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整脊疗法治疗脊柱小关节错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3年初以来,在南洋治疗了大量的脊柱小关节错位病人,经整脊手法治疗后效果满意。现将有完整资料的33例脊柱小关节错位患者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3例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20余年;小关节错位在颈椎者1例、胸椎10例、腰椎13例、颈胸椎8例、胸腰椎1例、腰骶椎3例,其中单关节错位者21例、多关节错位12例、伴椎间盘突出症者(CT或MRT确诊)2例。临床特点33例患者均有脊柱症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肢、体、颈部的痛、酸、麻症状,且有不同程度的肢体、颈部肌肉僵硬和活动受限。33例全部有棘突偏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及X线平片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及胸椎X线平片表现。结果生理曲度改变,椎体侧摆及侧弯共84例;脊柱不稳13例;胸椎棘突旋转偏歪13例;椎间隙变窄28例;椎体及小关节退变19例。结论X线平片检查是一种简便、直观的方法,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临床正确诊疗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双向定点扳法治疗脊柱小关节错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小关节错位在临床上较多见,笔者采用双向定点扳法治疗5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8例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10~57岁;病程:最长12月,最短半小时。发病部位:颈椎小关节错位15例,胸椎20例,腰椎23例。临床特点:表现为脊柱强直,局部肌肉痉挛、压痛、活动受限,棘突有不同程度偏歪。X线片示:可有生理孤度变直,脊柱侧弯,骨质增生等。治疗方法1.颈椎小关节错位:以棘突向左侧偏歪为例。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右拇指推顶偏歪棘突,左手向左侧扳下颌,当扳至最大限度时,再适当用力向左侧旋转,可感到指下有跳…  相似文献   

4.
整复骶髂关节错位的手法介绍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100700)王金柱,刘苏辰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与观察,发现不少久治不愈的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往往是由于骶髂关节错位引起,为此将整复骶髂关节错位的12种方法,介绍如下。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并不困难,一...  相似文献   

5.
扩胸提端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5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胸椎小关节包括关节突关节和胸椎固有关节。由于椎间盘及韧带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外伤、长期姿势不良等原因,破坏了脊柱胸段的内外平衡,导致单个或多个椎体及相应胸椎小关节发生轻度位移改变,使相应的脊神经和交感神经所支配的组织或器官产生功能障碍或失常,称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胸椎小关节紊乱其治疗一般药物难以奏效。因此,笔者自1990—1996年以来,运用扩胸提端手法,推拿按摩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5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3例中,男23例,女3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5岁。病程最长者…  相似文献   

6.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临床常见病,是由于外伤或长期姿势不良造成胸椎小关节突关节错位甚至滑膜嵌顿而引起明显疼痛,往往伴有内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正骨复位对其有独到的治疗效果,自2003年开始采用仰卧位按压复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43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21~46岁,平均32.4岁;病程1周~2年,平均3.2个月;均为单节椎体受累,棘突偏左15例,偏右28例。受累部位:T33例,T45例,T56例,T68例,T79例,T89例,T93例。症状:所有的病例均表现出单侧或双侧背肌痉挛、疼痛,深呼吸时疼痛加剧,兼有胸闷、胸痛的37例,  相似文献   

7.
三位六法按摩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椎小关紊乱症,类似中医称的“背痛”、“岔气”,一般多发于上中胸段,主要是胸椎关节突关节和助椎关节的错位,牵拉软组织刺激神经而产生肌肉痉挛,致使胸背部疼痛。其主要体征是一侧背痛为主,严重者可影响到前胸胁部疼痛,往往被误认为软组织损伤和内脏病变,其治疗效果欠佳。我们1980年至1994年共收治100例,采用三位六法按摩治疗,1~3次治愈,总有效率98%。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0例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7岁,20岁至50岁占75%;有明显外伤史68例,单纯肩背痛者6…  相似文献   

8.
胸椎小关节整复法在内科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宗南 《中国骨伤》1999,12(1):59-60
运用胸椎小关节整复法治疗一些运用常规治疗难以奏效的内科病,取得意想不到的良效,现举验案数例报告如下。治疗方法1.准备手法:(1)指推夹脊:先用右手拇指偏峰侧推患者左侧夹脊穴(以脊椎痛点为中心的上下各5个脊椎区间)1~2分钟,再用左手拇指偏峰侧推患者右...  相似文献   

