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洼闪锌矿型硫锌矿产于震旦系碳酸盐,以往按层控型矿床顺层找矿,1孔见矿后施工的7个追索性钻孔均未见矿。根据硫同位素、矿石与围岩特征及构造分析认为,矿化为中低温热液成因,推覆体上盘陡倾斜NE向构造破碎带与富硫、碳、游离硅的还原型地层复合控矿,从而提出了下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董文伟  刘博  陈少玲 《现代矿业》2013,29(9):60-61,103
通过对小干沟金矿区地质特征、构造条件、岩浆活动、围岩蚀变、化探异常和金矿化富集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金的主要矿源层为基性火山岩,金矿的富集与热液叠加改造关系密切,控矿因素包括玄武岩、印支期小干沟碱性花岗岩、断层及层间破碎带。综合以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初步判定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塔下锡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北缘的大义山锡多金属矿田中,成矿条件优越。为给大义山地区找矿提供指导,在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控矿因素进行研究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床有破碎带脉型、层间破碎带型及接触带矽卡岩型3种矿化类型,并受地层、构造、岩浆岩联合控制。岩体提供物源及热源,并控制矽卡岩型矿脉的产出及矿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袁小明 《有色矿山》2003,32(3):1-3,12
冬瓜山铜矿床的矿体可分为层控矽卡岩型和斑岩型。层控矽卡岩型矿体铜金属量达100万t,受五通组与黄龙组之间的层间滑脱构造和岩体控制。斑岩型矿体位于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下部,规模可达中型.含矿岩体是包村岩体和青山脚岩体,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斑)岩,矿化蚀变作用强烈,形成了环(带)状矿化蚀变,矿化富集部位发生在石英--钾长石化带内。不同类型矿体组成了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成矿系列。冬瓜山矿床东南侧深部有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连州小带碳酸铁锰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石矿物特征、矿石结构、构造和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地层和构造是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矿床的成因存在两个矿化期,主要形成于锰铁碳酸盐矿化期。确定小带碳酸锰铁矿床成因类型应为层控型铅锌铁锰矿床。  相似文献   

6.
断裂破碎带形成的构造空间,对湖北内生金矿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四峡口、大狼山、大别山南部和鄂东南等11个地区与破碎带有关的内生金矿多富集在某主断面附近。控矿破碎带多具长期活动,力学性质多变及热液活动强烈等特征。寻找该类金矿,先用构造地球化学法确定异常,再用工程了解矿化、确定矿体位置。  相似文献   

7.
谢家沟金矿是近年来在胶东半岛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通过分析该金矿的控矿构造特征,对剪切变形与金矿化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金矿体大多数产在主剪切带中,其容矿构造往往为韧性剪切带或脆性构造破碎带内的片理化带。研究表明,该金矿的形成与早期的韧性剪切活动以及后期的脆性改造都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8.
天台山火山盆地位于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接壤部位,处在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北缘,已探明 5 个铀矿点以 及 9 个铀矿化点,矿化类型较多,控矿因素复杂,制约了下一步找矿。 结合该盆地地质特征、铀矿化特征调查成果,分 析了铀矿控矿因素,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方向。 结果表明:①铀矿化主要受岩层、岩体、断裂、火山机构以及层间破碎带 等控制,下白垩统火山岩、前寒武系变质岩以及花岗闪长岩是主要赋矿岩层;NE 向、近 EW 向断裂是导矿断裂,NE 向 断裂控制了盆地北部铀矿化展布,近 EW 向断裂控制了南部铀矿化;火山机构、层间破碎带是主要控矿构造。 ②盆地 南部沿着 F1 断裂追索寻找铀矿化信息,在天台山火山机构深部寻找隐爆角砾岩型、次火山岩亚型铀矿化。 ③盆地北 部沿着 F4、F5 断裂寻找碳硅泥岩型铀矿化,加强姜家、王石山岗火山机构深部构造特征研究,探索次火山岩亚型、隐爆 角砾岩亚型铀矿化;④加强花岗闪长岩深部侵入形态特征研究,岩体侵入界面与 NE 向断裂交汇部位是寻找花岗岩型 铀矿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纳尔扎地区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矿化信息及该区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特别是控矿因素的分析阐述了断裂构造破碎带是金矿的产出地,金矿体的赋存部位等主要成矿地质条件,并提出了找矿标志,及进一步扩大找矿规模.  相似文献   

