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再制造/制造系统集成物流网络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再制造/制造(R/M)系统集成物流网络中,回收产品的数量具有不确定性.根据这一特点,将各消费区域废旧产品的回收数量看成是模糊参数,提出了该集成物流网络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通过把模型中模糊机会约束清晰化,将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利用实例数据,针对不同的置信水平对模型进行分析,其结果为该集成物流网络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含有模糊和随机参数的混合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一类混合机会约束规划模型,该模型同时含有模糊和随机参数,运用随机模拟与模糊模拟相结合的技术,给出了求解该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的遗传算法,通过对生产过程最优化决策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建模和数值求解,说明了该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具有模糊约束的应急物资储备库最大覆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约束条件中含三角模糊参数的应急物资储备库最大覆盖模型。给出了三角模糊数的概念和运算,构建了约束中含三角模糊参数的应急物资储备库最大覆盖模型,给出了基于Verdegay方法的模型算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新零售模式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生鲜产品需求与退货的模糊不确定性问题,考虑最低物流总成本、最佳设施选址以及最优配送车辆运输路径的决策,构建了新零售下生鲜产品闭环物流网络模糊规划模型。为求解该模型,将需求量与退货量看成三角模糊参数,利用模糊机会约束方法将模糊约束转化为等价的清晰条件。以上海市某生鲜电商企业为实例,通过置信水平的敏感性分析以及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的双求解,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进而为相关决策者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该文研究了当训练点的输出为三角模糊数时,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构建问题。首先将模糊回归问题转化为模糊分类问题,并将求模糊最优分类超平面问题转化为求解带有模糊决策的机会约束规划问题。利用基于模糊模拟的遗传算法求解带有模糊决策的机会约束规划,得到模糊最优分类超平面(模糊方程),解模糊方程得到模糊回归函数。在此基础上,得出模糊线性支持向量回归机(算法)。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支持向量机中含有模糊信息的模糊回归问题。最后,给出显示模糊线性支持向量回归机特点的模糊支持向量集的定义。  相似文献   

6.
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是一类重要的模糊规划,它广泛地存在于许多领域中,微粒群算法已实现了对其的有效求解,但求解速度仍不能满足大规模模糊机会约束规划问题的求解,为了寻找更为高效的求解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算法,通过采用模糊模拟产生样本训练BP网络以逼近模糊函数,然后应用微粒群算法并以逼近模糊函数的神经网络作为适应值估计及检验解的可行性,从而提出了一种求解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混合智能算法。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说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航空紧急配送中的随机LRP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绍仁  马祖军 《计算机应用》2010,30(12):3207-3210
针对震后紧急响应阶段路网中断和救援物资需求不确定性,建立航空物流中的随机定位—路线安排问题(LRP)模型,据此进行震后应急救援过程中救灾物资集散点和应急配送中心的定位以及救援物资空运路线安排的联合决策。根据该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采用特定实值编码、罚函数法和物资需求量分割策略处理模型中的约束条件。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解决震后应急物流系统中的应急设施定位—分配和路线安排问题。  相似文献   

8.
突发灾难的应急物资的配送有时受多禁止时间约束,为此,针对多禁止时间窗约束的应急物资运输路径优化问题,考虑多禁止时间窗的约束,建立了以总配送时间最小为目标、多禁止时间窗约束的应急物资运输路径优化模型。鉴于该模型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采用GUROBI求解,并与建立的对应的多时间窗约束的路径优化模型对比。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高效性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多禁止时间窗约束的应急物资运输路径优化模型求解效率更高;此外评估救灾点对配送时间的影响以及分析多禁止时间窗对应急物资配送规划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救灾点显著影响总配送时间,禁止时间窗的开始时间以及宽度影响总配送路线、时间以及到达各救灾点的时间,因此考虑时间约束特点可为应急物资运输决策提供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模糊需求条件下车辆路径问题的模糊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具有模糊需求的车辆路径问题,针对具有不确定需求的单车辆单车场的车辆路径问题,建立了基于模糊可信性理论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并提出了求解该问题的一种基于模糊模拟的混合遗传算法。同时,在最小化车辆总行驶距离的目标下,通过实验研究决策者主观偏好对决策目标的影响,并给出最佳主观偏好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应急物流决策中如何描述物资短缺现象在复杂物流网络中传播的问题, 提出了物资短缺在应急物流网络中的传播模型与算法。该方法基于复杂网络的病毒传播机理, 构建了引入时间参数的物资短缺SI-SIRS传播模型, 并将其应用于包含61个供应点的无标度应急物流网络中物资短缺的传播特性分析。案例分析表明, SI-SIRS模型有效地刻画了物资短缺现象在应急物流网络中的传播行为; 物资短缺现象的传播特性受本身扩散特性、应急物流网络拓扑结构、物资供应点个体差异以及应急物流响应机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现代物流作为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针对目前缺乏对铁路物流节点综合发展规划研究的现状,文中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通过递阶层次分析结构模型表现出来;然后,按模糊聚类分析的步骤建立数学模型,包括一级指标评价、无量纲化处理、建立模糊关系、模糊聚类等;最后,通过规划实例来说明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的具体应用。文中的研究内容,对于科学规划分层分类的铁路物流节点,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物流节点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协调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应急物资进行合理分类,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的应急物资分类方法。分析了传统分类方法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模糊相似关系和模糊等价关系的概念和求模糊等价矩阵的方法,建立了应急物资分类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的应急物资分类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搞好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对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需要模型化、数量化方法的支持,解决选址问题也有多种方法。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些传统的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遇到各种问题,为此,提出了定量化的启发式算法与定性化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来初步确定电子商务环境下配送中心选址方案。方案的确定是为了决策,因此依据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的结果,采用协调分析方法来科学地决策符合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最优选址方案,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试算选址。  相似文献   

