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甫渡水电站表孔采用大型弧形工作门挡水,孔口尺寸为13 m×20 m,闸墩具有推力大、力臂长的特点,必须采用预应力锚索平衡推力.而国内已建工程的预应力闸墩普遍存在拉锚系数偏大,锚索利用能力低的问题.为提高锚索的预应力利用效果,采用了平行布置锚索并在锚块内开设预留槽的新型预应力闸墩结构形式,减少了施工干扰,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锚索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闸墩的结构设计研究对保证闸墩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赵家堡子水电站溢流坝闸墩为例,研究了预应力闸墩锚块设置次锚索的价值,并对次锚索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显示,设置次锚索对改善锚块内部应力具有显著作用.结合受力分析结果和工程的经济性,建议在锚块B-B断面和C-C断面之间以及D-D断面和下游面之间分别布置一单排3束的次锚索,其永存吨位为1800kN,超张拉吨位为2100kN.  相似文献   

3.
班多水电站泄洪闸为潜孔式平底闸,弧门推力较大,闸墩采用预应力结构,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确定预应力闸墩与锚块的连接形式为简单式,主锚索在平面上采用倾斜布置。设计合理,方便施工。  相似文献   

4.
紫兰坝水电站泄水闸为潜孔式平底闸,弧门推力巨大,闸墩必须采用预应力结构,通过三维有限元的分析等方面研究,确定预应力闸墩与锚块的连接形式采用简单式结构,主锚索平面上采用倾斜布置。  相似文献   

5.
中墩锚块底部接触方式和锚索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预应力闸墩受力状态,同时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保证其结构的安全运行,从锚块与闸墩接触方式、锚索吨位和次锚索位置三个方面进行优化研究,对预应力闸墩进行优化分析,进而改善闸墩颈部、锚块和锚固洞的应力状态。结果表明:锚块底部与闸墩采用分离式接触方式,可以大大降低锚块下游面与闸墩交界处的拉应力。预应力锚索的拉锚系数的增大有利于减小闸墩颈部的拉应力,但同时锚块和锚固洞周围的拉应力会有所增大。次锚索靠近锚块下游面,可以更好地抵消主锚索对锚块产生的局部拉应力,但对闸墩颈部和锚固洞的影响很小。此算例推荐锚块底部与闸墩采用分离式接触方式;拉锚系数采用1.95,即主锚索永存吨位为3 200 k N,次锚索永存吨位为1 900 k N;水平次锚索尽量靠近锚块下游面布置。  相似文献   

6.
深溪沟水电站泄洪闸为胸墙式平底板宽顶堰闸,工作弧门的总水推力巨大,泄洪闸闸墩必须采用预应力结构。为方便施工,泄洪闸预应力闸墩与锚块的连接形式采用简单式结构,主锚索在闸墩平面上采用平行布置,通过三维有限元的计算分析,验证了其布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预应力闸墩结构的正常安全运行,有必要对其应力和变形性态进行了解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分析,以节约成本,改善结构性能。结合某水电站溢流坝预应力中墩结构,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三维线弹性计算,重点分析了各典型工况下闸墩关键部位的受力情况。通过不同荷载对闸墩颈部受力的影响分析可知,闸墩主要受自重、弧门推力及锚索预应力作用。通过对两种锚块混凝土强度C35和C40的计算分析可知,单纯提高锚块混凝土强度对于改善闸墩颈部受力效果不明显。通过对锚块底部与闸墩采用整体式连接和分离式连接两种方案进行对比计算可知,分离式连接对于正常蓄水双侧弧门关闭工况下颈部的受力比较有利,但对于单侧弧门推力作用工况则不利。  相似文献   

8.
平班水电站溢流表孔弧门支铰最大推力32478KN,弧门推力巨大,采用常规钢筋混凝土闸墩难以满足结构安全运行的需要。设计上采用了带缝腔锚块的预应力闸墩,三维有限元的分析成果表明锚束的预压力能有效传递至弧门支铰,结构受力合理,拉锚系数仅为1.54,大大节省了主锚束及水平次锚束的用量。  相似文献   

9.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泄水闸高孔为开敞式实用堰,工作闸门总推力巨大,闸墩采用预应力结构.预应力闸墩与钢筋混凝土锚块的连接型式采用简单结构,闸墩平面主锚索采用平行布置方式,立面上扇形放射状布置.文中通过三维有限分析计算,验证了闸墩应力水平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锚索在闸墩中的应用可有效的控制闸墩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并改善闸墩在工作弧门水平推力下的受力状态。龙马水电站成功的完成闸墩预应力锚索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