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0.375%布比卡因+0.5%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试验组使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0.5%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每组20例。观察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阻滞范围、麻醉质量、呼吸抑制程度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阻滞范围、麻醉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试验组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抑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75%左旋布比卡因+0.5%利多卡因与0.375%布比卡因+0.5%利多卡因都能安全用于胸段硬膜外阻滞,满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麻醉要求,但左旋布比卡因较短的诱导时间和较低的神经及心脏毒性用于胸段硬膜外阻滞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癌改良根治术的麻醉效能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0.375%布比卡因 0.5%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试验组使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 0.5%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每组20例。观察指标包括:SP、DP、MAP、HR、SPO2,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阻滞范围,麻醉质量,呼吸抑制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阻滞范围,麻醉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O.05),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试验组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抑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375%左旋布比卡因 0.5%利多卡因与0.375%布比卡因 0.5%利多卡因都能安全用于胸段硬膜外阻滞,满足乳癌改良根治术的麻醉要求。鉴于左旋布比卡因较短的诱导时间和较低的神经及心脏毒性,用于胸段硬膜外阻滞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谭宪湖  谭冠先王凌 《广西医学》2005,27(10):1544-1546
目的探讨0.25%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乳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乳癌根治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0.25%布比卡因组(B组)和0.25%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各34例.T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分别注入0.25%布比卡因和0.25%罗哌卡因,观察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成时间、阻滞平面、局麻药用量、测量麻醉前、硬膜外腔注药后10 min、20 min、30 min及40 min RR、VT和MV的变化.结果两组硬膜外阻滞效果均满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阻滞平面、局麻药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入局麻药后两组RR增加(P〈0.05),VT和MV均降低(P〈0.05或〈0.01),而B组RR增加和VT、MV下降幅度大于R组(P〈0.05或〈0.01),硬膜外阻滞后B组出现轻度呼吸困难3例,R组SpO2维持在96%~97%,无呼吸困难发生.结论0.25%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施行乳腺癌根治术麻醉效果满意,对通气功能的抑制比0.25%布比卡因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0.375%罗派卡因复合小剂量(1.5mg)吗啡用于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75例,随机分为A(0.375%布吡卡因)、B(0.375%罗派卡因)、C(0.375%罗派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三组,各25例。观察记录三组患者术中、术后镇痛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术中镇痛均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B、C组比A组低,术后伤口疼痛C组比A、B组轻。结论 0.375%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安全有效,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0.375%罗派卡因复合小剂量(1.5 mg)吗啡用于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75倒,随机分为A(0.375%布吡卡因)、B(0.375%罗派卡因)、C(0.375%罗派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三组,各25例.观察记录三组患者术中、术后镇痛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术中镇痛均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B、C组比A组低,术后伤口疼痛C组比A、B组轻.结论 0.375%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安全有效,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浓度为0.25%和0.375%的罗哌卡因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与0.25%的布比卡因对照。方法选择ASA I~II级行上肢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5例),分别用0.25%罗哌卡因、0.375%罗哌卡因和0.25%布比卡因40 m l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评价麻醉效果。结果B,C两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A组,B组与C组相当。结论与0.25%罗哌卡因相比,0.375%罗哌卡因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效果佳、副作用亦少,更适宜于临床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0.375%盐酸罗哌卡因;0.25%布比卡因用于颈从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甲状腺次全切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应用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应用0.25%布比卡因,C组应用0.375%盐酸罗哌卡因行颈丛神经阻滞,观察各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质量和镇痛持续时间,以及麻醉后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结果: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和术中镇痛质量及麻醉后的心血管副反应方面A、C组间未见明显的差异(P>0.05);术后镇痛维持时间A、C组与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A、C两组发生心动过速、血压增高比例没有明显差异(P>0.05),B组明显高于A、C两组(P<0.05).结论: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375%盐酸罗哌卡因和0.25%布比卡因应用于颈丛神经阻滞,具有相似的麻醉效果;镇痛时间长于布比卡因,麻醉后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轻微,心脏毒性低,用于颈丛神经阻滞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0.375%左旋布比卡因组(A组)和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组(B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评价麻醉效果。