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48岁.因左眼渐进性视力下降1月收治入院.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可记.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0.8矫正1.0、左0.05不能矫正,眼压右18mmHg左17mmHg.右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左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瞳孔圆,直径3mm,对光反射(+),晶状体无混浊,玻璃体透明,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较正常增大约4倍,中部明显凹陷,呈漏斗状,边缘隆起,视网膜血管分支较多,从视乳头边缘部呈放射状进出,鼻侧较颞侧明显,视乳头中央部被白色增生的胶质组织遮盖,视乳头颞侧及上方视网膜可见局限性脱离并累及黄斑,但未发现视网膜裂孔(图1).B超检查提示:左眼视网膜脱离,视盘缺损(图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显示:左眼视神经发育异常(图3);黄斑可见多发性神经上皮脱离(图4);眼底荧光造影显示:晚期视盘强荧光染色.  相似文献   

2.
例1 女性,52岁.因"双眼视力渐降1年,左眼重"于2010年5月10日来我院就诊,视力:VOD 0.3、VOS 0.05,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盘周围视网膜呈灰黄色及散在点片状色素斑,病变已累及黄斑,黄斑结构不清,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视盘边界清楚,色淡红(图1A、2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显示:在造影早期暨动脉期双眼视盘周边及其颞侧见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呈点片状高低荧光柑间改变(图1B、2B),视网膜动脉变细,黄斑区见高低荧光相间改变;右眼视盘见环形斑,左眼视盘边界清楚.造影过程未见荧光素渗漏.眼科诊断:双眼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硬化症.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 47岁 于2005年1月5日因双眼干涩、流泪、异物感1y余而来诊.否认夜盲及家族遗传病史.视力:右眼0.05(-8.50DS→0.2),左眼0.05(-8.50DS→0.1).双眼泪河线极窄,眼表面干燥,角膜轻度混浊,双晶体轻度混浊,双眼底呈豹纹状,视盘边界清楚,色正常,视网膜血管管径及分布正常,双眼呈对称性分布在后极部、围绕黄斑中心凹,散在大小均匀、边界清楚、位于视网膜血管之后的类圆形黄白色萎缩斑,其周边围绕以较小的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厚及萎缩斑,双眼病变对称(图1).眼压:右眼17mmHg,左眼15mmHg.双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臂-视网膜循环时间:13.3秒,动脉期:双眼后极部散在小圆形斑痕,色素游离,遮蔽背景荧光(图2);静脉期:双眼黄斑区及视乳头周围大片班驳样透见荧光(图3);晚期:双眼后极部斑痕组织染色.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7岁。因“左眼视力下降18个月”于2014年12月来我科就诊。患者于18个月前偶然发现左眼视力下降,无眼红,无眼球转动痛,无视物变形,视物无色泽改变,分泌物不多,未予诊治。否认既往眼病史,其他无特殊。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及子女体健,家族中无遗传病史。全身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8,-10DS矫正视力1.0,左眼0.6,-1.75DS -075DC ×90°矫正不提高;眼压右眼16.5 mmHg,左眼18.1 mmHg;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眼底检查:双眼视乳头隆起约1D,边界模糊,视乳头色略淡,视网膜平伏,未见出血或渗出,视网膜静脉轻度迂曲,黄斑中心凹反光清(图1)。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早期可见视乳头荧光逐渐增强,晚期视乳头呈强的荧光着染(图2),造影过程中未见荧光渗漏。视野:右眼生理盲点扩大、散在视敏度降低,左眼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全周视野缺损(图3)。图形视觉诱发电位(VEP):P 100峰潜时右眼108 ms,左眼128 ms。眼球B型超声检查:双眼视乳头前方可见结节状强回声光团(图4),当增益降低至正常眼球结构消失时,强回声光团仍清晰可见。经视盘行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检查:双眼视乳头部位的视网膜神经纤维高度隆起,呈强反射光带。临床诊断:埋藏性视乳头玻璃疣(双眼),视神经病变(左眼),屈光不正(双眼)。给予银杏叶片、甲钴胺片、维生素B 1和维生素C口服,定期门诊复查。  相似文献   

