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邢庆蓉  李健  石晓琼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269-1270
目的探讨胆管测压在胆道术后判断病情、改善食欲及指导医疗护理等方面的作用。方法胆管内置管术病人46例,将术后胆道下端无梗阻的24例设为A组,其余22例为B组。分别经胆管引流管检测餐前餐后胆管压力;记录24h胆汁引流量,记录食欲评分,进行相关分析;根据胆管压力调整引流管高度,或将胆汁注入消化道,了解食欲改善情况。结果B组餐后胆压明显升高(P<0.01),A组变化不显著(P>0.05);B组食欲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1);食欲评分与胆汁引流量呈负相关关系(r=-0.71,P<0.01);将胆汁注入消化道后,食欲评分升高(P<0.01)。结论胆道术后胆管测压有利于了解、调节胆道压力,改善病人的食欲。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方法抽取100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患者设为一期缝合组,将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T管引流的患者设为T管引流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期间各项指标、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一期缝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T管引流组的88. 00%(P 0. 05);一期缝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胆汁引流量等指标均优于T管引流组(P 0. 05);一期缝合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 00%,显著低于T管引流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24. 00%(P 0. 05)。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腔镜胆道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是相对理想的治疗方式,不仅可缩短其住院时间与康复时间,还可提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生活质量,安全性极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胆汁厌氧培养的结果及厌氧菌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急性胆道感染患者89例(A组)和非急性胆道感染患者62例(B组)。所有胆汁标本均在术中无菌空针抽取,采集标本后迅速用无菌橡皮塞封闭无菌针头,1h内迅速送实验室做厌氧培养。结果 A组急性胆囊炎标本54例,阳性2例,阳性率3.7%;胆管炎标本35例,阳性1例,阳性率2.9%。B组慢性胆囊炎标本54例,阳性1例,阳性率1.9%;胆管胆汁标本8例,阳性0例。2组胆汁厌氧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4%和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疾病无论有无胆道感染表现,均可能在胆道存在厌氧菌。目前胆汁厌氧菌培养较困难,阳性率较低,需进一步改善有关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抑肽酶并纤维蛋白胶 (FG)对肺癌根治术术中和术后失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 (HcT)、血小板计数 (PLT)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A组 ,n =2 0 )、抑肽酶组 (B组 ,n =2 0 )、FG组 (C组 ,n =2 0 )、抑肽酶和FG组 (D组 ,n =2 0 ) ,观察四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 2 4h、第二个 2 4h胸腔引流量以及术前、术后 2 4h、48hHb、红细胞压积HcT、PLT、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的含量变化。结果术中失血量B组与D组均明显少于A组或C组 (P<0 .0 1) ;所有患者均未输注异体红细胞 ;术后 2 4h、第 2个 2 4h胸腔引流量D组 相似文献   

5.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比较。方法 :对两个社区的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小组化教育(A组 )和小组化教育加个体化教育的强化教育 (B组 ) ,测定教育前和教育后 3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教育前后各进行 1次问卷调查。结果 :教育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 .0 5 ) ,具有可比性 ;教育后两组血糖控制状况均较前显著改善 (P <0 .0 1) ,B组较A组控制好 (P <0 .0 5 ) ;问卷调查表明 :教育后两组糖尿病知识得分均有明显增高 (P <0 .0 1) ,B组优于A组 (P <0 .0 1) ;两组低血糖发生频率均较前有所上升(P <0 .0 1) ,B组较A组显著减少 (P <0 .0 5 ) ;教育后两组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小组化教育加个体化教育的强化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明显优于单纯小组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朱景波 《临床医学》2020,40(5):75-77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BDEL)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9年5月永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1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BDEL组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术(PTCSL)组,分别给予LBDEL和PTCSL,每组55例。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情况、残石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BDEL组的手术时间较PTCSL组长,手术出血量较PTCSL组少,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较PTCSL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20 h引流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 LBDEL组的残石、复发、感染发生率均低于PTCSL组(P 0. 05),两组患者胆漏、黄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LBDEL组的VAS评分[(2. 08±0. 69)分]显著低于PTCSL组[(3. 24±1. 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LBDEL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显著,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学组的持续延续护理在经脾肝穿刺硬质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200例经脾肝穿刺硬质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引流管护理学组措施;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200例经脾肝穿刺硬质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引流管护理学组的延续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胸腔胆瘘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持续延续护理可降低经脾肝穿刺硬质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患者的胸腔胆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在经食管床放置纵隔引流管基础上是否加用胸腔引流管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经上腹右胸或者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患者,将单纵隔引流设为观察组,双管引流设为对照组,各50例。观察并比较2组术后疼痛评分及胸腔残余积液。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 2组患者在术后4 d时疼痛评分及胸腔残余积液方面无显著差异(P 0. 05),但观察组术后2、3 d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食管癌术后单纵隔管与双管相较在胸腔积液引流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单纵隔引流术后早期疼痛评分较低,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有效咳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鼻胆管引流与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并经腹置鼻胆管引流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55例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经腹置鼻胆管引流30例(鼻胆管组)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25例(T管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胆道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胆管组更具优势;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胆汁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和3天胆汁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管组优势更明显。T管组术后并发症共11例(44.0%),鼻胆管组共10例(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水、电解质紊乱致厌食、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几乎均由T管引流造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鼻胆管引流扩大了胆总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避免了T管引流的一系列弊端,并未增加胆漏、结石残留及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体现了微创外科技术的优越性,适应证范围内治疗胆囊结石合并CBD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前后二尖瓣口面积 (MVA)和左心房左心室压力及内径的关系。方法 :2 8例手术成功二尖瓣狭窄患者分成中度狭窄组 (15例 ,A)和重度狭窄组 (13例 ,B) ,对其术前术后指标进行检验和直线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1周内A组左心房内径和B组左心室内径变化不明显 (P >0 0 5 ) ,A组的左心房内径缩小值 ,左心房压力下降值 ,MVA扩大值、扩大率均 B组 (P <0 0 1) ,其余指标无差异 (P >0 0 5 ) ;术前MVA与术后MVA扩大率 ,左心房内径变化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影响术后左心房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术前MVA ,术前左心房内径和术后MVA扩大率。据术前MVA的大小可估计术后MVA、左心房、左心室压力和内径的变化。结论 :PBMV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在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更明显 ,有适应征者应积极进行此项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