14.
一种模糊概念格模型及其渐进式构造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形式概念分析方法无法处理现实中模糊和不确定信息,因此,对模糊概念格及其信息表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一种模糊概念格模型,提出了模糊形式背景中属性隶属度值的窗口截取方法,定义了模糊概念的模糊参数σ和λ,给出了模糊概念格渐进式构造算法,推导出了模糊参数σ和λ的渐进式计算公式.模糊参数σ和λ分别体现了概念外延对于属性的隶属度的均值和发散程度.在模糊概念格渐进式构造算法中引入两个中间参数以实现模糊参数的渐进式计算.最后,进行了算法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模糊概念格的这种渐进式构造算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城市应急物流设施选址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城市应急物流设施选址的基本特征,提出利用模糊折中型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应急物流设施选址备选方案的决策偏好生成。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考虑满意度和建设成本的多目标选址规划模型,在给出满意度函数的确定方法后,提出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模型的求解,并利用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能够供决策者选择合适的物流选址方案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突发事件发生后同一和不同应急时期,同一和不同需求点对各种应急物资的需求都存在轻重缓急之分。特别是当应急资源有限,应急运输能力受约束时,尤其需要确定应急物资的需求紧迫性程度,对应急物资的需求紧迫性进行分级,以便合理安排应急物资调度,提高应急救援效率。确定了影响应急物资需求紧迫性的三个因素:供应不足生命危害程度、应急物资缺口程度和不可替代程度,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应急物资需求紧迫性分级方法和应急物资需求紧迫度计算方法,将应急物资分为紧急、严重和一般三个层级。仿真实例表明了方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直觉模糊信息解决动态多属性决策问题时存在的不足,将Pythagorean模糊语言信息引入到动态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ythagorean模糊语言信息集成算子的多准则妥协排序(VIKOR)决策方法。引入Pythagorean模糊语言得分函数、精确函数、距离计算公式等概念,提出动态 Pythagorean模糊语言加权平均(DPFLWA)算子,并研究DPFLWA算子的基本性质。最后,基于DPFLWA算子和VIKOR方法,构建一种动态 Pythagorean模糊语言多属性决策方法。通过第三方逆向物流服务商的选择实例,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Measuring and controlling emissions across the logistics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for today’s firms according to increasing concern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business activiti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bi-objective credibility-based fuzzy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odel for designing the strategic configuration of a green logistics network under uncertain conditions. The model aims to minimiz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the total costs of network establishment simultaneously for the sake of providing a sensible balance between them. A popular but credibl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dex, i.e., CO2 equivalent index is used to model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cross the concerned logistics network. Since transportation mode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play important roles on the concerned objectives, the proposed model integrates their respective decisions with those of strategic network design ones. In addition, to solve the proposed bi-objective fuzzy optimization model, an interactive fuzzy solution approach based upon credibility measure is developed. An industrial case study is also provided to show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as well as the usefulness of its solu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横向评估省辖各地市烟草公司卷烟物流质量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基于信息熵和模糊理论研究了卷烟物流质量的评估方法。在分析卷烟物流特点的基础上,综合硬件保障性、配送可靠性、客户导向性和成本经济性四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反映地市烟草公司卷烟物流质量现况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分别给出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定方法。结合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多个烟草公司卷烟物流质量综合评定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A Competence Set, which is a Habitual Domain (HD), is a collection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We use thes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solve problem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fuzzy set theory, this study proposes a method to find an optimal process to expand one's competence set. This process presents an expansion order and by a directed graph, the optimal path of expansion at each stage can be found by a proposed model. This model is a minimization form constrained by max-product fuzzy relation inequalities. With this model, not only the compound skills can be considered, but also the levels of the acquired skills to solve a problem can be described. Theoretical support is accompanied by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