9.
胸椎小关节紊乱俗称“岔气”。以背疼、憋气、阔胸及臂上举活动受碍,甚或沿相应肋间牵扯疼痛为主征。胸椎小关节包括关节突间关节和肋椎关节两个独立关节,两者可同时发病,亦可单独发病,临床表现各具特点。若能熟知其解剖,运用手法得当,常能收到立竿见影之奇效。1  临床资料我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共收治35例,男性29例,女性6例;年龄在22~62岁之间;关节突间关节紊乱18例,肋椎关节紊乱13例,两关节同时发病4例;病发部位在T4~T10之间。1次治愈16例,2~3次治愈19例。1.1解剖特点及临床特征(1)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胸椎小关节错缝所致咔哒声和即时镇痛疗效间的关系。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80例,其中采用拔伸下胸椎掌按法治疗40例(A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9~55岁,平均(38.75±11.08)岁;采用单纯胸椎掌按法治疗40例(B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9~56岁,平均(37.23±9.98)岁。采用棘突错缝改善和疼痛改善对即时镇痛疗效进行评定并分析咔哒声响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按疗效标准治疗1次后即时镇痛疗效:A组治愈20例,好转16例,无效4例;B组治愈12例,好转16例,无效12例;两组疗效比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40例均出现棘突错动,B组仅34例出现棘突错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咔哒声响与疗效关系:A组有效36例中,34例有咔哒声响;B组有效28例中,23例有咔哒声响;两组声响的发出和即时疗效间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拔伸下胸椎掌按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的疗效优于胸椎掌按法治疗;咔哒声响与即时镇痛疗效无关,和棘突错动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胸椎后小关节紊乱25例报告辽宁沈阳市大东区人民医院(110042)刘继毅,李为华,宋玉兰笔者治疗胸椎后小关节紊乱症2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5岁;致病原因:多由于用力不当,上肢不协调活动,如突然用力...  相似文献   

12.
正胸椎小关节紊乱在西医及中医领域均主张保守治疗,西医以非甾体类镇痛药物为主,能起到一定的镇痛效果但症状反复~([1])。中医理论将其归类于"骨错缝"和"筋出槽"范畴。本院近年逐渐推广胸椎后伸提拉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受到骨科医师及患者的一直好评,现进一步对比胸椎后伸提拉法与常规推拿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疗效差异,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82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  相似文献   

13.
俯卧按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俯卧双掌按肋复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采用俯卧双掌按肋复位法配合冯氏胸椎复位法;对照组77例,单用冯氏复位法。随访1个月 ̄1年。结果:治疗组急性63例中治愈58例占92.06%,对照组急性54例中治愈42例占77.78%。两组急性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俯卧双掌按掌按肋复位法在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中  相似文献   

14.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又称“岔气”,主要是由于胸椎关节突间关节和肋椎关节的错位,牵拉软组织,使相应的脊神经和交感神经所支配的组织或器官产生功能障碍或失常。此症以一侧背痛为主,严重可影响到前胸肋部疼痛,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笔运用手法治疗80例病人,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下。  相似文献   

15.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原地区,人体受特殊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胸椎小关节(包括胸椎上下关节突构成的胸椎后关节,肋骨小头与椎骨构成的肋骨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下同)紊乱症发病率较高。过去,对颈、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研究得多,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研究较少。以往人们认为胸椎属于较稳定且活动小的关节,受损机会较颈、腰椎少。因此,对本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临床研究和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16.
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舒谦  陈建鸿 《中国骨伤》2005,18(6):378-378
应用中医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167例,疗效颇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国志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13):1184-1184,1186
颈椎小关节错位临床常见,笔者自2000年10月~2004年5月,采用手法治疗该病10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手法整复胸椎后关节紊乱症28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德海 《颈腰痛杂志》2001,22(2):158-159
胸椎后关节紊乱是造成顽固性脊背痛的常见原因。我们科自 1990~ 1999年 ,运用手法整复和手法松解治疗方法 ,共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 2 88例 ,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8例 ,男 191例 ,女 97例 ,年龄 17~ 5 1岁 ,年龄在 2 0~ 40岁之间者占 85 % ,病程 1天~ 5年。触诊检查 :胸椎棘突向左偏歪 136例 ,棘突向右偏歪 32例 ,棘突向后凸者12 0例。从上述情况看 ,棘突向左偏歪者为多见 ,其次是棘突向后凸 ,这可能是由于多数人习惯使用右手 ,右侧负重大和搬抬重物易损伤。加之用力过大过猛及外力的旋转作…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2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其中男13例,女7例,该手法对胸椎小关节紊乱引起的疼痛,活动障碍的总有效率为88.6%。通过关节松动术可提高痛阈,缓解痉挛,解除关节活动障碍且治疗过程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胸椎自身的特点,胸肋小关节、肋横突小关节与胸椎后小关节相联结共同组成稳定的结构,加之胸椎后小关节呈冠状面及胸廓的保护作用,所以胸椎较其它椎体解剖结构相对稳定,活动范围很小[1];一旦因其它原因造成小关节紊乱,对脊椎的复位同样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笔者在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时,在患椎的“兄弟椎”旁先使用浮针松解软组织紧张,随后手法复位,复位更易成功,且疼痛减轻程度更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