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帮助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护理角色,以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方法制定培训内容,对新招聘43名毕业护士进行为期2周的岗前培训。结果通过岗前培训,使新护士树立了正确的护理理念,规范了护理行为,同时也增强了新护士的临床工作的责任意识,总体提高了护士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快速提高新护士综合素质。方法对我院急诊科自2010年10月起,共招聘的12名新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规范化理论、急救技能培训,及时考核讨论,评价效果,不断改进培训方法。结果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急救技能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规范化培训可有效提高急诊新护士理论、急救技能水平,急救、护理质量及新护士工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培训新招聘合同护士中的方法与效果。培训的目的是促使护士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四个方面的行为方式得以提高。方法将2010—2013年20名新招聘合同护士进行培训,应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护理操作与理论的培训6个月,并比较培训前后考核质量。结果培训后护理操作与理论差异均有显著提高。结论PDCA质量持续改进方案能有效提高新招聘合同护士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微课在培训新入职护士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新招聘护士30人为观察组,2014年3月-2015年3月招聘护士30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而观察组护士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微课进行培训,培训后对两组人员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护理技能操作考试及轮科时的科室考核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护理操作技能及科室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微课在培训新入职护士中,能有效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临床护理能力,有利于新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运用PDCA循环对我院新招聘的合同护士进行职后的临床理论及基本操作技能培训,使她们的临床理论及基本操作技能合格率由人院时的56%上升至93%,从而达到了规范这些护士的操作流程和相关理论概念的目的,解决了我院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紧缺的问题,保证了各科室的临床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优质周到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能激发护士参与兴趣,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从而避免和减少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痛苦,更好地服务患者的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及考核方法。方法年初将全院护理人员按不同年资,分为1年内护士,2年内护士,3~5年护士及5年以上护士4个层次,设定相应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考核目标及计划,进行培训与考核。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编写的《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作为培训学习内容,由护理技术操作能手培训护士长及科室护理骨干,科室护理骨干对科室护士采用分层次培训的模式进行护理技能操作训练,通过理论(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口试和技能考核,验证实施分层次培训后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及整体素质。结果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与考核护理技术操作的做法,能激发护理人员的进取心,较快地提高护士操作水平及服务能力。结论护理技能考核是临床护士必不可少的考核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适应现代医院发展,加强护士的技能操作水平,用操作技能教学原理促进护士的操作技能的提高。方法选择我院护士每月按计划进行操作项目培训、考核点评,使护士对规范护理技能操作认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结果通过培训考核,在职护士的护理技能操作的合格率提高,服务更规范。结论用技能操作原理培训技术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邵聪文 《现代保健》2013,(10):146-147
目的:通过进行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提高新护士临床护理工作能力。方法:制定规范化培训计划,对新护士分阶段培训、考核。结果:对新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后,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7.93%,基本技能操作合格率为99.91%,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比培训前明显提高(P〈O.01)。结论:通过规范化培训,提升了新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使新护士能较快完成从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杜钰 《医疗装备》2011,24(2):93-94
目的:规范CRRT护士培训的方法。方法:运用全面规范、系统化的培训方式,以CRRT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工作方式为依据,设置相应制度、理论、临床技能、病情观察、记录单书写、典型病例情景演示等培训内容,成立培训考核小组,通过理论、操作、工作标准反馈、服务质量反馈、民主测评等方式进行全面评价,最后进行上岗资格认定并签定CRRT护士责任书。结果:22名培训护士经过考核,全部达标,通过上岗资格认定。结论:全面、系统、规范的理论受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课程是科学有效的培训方式;CRRT护士的职业素质、法律法规意识、专业理论技能、科研能力等全面培训考核使传统、单一的护理带教模式向系统、规范、科学的新护理培训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助理护士转岗培训模式,以期帮助转岗人员尽快适应临床管床责任护士角色,保障护理安全,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方法由医院制定转岗培训规范,对符合转岗条件的助理护士采用医院统一授课、科室培训与自我训练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结果转岗培训实施后,新护士中护理纠纷的发生率由2005~2008年的11.2%下降到2009~2012年的3.8%;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由4.1%下降到1.0%;针刺伤的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8%;护士长对新护士的满意度由88%提高到98%。结论开展助理护士转岗培训可使新护士顺利完成从助理护士到管床责任护士的转变,较好地提升其临床护理技能及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照顾患者人员(以下称照顾者)护理技能培训在社区脑卒中家庭病床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期间在上海市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脑卒中家庭病床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估,选择评估值≥10分的患者主要照顾者,由社区护士入户实施护理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知识问卷及家庭护理质量评估表,对41名照顾者在家庭病床建床初及培训3个月后分别进行测评与评估。结果培训后,照顾者护理知识掌握度得到提升(t=8.246,P〈0.01),患者护理质量也比培训前提升(t=10.760,P〈0.01)。结论脑卒中家庭病床照顾者实施护理能力培训,有助于照顾者了解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患者基础生活护理、安全护理、功能锻炼、自我尊重等护理要点与操作技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回归社会。照顾者培训后可作为社区护理资源的良好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频病例导入式与护理综合实训相结合方法教学在高职护生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铁岭市卫生职业学院2018级高职1、2班的8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基础护理学实训方法进行实训,同年级的3、4班的84名高职护生作为观察组,采用视频病例导入式与护理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础护理学实训,采用基础护理学实训理论知识考核与客观结构化技能考核(OSCE)、护生满意度对两组护生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学生平均理论成绩(85.30±0.5)分,技能成绩(81.60±0.5)分;观察组学生平均理论成绩(89.70±0.5)分,技能成绩(92.50±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职护生的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中应用视频病例导入式与综合护理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可提高高职护生的基础护理学实训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可为培养高素质的准护士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加强对实习护士和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知识的培训,在短期内尽快掌握临床护理知识要点。方法编制了临床护理知识训练与考核软件,首先建立临床护理知识题库,并编制了训练考核程序。结果可应用软件系统对护士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及考核。结论运用临床护理知识训练与考核系统,增强了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方便了管理者。  相似文献   

14.