10.
冬瓜山铜矿床的矿体可分为层控矽卡岩型和斑岩型。层控矽卡岩型矿体铜金属量达100万t,受五通组与黄龙组之间的层间滑脱构造和岩体控制。斑岩型矿体位于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下部,规模可达中型,含矿岩体是包村岩体和青山脚岩体,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斑)岩,矿化蚀变作用强烈,形成了环(带)状矿化蚀变,矿化富集部位发生在石英—钾长石化带内。不同类型矿体组成了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成矿系列。冬瓜山矿床东南侧深部有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1.
富水金矿金赋存状态的研究表明:强烈硅化作用形成的石英,玉髓并不含金;借助电子探针,电子显微镜的分析,查明金主要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吸附于粘土矿物高岭石,水云母晶体的边缘;褐铁矿,赤铁矿中的包裹金是金的重要赋存形式;另外,金部分地以显微粒间金的形式产出,这些成果为研究矿床的成因,矿床的综合评价和工业利用提供了必要的,可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变质岩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及对选矿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质岩型金矿用常规的浮选方法提金,难以取得良好的回收效果,采用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查明了金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和嵌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金以自然金的形式嵌镶于脉石粒间或脉石与磁黄铁矿粒间,基于此研究制定出了合适的选矿工艺流程,取得了最佳的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蛇屋山金矿床原生矿石可分两种自然类型,即碎裂灰岩型和含砾粉砂质粘土岩型。据组合大样分析两种类型的矿物组合比较简单,金属矿物以黄铁矿、白铁矿为主,非金属矿物以水云母、高岭石、方解石、石英为主,化学成分以富含低温热液元素Ba、Sr、Hg、As、Sb为特征。两种类型中金的含量分别为0.89×10~(-6)和2.06×10~(-6),金的平衡系数分别达97.73%和82.62%。金主要赋存于粘土矿物和黄铁矿中,金在粘土矿物中呈次显微不规则状或小圆球状自然金和银金矿被吸附在高岭石和水云母的晶体边缘,金在黄铁矿中呈晶格金存在。  相似文献   

14.
李彪 《矿冶工程》1989,9(3):25-28
本文通过研究矿石中金矿物嵌布特性,以及其他矿物的嵌连性质,对不同选矿方法所能获得的选矿理想技术指标进行了预测,认为唯有采用混合浮选,而后分离黄铁矿的流程,才能获得好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15.
鄂南红土型金矿金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鄂南红土型金矿土层分带,表生地球化学分带,金在地表水体及土层中存在形式及金的表生迁移富集作用的研究,阐明金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此外,还首次报导了蛇屋山金矿床含金土层中金的八种相态的绝对和相对含量及鄂南地区各种水体中金等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6.
金矿石生物氧化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了三种来源不同的菌种的亚铁氧化能力,最后选用氧化能力较高的来自江西城门山的菌种为浸矿菌种,并在摇瓶中比较了使用和不使用生物预处理氰化法提金的提取率。还研究了在难处理金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比如矿浆浓度、初始Fe^3+浓度、生物预氧化的时间等。结果表明,添加10g/L的Fe^3+有利于增加金的提取率。采用生物氧化预处理,难处理金矿金的提取率可以高达92.1%,在生物氧化处理4天后就可以达到工业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非氰化提金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氰化法提金的优缺点,对几种常见的非氰化提金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评价,对碘化浸金方法和试验结果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8.
河南嵩县九仗沟金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九仗沟金矿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地质背景和大地构造演化入手,通过对矿体特征以及控矿F1断裂活动性质的研究,对富金流体的形成演化及充填交代成矿的原因、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云南某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守信  黄健芬  师伟红 《矿冶》2010,19(1):33-35
针对云南某金矿石金以细粒、微细粒赋存于石英、黄铁矿的性质,在磨矿细度-74μm75%、T31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与A25为捕收剂的条件下,采用一粗一扫两精的工艺流程,获得了金精矿品位79.30g/t,回收率89.45%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报导了湖北省微细浸染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通过研究确定了金属于超显微粒级的不可见金,查明了金的赋存形式多样:毒砂中的金是以类质同象晶格金的形式存在,Au~(1+)替代毒砂中的Fe~(2+);粘土矿物中的金呈小园球状的次显微金和胶体金粒被吸附在水云母、高岭石晶体边缘,自然金粒度为0.02~0.35微米。此成果为研究本矿床成因,矿床综合评价和工业利用提供了可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