建议锁骨骨折克氏针固定针尾要弯钩 ,…  相似文献   

8.
锁骨骨折使用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小,且可达解剖复位。不需行二次手术,易被患者接受。我院从1989年3月至1994年3月,对200名锁骨骨折的患者施行切开复位克氏钟内固定,其中有6例术后骨折移位,这6例中,2例因术后2周内克氏针退  相似文献   

9.
本院曾收治1例因胸锁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锁骨骨折克氏针固定术后出现克氏针折断坠入胸腔的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重建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对比分析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和重建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和医疗成本.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6年1月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158例,其中克氏针内固定121例,重建钢板内固定37例,对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2种内固定方法在临床效果、并发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基层医院对锁骨骨折采取克氏针内固定,能以较小的医疗成本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克氏针加针尾圈螺钉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军 《实用骨科杂志》2008,14(2):108-109
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临床上锁骨骨折复位固定的方法很多,如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钢板固定记忆合金固定、张力带固定等。其中以普通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最为常用,且经济、方便,但其最大问题是术后针体极易松动、滑移脱出。曾有人提出使用克氏针加针尾圈钢丝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以限制克氏针脱出。但经临床实践证明该方法手术操作复杂,并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人设计了改进术式,即克氏针加针尾圈螺钉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并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肱骨大结节骨折术后克氏针游走至骶尾部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方法报告1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术后克氏针游走至骶尾部病例。结果本例因肱骨大结节骨折的行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6个月出现骶尾部疼痛,X线提示克氏针游走至骶尾部。结论肱骨大结节骨折术后克氏针游走至骶尾部,给患者带来再次手术痛苦。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带锁髓内钉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与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以提高锁骨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手术治疗50例锁骨中1/3骨折,其中带锁髓内钉固定20例,克氏针固定30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克氏针固定相比,带锁髓内钉固定骨折愈合时间提前(P<0.05),手术时间稍长(P<0.05),住院时间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带锁髓内钉固定组未发生骨不连、退钉,以及骨折端旋转等并发症。克氏针固定组中7例出现退针现象,1例出现成角畸形,1例骨不连。所有病例未发生骨感染。结论与克氏针相比,带锁髓内钉治疗锁骨骨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比较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种类、成因的分析。方法选取865例锁骨骨折患者手术患者资料,开展电话随访,必要时门诊随访。记录患者一般情况、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及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类型包括横断骨折、斜型骨折、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式有克氏针、钢板、环抱器,术后并发症类型包括骨折不愈合、锁骨骨折畸形愈合、神经血管损伤、克氏针游走或断裂、钢板松断裂、再骨折、切口延迟愈合、肩关节慢性疼痛及功能障碍等,记录各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及骨折畸形愈合率,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研究发现,3种内固定方式各有特点,其中环抱器内固定较克氏针及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及骨折畸形愈合率低,且术式创口小,并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结论全面认识并积极预防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治疗的术式特点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中环抱器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低,骨折畸形愈合率低,手术创口小,手术时间短,对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具有积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跌打七厘片联合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03-2019-03间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髌骨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跌打七厘片联合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术后4周2组视觉模拟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2组Lysholm评分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跌打七厘片联合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掌骨干骨折的合理手术治疗方案,分析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策略。方法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6例掌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克氏针治疗78例,普通接骨板螺钉治疗21例,锁定接骨板螺钉治疗37例,比较各种方法优缺点,分析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并提出预防策略。结果术后136例经3~12个月、平均8个月的随访,19例出现了并发症,其中1例为普通微型接骨板螺钉内固定,其余18例为克氏针内固定,锁定微型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针道感染5例,肌腱粘连5例,肌腱断裂1例,肌腱粘连伴关节僵硬4例,骨不连3例,关节僵硬伴骨延迟愈合1例。结论锁定微型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是治疗掌骨干骨折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但克氏针内固定依然有其优势,仍然为主流内固定术式,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内固定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而内固定物的选择不当、手术操作技术欠佳、术后护理不当,以及没有进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第五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9-01间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第五掌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各29例。克氏针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微型钢板组采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微型钢板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第五掌骨头干角改善效果,以及末次随访时手指活动度等指标,均优于克氏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骨折,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纠正畸形和改善手指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运用克氏针预固定、重建钢板最终固定的改良术式治疗锁骨骨折。方法 2002~2004年间采用切开复位改良术式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89例。结果 全部病例保证随访,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100%。结论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是一种公认的良好内固定方法,通过对手术方式做一定的改良,使其操作相对简单、规范,解剖复位率大幅提升,从而提高临床病例愈合优良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05—2017-03间在新密骨科医院接受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联合组实施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实施单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联合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实施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锁骨骨折通常是保守治疗,但畸形愈合却很多.对明显移位的锁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如钢板螺钉内固定,虽然固定比较坚固,但手术切口太大,局部组织损伤较重,其骨膜剥离过多对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很大.1996~1999年我们采用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9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