5.
脉络膜黑色素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刚 《眼科新进展》2003,23(4):256-25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4岁,突感右眼视物不清20d,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眼底出血.给予止血对症治疗效果欠佳.患者既往体健.查体:视力OD 0.6,OS 1.0;眼压:右眼16mmHg(1kPa=7.5mmHg),左眼14mmHg.双眼前节(-).右眼裂隙灯检查见玻璃体轻度混浊,有少许棕色颗粒状物飘浮.三面镜及双目间接检眼镜下视网膜鼻下近赤道部可见视网膜呈棕黑色蕈形隆起,表面及深层可见少许出血斑.B超:右眼视盘鼻侧(以鼻下为主)可探及蕈状光团约12.50mm×6.50mm,内回声均匀,伴声衰减及脉络膜凹陷.提示:脉络膜黑色素瘤.眼部CT示右眼后部眼环不规则高密度肿块,增强扫描病变均一强化.诊断:脉络膜占位病变.ICG示:静脉期:视盘鼻下涡静脉见一巨大隆起物,界清,顶端为遮蔽荧光.下半部病灶内见粗大血管荧光渗漏;后期:病灶顶端遮蔽荧光,下部呈斑驳状荧光.ICG诊断:脉络膜占位病变.胸部平片(-).肝脏B超及肝功能检查均无异常.临床诊断:右眼脉络膜黑色素瘤.在局麻下行右眼球摘除术.术后病理切片报告:瘤细胞多为大圆形,胞浆丰富,含大量黑色素颗粒,未见异型性及病理性核分裂.诊断:脉络膜黑色素细胞瘤.  相似文献   

6.
姜丽杰  柳建  张京红 《眼科研究》2012,30(4):301-301
患者,女,66岁.因右眼突然视物不清3d于2011年10月26日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否认其他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数指/33 cm,无法矫正,左眼视力1.0.右眼前节正常,检眼镜下视盘边界清晰,色泽正常,颞下分支视网膜动脉可见瘤样扩张,周围浅层出血,黄斑区可见约3个视盘直径(disc diameter,DD)大小深层出血,中心凹反光不清(图1A).左眼检查未见异常.眼压:右眼16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4 mmHg.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显示右眼动脉期颞下分支视网膜动脉局部高荧光灶,周围遮蔽荧光,晚期荧光素渗漏(图1B).诊断:右眼视网膜大动脉瘤.建议患者行眼底激光治疗,患者未同意.给予和血明目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患者,女,50岁,2008-08在外院行健康体检时发现眼底改变,分别在外院及我院就诊。既往史:双眼近视20a+。眼部查体:Vod:0.4,Vos:0.5,矫正右眼为-1.5Ds=1.0,左眼为-1.0Ds/-0.75Dc×78°=1.0。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右眼底见视乳头色正、界清,黄斑中心凹反射(+),左眼底见视乳头表面有一个1.5PD大小的圆形、棕黑色隆起的肿物,隆起约2.00~3.00D,边界欠清(图1)。眼压:右眼为14.3mmHg,左眼为12.5mmHg;辅助检查:B超示视网膜局部回声增厚,内强回声光斑伴声影,考虑球壁占位性病变(图2)。眼底荧光造影示视乳头荧光遮蔽,晚期  相似文献   

8.
朱卉  康建华  王洁  李医 《眼科》2003,12(2):97-97,I002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4岁 ,以右眼视物不清伴向内偏斜 3年余来我院就诊。全身发育及智力均正常。视力 :右眼 0 1,+1 2 5DS =0 1,左眼 0 6 ,+2 0 0DS =1 0。右眼内斜 2 5° ;左眼为主视眼 ;右眼轻度外转受限 ,双眼屈光间质透明 ,右眼底 (见附图 )视盘扩大约 4PD ,粉红色 ,中央呈漏斗形深凹陷 ,视盘底部被无明显结构白色组织充填 ,如花蕊状 ,视盘周围灰白色隆起环形围绕 ,伴有散在色素沉着 ,环外可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区 ,视盘边缘有 2 0余支狭细血管呈屈膝样放射状分布 ,视网膜见暗灰色变性。左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双眼前房、晶状体未…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47岁.因右眼视力下降4个月于2007年9月14日就诊于本院.既往身体健康.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3,矫正至0.15,左眼0.4,矫正至1.0;眼压:右眼14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17 mm Hg.双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右眼视乳头鼻下缘可见约5×6个视乳头直径(pallillary diameter,PD)大小橘红色半球形实性隆起,其最高处有色素堆积,下半视网膜浅脱离,累及黄斑,视网膜脱离区呈斑驳状色素脱失;左眼底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7岁.因右眼前黑影飘动一周余于2011年2月8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查体:体温36.5℃,血压120/70 mm Hg,最佳矫正视力右眼0.2(-7 D),左眼1.0(-5 D),双眼眼前节未见改变,右眼眼底视盘轻隆起,边界清,静脉扩张,盘周视网膜水肿,左眼眼底正常,眼压:右眼16.5 mm Hg,左眼18 mm Hg,中心视野示右眼中心暗点,OCT:右眼视乳头上下方轻度水肿,头颅MRI:双侧脑室体旁、额叶散在小缺血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示:右眼视乳头高荧,颞上、颞下静脉怒张,管壁荧光着染,黄斑周围血管荧光着染,黄斑区未见异常荧光,被诊为"右眼视盘血管炎".否认全身疾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和输血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