多元训练模式提高军队医院护理队伍战救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多元化护理队伍战救能力的方法。方法开展多元训练模式:以知识竞赛模式促进战救理论知识的普及,以技能比武形式促进战救五项技术的掌握,以情景模拟形式提高特殊环境战创伤的救护,以规范化培训方式促进战救技能训练常态化,以心理训练方式提高应付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结果护理队伍尤其是文职护士队伍军事素质,战救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精减整编后多元化护理队伍战救能力的无缝隙衔接与过渡。结论多元模式战救技能训练是提高护理队伍战救能力,保障基层部队官兵健康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15.
探讨系统化培训模式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士(CRRT)的培训效果。应用规范化的培训模式对CRRT护士实施培训后,提高了CRRT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专科胜任能力等。此模式实用、有效,对推动CRRT护理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湘水 《中国卫生产业》2020,(3):128-129,132
目的了解肿瘤科专科护士培训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方法将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的20名肿瘤科专科护士,随机分组每组10名。常规护理培训组对该院的肿瘤科专科护士予以常规管理模式培训,临床护理路径培训组对该院肿瘤科专科护士以临床护理路径培训。比较两组满意测评值;肿瘤科专科护士对待肿瘤科患者知识的认知以及技能的掌握评分;培训前后肿瘤科专科护士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结果临床护理路径培训组的满意测评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临床护理路径培训组肿瘤科专科护士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优于常规护理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培训组肿瘤科专科护士对待肿瘤科患者知识的认知以及技能的掌握评分优于常规护理培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科专科护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培训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提高肿瘤科专科护士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军队医院护理人员战伤救护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护理人员掌握战伤救护知识的现状,探讨在军队医院进行战伤救护培训的必要性和方法。方法:对4所军队医院222名军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22名军人护士中,不同学历、不同职称者对战伤救护知识的掌握无显著差异,平均分均在5分以下,掌握较差。结论:对军队医院护士应从思想教育、强化战备意识着手,从基础救护知识学习训练抓起,不断地学习高新技术知识和技能,开展平战结合的训练模式,以提高军队医院护理队伍整体的备战素质。  相似文献   

18.
朱转娥 《现代医院》2014,(1):127-129
目的了解精神病医院新入职护士对精神病护理知识的认知状况,为精神科临床新入职护士的带教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提高精神病医院的护理质量。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惠州地区三所精神病医院2013年新入职的71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新入职护士对精神病护理知识认知存在偏差,其中,如何与精神病人接触与交谈及对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的处理项目认知度较低。学历、社会环境因素与影响精神科护理识知的认知相关(p<0.01)。教学经历、实践经历是影响新入职护士对精神科护理知识认知的主要因素。结论学校有必要对护理专业学生加强对精神科知识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临床对新入职护士的带教中,应制订比较系统的专科培训计划,以全面提高精神病医院的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NICU护士对新生儿疼痛认知情况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8年1月-12月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NICU中的49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NICU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管理知识掌握情况;并对新生儿疼痛知识培训前后NICU护士对新生儿疼痛认知程度进行对比。结果经调查,NICU护士对新生儿疼痛感认知程度相对较差,其中对新生儿疼痛表现认知程度最高,为30.61%;对新生儿疼痛评估工具的使用认知程度最低,为8.16%。培训后,各项疼痛管理知识认知及知识的掌握率较培训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对NICU护士新生儿疼痛知识的培训,可促使护士对新生儿疼痛认识及知识掌握情况的提升,同时,在护理工作中开展相关疼痛的临床护理措施,对缓解新生儿疼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四维一体”培训管理体系对保健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成效。方法将保健护理人员所需的四个维度,即护理技术、专业理论、政治素养、服务意识,与培训过程(培训-带教-帮扶-独立)有机结合,使得培训过程与临床实践紧密相连。收集实施“四维一体”培训体系前后3年,新护理人员培训情况、临床护理质量检查结果情况、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离职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实施前后,新护理人员理论、技术操作及病区护理文书、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急救管理、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感染监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理论水平、政治素养、服务意识及护理人员自身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维一体”培训体系用于保健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实践,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培训效果及临床各项护理工作质量.确保优质保健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