结果: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甲磺酸罗哌卡因较左旋布比卡因慢;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甲磺酸罗哌卡因较左旋布比卡因短。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左旋布比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均为临床麻醉适宜浓度,但左旋布比卡因药效强于甲磺酸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 0 .2 5 %罗哌卡因组 (R组 )和 1%利多卡因 0 .1%的卡因 (L组 )。均选择T2~ 3或T3~ 4 行一点硬膜外穿刺 ,先注入 5ml试验量 ,5min后无异常R组注入 2 0~ 2 5ml,L组注入 10~ 15ml,测定阻滞平面 ,麻醉平面满意后开始手术。监测指标包括HR、SP、DP、MAP、ECG、SpO2 、感觉阻滞平面、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质量评定和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ASA分级、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感觉阻滞平面范围、脊神经阻滞节段数有明显差异。麻醉起效时间R组明显慢于L组。结论 :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能完全满足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目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与相同剂量罗哌卡因比较.方法 选择ASA Ⅱ级,剖宫产手术病人60例行硬膜外阻滞,随机分成两组,0.75%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和0.75%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30例,L组给予0.75%左旋布比卡因10mL,R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OmL,观察各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上界、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满意度、肌松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结果 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上界、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满意度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松效果L组优于R组.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均可用于剖宫产手术并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同等浓度的左旋布此卡因肌松效果优于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11.
吴守华 《求医问药》2011,9(6):149-150
目的:罗哌卡因是长效局麻药。国外研究表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明显低于布比卡因,且具有与布比卡因相同的临床麻醉效能。本研究通过测定在妇科手术中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在妇科手术中的麻醉效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在腰硬联合阻滞下行妇科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0.75%罗哌卡因组(L组)和0.75%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30例,L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2mg,B组给予0.75%布比卡因12mg,观察各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上界、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满意度、肌松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术中连续监测两组患者呼吸和循环指标的变化,采用盲法评估麻醉效应并观察麻醉过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最大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评分)、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麻醉阻滞效果完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两组病人呼吸及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0.75%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是安全可行的,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华  王芳 《农垦医学》2010,32(2):142-144
目的:比较10毫克罗哌卡因和10毫克布比卡因用于手术患者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120例剖宫产手术、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0岁~60岁,随机分为二组,每组60例。Ⅰ组1%罗哌卡因,Ⅱ组0.5%布比卡因,均取L3~4为穿刺点,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成功后,有脑脊液顺畅流出后,Ⅰ组取1%罗哌卡因原液1.0ml,Ⅱ组取0.5%布比卡因2ml(0.75%布比卡因2ml+10%GS1ml),注入蛛网膜下腔,硬膜外向头端置管3?。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评估麻醉效应和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感觉阻滞平面达T10的起效时间上有明显差异,罗哌卡因组〉布比卡因组。运动阻滞达Bromage评分为3分时的时间罗哌卡因组〉布比卡因组,维持时间上罗哌卡因组〈布比卡因组。在肌松效果上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在镇痛效果上二组相同,两组低血压和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10mg罗哌卡因和10mg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慢,下肢运动阻滞弱,恢复迅速,对于术后恢复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张东霞  杨立华 《吉林医学》2015,(10):2084-2085
目的:观察同等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n=30)和罗哌卡因组(n=30);硬膜外隙注入试验量1.33%利多卡因3ml后,分别再小剂量(3ml)分次注入0.75%布比卡因或0.75%罗哌卡因至要求麻醉平面。分别观察感觉阻滞平面及下肢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总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快,运动神经阻滞则起效缓慢、维持时间短及下肢运动阻滞强度弱,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罗哌卡因麻醉应用于妇科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程凯军  董章利  江莉敏 《中外医疗》2009,28(11):115-117
目的比较2种局麻药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在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被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先给试验量含1∶200000mg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3mL,再分别给予浓度为0.5%的布比卡因、0.5%罗哌卡因和0.75%罗哌卡因中的一种,分次给药。记录各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均有较好的麻醉镇痛效果,但有一些肌松不满意的病例。0.5%罗哌卡因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效较其他2组长,但尚无统计学差异;其运动阻滞起效与时效和运动阻滞程度均不及其他2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0.5%布比卡因、0.5%罗哌卡因和0.7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均有较好的麻醉镇痛效果,有一些肌松不满意的病例,但0.5%罗哌卡因的运动阻滞起效与时效和运动阻滞程度均不及0.5%布比卡因和0.75%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15.
