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己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医学科技快速发展和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医院管理更加复杂和困难,对医院管理的科学性要求越来越高,仅靠管理者的个人经验和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己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不能适应医院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建立和应用病历书写时限质量在线控制系统,以期能够准确评价和严格控制病历书写的时限质量。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病历书写时限的规定,应用计算机技术采集、加工、传输和存储病历书写过程的实时信息,建立时限质量在线控制指标体系,设计时限质量在线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对加强医疗环节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缺陷,提高医疗质量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病历档案书写质量。方法:通过比较电子病历档案与传统手写病历档案的医疗文书质量的优劣,质量缺陷的出现情况。结果:电子病历档案的真实性缺陷多于手写病历档案,传统手写病历档案的及时性、完整性、规范性缺陷的出现率多于电子病历档案。结论:电子病历档案存在复制功能不规范使用、模板粘贴过分依赖、电子签名随意等问题。必须增强责任心,完善电子病历质控系统功能,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管理,才能进一步改善电子病历质量。强化书写证据意识,从而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构建Web网络应用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电子病历的网络数据库管理,使电子病历管理工作流程更加规范,信息透明度增强,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借助这种网络管理模块的应用,来规范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提高医疗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疗数字化的发展,传统的纸张书写病历正逐渐向电子病历转变.在医院的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电子病历作为医疗活动信息的主要载体而成为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同时,它的设计也是医院信息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文中用M.A.Roth等学者提出的嵌套关系数据库模型在非时态DBMS上设计了电子病历的时态数据库,分析了该模型下产生重叠时态数据的原因,并在Delphi中详细讨论了重叠时态数据的消除原理及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5.
樊炯 《信息与电脑》2011,(1):124-124
目的通过对住院电子病历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住院电子病历在就医诊疗中使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阐述住院电子病历与传统手写病历相比的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结论电子病历提高了医生书写效率、书写质量,降低了错误病历发生率,改善了服务质量。尽快确认电子病历的合法性,解决法律安全问题,加快建立完善的电子病历系统,这将是医院管理的一大...  相似文献   

6.
医院电子病历质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斌  蔡郁 《福建电脑》2008,(3):163-164
本文研究了现有电子病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给出了电子病历质量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实现,对电子病历书写的时限质量控制子系统的实现作出了规划。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电脑》2020,(1):108-110
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智能化医疗的基础。与传统纸质病历不易存储、难以共享、易丢失、资源浪费等缺点相比,智能化电子病历系统集病历书写、质量控制、归档于一体,在公立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笔者着重介绍了电子病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病历的新增修改删除、工具和插件等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在医院病历管理中,设计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计算机模拟病历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医生的日常书写病历需求,同时也可以病人在院期间的医疗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为临床医生工作提供帮助,以下本文浅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计算机模拟病历系统的应用与设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借助于现代化的先进理念与技术提升了自身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此有效增强了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医院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基于此,概述了医院使用电子病历的现状,并结合具体问题提出了几方面提高医院电子病历应用质量的举措,以此为医院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电子病历应用工作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0.
从电子病历的概念和特点出发.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和设计,提出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图等,详细描述系统各功能模块,对加快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医院规范医疗行为和提高病案质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对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病案信息化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技术比较落后,病案的数量越来越多,所以给病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我们只有加快病案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适应医院病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发展,真正为医院日常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的电子病历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医电子病历系统的研究阐述,结合嘉兴市中医医院的实际应用,证明中医电子病历系统使病历书写更为标准和规范,检索使用更为方便,病历、病案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开发,电子病历系统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了纸质病历,并提供了信息的电子储存、查询、统计、交换等功能,它是计算机网络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必然产物,也是医院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必然趋势。电子病历系统在医疗机构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也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医学服务于人类,而信息技术使医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正在中国的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国内各级医院纷纷在信息化的浪潮中,耗资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众多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解决了院内管理的部分问题,比如,各级管理层查询数据方便了,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费用信息更透明了……然而,这远远没有达到信息化的目标。世界诸多国家越来越一致地认识到,唯有通过广泛采用以电子病历系统(EMR)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才能把彼此相互分割的各医疗信息系统有机地连通为可相互交换分享使用对方数据的医疗信息网络,方能促成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整体变革的实现,满足广大病患对医疗服务质量与方式不断更新的需要,并有效应对医学知识及临床信息爆炸性增长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让医院的管理及诊疗等工作方式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快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医院的医疗成本。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利用信息化的同时,也要重视病历的安全性,保护患者的隐私和病历的完整性也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通过对医院信息化的整体描述,重点从数据压缩和存储入手,利用数字签名、数字加密和数字时间戮等技术来确保电子病历的安全。对于保证医院信息化的正常运行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是当前信息技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院构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和医院办公自动化、远程医疗、区域医疗等信息网络系统的应用,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更加突出。就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策略从医院管理、网络及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及其安装、数据备份与恢复、病毒和黑客防范等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7.
传统听诊器受医生临床经验等主要因素影响严重且纸质化的病历难携带、易丢失,存在局限性,大大影响医疗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可视化听诊与电子病历系统。基于区块链的可视化听诊与电子病历系统可实现听诊可视化以及电子病历的书写和查看,采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医疗病历的跨地区、跨平台查阅,同时加密技术也为患者电子病历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有效帮助提高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本文主要就文书档案)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共享、节约成本,使医院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制定医院工作质量评价、医疗、护理、教学、科研、论文撰写等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在医院文书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也存在着电子文件保密性受限制,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可靠,医院文档的多样性、复杂性、专业性,档案综合管理人员的素质难以达到专业化、信息化要求等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规范统一标准入手,采取主动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注重网络维护和安全设置及档案部门之间的广泛联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胸痛中心"的运行模式,设计一种整合胸痛患者院前、院内救治信息的电子病历,以实现对胸痛病人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和传输。主要讨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病历信息采集、任务管理、HL7消息编解码等功能模块的实现。该系统基于Visual Studio 2008+SQL Server 2005开发平台,可以实现病历数据录入、查询、统计及基本的医院管理等功能,并研究与构建了基于HL7标准的功能模块,支持HL7消息编解码及数据传输。通过测试,该系统能有效地支持胸痛中心患者信息管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电子病历系统广泛应用于医院的管理系统中,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医生在录入病历时不可能像专业人员那样快速录入,论文研究了帮助医生快速录入病历信息的方法,并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子病历书写辅助系统,该系统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病历中的常用信息进行挖掘,为不同类型的病历构建不同的词库,并利用拼音首字母缩写代替汉字输入来加快病历的录入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