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系统是广播电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承德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系统数字化改造的分析设计、功能需求、系统建设以及运行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适应数字电视高标清播出发展趋势,构建了2个高标清同播频道+6个自办标清数字频道+1个插播频道硬盘播出系统。在此基础上,集团播控中心改造并建立了分、总控高标清多画面分割及矩阵拼接屏系统。本文着重介绍了总控多画面分割和3×4矩阵式拼接屏系统改造方案。主要内容包括LED液晶屏、MVS-X多画面分割器、MVS-MV拼接系统主机等设备具体参数配置,以及通过WEBSERVER远程登录设备独立IP地址,对MVS-X多画面分割器、MVS-MV拼接系统进行软件参数设置调整等具体内容。改造完成后,该系统满足了播控中心对频道高标清信号、外源信号、PC监测信号等重要信号的即时调配与监看、技监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视节目的发展,自办栏目、专业性强的节目越来越受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我台需要一个实时交通的专业频道,又因台内办公楼场地有限.无法再容纳一个频道的编播设备及员工.根据节目的实际需要,我台需与外单位合作。本项目采用在外单位节目制作,播出信号通过光纤远程传输到本台.然后发送机房编码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发射台的音频信号系统数字化改造及数字化设备的应用。通过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改善了发射质量;采用了先进的数字音频传输、监控和处理设备,当主路播音信号出现问题时能自动切换到备路播出,并对播出前后的信号进行自动监测,杜绝了停播事故的发生,减轻了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5.
朱凤华 《电视技术》2022,46(3):118-120
技术、人为、设备、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因素均会干扰广播电视信号发射与传输的稳定性,导致安全播出问题频发,降低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质量与效率.因此,结合广播电视信号发射与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播出问题,分别从技术引进、制度完善、设备维护及安全预警四个方面出发,探讨有效应对安全播出问题的可行对策,旨在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魏家军 《电子世界》2013,(22):117-117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技术集成系统。传输信号的质量好坏决定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影响信号传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环节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信号传输过程。同样,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开端到结尾都需要有准确和稳定的信号作为保障。提高广播电视传输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就要从广电传输系统设备和技术上下功夫。当前我国广播电视传输的整体水平虽然比过去有了重大的突破,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巨大差距。我们研究探索广播电视传输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就是为提高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技术水平做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7.
引言 南方电视台目前共有5个自办频道.播出节目包括4个地面频道、1个卫星频道,已经实现全硬盘播出。按照国家广电总局62号令对主要播出环节的信号进行监听监看的要求.对播出和监测设备发生的多类型故障、事故、事件实施准确监测报警,对实时报警的信息和内容进行回看:提高播控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设备自身功能,减轻播出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  相似文献   

8.
节目传输:1、卫星传输:全区只有卫星传输501台一个站,完全公益属性,无偿为境内外各播出雏位和用户提供广播电视信号,我区各发射台播出内蒙古电台、电视台节目信号源主要采用卫星信号。下一步一方面增加上星节目数量,另一方面还要无偿提供高清电视、立体电视节目卫星覆盖。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金桥盐业集团利用现有市有线网进行全盐场自办节目覆盖,同时具备市有线数字网所有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地市级电视台中 ,绝大多数的播控机房与电视发射台、有线电视台前端机房存在一定距离。为了将自办电视节目的信号送到发射台无线发射出去 ,或送到有线电视台前端机房入网 ,通常采用微波传输或电缆传输。但微波存在信号稳定性较差、图像信号失真较大等缺点 ;而电缆传输却存在信号抗干扰性较差 ,衰减较大 ,易受温度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弊端。针对微波传输和电缆传输中存在的各种缺点和弊端 ,考虑到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以及邵阳有线电视台已完成主干线光缆改造 ,我局技术中心经过反复论证 ,于1999年8月决定对原来的播控机房信号传输线…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作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码头形式,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帮助。用户要想看到广播电视节目,还需要相应的信号传输和播出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的信号传输中主要由微波、卫星、光纤等一种或者多种通道的结合,特别是数字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的质量。