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将太阳能、电能等多种能源利用方式进行综合,构建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恒温泳池系统。它由泳池恒温系统、卫生热水系统组成。泳池恒温系统由泳池循环太阳能集热系统、泳池空气源热泵加热系统组成。卫生热水系统由卫生热水太阳能集热系统、卫生热水空气源热泵加热系统和卫生热水水源热泵加热系统组成。在米易县游泳馆进行集成示范表明:该系统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成本低,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集成热水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太阳能热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保持系统热水量和热水温度稳定的措施以及合理确定贮热水箱和恒温水箱容量的方法.阐述了几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及系统特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混合型热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提出了室内恒温泳池池水恒温、空气恒温恒湿的设计要点,并对热泵工程案例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4.
章才能  陈友林 《山西建筑》2006,32(13):166-167
介绍了本小区工程概况、设计原则,计算了高层住宅屋面太阳能集热器热水供量,并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工艺及工作原理,以推广应用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  相似文献   

5.
周江 《建造师》2008,(3):21-21
如何让开发商愿意建造、怎样让消费者愿意选择——利用城市污水中的低品位恒温热源,为用户提供冷、热源,使这个可再生资源变废为宝;采用分户计量、地板辐射采暖、利用低温热水传递热量,比传统的采暖系统节能20%~30%……  相似文献   

6.
目前标准计量与产品性能测试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完成多个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基础上,本文就某市计量所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方案、控制策略及其实现、测控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设计等的简单总结。该系统实现了把温度偏差控制在0.5℃以内,相对湿度控制在3%以内的目标,具有运行安全可靠、操作控制简单、数据采集和分析方便等特点,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成  田雨辰 《煤气与热力》2007,27(11):76-78
恒温阀由恒温控制器(核心元件为感温包)与流量调节阀组成。建立恒温阀控制室内温度的数学模型,对恒温阀的控制特性进行了分析。恒温阀的控制为比例控制,其控制精度由感温包特性、流量调节阀的机械特性、供暖系统计算参数及恒温阀控制环路的滞后性决定。  相似文献   

8.
某研究所新馆一层空调设备改建工程[b②] 某研究所新馆一阶空调设备改修工事东热技报(日本)[65]31-35(2005)改建工程的对象是一个小动物的饲养设施,室内要求恒温恒湿空调、洁净度和正压。此次改建在建筑方面没有很大变更,主要是旧的冷热源、空调设备的更新问题。本文概要介绍了改建的内容。冷热源设备从使用电力改为使用燃气。原有冷热水机组改作专门供冷用,而热水则由真空式热水机提供。采用四管式制实现全年恒温恒湿空调。  相似文献   

9.
养护制度对活性粉未混凝土强度及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和热水养护以及恒温温度和时间对RPC强度及微观结构影响规律,并初步探讨了标准养护和蒸汽养护对掺钢纤维RPC强度及微观结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0℃热水养护更有利于提高RPC强度,改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0.
应用散热器恒温阀实现供暖系统节能及室内热环境改善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了散热器温阀的工作原理及国外有关标准,说明用户可以通过调节恒温阀保持要求的室温,不仅可提高室内舒适度,同时可获得可观的节能效果。最后以实例阐述如何在单管供暖系统中应用恒温阀。  相似文献   

11.
基于广州某会所室内恒温泳池的温湿度设计参数,计算了该泳池全年制冷、除湿、泳池加热和采暖负荷动态需求。通过分析动态冷热负荷曲线提出冷凝热回收应作为泳池综合节能方案的基本出发点,进一步比较了泳池专用热泵系统与全热回收风冷热泵系统两种方案的运行特点和全年能耗特性,并建议采用小型热回收型热泵系统与普通风冷热泵的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2.
闫俊康  王效芳  李春荣 《山西建筑》2007,33(36):167-168
结合工程概况,对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的特点做了阐述,探讨了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的供热原理及具体施工方法,并对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推广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方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温度参数对供暖系统最大不平衡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设计供回水温差和质调节对下供下回异程式系统允许最大不平衡率的影响。设计供回水温差降低,系统允许最大不平衡率Jmax增大,说明减小设计供回水温差有利于系统的平衡。在系统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质调节时供热系统更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张海军 《建筑节能》2012,40(7):32-34
基于多功能热泵机组单独制热水模式,通过对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3个极限工作参数的合理控制,分析其热水平均温度、压缩比、加热能力等参数在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机组整个加热过程时间长达180 min,压缩比随热水温度整体变化趋势逐渐增大,其初始加热能力较好,但之后长时问加热能力总体变化趋势下降,在第三阶段末加热能力只有0.38 kW.  相似文献   

15.
王学水  郭潇蔚  张莉 《暖通空调》2012,42(7):113-115
针对高校供暖面积大、能耗多,供热管线长、水力失调严重等特点,研制了一种楼宇供暖节能控制装置。该装置由现场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动调节阀组成,现场控制器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根据各时段的供暖温度要求,自动调节电动阀门的开度,从而调整进入楼宇的供水流量。另外,在控制流程中还加入了节假日保证最低供暖温度的模式,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6.
对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该技术热负荷的计算问题,通过具体描述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两种工程做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的不同情况,以促进该供暖方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Insufficient knowledge about characteristics of radiant systems has caused problems in the wider application of the radiant system, such as water condensation, bad thermal comfort, etc. In this study, key characteristics of a radiant system in terms of an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heat flux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were analysed. General models for describing such the relationship were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by elaborate experimental data. Operation limit region of the radiant system was identified and proposed by plotting key parameters in one surface, including supply water temperature, operative temperature panel surface temperature as well as total heat flux density. It was found that not all of the points within the operation limit region were suitabl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avoid water condensation risk in cooling mode and lar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in heating mode. Evolved forms of operation limit regions for cooling and heating applications were put forward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were addressed. The result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could help manufacturers as well as engineers to better design, configure and regulate radiant systems for better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improved indoor thermal comfort.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热管暖气热效率、起动特性、等温特性以及运行费用的研究,证明了此种供热装置具有起动快、热效率高、等温性好、运行费用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利用碳纤维发热线的电热效应可以进行路面的融雪化冰,为了掌握碳纤维发热线用于路面融雪化冰的特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并求解碳纤维发热线混凝土电热升温和降温微分方程,得到碳纤维发热线混凝土在升温和降温阶段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该曲线综合反映了混凝土的截面尺寸、散热面积、电热功率以及对流辐射换热系数对混凝土升降温过程的影响.通过试验测试布置碳纤维的混凝土电热升温和降温曲线,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