0.5%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乳腺癌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2组,行T2~3间隙穿刺置管,Ⅰ组注入0.5%甲磺酸罗哌卡因,Ⅱ组注入0.5%盐酸罗哌卡因,观察起效时间,感觉运动阻滞程度,术中血压,心率,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不论是在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效果及效果维持时间方面,还是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循环、呼吸等方面,甲磺酸罗哌卡因均表现出良好的作用,与盐酸罗哌卡因无显著者性差异,二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用0.5%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5%盐酸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麻醉,两者均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对老年人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老年髋关节手术病人,随机分成R、L、B三组,每组20例,R组0.5%罗哌卡因;L组0.5%左旋布比卡因;B组0.5%布比卡因,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最大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最大阻滞时间及麻醉质量与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类似,最大阻滞时间R组长于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Bromage评分及运动恢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最大运动阻滞时间R组高于L、B组,低血压发生率三组相似,心动过缓、尿潴留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血压下降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三种药物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时,其麻醉效能,R<L<B,三者均安全.  相似文献   

17.
布托啡诺延长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作用时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和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选择40例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为0.75%罗哌卡因15mL 布托啡诺0.25mg/mL,B组为0.75%罗哌卡因15mL NS1mL。记录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同时记录30min内能到达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和感觉阻滞的持续时间。另外分别在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后根据改良Bromage评分系统判断患者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A组患者感觉阻滞平面到达T10的时间比B组快(P<0.05),最高感觉阻滞平面也比B组高(P<0.05),特别是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更是明显比B组长(P<0.01)。与此相反,两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手术后运动阻滞恢复程度基本一致。结论在腰部硬膜外阻滞麻醉中布托啡诺0.25mg混合0.75%罗哌卡因15mL的麻醉效能要优于单纯应用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单用或复合肾上腺素高胸段硬膜外麻醉的药效学和安全性。方法40例ASAⅠ~Ⅱ级行乳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P组)和罗哌卡因复合肾上腺素组(RP AD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第3~4胸椎穿刺并置管,在2m in内RP组注入0.5%罗哌卡因1.3 mg.kg-1,RP AD组注入加1:20万肾上腺素的0.5%罗哌卡因1.3 mg.kg-1。观察注药后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循环、呼吸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特征相似(P>0.05),阻滞效果均评定为优;麻醉期间循环、呼吸功能均较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0.5%罗哌卡因高胸段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满意,加肾上腺素对0.5%罗哌卡因的药效学没有明显影响,用于临床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0.25%罗哌卡因-1.5%利多卡因混合液与0.1875%布比卡因-1.5%利多卡因混合液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拟行子宫切除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Ro组与Bu组,每组20例.Ro组硬膜外给予0.25%罗哌卡因-1.5%利多卡因混合液,再加入120万u的肾上腺素.Bu组硬膜外给予0.1875%布比卡因-1.5%利多卡因混合液,再加入120万u的肾上腺素.比较两组病人在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方面的异同,并观察用药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止痛平面无差异(P>0.05),T10止痛平面维持时间Ro组非常明显短于Bu组(P<0.01).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Bromage评分1分)和完全阻滞时间(Bromage评分3分)Ro组慢于Bu组(P<0.01).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Ro组短于Bu组(P<0.05).结论硬膜外给予0.25%罗哌卡因-1.5%利多卡因混合液用于子宫切除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用0.2%罗哌卡因行腰麻和用0.375%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用于髓核摘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0例行椎间盘髓核摘除的患者,随机分为SA组(腰麻组)和EA组(硬膜外麻醉组),每组20例。其中SA组以0.2%罗哌卡因行腰麻,EA组以0.375%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效果、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 SA组麻醉起效明显快于EA组,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明显差异,SA组镇痛效果优于EA组,两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无明显差异。结论以0.2%罗哌卡因行腰麻用于髓核摘除手术起效快、作用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