通过对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和播出技术的研究,对于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生永 《电视技术》2014,38(8):87-90,94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播出系统升级改造将设备级、信号级、文件级、流程级等多角度的监控监测方案融入到播出系统中,其中建立对各频道视频服务器的预播及播出系统末端PGM等关键点信号进行实时检测报警的系统可以进一步确保播出安全。探讨了播出信号监测监录系统的设计原则与需求分析、系统架构及技术方案,并阐述其在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播出智能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主要介绍了淄博广电大厦内编辑机房,演播室,直播间,播出机房,传输机房等各技术用房之间信号传输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具体设计方案,按照高效益,低成本的原则,建设一个具有安全性,稳定性,开放性,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信号传输平台,保障该系统既满足目前模拟,数字信号并存传输,又满足将来全数字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属于一种巨大的信息技术集成系统,人们观看电视节目的播出效果直接受到电视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存在众多的干扰因素,分析这些干扰因素是提高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关键。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广播电视传输信号的主要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提高广播电视传输信号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建议,从而提高广播电视的信号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前广播电视信号主要是通过卫星和光纤进行长距离大容量传输。随着卫星上下行的频道和节目数越来越多,在传输过程中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手段,根据信道的特性对信号进行调整。本文主要讨论多套卫星节目如何接收和传输的问题,同时探讨在传输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应急切换手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压缩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数字化已走进各级电视台。数字特技、虚拟演播室、网络硬盘阵列等用于节目制作播出的网络设备日渐成熟,不少电视台已经完成了全硬盘播出系统网络化的建设,取消了磁带播出。实现制作、编审、播出网络一体化、数字化,为即将实施的全数字信号传输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多,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画面质量也越来越清晰。-我台自办三套节目,全部采用全硬盘播出。节目来源不同,有转播中央卫星信号、内蒙台信号,有光盘采集的节目素材、也有移动盘复制的节目、还有磁带交流的蒙语节目、再加上自己制作的新闻专题等,繁纷众多的节目丰富了荧屏,但也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一方面,画面质量确实提高了;另一方面,使得节目源声音大小很难统一,再加上后期制作的设备档次不一,不同设备对音频电平大小的衡量标准不一样,导致声音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即众多的频道之间、不同节目之间声音的大小还存在差别。观众更换频道,或欣赏不同节目时必须重新调整音量,否则声音忽大忽小,这个问题如不解决,就不能说是播出质量提高了。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的有线电视前端中 ,因为频道数不断增加 ,少则十几套 ,多则四五十套 ,各种各样的干扰也就随之产生 ,有系统内的 ,也有系统外的。要把丰富多采、高质量的电视节目送入千家万户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前端把各种干扰都消除 ,这是保证电视节目优质播出的前提。本台的前端信号主要来源于 3个方面 ,一是克拉玛依市有线电视台 4 50M带宽的信号 ,通过 1550nm光纤设备传送到我台 ;二是自办节目 ;三是接收卫星信号。然后将各种信号混合后输出。经过一年多的运行 ,发现二频道重庆台和三频道自办节目有不同程度的干扰 ,后经检查确定 ,二频道受到…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讲述了影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发射的原因,并提出了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及发射中安全播出的完善,以期为保证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和发射中的安全播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节目传输:1、卫星传输:全区只有卫星传输501台一个站,完全公益属性,无偿为境内外各播出单位和用户提供广播电视信号,我区各发射台播出内蒙古电台、电视台节目信号源主要采用卫星信号。下一步一方面增加上星节目数量,另一方面还要无偿提供高清电视、立体电视节目卫星覆盖。2、微波传输: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改造后的微波干线,将无偿为各级播出机构提供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通道,也为所有播出机构的播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市场上出现多种媒体设备,但是广播电视依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技术集成系统,传输信号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质量,信号传输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中心环节,是节目和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因此,我们要重视广播电视传输信号传输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我国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水平,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